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在线信息化平台的医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研究
2024-06-08程月王深造
程月,王深造
(1.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人力资源处,江苏连云港 222000;2.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医学信息工程学部,江苏连云港 222000)
关键字:信息化平台;在线教学;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教育技术
1 在线教育信息化平台发展
教育信息化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具有多媒体化、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特征。教育信息化有多种理论[1],于学校而言,需要构建基础网络的通信功能、学习资源的平台功能、多媒体配置的环境功能等;于教师而言,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能以信息化技术从知识的传递者向学习的组织者转变,综合运用智慧资源与智慧环境;于学生而言,需要具备一定的使用信息化技术辅助学习的能力,能运用信息化工具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从而培养一定的创新能力。
伴随“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众多在线教育信息化平台随之兴起[2],在线教育成为有效的教育模式[3],助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快速迭代与发展。
高等教育的在线教育平台经历了“慕课元年”(2012)带来的高校自建中文慕课平台阶段、新兴互联网教育企业开展在线教育阶段、“直播元年”(2016 年)带来的讲师和学员云端对话阶段。这意味着在线教育正向着突破名师规模化限制、地域资源化限制、在线学习效果化限制等方向发展。2021年,在全球数字化发展的大趋势下,以大数据、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新技术与高等教育进一步融合创新,教育信息化平台在海量资源广泛共享、虚拟仿真场景转换、智能应用精准挖掘等方面快速发展。
2 医学院在线平台介绍
医药类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流建设和接入的在线教育信息化平台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4]。
(1)通用自主学习平台。以传统的“课程中心”为例,具备课程管理、班级管理、作业管理、自编练习、试卷等功能。
(2)通用直播学习平台。以互联网企业打造的平台“腾讯”“钉钉”等为例,具有视频会议、在线直播、随堂签到、在线抢答等功能。
专业互联网教育企业日益重视将以上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既能实现“做课”,也能实现“播课”,如“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其除具备教案、资料、作业、考试、讨论功能外,还可以实现真人直播和云盘课件直播等功能。
(3)混合式学习平台。以“智慧教室”环境促进线上和线下的充分融合,具备教学环境智能化、教学管理一体化、录制与回放、互动与讨论等功能。
(4)学科定制型平台。以定制的“e-learning”平台为主,如结合人体解剖学科、医学信息工程学科、护理模拟人学科等的需要,自建具有医学专业特点的在线教育平台、专业化的医学题库及考试平台等。
(5)接入类公共平台。高校直接接入国家级、省部级教育主管部门集中建设与推广的平台,如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中国大学MOOC、引文数据库学术搜索平台等,其具有共享性、公益性的特点,以在线资源建、用、学、管、享为抓手,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在线教育信息化平台的使用和推广,需要医学生具备一定的利用信息技术来获取、整合、管理和评价信息的能力,即信息素养能力。主要表现在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其中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需培养医学生面对在线教育平台有获取新信息的主观意愿,使其能够运用自身知识判别信息价值,正确评估和支配信息,能够有效利用和重组信息,创新性地解决问题。
3 医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内容及平台
面向医学院学生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该课程开设于四年级上学期,正是学生实习前的承上启下时期。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有:管理信息系统(MIS)基本理论、方法、技术等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特别增加了学生赴医院实习所需的技能内容,安排了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实操。理论教学增加了互联网“云物大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知识概念与案例[5-6],帮助学生全面清晰地了解技术的应用价值及案例反映出的管理意义,将数字经济、网络经济、智慧校园、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零售、智慧物流、工业互联网等作为扩展型知识,形成两项扩展型作业(多选二)。
学院在线教育建有多种通用平台、混合式平台,还能接入相关公共平台,综合梳理后可以与课程相匹配使用的平台有:超星学习通、中国大学MOOC、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医院信息系统仿真系统、学院“智慧教室”、题库系统以及腾讯或钉钉通用软件平台。多种在线教育平台的交错使用,为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4 混合式教学设计
2020—2022 年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开设,将基础型知识与扩展型知识基于不同的在线信息化平台进行教学设计[7]。
4.1 基础型知识的教学设计:“SPOC+PPT”,简称“SP”模式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私密在线课程,有的学者将之与相对应的大规模开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慕课”对比,音译为“私播课”,形象生动。基于校本资源积累,学校可以开设数十人(通常是任课教师教授的学生群里)规模的开放课程。
基于学校的常态化录播教室和高清智慧教室,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前期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视频。将教学视频加以整理后,按照章节知识点部署到超星学习平台,成为SPOC 的主要学习资源,另外课程课件PPT、习题WORD 等也对应进行部署,向选课学生按照在线学习时间节点开放。
因基础型知识难度不大,使用“SPOC+PPT”模式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主要概念、名词、原理等,当转为线上教学时,优先开放基础型知识SPOC,让学生在线学习并完成相应习题。与之同步,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基于腾讯直播平台进行课件讲授,实现在线学习的闭环设计。
