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地方院校服务陕西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探析
2024-06-07严萌
严萌
摘要:“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愿景。地方院校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力和较好的条件保障,但也面临地方院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意向、动力和能力不足,资源和途径创新不够等困境。据此,本文从院校与农村产学研融合,科学确定高校角色和定位等方面提出建议,助力地方院校更好地服务陕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从而真正实现城市和农村的融合。
关键词:数字经济 地方院校 乡村振兴战略
一、地方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内涵及优势
助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不仅是地方院校积极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体现,也会为地方院校高质量发展和向纵深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
(一)地方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内涵
教育部于2018年12月29日正式发布了《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为高校深入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科学指引。地方院校服务乡村振兴就是将人才培养、教学与科研、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高度融合,不断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实现地方院校与乡村振兴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提供更多的人才保障和科技保障,推动区域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
(二)地方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优势
第一,地方院校服务乡村振兴具有地域优势。地方高校与乡村之间距离近,交通方便,开展活动更加高效便捷。与此同时,地方高校深受所在地文化的影响,乡村独有的历史典故、人物传记、特色风俗等鲜活素材,能够让地方院校的校园文化更加生动、富有生机。
第二,地方院校服务乡村振兴具有人才和科技优势。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高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这就离不开数字科技和人才。在这一战略指引下,特色办学显得尤为重要,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结合地方特色,结合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发挥高校作用,将数智思维主动对接现代农业、智慧农村的需求,为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鼓励毕业生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此外,地方院校拥有比较健全的师资队伍,尤其是掌握计算机、大数据应用与分析的专业教师团队,能够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智力保障和技术支持。
第三,地方院校服务乡村振兴具有科学研究职能优势。地方院校可以依托重点实验室、研究院、研究中心及智库等,以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在数字经济和AI技术新发展形势下,大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根据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遴选专业水平高的专家团队,深入一线开展智慧农业技术培训指导、农业科技推广等,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推进产学研融合,提升校地合作能力,把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实现校地深度融合。
二、地方院校服务陕西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
第一,转变观念,强化地方院校的服务意识。地方院校利用数字技术在社交网络媒体等平台上,提升创业者获取信息的质量和速度,拓宽信息接收的范围,提高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识别、获取和评估能力,从而对产品市场供需、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推动乡村服务产业升级等做出方案规划。另外,数字赋能也能最大化激发地方院校探索创新创业新模式,为返乡青年提供创新应用场景,在掌握新材料、新设备条件下,打造数字农业、智慧文旅等新领域,探索共享农庄、共享民宿等新模式,培育创新意识,提高农产品质量。
第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地方院校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结构,为乡村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创新型、应用型、数智型农业人才。同时,高校通过修订培养方案,在课程中适当增加实践课程比重,引导学生树立“三农”情怀,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的新时代大学生,促进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创业。
第三,结合院校特色,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除了发展经济,还要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基本公共服务,特别是乡村教育、水利水电、乡村道路、乡村医疗等。数字乡村建设可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强乡村竞争力。
