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旅游与共同富裕:耦合关系、价值共创与实现路径

2024-06-07詹伟鹏蔡晨璐陈煌鑫

乡村论丛 2024年2期
关键词:价值共创乡村旅游共同富裕

詹伟鹏 蔡晨璐 陈煌鑫

摘要:乡村旅游能够推动农民增收致富,是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旅游发展态势,为推进乡村旅游与共同富裕的良性耦合,构建乡村旅游与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共创主体、共创机制、共创模式,提出了实现路径:供给视角下,乡村旅游应立足供给主体、内容、形式三个维度,推动乡村旅游共享式发展;需求视角下,乡村旅游应立足于乡村旅游资源、鄉村旅游消费行为、乡村旅游生活方式三个维度,推动乡村旅游互动式发展;收益视角下,乡村旅游应立足于乡村旅游收益、乡村旅游共享收益两个维度,推动乡村旅游共享式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 共同富裕 耦合关系 价值共创

* 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信息化生活场景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影响与规划调控(编号:2021J011072)。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注重发展,通过发展逐步提高全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水平,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我国乡村正处于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的进程中,需要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为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创造必要条件。乡村旅游作为城乡互动的重要途径,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具有紧密的逻辑关系和内在价值联系。乡村旅游作为“农业+旅游”“乡村+旅游”的一种复合模式,是城乡间相互融合的产物,是“三农”与文旅行业融合发展的成果,可以有效促进城乡发展良性互动、城乡资源优化配置、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基于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和需求,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旅游发展态势分析

乡村旅游是乡村旅游者与乡村旅游地的主体在旅游资源、信息、资本等方面的要素交互作用和整合过程,是一种价值共创过程。旅游者和旅游地之间的资源互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构成了乡村旅游产品的基本特质,而乡村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本质上是乡村旅游者与乡村旅游地各参与主体共同作用、相互影响、价值共创的过程,即实现乡村旅游与乡村旅游地各参与主体协同发展。乡村旅游的主体包括乡村旅游者、乡村旅游地、乡村旅游经营者。乡村旅游者通过旅行、住宿、就餐、购物、娱乐、文化体验等消费行为,从乡村旅游经营者获取休闲观光、休闲娱乐、休闲度假以及体验消费等乡村旅游产品,而乡村旅游地则通过乡村旅游者的消费行为,获得乡村旅游相关收益。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日益丰富,乡村旅游收入持续增长,但乡村旅游质量不高、收益分配失衡、乡村环境遭到破坏、资源浪费严重等影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仍然存在,制约了共同富裕的实现。同时,乡村旅游市场供需不平衡、旅游产品不够丰富、乡村旅游地吸引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质量。

乡村旅游地往往通过其特有的旅游资源吸引乡村旅游者进行乡村旅游活动,通过游客在乡村旅游地产生的消费增加乡村旅游地收入,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旅游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其能否实现共同富裕与乡村旅游地旅游产品、生态环境、资源、服务、发展方式、发展程度等紧密相关。从乡村旅游地的视角来看,乡村旅游地的收入构成主要包括土地租金收入、农产品销售收入、旅游商品销售收入等。近年来,乡村旅游地作为城乡居民共享美好生活的主要载体之一,能够为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带来可观的务工收益和创业收益,有效帮助城乡居民增收,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但是,目前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收益分配不合理,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旅游地居民共享美好生活的实现。

二、乡村旅游与共同富裕的耦合关系

乡村旅游与共同富裕存在耦合关系。共同富裕对乡村旅游具有内生驱动、内生反作用,乡村旅游助力共同富裕具备产业业态融合、社会关系拓展等优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是当前两个热点课题,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关联。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及共享发展思想的深化,推动实现共同富裕需要解决一系列现实矛盾与问题,乡村旅游业在助力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应发挥重要作用。从系统动力学视角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共同富裕这一系统整体价值目标的实现。从乡村发展与旅游业的耦合关系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产业协同,推动区域整体优势产业形成,提升区域整体社会环境竞争力。从产业与社会的耦合关系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城乡社会融合,促进区域内不同主体价值共创。

(一)乡村旅游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需要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还需要解决发展不协调问题。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必须立足城乡区域差异。乡村旅游是推进区域间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路径之一。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有助于带动农民致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有助于在促进地区共享发展成果的同时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缩小城乡间、区域间的差距。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既能够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又可以实现农村社会与城市的紧密连接,使农民获得更加公平的发展机会、更广泛的发展空间、更广泛的发展选择。因此,乡村旅游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二)实现共同富裕是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价值追求

