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大文字工作的特点与规律论要

2024-06-07汪闻生

人大研究 2024年5期

内容摘要:掌握和运用人大文字工作的特点与规律对于深入推进人大“四个机关”建设、提高新时代人大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人大工作特别是人大文字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不足,分析阐述人大文字工作的特点与规律,集中表现为分类逻辑即人大文稿的主要类型、内层逻辑即人大文稿起草的基本准则与要领、外层逻辑即做好人大文稿起草的外部条件与源头活水、辩证逻辑即人大文字工作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变化过程等四重逻辑关系。做人大文字工作要掌握和运用规律,经过模仿、熟悉、进阶、自由四个阶段,循序渐进,久久为功。

关键词:人大文字工作;文稿起草;特点与规律;内层逻辑;外层逻辑

人大文字工作贯穿人大履职和人大机关工作的始终,是人大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提高新时代人大工作的质量水平,砝码之一是熟练掌握运用人大文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文字工作在人大工作中的应有作用。曾经有位地方人大常委会的领导颇有感触地说,人大工作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要通过文字体现出来,文字水平决定人大工作的水平。他讲的“决定”当然是一种形容,目的是强调文字工作、文字水平对人大工作非同一般的重要性。事实也的确如此。人大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宏观性、民意性、法律性和思想性,相比其他机关,文字工作在人大工作中扮演的角色更加突出。下面結合自己从事人大工作尤其是文字工作的心得体会,从四个方面就人大文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谈些粗浅认识,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一、人大文稿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人大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和主体内容是文稿起草。人大文稿属于机关公文,但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如有关法律法规、决议决定、工作报告、调研报告、领导讲话、会议通知类的文稿占比较大,人大制度和法律法规方面的表述较多等。文字工作如其他事情一样,知其然,才能更好知其所以然。为此,把握运用人大文字工作的特点规律,对人大文稿进行适当的梳理分类是必要的和有益的。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是做好人大文字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不妨称之为人大文字工作的分类逻辑。概而言之,人大文稿主要包括以下五种类型。

(一)信息类文稿。包括简报、摘报、动态信息、会议纪要、工作小结、情况通报、请示报告等,主要是陈述有关领导、单位、部门当前和过去一段时间内履行职责、贯彻落实、工作推进等情况及相关建议。这类文稿以归纳整理已有内容材料为主,不含有或者说较少含有起草者自己的意图,一般篇幅不长,短的几百字,长的二三千字。

(二)讲话类文稿。包括领导在各种会议、调研、仪式等活动中所作的讲话、发言、汇报、致辞等,主要传递有关思想动员、任务布置、工作总结、纪念表彰等信息内容。这类文稿兼具组织意图和领导个人风格,或多或少包含起草者对问题的认识、观察、体会、思考,带有创作的成分,起草的难度系数较高,篇幅长短不一,长的可达万字以上。

(三)文件类文稿。包括通知、计划方案、工作要点、规范性文件、工作报告等。这类文稿多数不长,如会议通知、工作计划、实施方案等,只需写明有

关主题、时间地点、活动安排等要素即可,必要时增加有关指导思想、工作要求等内容。有的也较长,如法律法规、综合性报告等。文件类文稿的起草和出台有一定的程序要求,多为集体劳动的产品。

(四)调研报告类文稿。主要指围绕某一主题,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形成的实际调查材料或可行性研究类文稿,如执法检查报告、考察报告、专题调研报告等。这类文稿以反映实情、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以提出对策建议为主,一般篇幅较长,内容比较厚实,有的调研报告包括主报告和分报告。调研报告的材料性、针对性较强,分析阐述成分较多。

(五)论文类文稿。包括理论文章、专题研究报告、研究性工作综述等,如领导的授课报告、人大的综合性和专题性工作总结、应约或组织撰写的人大制度和民主法治建设等方面的理论学习文章等。这类文稿以总结提炼实际做法经验、分享收获体会、分析问题、阐述观点为主,逻辑性、说理性、思想性较强,有一定的文字容量。

人大文稿的五种主要类型在内容和写法上各有特点、相互区别,同时又有不少共同点。比如,领导讲话类、文件类、调研报告类、论文类稿件在结构布局和文字表述等方面有诸多共性,许多领导讲话稿本身就是一篇公文型论说文,而一些观点性较强的调研报告和规范性文件也可以看作是论文类文稿的某种变通。此外,在人大工作中经常可以看到宣传报道人大活动的新闻类稿件。这类文稿不属于人大机关公文的范畴,主要由媒体记者和人大有关部门的同志撰写,文体以消息、通讯为主,大体可以划归为人大信息类文稿,只是要求有更多的新闻性、可读性和时效性。

