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管理模式的分析与探究

2024-06-08田溶冰

学周刊 2024年16期
关键词:竞赛院校职业

田溶冰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贵州铜仁 554300)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是一个亟须解决的课题。目前,高职院校已经全面普及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当中,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奠定良好基础,实现高质量的就业。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是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的主要动因。只有将就业创业素质培养融入高职教育体系中,才能够引导学生树立“大创业”的理念,在未来的职业世界开创自己的事业。所以,高职院校要统筹谋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整合校内外各类资源,把“创新、创业”的种子植入学生心中,构建健全的就业指导体系,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实现自身价值。基于此,本文分别论述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现状、就业创业教育意义和提升高职就业创业教育管理效果的策略。

一、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现状

(一)对就业创业的认识存在偏差

就目前来看,虽然高职院校开展了就业创业教育,但是仍然不够全面和深入,出现了诸多问题,无法为学生就业创业带来帮助。首先,很多高校专业教师会忽视就业创业教育的开展。在教育部门要求下,学校虽然会配备相应的就业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和资源,但该课程的开展并不受到重视,导致专业教师对就业创业教育的认识也存在偏差。他们会认为,学校开展该专业只是为了教学生如何找工作,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其次,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不重视就业创业。学生缺乏对未来的规划,每当提到就业创业的时候都会感到迷茫,根本没有创业的意识。即使有些学生想要创业,也没有具体的方法和思路,不能将创业从思想层面落到实际层面,造成就业创业教育与学生成长严重脱节。

(二)就业创业教育文化氛围缺失

当今时代,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得学生在面对人生选择时有了更多的余地。比如在就业创业方面,各地各部门都在积极行动,拓岗位、搭平台、优服务,使学生可以高质量就业。然而,有些高职院校并未深入了解就业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文化氛围缺失,只是偶尔举办有关创业的活动,并且都是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无法为学生带来更多有益的信息。很多高职院校都在扩招,生源的组成越来越复杂,院校将重点放在硬件设施建设、评估评比、专业升级等方面,在就业创业上投入的力度相对较少,教师以及学生对就业创业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低,导致创业就业教育的文化氛围也逐渐下降。另外,高职院校并不重视学生的岗位能力教育,学生的创业精神、业务水平、创新能力无法得到发展,他们更不会重视就业创业教育的开展,这也会导致就业创业教育文化氛围缺失。

(三)就业创业教育体系缺乏深度

要想达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有科学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高职院校的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并不完善,学生在接受教育后不能灵活运用,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还容易误导学生的思维。课程教学完成后,高职院校并没有进行后续追踪,也就是说,不关注学生是否就业成功、创业成功,严重欠缺时代使命感。另外,高职院校的就业创业课程以理论灌输为主,没有充足的校内或者校外实训基地,实训的亮点工程很少,降低了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激情。

二、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意义

(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根据就业新形势、新情况,高职院校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高职院校规划系统的就业创业模式,课程内容涉及面广,融合了就业政策、生涯规划、择业准备、创业准备、职场适应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储备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就业创业教师结合具体案例,为学生分析正确择业的途径,要求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目标,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扩大自己的视野和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现在社会上涌现了一些新职业,但是并不一定适合高职学生,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不能为了就业而就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为职业选择注入更多机会,在不同的行业里发光发亮。

(二)推动高职教育革新

当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既有亮点,也有挑战。亮点就是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在实际操作中动手能力强,很容易融入新的环境中,受到众多企业的欢迎。挑战就是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提高,需求与供给的不匹配成为一种考验,有些高职毕业生出现了待业的情况。所以,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借助产教融合,发展校企共建项目,积极开拓双创实践基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衔接。而且就业创业教育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对行业趋势和动态保持敏感,增加学生个人竞争力,可以为高职教育革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提升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管理效果的策略

(一)建设优质教师队伍,提升观念认识

1.扩大就业教育教师队伍

在就业创业教育中,教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更是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路上的指导者与引路人。以往,就业创业教育教师主要由学科教师兼任,而这些教师经常是“分身无术”,很难做到学科教学和就业创业教育兼顾,对最新的就业创业理论和实践动态关注不足,对就业创业教育缺乏深入的研究与创新,制约了就业创业教育效果。为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就业创业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提高薪资待遇、改善工作条件等措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就业创业教师队伍中。还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进修机会,整合校内、校外的各种优质资源,让教师了解最新的就业创业理念和政策。同时要密切校企间、校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改进就业创业教育的方法与内容,开展教育研究和创新,提升就业创业教育质量和效果。随着“双创”理念的提出,很多人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且不少致力于从事就业创业教育培训。高职院校要广纳贤才,拓宽招聘渠道,通过公开招聘、内部推荐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就业创业教师队伍中。