三、地方院校服务陕西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的困境
(一)地方院校师生服务陕西乡村振兴的意向、动力和能力不足
首先,地方院校中部分的师生对于返乡服务乡村建设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主动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不高;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和责任感认识不够,认为服务乡村的院校应该是农林牧渔等涉农专业的师生;认为乡村能够吸纳的人才极其有限,只有城市才可能大有作為。其次,地方院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的动力不足。由于缺乏支持地方院校师生服务乡村的政策激励机制,教育部门对投身乡村建设的教师并无职称职级晋升上的倾斜,也鲜有针对服务乡村的大学生在学分、就业、考研上的扶持措施,仅凭师生一腔热情,很难激发出长期、可持续服务乡村振兴的动力。最后,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未将师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延伸到课外,尤其没能延展到乡村产业实践上,影响了师生投身乡村建设。
(二)地方院校服务陕西乡村振兴战略的资源和途径创新不够
地方院校服务乡村的传统方式包括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专题讲座等文化服务以及科技下乡等活动。这些活动以短期志愿服务和定期定向开展为主,体现了地方院校服务当地社会发展的功能,也为乡村的发展注入了力量,但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少。这些传统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农业数字升级、农村产业兴旺、农民共享发展的要求,创新地方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资源要素和途径势在必行。
(三)地方院校入乡和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大环境尚未形成
总体来看,陕西乡村振兴战略顶层制度设计已相对完善,但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社会有利环境尚未形成。一方面,由于地方院校入乡服务的支撑性政策难以有效落地,服务乡村产生的实际成效短期内不能显现。加之,院校师生主体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和内容存在认知偏差,导致其入乡的积极性不足。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政策时存在选择性执行、消极执行的现象,使得一些支持性政策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大学生群体在返乡就业创业过程中存在适合项目少、融资难、发展难等挑战,这些都成为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不利因素。
(四)地方院校服务陕西乡村振兴战略的联结机制不完善
主要表现在:一是校产对接错位。院校没有及时跟进乡村振兴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在专业学科设置时,不能与陕西农业数字产业相匹配,输出的人才不能适应数字农业发展需要;地方院校的科学研究方向不能紧扣陕西区域智慧农业需求,院校农业科技成果也难以转化为陕西地方农业企业、支柱产业等方面的实际产出。二是校地融合不够。地方院校没有切实融入陕西省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中,缺乏对地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呼应和体现;合作平台建设没有得到双方应有的重视,合作方案设计也没有实际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校地共建合作、深度融合流于形式。三是校企合作有限。地方院校对于校企合作共建机制缺乏创新,没有将院校教育、人才和创新优势与企业资金、产业链延伸等方面有效结合起来,限制了产学研有效对接,也影响了共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长效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四、地方院校服务陕西乡村振兴战略困境的成因分析
(一)“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高等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传统的“唯学历论”影响,人们对教育服务社会的认知存有偏差。在“鲤鱼跃龙门”的固化思维中,让受过高等教育的莘莘学子再返乡服务乡村建设,是难以接受的选择,而传统“学而优则仕”思想又加剧了这一偏见。因此,受到传统观念的认知误区影响,院校学生投身乡村建设的意识及动力不足,导致一些综合类农业高校或职业农林院校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
(二)高校与“三农”产教融合不足
虽然陕西高校众多,但农林院校仍然偏少。除了专门或者综合性的农业院校,很多高校很难针对“三农”问题进行产学研的融合教学与科技转换。高校在选择实习基地或协同育人合作中,更多倾向选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事业单位,而很少考虑农业部门。首先,教育管理体制对师生缺乏激励措施和统一规划管理。其次,产学研的协同育人平台不完善。高校与农业各类经济组织的产学研合作的形式较为单一,成果转化也不太明显。即使是农业类院校,在对农村进行智力和技能输出的时候,也仅仅是讲座、观摩课等教学活动,深入农村实际调查和走访活动较少。
(三)农村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首先,农村的建设资金不足。其次,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农村医疗、教育、卫生、交通等各项公共基础设施及服务水平较低。这种情况下,吸引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就显得极为困难。
(四)缺乏政策舆论宣传
政府及社会对乡村振兴的政策宣传不到位、舆论引导不充足。另外,受人们传统固化的思维影响,“宁要城市一片瓦,不要农村一座房”的偏面认识成为学生毕业之后返乡就业创业的阻碍。因此,政府应借鉴西安“中国唐村”“袁家村”等农业发展模式,鼓励和吸引年轻人返乡就业和创业。
