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4-06-08赵卫旭杨中宣
赵卫旭, 杨中宣, 王 蕾
(中原工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7)
在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背景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春风吹入校园。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在各领域的创意、创新、创业方面应争当先锋军。当前,学科竞赛是高校开展创新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学科竞赛和产业最前沿的发展相结合,进行产教融合创新;学科竞赛和企业元素相结合,进行校企协同育人创新;学科竞赛和具体地域相结合,尤其结合当下乡村振兴,进行校地帮扶创新;学科竞赛和研究机构、科研项目相结合,进行产学研合作创新。学生通过参加学科竞赛,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的竞赛项目,提升了学生的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实现了高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1 相关理论
1.1 教育生态共生理论
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Anton Debarry)从生物学角度提出共生概念,随着科学研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共生”现象和理论的研究延伸到了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1]。共生理论认为:共生现象存在于生物领域,也存在于社会领域,源于自然状态,也是可以影响和塑造的状态。共生者之间主要是通过协同、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共生理论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教育生态圈的良性螺旋上升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撑。高校学科竞赛是产教融合,校企、校地合作的一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仅仅在象牙塔里难以实现,必须结合具体产业、地域发展、或以企业为载体或结合科研项目,才能真正培养创新型人才。根据生态共生理论,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一模式,相关的共生单元主要包括高校师生、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
1.2 利益相关者理论
斯坦福研究所1963年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之后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Freeman)对该理论进行了深入系统化研究。弗里曼认为,与一个组织目标相关的,能影响其实现的所有个体和群体被称为利益相关者[2]。利益相关者理论可以被应用在高校教育领域,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有政府、产业组织、企业、地方等相关利益群体的参与,并协同发展,才能培养出高质量、与时俱进的创新型人才。
2 学科竞赛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2.1 有利于培养学生全方位创新能力
学生的创新能力源于创新式思维。创新思维是在创造比较新或全新成果过程中对所从事劳动的认知过程。高校的学科竞赛项目,基本都是围绕创意、创新、创业3个方面开展的,例如“互联网+”比赛,比较注重创业;“挑战杯”中的“小挑”,比较注重创意;一般工科类竞赛比较注重创新;文科类竞赛比较注重创意。总之,竞赛团队想在学科领域知名竞赛中获得不错的成绩,必须靠创新思维和付诸行动的创新实践。历经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磨炼,学生能够实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技能创新等多维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2.2 有利于学生综合创新素养的提高
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一般要经历校赛、省赛及国赛一系列选拔过程。在这个马拉松式的竞赛过程中,团队反复讨论、逐步打磨提升作品、加之一场又一场临场答辩,学生多方面的创新素养将在无形中得以提升。在参赛过程中,师生与其他参赛院校团队进行交流切磋,观摩对比、分析专家点评意见,从而历练了学生的坚持力、凝聚力、自信心等创新型人才所需的综合创新素养。
2.3 学科竞赛成果助力学生高层次就业和深造
经济管理学院大多数专业实践应用性比较强,例如市场营销专业、金融专业、会计专业等,要求学院侧重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能证明学生实战能力的奖项,是实现毕业生高层次就业的敲门砖。例如“互联网+”、“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企业运营仿真大赛等比赛项目,这些比赛或运用仿真模拟系统,或进行调研分析,或进行创意设计,对学生的管理实战能力是很好的锻炼。获得学科竞赛奖项的项目,尤其是国家级获奖,可以吸引投资人直接投资或入股,或学生毕业就业时,凭借高级别获奖证书,可以轻松应聘到对应聘者要求严格的单位就业。
