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文旅资源数字化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的探讨

2024-06-08宋向华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文旅文创河南

宋向华

(中原工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7)

国家层面的文化自信已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本质。伴随着数字信息时代和全球化发展进程,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了多元化、多向性特点。中华民族伟大文化的弘扬与振兴,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把握其精神本质,并融合未来智慧时代的特点,积极地创造建立文化自信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地方层面的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已成为河南省建设文旅强省的主要需求。河南省作为中原文化腹地,具备丰富且特色突出的优质文化资源。河南省制定了依托省域丰厚的历史人文和自然风光优势,把文旅文创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的总体发展方向,这既是应时合势之举,也是活跃全局之策[1]。但河南省文化事业经费投入偏少,发展不均衡,缺少有代表性的名师名作,缺少文化龙头企业,这些都制约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当前,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文化转型的关键节点,文化和旅游将成为引领消费升级的主要市场领域。地处中原的河南虽然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但缺乏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深度结合,需要进一步加大文化宣传力度,而且文旅发展渠道相对单一,资源互通整合不够,缺少资源综合接驳门户,目前还没有真正实现多元化复合式业态。

在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河南省文旅文创现状已不能全面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为此,需要以数字赋能未来作为引导,优化文化资源,谋求依托“中华文化超级IP”的河南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新途径。

1 河南文化资源现状分析

河南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资源相关研究需要依据“中华文化超级IP”研究和河南地域传统文化研究两条脉络进行系统梳理。纵向梳理中国文化符号及河南省文化资源,横向梳理河南文旅与科技相关领域的交叉研究。在厘清横向交叉与纵向细化之间学术关系的基础上,形成全面的研究背景。经研究梳理发现,河南省相关文化资源总体呈现有形文化遗产亟待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呼唤融入的特征。

1.1 河南文化遗产特征

首先,河南物质文化遗产丰富,郑州、开封、洛阳、安阳等四大古都,有龙门石窟、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大运河、丝绸之路等世界文化遗产。这些古老的世界级有形文化遗产亟待活化。河南有设想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等五大战略公园。推进和建设好河南博物院新馆、河南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黄河国家博物馆、殷墟遗址博物馆、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提升工程、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纪念馆等十大工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建设推进力度空前。

其次,国务院先后公布了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 55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河南省有125项。截至2021年12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总计3 063人,其中河南省有127人。2022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投入比2021年增加5 300万元[2]。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发展受国家支持力度加大,河南省相关预算投入全国排名第七。

可见,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已成为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促进河南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化,一是要加大历史文化遗产开放力度,更好服务于公众;二是要活化利用历史建筑,包括工业遗产,在保持原有的基础上适应现代生产生活需要[3];三是要发挥农业文化遗产的作用,促进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发展;四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文旅文创更好融入现代生产生活。

1.2 河南文化遗产发展困境

目前,河南省相关文化资源总体呈现有形文化遗产亟待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呼唤融入的特征。数字时代呼唤河南文旅文创的发展,应通过创新途径和新手段,对河南文化传统和旅游资源进行数字化建设和发掘,构建具有鲜明地方文化标签的河南文化符号体系。如今,5G、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文旅领域也引入了全息投影技术、4D成像等设备和技术手段,通过现实与虚拟的交融、空间与时间的交错、高科技的感官体验,实现了文旅文创的深度融合效应[4]。聚焦河南省的现实,仍有大部分文旅场馆的数字化展示还未实现时空置换的沉浸式体验,大众可体验的渠道单一,数字化资源闲置率高、受众面狭窄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2 河南文旅文创融合资源发展路径探讨