五、地方院校服务陕西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
实施乡村振兴的瓶颈之一就在于乡村人才短缺。陕西拥有较多的高校,其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知识储备,是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筑巢引凤”的重要保证,也是突破农村人才瓶颈的深厚基础。
(一)院校与农村的产学研融合
1.发挥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在地方院校与乡村经济组织合作的过程中,政府应提供有效的合作平台机制,不断优化资源关系,制定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政府应制定完备的就业扶持政策、财政补贴和激励保障措施,吸引年轻人到乡村创业创新。
2.高校应主动和乡村经济组织开展技术方面的合作。一方面,双方可派遣相关人员开展横向课题的合作建设。乡村经济组织可依托高校专业的科研团队,充分发挥其知识溢出优势,将高校的教学及科研成果向乡村进行有效转移。另一方面,共建协同育人的平台。院校和乡村还可以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开展各类培训班、进修班等,为乡村实体经济组织培养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为新农人的培育提供智力支撑。
(二)科学确定高校角色和定位
1.改革教师目标责任考核评定及职级职称晋升制度。目前,对高校教师的目标责任考评及教师职级职称晋升仍然通过日常教学课时量的多少,论文发表及课题申报,学生竞赛、论文、实习实践等来评价,并且将评定结果与工资绩效及职称评定相挂钩。在数字经济发展形势下,教师的考核及职级职称晋升的标准应当与时俱进,向多元化发展。例如,引入师德师风指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指标、教师服务社会实践能力指标,增加教師引导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暑期实习实践、与乡村经济组织开展横向课题等评价标准。
2.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地方院校要结合实际,与企业等主体共同开发和制定学生的培养规格、培养模式及质量评价体系。降低考试成绩的比重,增加实习实训模块、学生竞赛类项目模块等,将暑期实习、实习实训、职业资格技能认证和学生发表论文、参与课题等学术能力相结合,构建权重合理、覆盖面广、角度多元的考核指标体系。
(三)增加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盘活农村资源要素
1.提升农村对各类要素的吸引度和容纳度。在数字经济发展形势下,新农村的概念及内涵被不断延伸和拓展。农村的建设开发不再局限于土地和劳动力结合下的农产品,更是农村多种新经济形态和农业经济服务组织的综合体,需要高校的智力参与及技术支撑。例如,参与农村特色旅游小镇开发,拓展农产品网络营销形式;抓住全域旅游新业态形式,从农村各类资源出发,培育孵化农村产品和服务的多种经济形态。
2.实现城市与乡村的深度融合。即使国家城镇化水平突破70%,当下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仍较为突出。乡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水平和城市相比而言,仍存在较大差距。只有打通阻碍城市和乡村连接的难点和痛点,才能为城市和乡村的深度融和创造条件。
3.优化农村产业布局。农村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提升需要以农村产业园区为载体,打造新的发展平台。地方高校可在服务新型县域产业园区的建设中,充分发挥智力技术优势。一方面,对产业园区的产业结构规划做出优化和整合,搭建农业数字发展平台、产业创新平台。另一方面,结合地方资源和区位发展潜力,打造新的产品服务品牌,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新动能。
(四)逐步健全激励和保障措施
1.动力机制。高校要充分认识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高校必须制定完善相关机制,充分激发教师及相关人员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及动力。例如,从时间、经费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优化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将教师服务乡村建设的成果给予肯定,在工资待遇、职称晋升、荣誉授予等方面予以倾斜。另外,地方政府部门也要加快新农村建设,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
2.管理机制。高校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建立学校与乡村经济组织的沟通协调机制。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将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的实习实践纳入学生学分及个人成果评定中,实现短期及中长期的全覆盖。打造专业的教师团队,将教师的学科优势、研究方向、个人专长等有机结合,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应用型及实践型教师队伍,为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
3.激励机制。地方院校要积极支持地方政府的人才引进工程,鼓励高校教师及技术人员对农村经济组织的人员进行管理能力提升、技术业务培训和理论指导。高校教育资源与乡村振兴建设的深度融合也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提供了新思路,从而推动地方院校实现内涵式及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崇,张宝歌.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三个战略:三个重要维度[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
[2]何妍妍.地方高校服务乡村“五个振兴”战略的现状与路径[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01).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