2.设立专业就业教学部门

在高职院校中建立专业的就业创业教学部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和职业发展趋势,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专业的事要找专业的人来做”,就业创业教育也是如此。高职院校要利用专业的就业创业部门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职业规划、求职技巧培训、实习、就业机会等多方面的服务,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在人员构成上,要聘请具有相关知识和经验的专业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和工作人员,使他们能够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与目标,促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与技能水平。高职院校还要利用专业就业创业部门,做好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推广工作,转变学生思想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激发学生创业热情。此外,高职院校还要让就业创业部门做好自我评估工作,定期评估自身的工作效果,根据学生和企业反馈,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就业创业教育质量。

(二)积极构建课程体系,找准目标定位

1.课程内容融入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对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是职业素养的一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就业创业课程内容中融入工匠精神,既是一种文化传承与弘扬,也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必然要求。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引入成功的创业者或工匠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他们是如何通过精益求精、不断改进和创新来实现成功的,通过具体的人物事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实际应用,同时为学生树立人生的榜样。创业精神不仅包括技术技能,还包括职业素养。在课程教学中要结合实例向学生渗透守时、诚信、团结、敬业、奉献等职业素养,这些都是成为一名优秀工匠或创业者所必备的品质。在就业创业教育中,还要设置一些实践课程,如根据专业特征,安排学生进行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让学生制作职业生涯规划书、撰写创业方案等,在动手实践中体会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学生不断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锻炼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为自己的就业增加砝码。为了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工匠精神,高职院校还可以在就业创业教育中设置专家课程,邀请行业专家进入课堂,为学生介绍行业内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分享他们在工作中是如何践行工匠精神的,激励学生追求卓越。

2.开展就业创业实践活动

近年来,高职院校高度重视就业创业课程建设,积极推动教学改革,结合学校学科、专业情况和学生成长规律,构建起全过程、多层次、开放式的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就业创业实践活动课程是其中的金牌课程,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就业观念,也促进了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高职院校可以开展职业测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职业目标,指导学生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引导学生规划自己的就业和创业方向;高职院校还要加大对就业创业教育的资金支持,购买必要的设备、技术和资源,建立创新创业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中进行项目研发、商品设计、市场推广等活动,模拟创业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就业创业需要学生具备更广阔的思维和视野,高职院校要坚持“走出去”的教育理念,开设校外实践课程,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各类企业,了解不同企业文化、了解不同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模式,或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双创基地,让学生与成功的创业者进行深入交流,使学生打开眼界,跳出相对固化的就业思维模式,同时接触更多的就业创业平台,了解更多就业创业的可能性,坚定学生的就业创业梦想。

(三)实施以赛促创模式,注重赛创融合

1.制定就业创业竞赛主题,形成校园文化品牌

为发挥创业竞赛的优势,鼓励全校师生都积极参与到竞赛中,高职院校要制定就业创业竞赛的主题,通过不同的主题,去实施不同的竞赛方案,从而使学生善于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缩短所学专业与工作岗位的距离。首先,竞赛主题要具有全员性和多样性。涵盖每一个专业,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竞赛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同台竞技的机会,促进就业创业目标的顺利达成。其次,竞赛主题要具有实用性和科学性。对于大一的学生,可以组织他们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书”竞赛,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对于大二的学生,可以组织他们开展“创业企业模拟运营实操”竞赛,使学生懂得规划自己的人生;对于大三的学生,可以组织他们参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达到以赛促创。再次,竞赛主题要具有观赏性和综合性。在竞赛过程中,教师要记录下学生的精彩瞬间,还要关注学生的实操技术、专业素养、职业理念等,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融会贯通,提升核心素养,构建校园文化。