河南文旅文创未来发展呈现多样化态势,政府统筹规划建设与民间自有文旅资源融合共生,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促进并存。当今,众多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萌生,已超出传统文化领域,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都已通过各自的渠道建立互联网连接,经历了从传统网站建设、微博、公众号、小程序、短视频、直播平台等迭代发展,建设河南省官方“文旅文创融合数字化资源中心门户”的目的是利用智慧时代背景下具代表性的5G、云计算、人工智能、VR/AR虚拟/增强现实等技术,以河南省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为基础,联动线上线下资源,对河南文旅文创相关资源进行整合。

2023年6月30日召开的河南省文旅文创发展大会对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作出全面部署,加快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推动文旅文创成为支柱产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注入新动能[5]。河南省文旅文创发展要抓实重点任务,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创意驱动、美学引领、艺术点亮、科技赋能、跨界融合,把河南省打造成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

河南文旅数字化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建设河南省“文旅文创融合数字化资源中心门户”的设想,将河南文旅数字化发展研究划分为5大服务板块:智能移动端应用,智慧导览资源,智慧文旅,智能信息服务,数字文创等(见图1)。本研究结合河南省地域内文化资源情况,分析以移动端应用、VR/AR虚拟现实游览、智能数据服务、数字文创产品NFT等为主要手段的发展框架,构筑以云空间为延展的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新格局。

2.1 智能移动端应用

河南省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智慧文旅的道路上进行了大量探索。2013年由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授权,河南省智慧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开发的“智游河南”移动端应用APP发布。“智游河南”APP手机客户端平台是2013年国内市场唯一的以一个省为设计单位,集旅游服务、旅游营销、旅游管理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智慧旅游应用软件,是以游客服务为核心,以文化资源整合和深度推广为途径,为河南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旅游宣传和市场推广渠道。

随着移动端APP的蓬勃发展,使用者需求逐渐转向与微信、支付宝等通用型APP相结合的轻量型、免下载的移动端小程序,河南省政府官方推出的“豫事办”APP也发展为与支付宝身份认证系统相结合的小程序,并且推出“一机游河南——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河南文旅通专项板块,契合河南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一的政策导向,为文旅文创在移动端的发展提供了官方推广渠道和更为贴近受众生活的传播方式。“河南文旅通”小程序的建立接驳了微信和支付宝两大渠道,汇集了省内景区、旅游服务、文创产品等功能,在推广中原文化的基础上,打通了文化与生活的共联,迈出了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的重要一步[6]。同时,智能移动端应用也面临着如何深度开发文旅精品,广泛扩大受众群体,更加系统化、简明化地构建应用体系,以服务设计原理从使用受众出发,梳理回答好“读什么、在哪读、怎么读”的问题。

2.2 智慧导览资源

伴随AI人工智能技术和ChatGTP的突破性发展,原有的智慧景区和智慧展馆采用的2D或3D导览系统,以及智能语音讲解系统、智能导航系统、720°全景VR漫游系统、AR实景导览系统,也面临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迭代的巨大挑战。在导览过程中越来越多的AI互动技术也随之应运而生,“强互动”模式也越来越重要。河南省域的文旅“十八城”、百余景点景区、千余非遗代表性项目急迫需要以创新的方式走入大众视线,在AI智能技术的加持下,结合现有导览系统内核建立为河南文旅代言的AI代言人,以更有亲和力的智能形象进入大众生活,贯通线上线下通路,将服务和深度推广延伸到C端,这一形式或将成为河南文旅发展的又一契机。

2.3 智慧文旅

2019 年 9 月,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蚂蚁金服集团共同宣布,“掌游中原 老家河南”智慧文旅项目正式启动。2020年5月,河南省级智慧旅游平台首次上线,“老家河南”支付宝小程序也将同步正式上线,截至2022年6月底,平台入驻文旅企业8 544家,游客累计注册用户2 000万人,服务游客出行近3 000万人次[7]。此项目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生态力量,实现多个系统平台数据的“一机游”整合,助力河南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在河南智慧文旅推进的过程中,MR混合现实技术、VR/AR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应用于博物馆的文物展陈、文物保护、社会宣教等渠道中。综合性景区,如开封宋都皇城旅游度假区、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安阳红旗渠景区等参与了智慧旅游建设。在舞蹈剧《唐宫夜宴》《只此青绿》中以极富创意的“场景”演绎,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破壁”效应和“出圈”现象[8]。但是,整个河南省域的智慧文旅仍存在缺乏推广营销亮点,缺少通盘考虑和管理的态势,智慧文旅的发展需要顶层的更多统筹和支持,以达到全方位为构建中华文化超级IP矩阵服务的最终目标。