二、人大文稿起草的基本准则与内层逻辑

人大文字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强、要求高的艰苦脑力劳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真在全国人大工作期间多次指出,人大机关干部承担搜集分析问题、积累整理资料、研究提出意见等大量繁重细致的日常工作,要能做“苦力”,但又“不光是‘苦力,还应当是政治工作者、理论工作者、实际工作者”[1]。这里的“苦力”很大一部分属于文字工作的内容。在革命战争烽火中成长起来的著名作家孙犁在谈到自己的写作体会时说:“在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心情是沉重的。也许写作这种工作,感到沉重的时间长,感到轻松的时间短一些吧。”[2]文学创作有别于公文写作,但文理是相通的。

那么,文字工作有无规律可循?在人大实际工作中,也经常有人发问:文稿起草有没有什么诀窍?实事求是地说,既有,也没有。说它没有,是因为水无常形,文无定法,文稿起草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而是要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说它有,是因为事物的流变都有自身的逻辑,文字工作也不例外。分析研究人大文稿起草工作实践,从共性和技术的角度说,主要有五个方面带有规律性的基本准则和要领。

(一)结构合理。文稿起草,核心和关键是主题,但主题常常是先定的和不可选择的,因为公文基本是命题作文。主题确定以后,首先要考虑的是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包括两种:一种是整篇文稿的结构布局,可称作大结构;另一种是每个部分、块面的结构安排,可称作小结构。大结构统领、制约小结构,小结构服从、服务大结构。结构想清楚了,设计合理了,可以减少和避免因结构不当导致的反复修改甚至推倒重来。这方面,很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偏离主题、缺乏逻辑、交叉重叠、结构凌乱。如何做到结构合理?重中之重是把握好主题与层次两大要素。所谓把握主题,就是对每篇文稿及每个部分需要写什么、主要写什么、重点写什么,要心中有数,据此思考谋划文稿的框架结构,草拟形成相应的写作提纲,纲举目张。如果错解了主题、偏离了主题,那么拟订的提纲就会起误导作用,写出来的文稿也难以符合原意要求。所谓把握层次,就是要紧扣文稿的大小结构主题,分几个层次加以展开。通俗地说,主题提出的是“是什么”,层次回答的是“为什么”。文稿的结构多表现为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但也有不少文稿的正文自始至终没有标题,而是通过段落、中心句、主题句等方式,显示上下文和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层次清楚。结构与层次密切相关。文稿的大小结构,其实都可以看作不同指向上的层次。有时人们将结构与层次合为一体,直称为结构层次,但两者毕竟有所不同。简言之,结构主要对应于文稿的整体或某一部分,事关布局谋篇、规划设计,具有总体性;层次则着眼于具体展开,侧重通过段落和语句体现文稿的结构、实现文稿的意图。把两者适当地区分开来,有助于从认识上消除文稿起草中的一个痼疾,即层次不清、语义重复的问题。化解这一难题,涉及诸多方面,从技术的角度看,关键是要做到分清主次、同类合并。所谓分清主次,就是根据主题和中心思想,以大小、轻重为坐标,对所要表述的内容进行优先排序。大的、主要的、重要的放在前面,着墨较多;小的、次要的、从属的置于后端,略述或点到为止。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就会主次不分、轻重失衡,不合乎文理。所谓同类合并,就是对材料、观点和文字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相同、相近的放到一起,集中表述,颇有些像数学计算中的合并同类项。相同的内容,相近的意思,如果散落各处,这里点个卯,那里冒个泡,就会显得重复啰唆、杂乱无章,使表述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表达准确。好的文稿,合理的结构,清晰的层次,最终都要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相对于口头语言,文字表达往往有更高的要求,其中基本和关键的一条是遣词造句要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符合原意,防止以偏概全、似是而非、言過其实、文不对题。文稿起草中,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并不多见,但词不达意、语焉不详的情况却屡见不鲜。可见,表达准确看似平常无奇,但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因为它要求作者不仅要熟悉情况、领会精神,还要在字斟句酌、反复锤炼上劳心费神。这方面,唐朝著名诗人贾岛称得上是一个典范。有一次,他吟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诗句,但对“推”“敲”二字的使用,犹豫不决,于是骑着毛驴反复比划,不料挡住了当朝大官、大文豪韩愈的仪仗。问清缘由,韩愈沉思片刻,答道:“还是用敲字好”。从此两人结为好友,“推敲”的典故也流传至今。在创作《送无可上人》这首诗时,贾岛一边写下“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的佳句,一边喟叹“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艰辛。贾岛创作的故事启迪后人,要写得一手好文章,不下一番“推敲”的苦功是不行的,正如“诗圣”杜甫所言:“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3]。

