APP下载

浅谈颜红教授温阳法治疗抑郁症低动力症状 *

2024-06-08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12期
关键词:情绪低落温阳五脏

高 雅 沈 莉 林 锦 颜 红※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心身科,天津 300381;2.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天津 301617)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低动力症状存在于大部分的抑郁症患者中。《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 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1]对低动力症状的定义为精力减退,导致疲劳感增加和语言减少,稍事活动即感劳累。相关研究[2]发现,抑郁症的疲劳感、精力不足、快感丧失等,作为核心症状预示着患者的不良预后,但在临床实践中往往被忽视。

有研究[3]发现,96.3%的抑郁症患者存在精力减退、疲劳感等症状,而这些低动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并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抑郁症复发风险以及死亡率;即使积极治疗后情绪得到有效改善,低动力症状仍会作为残留症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抑郁症低动力症状的机制研究尚不完全明确,考虑可能与大脑多个神经环路功能障碍所介导的神经递质浓度有关,其中低水平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与疲乏感联系紧密[4]。在治疗方面,氟西汀、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以及左甲状腺素钠片具有一定作用,但是这种低动力症状仍然困扰着相当一部分的抑郁症患者。

虽然目前广泛认为抑郁症属于中医“郁证”范畴,常见的病机有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痰气郁结、肝郁脾虚等[5],但以低动力症状为特征的抑郁症以虚实夹杂证更为常见,治疗上不可单纯予疏肝理气之法。

笔者师从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老师、天津市名中医颜红教授学习多年。针对抑郁症低动力症状,颜红教授在治疗中善用温阳药物振奋阳气,在审证论治的前提下酌加温阳药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抑郁症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1 抑郁症与阳虚密切相关

1.1 阳气精则神有所养《黄帝内经》云:“阳气者,精则养神”“得神者昌,失神者亡”。《黄帝内经》中对于阳气与神的关系,可归纳为阳气为化神之体,神乃阳气之用;阳气可化神、运神、养神,神可御阳气[6]。阳气为推动脏腑气机的物质基础,神为脏腑气机正常运转的外在表现,其中情志活动是五脏藏精、藏神的表现,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且《黄帝内经》认为,气血的周流、肢体的运动、精神的爽慧等都依赖于阳气的推动和温煦作用,而抑郁症表现的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嗜卧懒言等低动力症状,常与人体阳气不足或出入障碍有关[7]。如《素问·腹中论》所言:“阳气虚,虚则狂”,《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所言:“阳气竭绝,令人善忘”及《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1.2 郁病日久导致阳虚《素问·痹论》云:“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阳气主发越、温煦、兴奋,主推动;阴气凝聚,主凉润、抑制、宁静,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以维护人体的动态平衡,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阳密乃固……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人体各种生理活动均有赖于阳气的推动、振奋作用,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也提出“阳主神也”。若郁病日久,或年老体弱,或先天禀赋不足,而导致阳气匮乏,气血生化无源,则神情倦怠、少动懒言。

天津市名中医颜红教授认为,郁病的病机为“气郁神伤”,以气机郁滞为始,脏腑虚损为本;病证初起多实,久则由实致虚,由气及血,导致虚实夹杂,或为虚损之候。而低动力症状的发病多为郁病日久,虚实夹杂,以虚为主,由气及血,最终脏腑阳气不能温煦、推动气血运行,导致形神俱损[8,9]。

2 脏腑阳气不振易致抑郁诸症

2.1 五脏藏五神与现代心理学相呼应现代心理学将心理过程分为认知、情感、意志三部分,其中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言语、思维五个方面。相较之下,传统中医学基于脏腑辨证理论,将中医神志病纳入五脏藏神的理论系统[10],《黄帝内经》中提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人的精神情感意识以及思维活动均依赖于脏腑正常的生理机能,通过外在器官、形体得以表现,并分别由五脏主司。故将五脏藏神归纳为“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分属于五脏,成为五脏各自生理功能的一部分,但总统于心。其中“魄”指本能动作及感知觉,《类经》云:“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魂”是在“魄”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更高级的意识、思维,《灵枢》云:“随神往来谓之魂”。“意”理解为记忆力、注意力,就是将从外界获得的知识经过思维取舍,保留下来形成回忆,“脾藏意”王冰注为“记而不忘者也”。“志”为主动适应,指在一定程度上改造自己的能力,即意志力,《灵枢·本藏》云:“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由此可见,中医神志医学理论不但有着系统、全面的心理过程分类,且与脏腑一一对应,体现了中医整体观的精髓。五脏藏五志,脏虚则志衰,志衰则神不藏。