共享发展理念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和价值追求。实现共同富裕,不仅要实现物质层面的富裕,还要实现人的精神富裕。精神富裕是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是共享发展理念的价值基础。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成为共享发展的重要要求,精神富裕也成为共享发展的内涵之一。实现共同富裕是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价值追求,因此,乡村旅游业在促进发展平衡的同时,还应着力实现乡村社会主体精神层面共同富裕,通过实现共享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共同富裕,通过提供丰富的文旅产品与文化服务促进人们共享精神富裕。

综上所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推动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以及推动共同富裕,实现区域间协同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构建共享发展生态格局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同时,乡村旅游业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因此需要在精神层面提供共享发展的文旅服务,进而实现共同富裕。

三、发展乡村旅游与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共创构建过程

乡村旅游是农业、农村與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需要借助文化的资源禀赋、知识基础和力量来构建乡村旅游的价值共创。从发展乡村旅游与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共创构建过程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乡村旅游与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共创主体。乡村旅游与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共创主体有四个层面。第一是国家层面。在国家层面对农村发展进行战略布局,包括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第二是地方层面。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各地积极响应,相继出台乡村振兴的地方政策。第三为农民层面。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旅游与共同富裕价值共创主体需要具有文化自觉意识。第四为乡村旅游者群体层面。作为乡村旅游的外来主体,既要进行价值共创,又要享有文化权益。

二是乡村旅游与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共创机制。价值共创机制对乡村旅游与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共创意义重大。首先需要明确价值共创的目的。乡村旅游发展有助于促进乡村居民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其次要探索乡村旅游与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共创模式,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价值共创机制,发挥不同主体在乡村旅游与实现共同富裕中的价值创造功能。第三需要确定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机制。乡村旅游与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共创需要不同利益主体参与,共同推进。第四要解决乡村旅游与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共创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乡村旅游者与农村文化、环境等的利益分配关系,决定了乡村旅游与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共创程度。

三是乡村旅游与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共创模式。乡村旅游与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共创模式需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农村发展规律、乡村旅游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定位、文化资源利用模式、乡村旅游者参与模式以及社会效益模式等方面来构建。乡村旅游发展是农村发展和农民富裕的过程,需要因地制宜推进。同时,乡村旅游与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共创主体是复杂的多层次群体,需要根据各个利益主体的诉求建立价值共创模式。

四、乡村旅游与共同富裕价值共创的实现路径

作为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以生态、文化、乡村产业等多元因素为支撑,以城市居民、农村居民等多元主体为受众,在促进城乡资源流动、优化乡村资源配置、实现城乡价值共创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共同富裕战略目标下,乡村旅游应以实现价值共创为目标,通过共享式供给、互动式需求、共享式收益实现乡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共赢与协同,进而推动城乡互补、共同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乡村旅游业是乡村农业、林业、畜牧业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载体,通过激活乡村旅游“三产融合”的发展潜能,可以推动乡村农业等一产升级、二产延伸、三产融合,带动乡村旅游从“观光型”向“体验型”“产品型”“平台型”升级,从而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价值共创。

(一)供给视角下,应立足供给主体、内容、形式三个维度,推动乡村旅游共享式发展

一是供给主体维度。乡村旅游供给主体由单一的乡村居民转为乡村居民、乡村旅游企业、城市旅游企业三大主体。一方面,乡村居民积极发掘、利用自身乡村文化、生态资源,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另一方面,乡村居民将传统农业产业转化为休闲农业等乡村旅游产业,以乡村旅游业带动乡村一二三产融合,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和居民增收。同时,将乡村旅游项目外包给专业的乡村旅游企业,实现乡村文化、乡村生态、乡村产业等多种价值共创。城市旅游企业通过开发乡村文化、乡村生态、乡村产业、乡村公共服务等资源,为乡村居民提供就业岗位,进而提高乡村收入。二是供给内容维度。乡村旅游供给内容由传统的乡村农业观光、乡村田园风情、乡村民俗文化等转变为乡村文化、乡村产业、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公共服务等多类体验式供给,如通过发展乡村生态体验、文化体验、旅游休闲体验、农业采摘体验等,满足游客“游”“学”“玩”等需求,进而提高乡村旅游收益。三是供给形式维度。乡村旅游供给形式由“固定式”发展为“移动式”“网络式”,通过“景区+农户”“旅游协会+农户”等模式,推动乡村居民和游客共享乡村资源。一方面,由乡村居民和乡村旅游企业、城市旅游企业共同开发、组织、运营乡村旅游项目,实现乡村资源的共享式发展;另一方面,开发乡村特色主题旅游,以乡村产业为特色,推出具有差异性的旅游线路,吸引城市居民参与乡村生活,实现乡村资源的共享式发展。