(四)语句通顺。表达准确与语句通顺有相当的关系。很难想象,一篇语句不通、病句连篇的文稿能够把一个主题表达清楚。通常说某篇文章读起来很通顺,实际包括两层意思:其一是说上下文过渡自然,顺理成章;其二是说没有或很少有语法错误,文句流畅。其中,文稿的过渡和起承转合涉及结构层次,前面已经阐述,不再重复,这里主要说说语句通顺的问题。从文稿工作实际看,语句通顺是文稿起草最起码的要求。一篇文章,只有句法正确、文字通顺了,才有资格和可能成为一篇好文章。有人也许以为,自己久经文字沙场,何愁写不出通顺的文字!其实不然。在文稿写作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时会自觉不自觉地出现搭配不当、自相矛盾、上下脱节等差错。比如,有的材料写道:“与各区人大开展联动监督,实现了监督工作的最大覆盖面。”“加强会风建设,明确分组审议规范。”前一句中“实现了……最大覆盖面”,显然属于动宾搭配及措辞不当;后一句中“明确分组审议规范”,表面上看没错,实则作为“规范”,要么建立健全、修改完善,要么付诸实施、抓好落实,谓之“明确”,有牵强附会、不知所指之嫌。往深里说,这样的表述既不准确,也不通顺。

(五)言简意赅。起草文稿好比登山,越过了结构层次、语言表达几道坎,抵达峰顶也就不远了,但是还没有到举杯相庆的时候,因为还有重要一环,就是无论整篇文章还是一段话、一个句子,都要努力做到言简意赅。言简意赅包括两个层面,首先是言简即语言文字简明扼要,其次是意赅即意思表达完整确切。总体上看,人大文稿大多篇幅不长,即便像人大机关组织编写的代表培训类教材,长达几万甚至十多万字,每章每节也要求控制字数、要言不烦。自然,言简意赅与文章的长短没有必然的联系,言简也不意味着文字越短越好,而是依据主题和需要确定文稿的容量,达到言简而意赅的双赢效果。从品质的角度说,用简洁的文字讲清一件事、一个理,不仅是文字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文稿质量的重要标尺。文稿起草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是,洋

洋洒洒、长篇大论,但是空话连篇。克服这种现象,关键的三板斧是做到善于概括、反复修改、惜墨如金,既要防止言简而意不赅,又要避免意赅而言不简。鲁迅在答复有关写作问题的读者来信时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4]可谓经验之谈。当然,如果在言简意赅的基础上再上一层楼,达到言近旨远、微言大义,那是更高的境界和追求了。

三、人大文稿起草的源头活水与外层逻辑

结构层次清晰、表达准确简练等五项基本准则和要领,着重从技术层面分析概括了人大文稿起草的基本技能,目的是以此揭示人大文字工作的内层逻辑。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熟练掌握了上述五项技能,人大文字工作就少了许多后顾之忧,有效增强文字表达的能力和水平。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文字工作历来是一项工具与价值、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集成性活动。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大文稿起草要做到张弛有度、游刃有余,还需要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继续前行,进一步认识用好人大文字工作的外层逻辑,具备更宽的视野、足够的储备和宽广的心胸,从而不断开掘人大文稿汩汩不息的源头活水。简单地说,这个外层逻辑着眼于好文稿的外部条件因素,呈现总、分、总的序列结构,主要包括大局、积累、思考、技巧和时代等五个方面的内涵。