4.2 扩展型知识的教学设计:“MOOC + SPOC +Flipped Classroom”,简称“MSF”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内涵与外延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对于新兴的数字经济新业态,迅速崛起的新零售、新物流、新工业、新医疗等也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这部分扩展型知识专门加入了MOOC 课程与翻转课堂的设计。
选取与使用了MOOC 开放平台上复旦大学栾丽华教师团队以及大连理工大学裘江南教师团队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部署在MOOC 开放平台的课程具有完整的课程结构,特别是与新技术相结合的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知识。MOOC 平台因其没有人数、时间、空间限制的极大开放性,成为学生补充新知识的首选平台。
在教学设计中发现,仅依靠MOOC 平台的讲解还存在不足,由于MOOC 具有开放性,难以约束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况得不到监测。为了弥补MOOC 在线学习形式的不足,特别加入SPOC 设计,内容上结合学院人才培养的需要有选择地对新技术内容进行筛选与补充。借助超星SPOC学习平台能较好地通过丰富的学情统计功能跟踪学生的学习效果。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本次课程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设计的关键。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按照教学规模,一般是4~5 组),每个小组推荐一位组长,根据组员的专长进行大作业的分工合作,完成至少两项与扩展型知识相关的教学任务。翻转课堂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核心[8-10],学生在线下开课之前先自学MOOC 和SPOC 平台的相关内容,分组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组内讨论,完成大作业的初稿。线下上课由教师讲解基本知识点及要求、各小组展示汇报、教师点评改进初稿等几部分组成。翻转课堂一改传统的教师讲授模式,由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有机利用线上学习平台与线下课堂,成为课程学习的主角。
另外,学校购买了第三方公司开发的“正融HIS软件”,作为定制的“e-learning”校本资源平台之一,基于校内私有云的部署,可支持学生在线练习。在实验教学上设计了两种学习方案,分别是虚拟式单机学习和互动式组队学习。特别在互动式组队学习方案中,延续翻转课堂的分组模式,指定学生扮演HIS 的不同角色,开展团队式配合,还原医院的真实就诊环境,提升课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上述教学设计中的MOOC 平台、SPOC 平台和Flipped Classroom 翻转课堂构成了“MSF”模式的三大核心要素[11]。
5 混合式教学成效
管理信息系统基于“SP”模式的基础型知识教学和基于“MSF”模式的扩展型知识教学在学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医疗保险方向)2018、2019 级两届学生中进行了运用与实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归纳总结为“四去四多”的教学成效。
5.1 去单一化,多层次开展教学,进一步发挥知识层次性的优势
知识是人类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知识的形成是一个层进性逐渐深化和抽象的过程。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郭元祥[12]指出学生应在教师引导下,对知识进行“层进式学习”和“沉浸式学习”。传统线下教学授课形式比较单一,多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进度安排以教授式课堂为主,区分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仅靠教师的讲解表述。经过教学设计后,将基础型知识和扩展型知识分别采用不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根据知识的层次性设计教学的层次性,学生借助在线教育平台丰富的知识展示形式,更好地理清管理学、信息技术学、软件工程学等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探索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的高阶思维。
5.2 去被动化,多主体参与教学,进一步增强学生主动性的意识
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了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的双重优势,特别是分组教学设计的翻转课堂既强调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又重视教师的示范、讲解等主导作用的发挥,进一步推广学生主体化教学。教学设计中将“小组共享”“头脑风暴”“主题报告”等系列教学活动有效融入翻转课堂,学生变被动化学习为主动化参与,从而达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体能力的教学目标。同时,结合线下热点,如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新物流、新零售等新业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研究与参与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5.3 去限制性,多场景实施教学,进一步体现在线教育灵活性的特点
在线教育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打破了传统教学时间、教学空间甚至是教学主讲人的限制,重构传统课程教学,带来了“教”与“学”异步进行的可能性。“互联网+教育”开辟了崭新的互联网教育生态,泛在的学习空间、丰富的学习资源、便利的学习工具、灵活的教学组织、稳定的安全保障,推动教育进步和效率的提升,增强教育创新力和生产力。教学设计中选用的MOOC、SPOC、直播平台等汇聚了丰富的在线学习功能,支持多场景在线教学、多方式课堂互动、多渠道学生评价,打造学生“伴随式”教学模式[13]。
5.4 去松散性,多平台监测教学,进一步保证混合式教学的效果
良好的学习秩序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关键,课堂秩序的建立、维持与恢复是三类主要的管理行为,无论是线下课堂还是线上课堂,都应注重教学秩序管理[14]。传统课堂上教师维持秩序是薄弱环节,而信息化在线平台充分利用数据统计的优势,提供了强大的数据监测功能,便于教师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跟学效果,定期督促与预警,做好学情分析,保证在线教学的效果。
6 结束语
相较于信息化平台对教育教学支撑作用相对宏观的研究,以医学生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为例的教改微观研究更贴近一线教学实际。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理论的指导下,基于在线信息化平台功能模块,根据所授课程特点,采用“SP”“MSF”两种混合式教学模式,经过实践检验,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线信息化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仍在不断进行版本迭代与更新,教师和学生在数字教育、智慧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也应积极提升自身信息技术素养,更新观念,提升技能,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