2.整合就业创业竞赛资源,形成多元主体评价

高职院校的就业创业竞赛资源是有限的,还要从社会上寻找有用的资源,帮助学生积累实战经验,为未来选择合适的就业行业奠定基础。院校内各职能部门要形成合力,充分发挥部门优势,为就业创业竞赛出谋划策,提高竞赛的教育意义。校内外资源要形成共享,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优化就业创业竞赛,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另外,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就业创业竞赛的评价,形成多主体评价模式,不仅要让专业裁判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让学生清晰、直观地认识自我,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创业路径,还要鼓励专业教师、就业创业教师、学生家长、企业管理者等参与到评价中,从不同的角度去指出学生的优缺点,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在更多的领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

(四)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对接产业需求

1.定岗培训,深入学艺,提升专业技能

在新时代背景下,校企合作促进了产业与教育的融合,使学校教育更加贴合市场需求,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就业创业教育管理中,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带来的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对学生实施定岗培训,选择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确保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相匹配。同时,还要与企业共同确定培训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与知识,并共同制订培训计划,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师资等进行科学、全面的安排,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育,引导学生深入学艺。高职院校还要借助校企合作,组织学生轮流到企业中进行实习、实训,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接受企业文化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和职业素养;还可以采用“学徒制”的培训方式,以老带新,让学生拜企业中的老工人、岗位带头人为师,在这些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实际工作,练就过硬的技能,同时向这些师傅学习更高级的技能和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为未来就业创业积累资本。

2.校企合作,上门授课,实现资源共享

“校企合作,上门授课”的模式为企业和学校带来诸多的优势与受益点,有助于实现双方的资源共享与互利共赢。对于企业来说,通过与学校的合作,企业可以将自己的需求与标准融入教学过程中,使学校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从而缩短人才培养周期,降低自身的招聘成本、培训成本。而且在与学校合作的过程中,企业也可以接触到很多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创新思维,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动力。对于学校来说,通过校企合作让企业中的专业人员进入校内授课,不仅可以带来更多实际的工作经验和行业知识,丰富学习内容,还能为学生带来不同的职业视野,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职业机会,拓展职业发展思路与方向。针对这一模式的诸多优点,高职院校要和企业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共同制订合理的合作计划,明确合作目标、内容、方式和责任,确保“上门授课”高效、有条不紊地进行。高职院校还可以依托企业项目,创建由企业人员和在校师生构成的课题小组,让学生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让学生结识一些企业专业人员,从而建立人际关系网络,为学生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工作机制

1.建立学生电子档案,促进个性化指导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高职院校可以借助信息化的工具利用在线表单、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习成绩、兴趣爱好、职业规划等数据,为每个学生建立电子档案。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收集到的学生信息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优势、劣势、职业倾向等,根据电子档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创业指导,展现出现代化教学的魅力。高职院校可以结合电子档案,利用微信、钉钉、邮件等社交媒体工具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创业,培养学生积极向上、阳光乐观的心态。还可以利用这些工具为不同的学生精准推送职业信息、招聘信息、实习机会等,提高学生对就业市场、创业环境的认知和了解,使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就业心态。此外,高职院校还要利用电子档案跟踪学生的就业创业情况,定期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对就业创业的认知与态度,根据学生反馈,不断优化指导方案。

2.加强就业创业宣传,树立新型就业观

很多学生的就业观念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出现功利主义的倾向,单纯为了追求高薪、高职位和舒适的工作环境,而忽视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职业发展前景;还有一些学生对某些行业、岗位或企业存在偏见、歧视,对待就业机会持消极态度;也有些学生过度依赖于家庭和社会关系,把找工作寄托在了他人身上,缺乏主动寻找就业机会的能力与意识。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学生的就业选择与职业发展。所以,在就业创业教育管理中,高职院校要将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作为工作的重点,用信息技术加强就业创业宣传。比如可以利用学校网站发布各种招聘信息、实习机会、创业项目等,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就业创业服务;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就业创业相关的信息与政策,吸引更多学生关注;还可以制作宣传视频,向学生展播本校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的案例。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热情,引导学生树立新型的就业观。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就业创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复合型人才的重担。在工作中,高职院校要开展就业创业课程,构建科学合理的就业创业教育模式,使学生的素质以及能力逐步提升,打赢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攻坚战。与此同时,还要优化就业创业宣传,融入思政教育和信息技术,形成动态化的管理创新模式,提高学生“双创”能力,促进高职院校长期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竞赛院校职业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