(一)把握大局。人大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局下谋篇、在大局下起草是人大文字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必备素养。换言之,不关心大局,不了解大局,就无法圆满完成人大的文稿起草任务。何为大局?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层级有不同的认知和要求。从内容上看,人大文稿起草需要把握的大局与人大工作围绕服务的大局高度重叠,具体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理论的大局。核心是始终不渝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新理念新任务新要求。二是政治立场的大局。核心是毫不动摇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三者有机统一”,深刻领会贯彻人大“四个机关”的目标定位,确保人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三是改革发展的大局。核心是自觉对标对表党和国家关于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正确认识处理全局与局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入领会用好宪法法律赋予人大的各项职权,深刻理解把握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大的使命任务。在人大文稿起草中了解把握三个大局,关键是要守好思想这个总开关,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遇事想到大局,行文体现大局,切实做到知全局、识大体,身在兵位、胸为帅谋,努力使出手的文稿定位准、立意高、针对性强,体现人大的特点优势,对实际工作起到应有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二)注重积累。文稿起草是文字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没有一定的积累,就会导致低水平重复甚至难以为继。所谓积累,通常指某种东西的量的增加和集聚。文稿起草中的积累包括生活的积累、工作的积累、知识的积累、资料的积累和观点的积累等等,尤其是知识和资料的积累处于基础地位。有了这个基础,就能够大大增强文稿起草的底气;少了这个基础,就容易陷入捉襟见肘的窘境。人大文稿起草中遇到的最大烦恼之一是在写作的时候常常感到囊中羞涩、无话可说,或者只是堆砌一些大话、套话。究其原因,除了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外,主要在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资料的积累。立足人大实际,补齐这一短板,需要从三个方面协同发力。一是认准方法目标。积累积累,要孜孜不倦、日积月累,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力戒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就会漏失点滴时间,到头来空空如也。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5]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二是多读多听多记。书到用时方恨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身在人大,认真学习人大制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有关领导重要讲话和文件精神,学习人大工作涉及的各项专业知识,广听博览、博采众长,是做好文字工作的必修课和基本功。同时,真情做个有心人,养成随手记笔记的好习惯,假以时日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三是善用人大平台。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开会和调查研究是人大履职的基本方式。借助人大的各种会议和立法、监督、调研、联系人民群众等法定渠道了解情况、收集资料,是人大资料积累的一大优势。用好这一优势,文稿起草将如鱼得水,受益良多。

(三)勤奋思考。思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意识和思维活动,也是贯穿文稿起草始终的一个关键要素。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思考的重要。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孟子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7]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8]温习这些充满哲理和智慧的警句名言,不仅可以跟随追思有关思考、观念、思想的恒久实践价值,而且能够进一步领略到思考本身所包含的层级及其对生活的非凡意义。文字工作是思想意识的典型空间,对于“思”有着特别的依赖。思想水平决定工作水平,文字工作首当其冲。做好人大文稿起草工作,把握大局、重视积累必不可少,同时也须臾离不开大脑思考功能的发挥,甚至可以断言,没有思考、没有研究思考能力的提高,就没有文字工作质量水平的提升。文稿起草中的思考力总体表现为梳理、比较、归纳、综合、概括和分析、提炼、推理、阐述、见解等两大层次,其中前者属于常规档,后者属于升级版。实现文稿起草思考力从前者到后者的转变,通俗地说就是要解决想不想、想什么、怎么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勤思多思。既要思抽象的“国之大者”,又要思具体的社会实践,在思考中培养思维能力和提高认知水平,为文稿起草输入丰富的精神给养。二是要善于联想。由一点东西联想到许多东西,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联想中增强文稿起草的厚度和思想性。三是要积极创新。勇于通过思维的合纵连横,进行沙盘推演,开展思想实验,充分发挥创新思维、观念创新的先导功能,推动思行结合、实践创新。