2.2 五脏阳虚致神失所养心阳不振,则阴寒邪气趁虚上乘胸阳之位,凝聚于心胸,痞结阳气,可致胸痹、心悸、神疲气短,甚则精神萎靡、神思衰弱、反应迟钝、迷蒙多睡、懒言声低等。肺阳不振,则津液无以温化而成痰饮,可见畏寒肢冷、短气神疲、喘息、咳清稀白痰等。脾阳不振,脾胃失于运化,痰湿内阻,可见纳少、懒言少语、神疲乏力、腹胀便溏等,如《东垣十书》所言:“怠惰嗜卧,四肢不收”。肝阳不振,则升发无力,因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故可见情绪低落、优柔寡断、胆怯惊恐等。肾阳不足,心肾失交,则表现为沉困懒倦、形寒肢冷,不能化生肾精以充养脑髓,脑失所养,神识失常,则可见“脑髓空虚”之神疲乏力、精神不振等。

3 温阳法治疗抑郁症低动力症状

温阳法以阳气的功能活动为中心,对阳气不足产生的兼病兼证,相应采取温而兼汗、消、补、涩、清等治法[11]。历代医家如张仲景、李东垣、张景岳等,逐渐将温阳法丰富、充实起来,可以说,温阳法的理论源流肇始于《黄帝内经》,治法方药建构于《伤寒杂病论》,经后世实践探索,逐渐形成完整的体系[12]。由于温药能通,善走人体各脏腑,故温阳法被广泛应用于心系、肺系、肾系、肿瘤、皮肤等各系统慢性疾病的治疗。如温阳药能够从分子水平上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免疫抑制因子水平,降低肿瘤端粒酶活性,在细胞水平上可诱导肿瘤细胞的分化、凋亡,同时还能激活T 淋巴细胞,增强免疫系统功能,从而达到阻止肿瘤细胞生长、侵袭及转移的作用,或以温阳法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等[13-15]。动物实验[16]也证明,温药桂附地黄丸能有效改善肾阳虚抑郁症大鼠的情绪低落、行为减少、思维迟滞等症状,并能够逆转内源性抑郁的中心症状——快感缺失。另外有研究[17]报道,温阳解郁汤能够改善抑郁症模型(CUMS)大鼠应激抑郁行为和慢性应激时高糖皮质激素对大脑的损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 轴)有关。贾竑晓教授认为,情绪、思维、意志活动是人精神活动的核心成分,适度阳气上升是人体精神活动正常的基础,治疗上以“升阳开郁”为核心[18]。丁元庆教授[19]认为阳气不振、气化失司是抑郁症的核心病机,神颓志衰是其临床特征,临床应以振奋阳气、怡神强志为基本治则。

颜红教授认为,抑郁症低动力症状的病机可概括为“脏阳虚则神不藏,神无以藏则衰”,故提出以温阳法“振奋阳气、补散并用”的治则,临床常用温通、温散、温运、温补等法辨证施治。

3.1 温通心阳 益气活血心为君主之官,其主血脉与主神明的功能均依赖于阳气的推动。若心阳不振,坐镇无权,阴寒邪气乘虚上犯,临床见抑郁症情绪低落、胸痛心悸伴气短,甚则精神萎靡。针对此类患者,颜红教授善用桂枝、甘草,辛甘化阳,正如前人称桂枝:“温心阳,如离照当空,则阴霾全消,而天日复明”;佐以丹参活血通脉。若心阳虚较重,则加附片以消阴邪;若胸痛明显,则以薤白辛温通阳,宣痹止痛。

3.2 温散表寒 宣肺开郁颜红教授认为,阳气不振轻者当从肺论治。肺主气司呼吸,在志为悲,其宣发肃降功能失调则气机郁滞,症见抑郁症情绪低落、悲伤忧虑、兴趣缺失、短气神疲等。针对该证,她常用细辛、麻黄、升麻等辛温发散药物,注重宣阳开郁、振奋阳气,使精神得以调畅。现代药理学研究[20]表明,此类药物中所含化学成分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由此扩大了中药运用范围。

3.3 温运脾阳 补中益气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脾胃之阳气犹如釜底之薪,为腐熟水谷动力之源。若脾阳不足,阳衰土败,则土湿水寒,临床见抑郁症情绪低落、少言懒语、迟钝乏力等,应治以补中益气之法,方用附子理中丸甘温补中。附片走而不守,配干姜守而不走,能够温脾阳、祛寒邪、扶阳气。同时应注意,脾贵在运。清代张隐庵云:“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补运相兼,则兼而用之”。因此在温阳的同时,应注意补脾运脾。脾阳温煦,气机畅达,运化水谷精微疏布五脏及脑神,则形神得藏。

3.4 温补肾阳 扶助正气肾主骨生髓,髓通脑。抑郁症病程缠绵日久,可见阳气渐衰,心肾亏虚,而致髓海不足,脑络空虚,神机运转失常,症见抑郁症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甚则缄默不语等认知功能缺损症状,颜红教授辨之为“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善用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填补肾精。若阳虚水泛、四肢沉重,清阳不升、头眩短气,则用真武汤温肾助阳,化气行水。对于老年抑郁症症见低动力者,均可用附片、肉桂、巴戟天、山萸肉等振奋阳气、温经散寒,并佐以理气之品,水火既济,效若桴鼓。现代研究[21]发现,淫羊藿、巴戟天、肉桂等温肾阳药能够提高多种激素、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及其受体敏感性,上调海马组织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提高海马神经细胞的可塑性和再生性,达到抗抑郁作用。