(二)需求视角下,应立足于旅游资源、消费行为、生活方式三个维度,推动乡村旅游互动式发展

一是乡村旅游资源维度。乡村旅游资源由自然生态资源拓展为生态、文化、生产等多种类型。依托丰富的乡村文化资源,开发乡村文化体验游,使游客亲身体验乡村文化;依托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开发乡村生态环境体验游,让游客在乡村亲近自然、呼吸新鲜空气;依托乡村生产劳动资源,开发乡村生产体验游,如采摘、农家乐、农耕活动等,提高游客参与感。二是乡村旅游消费行为维度。乡村旅游消费行为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乡村居民、乡村旅游企业、城市居民等多元主体在乡村生态、乡村文化、乡村产业等乡村旅游资源上开展多种消费行为,实现多元主体互动,共创价值。三是乡村旅游生活方式维度。乡村旅游生活方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化生活方式升级。依托乡村丰富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生产资源等,实现乡村资源与城市生活方式的融合。一方面,乡村居民利用自身的乡村文化、乡村生态、乡村生产等资源,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满足城市居民个性化、多样化的休闲体验需求,提高乡村居民收入;另一方面,城市居民借助乡村旅游项目,体验乡村文化、乡村生态、乡村生产等活动,满足自身的需求,并推动乡村文化等向城市传导。此外,随着乡村旅游互动式消费行为的增多,乡村居民可以充分利用乡村旅游消费行为,实现乡村生活现代化,如提高家庭劳动率、提升教育水平、提高劳动技能等。

(三)收益视角下,应立足于旅游收益、共享收益两个维度,推动乡村旅游共享式发展

一是乡村旅游收益维度。乡村旅游收益包括乡村居民收益、乡村旅游企业收益、城市居民收益等多元主体的收益。其中,乡村居民通过经营乡村旅游产品获取收益;乡村旅游企业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乡村农业等一产升级、二产延伸、三产融合,实现乡村旅游收益;城市居民通过体验乡村文化、乡村旅游等方式获取收益。二是乡村旅游共享收益维度。共享式收益主要指乡村旅游共享收益,其中共享收益类型包括乡村居民与乡村旅游企业共享、乡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共享等。在乡村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乡村居民与乡村旅游企业实现共享,即乡村居民与乡村旅游企业共同分配乡村旅游收益,提高乡村居民收益;在乡村资源相对丰富的条件下,乡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共享,即乡村居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实现乡村文化、乡村生态、乡村产业等多种资源与城市居民共享,为城市居民提供乡村体验,提升城市居民消费体验,进而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多乡村消费机会,实现“城市为乡村消费”。

五、结语

实现乡村旅游与共同富裕价值共创必须利用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协调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关系。从理论维度来看,乡村旅游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耦合关系。从实践维度来看,乡村旅游与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共创需要过程性构建。从共同富裕视域下探索乡村旅游的价值共创路径,可以推动乡村旅游实现农民增收、乡村发展、农民精神愉悦的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

参考文献

[1]刘晓哲,苗青.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共同富裕若干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2023,(10):1-9+94.

[2]钟学进,阎海梅.乡村旅游产业赋能共同富裕实现:制度逻辑和长效机制[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06):24-32.

[3]花玉莲,陆林,孔祥梅.基于全球地方化视角的旅游研究新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23 , 42(12):2453-2470.

[4]王金伟,朱竑,宋子千等.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科学内涵与理论阐释[J].旅游导刊,2023,7(02):1-21.

[5]袁方成,周韦龙.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县域城乡融合的动力机制及其逻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62(06):49-59.

[6]沈可龙,何娟.十九大以来国内对社会主要矛盾论断研究进展[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6(06):77-87.

[7]韩剑锋,陈勇.实现共同富裕的逻辑基础与实践途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1):5-10.

[8]运迪,贾则琴.共同富裕目标下的城乡融合:内在关联、现实困境和推进逻辑[J].新疆社会科学,2023,(06):156-166.

[9]文小勇,徐青峰.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探析——基于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思考[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3,39(05):5-13.

[10]孙九霞,张凌媛,罗意林.共同富裕目标下中国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现状、问题与发展路径[J].自然资源学报,2023,38(02):318-334.

[11]李杰义,胡静澜,马子涵.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理论机制、实践路径与政策启示[J].西南金融,2022,(11):84-95.

[12]林明水,胡晓鹏,杨勇等.流量经济对旅游资源创新性开发的影响:热反应与冷思考[J].自然资源学报,2023,38(09):2237-2262.

[13]乔浩浩,王朝辉,胡云云等.旅游嵌入视角下乡村社會关系重构[J].人文地理,2023,38(05):44-52.

[14]王心蕊,黄雅妮,黄凯洁.社会创业推动下乡村旅游地共同富裕形成机制研究[J].旅游科学,2023,37(03):32-49.

(作者单位:1.福建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福建理工大学设计学院;3.福建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价值共创乡村旅游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仙居湫山乡方宅村乡村旅游规划构想
价值共创理论下的小米手机数字营销模式分析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价值共创活动对顾客价值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