竞赛成果有利于考研、考博及出国留学等进一步深造。本科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深造的途径无外乎本科生考研,硕士生考博。以本科生考研为例,考好基础科目和专业课是必需的,参加过专业学科竞赛,有实战经验积累的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能更好地理解记忆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相应地也能考出更好的成绩。另外,参加过学科竞赛的学生在研究生复试面试环节,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回答问题。同时,在和导师互选环节,导师们更喜欢有实战能力,获得过学科竞赛奖项的学生。
3 高校基于学科竞赛培养创新型人才存在的问题
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能力是具备创新的能力,一般指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人格这两个方面。培养创新型人才时,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人格二者要兼顾,同时应注重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近几年,高校在学科竞赛方面虽然发展很快,但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有来自学生层面感知的问题,也有来自带队教师层面感知的问题。以下结合调研数据,文献资料及课题团队经验,深入挖掘问题并分析原因,为提出对策提供依据。
3.1 竞赛项目存在多头管理问题
高校学科竞赛项目总体有创新创业学院统筹规划,但由于具体项目的级别和重要性不一样,组织开展的部门和参与开展的人员出现多头管理现象。学科竞赛项目管理牵涉的部门一般有创新创业学院、教务处、学生工作办公室、研究生处、团委、二级学院、产业学院等,这些部门都有各自负责牵头的竞赛。在学科竞赛项目实际开展中,出现了分工不够明确,一定程度上的步调不一、口径不统一等多头管理现象,尤其是面向全校涉及部门比较多的的竞赛项目。
分析调研数据发现:57%的学生认为“互联网+”竞赛由创新创业学院组织,这说明半数以上学生对“互联网+”竞赛校级主要组织部门认知是清楚的;但还有43%的学生认知是不清楚的,10%的学生认为是二级学院、9%的学生认为是系部老师、24%学生认为是学生工作办公室,这与他们直接接收的竞赛通知信息源有关。总之,有近一半的学生对A+类竞赛项目的主管部门和信息传递流程是模糊不清的。
3.2 各层级的竞赛信息传递存在差异
高校各竞赛项目各有各自的信息宣传和通知途径,参赛师生难以把握规律,造成信息接收和寻求的混乱感。“互联网+”,“挑战杯”等A+类比赛一般由创新创业学院和校团委等行政部门在校网页发布竞赛信息,同时又把信息下发给各参赛二级学院,学院进一步通知给教师和各班级负责人,班级负责人进一步通知到学生。学生接收的报名和作品资料提交时间要求差别很大,因为班级负责人、二级学院负责部门和创新创业学院各有各的时间要求。各通知要求的资料提交时间不一致的原因是各层级都要给自己留出整理提交资料的时间,所以提交时间一层一层向前提,可学生不去考虑这些,他们感觉到的可能是无所适从。
分析数据发现,33%的的学生对学校学科竞赛信息发布及信息传递有不美好体验经历,其中15%的学生感知是不满意的。这说明学校学科竞赛信息发布及信息传递还有较大的改进完善空间。
3.3 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热度不足
首先是大一的新生,从高中形成的学习只追求分数的心态还没有及时转变。虽然系部教师对学科竞赛有一定的宣讲,但学生总认为学科竞赛不是课程,参不参加影响不到学分和毕业。甚至有部分大一的新生认为,刚脱离高中高压繁忙的学习生活,想过轻松的大学生活而不愿参加学科竞赛。其次是大二学生,大二是参加学科竞赛的黄金时期,但现在高校对学生加强过程考核,各科老师留大量作业,学生忙着上课和完成作业,没有较多空余时间做竞赛。现在出现教师主动联系学生带队参赛,而学生以没时间、忙不过来而拒绝参赛情况。再者是大三学生,大三是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最能出产成果的一年,因为大一大二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一般大三上半学期参赛学生的状态还比较好,但下半学期就面临毕业论文、就业、考研、考公、出国留学等现实问题,很难静心参与竞赛。大四只有极少数学生还坚持做学科竞赛。
数据分析表明,只有36%的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学科竞赛;42%的学生处于犹豫被动状态,这部分学生需要指导教师主动联系他们才有可能参加竞赛;而22%的学生直接拒绝参赛。上述数据说明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动力和热情严重不足,需要较大的刺激或激励机制推动。
3.4 申报环节存在的问题
竞赛排行单里有些竞赛项目,适合二级学院相关专业或课程,但出现无人申报情况。究其原因,一是这个竞赛之前学校从未开展过,教师不敢尝试;二是计划申报的教师通过了解分析,发现该竞赛项目组织难度太大,需要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太高。例如需要较大基数的竞赛,可能需要面向全校学生组织100个队,5%晋级省赛,只有5个作品走出校赛。三是经过分析,权衡利弊,项目负责人很可能不是最大受益人,因此放弃申报。
二级学院在项目申报过程中,教师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机制。有些竞赛项目,是面向具体专业的学生,由系部具体的教师团队年年开展。但其他系部的教师不知情,出现一个竞赛项目多系部、多位教师争相申报的现象。
3.5 二级学院学科竞赛作品评审规范性有待提高
二级学院评审的项目较多,但规范性有待提高。首先是A+类竞赛项目的院级评审,以“互联网+ ”为例,创新创业学院要求各二级学院对本院提交的作品先进行院级筛选。其次,各二级学院立项的A类、B类、C类竞赛项目,完全由二级学院进行校级竞赛选拔。