3.5 温阳不忘行气叶天士认为,郁病病机为“气之升降开阖枢机不利”,故治疗郁病应考虑肝失条达,疏泄失常为先。另外,阳气失于升发,气机不能升降,枢纽不利应“斡旋全身气机以调畅”,治以温阳开郁法[22-24]。颜红教授以温阳法治疗抑郁症低动力症状时,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在温阳的同时不忘疏肝行气,以柴胡、香附、木香等疏肝行气,补而不滞。

3.6 温阳不忘顾阴在临床应用温阳法时,须知“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因此应时时不忘顾护阴气,避免阴亏无以制阳。如附片配磁石,附片能温能散,走而不守,配伍磁石一方面可预防其发散太过,另一方面制约其炎上之火,防止扰动心神,加重阴伤之故。正如祝味菊所言:“附子兴奋,配以磁石,则鲜僭逆之患”。

4 验案举隅

张某,女,57 岁。主诉“情绪低落、兴趣下降、失眠健忘4 年余”,前来就诊。患者因情志刺激后多思多虑、夜寐难安,后逐渐出现精神萎靡,情绪低落,兴趣下降,烦躁不安,喜独处、委屈易泣等症,就诊于当地精神科医院,考虑“抑郁发作”,予抗抑郁西药治疗后,情绪较前平稳,服药1 年后逐渐减药至维持剂量。现患者自觉无明显愉悦感,兴趣低下,思维略迟缓,记忆力下降,嗜卧懒言,倦怠乏力,纳少,便溏;舌暗淡苔薄白,脉沉迟。心理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27 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24分;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项因子分:躯体化1.42 分,强迫状态2.20 分,人际关系敏感2.00 分,抑郁2.23 分,焦虑2.60 分,敌对1.33 分,恐怖1.71 分,偏执1.50 分,精神病性1.30 分,其他项目1.86 分。辨证为脾肾阳虚,治以温补脾肾之法。处方:生地黄15 g,山药30 g,山萸肉10 g,泽泻30 g,附片(先煎)5 g,牡丹皮10 g,合欢花10 g,木香10 g,煅磁石30 g,桂枝6 g,干姜6 g,党参10 g,生麻黄10 g,细辛3 g,麸炒白术20 g,白芍10 g。日1 剂,水煎取汁150 mL,分2 次服用。并配以温灸足三里。

患者服药后自觉嗜卧懒言、神疲乏力较前缓解,随症加减坚持服用1 个月余,可主动从事家务劳动,与人沟通较前主动,纳食正常,脉象缓和。复测心理量表:HAMD-24:21 分(减分率22%);HAMA:17 分(减分率29%)。

按语:本案患者郁病日久,虚实夹杂,以虚为主。脾阳不振,气化无力,故见少气懒言、疲乏无力、腹泻纳差;肾阳不足,脑失所养,故见脑髓不充、健忘、兴趣低等。方中生地黄补肝肾之阴,山萸肉补心、肝之气,山药补气养阴、涩精,使补中兼涩,补脾肺肾之精气,具有收摄阴阳以成冲和之气的功能;牡丹皮清热泻火,泽泻淡渗利水,分消三焦之邪水;佐桂附微微生火,则少火得助,取阴阳相济,气化氤氲之妙,配磁石共奏温阳镇静安心神之功;合欢花、木香疏肝理气;党参、白术、白芍健脾益气,养血安神;麻黄、细辛、干姜辛温宣散,鼓舞阳气,配白芍以防耗气。全方治以温补脾肾之法,正如《医宗金鉴》中云:“脾肾者,水为万物之元,土为万物之母,二脏安和,一身皆治,百疾不生”。

5 总结

抑郁症低动力症状的临床特点是病程缠绵不愈,以精力减退、疲劳感、反应迟缓、性欲减退等为主要症状,多表现为虚实夹杂,以阳虚为主。颜红教授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归纳出“脏阳虚则神不藏,神无以藏则衰”的病机,提出以温阳法“振奋阳气、补散并用”的治则,以温通、温散、温运、温补等法辨证施治,兼以行气、祛痰、化瘀等,疗效显著,为临床治疗抑郁症低动力症状提供了新思路,并发挥了中医药优势,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为人民群众心理健康造福。

猜你喜欢

情绪低落温阳五脏
阴寒体质化痰除湿需补阳温阳
失眠与五脏
克服情绪低落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蹲不下去
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
《黄帝内经》的五脏俞穴与消渴相关性探究
“五脏神”学说探析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