2.4 智能信息服务

建立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的智能信息服务,是影响文旅产业发展深度和广度的重要因素。自2015年开始,河南各地陆续与北京华胜科技、高德、途牛等公司签署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协议。河南省域各大城市和景区现已基本实现了建立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的实时数据推送服务,精准推送河南文旅文创品牌。

不仅要加强省内官方与民间媒介的推广平台建设,还要善于利用国内国际各类新媒体资源。抖音、小红书、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是推广河南文旅文创品牌的良好渠道。通过定向推送,可以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和消费者[9]。河南省域各大景区旅游信息、预约售票等智能化信息服务体系已达到全覆盖。但大数据分析和推送仍无法有效对接全省的旅游信息,需要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促进与之相对应的新技术开发、营销、管理、统筹规划的专业力量的发展。

2.5 数字文创

自2012至2021年,我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增长了34万亿元,数字经济的比重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也显著提升,从21.6%提高到了39.8%。这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10]。文化产业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数字经济的力量,实现了文化价值的创造与提升,借助数字经济的优势,文化产业的内在价值得以更好地挖掘和展现。这不仅是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发展的重要支柱,而且也是实现文化强国目标的重要基础[11]。河南省文旅文创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创意创新,加快发展全链条文创产业。从文创产业链发展、文创产业人才引进、文创产品开发三方面一体推进。需要进一步助推文创产品设计生产、文旅演艺项目发展,以及影视动漫融入,以此促进非遗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形成特色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态势。河南省文创产品基本以景区纪念品和文化主题产品为主,多以“物”的形式出现,但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NFT、数字藏品等“非物质设计形态”已成为文创产品的热点。

商汤智能产品研究院发布的《2023数字世界系列白皮书:数字文创产品破局之道》指出,优质的数字文创产品内容至少应具备三大核心要素:一是基于对文化IP精神内核的深度挖掘并提出明确的价值主张;二是通过优秀的创意策划形成创意及可执行的设计方案;三是依据设计方案,融合数字技术将文化创意生动地展现在人们眼前。这三大要素共同构成数字文创的“铁三角”模型[12]。在这一方面,2021年12月河南博物院推出该院首个3D版数字文创“妇好鸮尊”。该数字馆藏由蚂蚁链提供底层技术和平台实现其数字版权保护、收藏与分享,为河南数字文创提供了一条新思路。河南省拥有大量的文化遗产等待数字化开发和活化,文创市场正在面向“互联网原住民”的“Z世代”年轻人发展,需要符合他们的需求和消费习惯,市场需要更新颖、有趣的、独一无二的博物馆IP数字藏品,从数字化藏品的“复刻”转型为“创造”和“定制”,实现高度贴近年轻用户关注热点的新营销模式。

3 结语

河南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旨在建立起以河南文化资源为基础的,以促进河南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为目的的,符合时代发展特征的数字媒体平台规划体系。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科技取得突破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应把新数字化技术手段融入文旅资源整合中,以多方位视角统筹利用河南文旅资源,为宏观调控和微观监管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保障河南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以构建中华文化超级IP矩阵,打造河南省建设文旅强省的目标为导向,着眼现代科技进步带来的发展机遇,提出前瞻性问题,探索应对策略,为实现河南文旅文创融合发展赋能。

猜你喜欢

文旅文创河南
陶溪川文创街区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文旅照明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