A+类竞赛作品的二级学院选拔环节,一般由二级学院学生口的辅导员负责组织筛选。但辅导员日常工作较为繁忙,对“临时分配”的A+类作品的院级选拔,往往匆忙组织评审,快速完成任务,过程的深入严谨性不足。另外,二级学院立项的竞赛项目,主要由竞赛项目负责老师组织评审,评审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一般情况下由1-2人评审,甚至有时候直接由项目负责教师一人决定作品是否晋级;也会出现评审人评审自己带队的作品现象,没有遵守回避原则。究其原因,一是项目支持经费少,请多位专家评审,需要较多的评审费;二是若组织规范严谨则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选择简单化流程。
4 对策建议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大赛主办方、高校指导教师、参赛学生、关联企业、相关政府部门等多方协同育人[3]。
4.1 搭建开放的学科竞赛工作室
学科竞赛的开展,需要一定的设施和场地保障。因为指导教师平时指导竞赛,难以在教室和办公室开展,而临时指导学生用教室的申请繁琐,在办公室指导又会影响其他同事办公。其次,大部分学科竞赛要进行校赛答辩,需要多媒体智慧教室,话筒、专业灯光等基本设施及场地。另外,在省赛和国赛前,一般带队教师会组织自己的团队进行答辩视频录制,赛前演练模拟。因此,开放又专业的学科竞赛工作室,会给竞赛师生带来较大的便利,利于师生参赛的积极性和高质量竞赛成果的产生。
4.2 组建指导团队
指导教师是能取得优秀成果最核心的力量。曾有这样的说法:学科竞赛主要比的是教师,教师强则团队强。吸引带队经验丰富、责任心强、能和科研项目结合、拥有学科竞赛相关校内外资源的教师形成强有力的指导教师团队,是取得高质量竞赛成果的保障[4]。有的教师拥有较多校外竞赛资源,比如拥有创新创业所需的校企合作依托企业,能请到校外企业导师加入、联系领域知名专家评审作品等,借力这些资源更有利竞赛活动的顺利开展。另外,指导团队人员也可以吸纳已取得优秀竞赛成果的大三、大四学生。尤其是大四的学生,因毕业论文、考研、考公、就业等,不再持续参加学科竞赛,不存在内部竞争顾虑,可以指导传授经验给学弟学妹们,也就是现在许多高校推行的“传帮带”模式。
4.3 完善学科竞赛激励机制
建立保障学科竞赛开展的有效机制。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团队,这是学科竞赛能取得优良成果最核心的因素。因此,学科竞赛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在激励教师带队参加学科竞赛方面给出有效激励政策,让教师的竞赛成果能强有力地支撑教师职称晋升,也可算作年终考核绩效分,同时计算为教师的工作量等,这样能激发教师参加学科竞赛的强大动力。
4.4 提升学科竞赛项目申报和开展的组织化程度
提高竞赛申报环节组织化程度。目前,学科竞赛的总体统筹规划,由创新创业学院负责,总体规范有序。二级学院在申报立项竞赛项目的过程中,存在需完善改进之处。
无人申报的竞赛项目解决办法。在申报环节,二级学院应对榜单里的竞赛项目逐一分析。对适合本院申报而又无人申报的项目,可开会分析讨论,指定具体系部、甚至具体教师来负责。同时对可能出现的困难给予帮助和支持,比如给项目负责人一定的工作量支持。另外一个办法是学院对无人申报的竞赛在多个系部项目之间采取轮流制。
多系部争抢竞赛项目问题的解决办法。教师在竞赛申报系统填报之后,二级学院学科竞赛负责副院长,对多系部、多人申报的项目,应组织相关系部和教师通过会议分析讨论具体的解决办法。最终结果是把立项权赋予有知识优势、经验丰富、竞赛成果丰硕的系部开展。
4.5 加强二级学院学科竞赛作品评审制度化
二级学院作品评审的制度化程度越高,就越能选拔出优秀作品。一些竞赛项目是面向全校或二级学院开展的,而不仅仅是一个系部的事情。这些涉及师生面比较广、牵涉多院系利益的竞赛,校赛选拔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极其重要。创新创业学院作为竞赛项目的校级管理部门,应要求各二级学院制定并提交其学科竞赛项目校赛组织及评审方案,对其方案进行评价,提出修改建议,之后监督二级学院实施执行,以降低发生矛盾冲突的风险。
4.6 把学科竞赛作品和实践课程及毕业论文关联起来
针对学生和部分教师参加学科竞赛动力不足的问题,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法是:一些竞赛成果,可以作为实践课程作业或毕业论文。例如,笔者所在的市场营销专业,把立项的“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和市场营销专业认识实习相结合。学生用“营销之道”软件,进行企业营销管理模拟对抗教师,选拔出前六队成绩优良的团队,进一步培养训练,参加“学创杯”大赛。这样学生一举两得,参加竞赛的积极性自然会提高。部分竞赛作品和毕业论文关联,一些竞赛作品,一方面可以参加学科竞赛,另一方面可以作为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题目。例如,中原工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竞赛项目“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大赛”和“全球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大赛”,学生针对这两个竞赛打造的作品,符合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向毕业论文(设计)的命题要求。学生对作品进行1-2年的不断打磨,付出较多的时间精力,竞赛作品能作为毕业论文(设计),对学生是一个很大的参赛激励。获得国赛奖的竞赛作品,作为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参加校级、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4.7 为每个竞赛项目建立查询档案
创新创业学院作为学科竞赛的主管部门,应和二级学院学科竞赛管理领导及项目负责人一起商讨,为每个竞赛项目形成一个统一、明确具体的竞赛项目档案。项目档案对每个竞赛的校赛、省赛、国赛时间大致进度,组织流程、项目组织人等建立基本的档案信息,并发布到创新创业学院网页。高校师生可随时下载并咨询,以避免学科竞赛无信息查询渠道,无负责人可询问的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