(四)掌握技巧。文字工作与其他工作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如主要同文字和材料打交道,虚实结合、以虚为主等,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工艺、棋艺、厨艺、兵法等等,讲的也多是手段、方法、技巧问题。得其法者,事半而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而功半甚至劳而无功。万物皆然,文字工作也是如此。常常听到有人苦恼,为何写不出一手好文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这方面,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要求。就人大文稿而言,可以有選择地从五个方面加强技巧的训练。一是文体的技巧。不同的文稿有不同的写法。了解熟悉人大文稿的五种类型及其特点,然后按图索骥,分拣素材,组织文字,算得上是文稿起草的一条捷径。比如,信息稿以整理材料为主,在写法上保持原汁原味是最基本的要求;讲话稿的起草则要重点把握背景目的、领导意图、材料收集、搭建框架等要件,等等。二是文字的技巧。不同的概念、词语、句子反映不同的对象和内容,写作中既要根据语境使用相应的文字,又要善于在比较和试错中找到合适的词语,从而精准地把意思表达清楚。三是修改的技巧。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很有道理。文章的修改既在起草中,也在起草后,如时间允许,将写好的文章炖一炖、放一放,回过头来再读,往往会看到此前没有看到的缺点和不足。四是练习的技巧。多写多练,熟能生巧。写文章如同打仗,平日不练兵,临阵拿枪,就容易手忙脚乱。所以鲁迅说:“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9]五是组织的技巧。公文写作尤其如此。建立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执笔、统稿、讨论、修改、审定等起草方法,对增强文稿工作的预期性、培养锻炼文字工作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五)回应时代。人是时代的产儿,文如斯人。文字工作,无论简单还是复杂,最终都属于它所处的时代。两千多年前的《尚书·舜典》就记载了“诗言志,歌永言”[10]的亘古名言;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直陈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11]的作文宗旨;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提出“文以载道”[12]的精辟见解等等,讲的其实都是一个大理,即文章要在时代背景中叙事言志、抒发情怀、传播道义。做好人大文稿起草工作,一方面需要熟练掌握结构层次、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并不断开发大局、积累、思考、技巧等深层资源,另一方面需要在关注时代、呼应时代中赋予文章活的灵魂,获得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否则就可能变成落伍的唠叨讲述者和内卷的语言化妆师。也就是说,一篇文章即使在其他方面做到了几无瑕疵,但如果背离了时代、脱离了现实,就不会是一篇好文章。当然,时代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虚幻的。文字工作回应时代,关键要把握三点。一是反映时代的要求。时代潮流代表一个时期社会发展的趋势,集中体现为时代的精神和要求。把准时代脉搏,与时代并肩同行,推陈出新、摇旗呐喊,方能书写时代文章,更好发挥出文字的预见鼓舞和资政建言作用。二是反映现实的需要。时代是一幅大幕,它处于现实之中又高居现实之上。现实折射和演奏时代的篇章,散发出时代提出的许许多多不同需求。正是这些具体的现实和需求,构成了一篇篇文稿的基调和重点,也决定着文稿自身的价值和分量。三是反映人民的期盼。人民是时代的主角。开国领袖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14]“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5]人大代表人民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人民的向往和期盼永远是人大文稿最重要、最根本、最丰厚的源头活水。

四、结语:拾级而上

从量变到质变,从低级到高级,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人大文字工作实践运行的辩证逻辑。如果说关于人大文字工作的分类逻辑即主要类型、内层逻辑即基本技能、外层逻辑即源头活水,着重从学理层面解构人大文字工作的密码,那么人大文字工作的辩证发展逻辑则力图从现实视角阐析提升人大文稿质量水平的常态化模型。这就是在认识、掌握和运用人大文字工作特点规律的过程中,经过模仿、熟悉、进阶、自由四个阶段,拾级而上,循序渐进,久久为功。

(一)模仿学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高台,起于累土。初写文章,就像婴儿学步,通过摸爬滚打,方能达到健步如飞。人大的文字工作绝大多数在一定基础上进行,有的同志以前还专门从事过相关工作,但参照、学习、模仿常常是必要的,因为不同的文种、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场景对文稿起草有不同的要求,有的还相差很大。模仿对于涉猎文稿起草工作不久的同志来说尤其必要,他们甚至要经历一个邯郸学步、亦步亦趋的过程。比如,信息类文稿怎样起草,讲话稿、文件稿、调研报告类文稿怎样起草,论文类文稿怎样起草等等,都有待在学习揣摩中掌握其各自的特点和写作要领,必要时可找出若干范文,对照参考,依样画葫芦,越画越像,最后水到渠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当然,在模仿学习阶段,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即在了解熟悉各种应用文写作常识的同时,对文稿起草中经常用到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写作知识、语法知识、标点符号知识、逻辑知识、古文知识以及政治知识、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科技知识、历史知识、文化知识等,有计划地学习消化吸收。实践表明,这样坚持下去,多多益善、惠及长远。文章是现实的反映,如果功底扎实了,知识健全了,从事文字工作包括其他工作,就会更有底气、更加自信。

(二)熟悉提高。模仿学习是文字工作的起步和奠基阶段,度过这个阶段,写作的经验就多起来了,写作的技能也逐渐丰富了,文稿起草随之进入一个熟悉、总结、提高的阶段。打个比喻,在模仿学习阶段,作者可能还是一个学徒,而到了熟悉提高阶段,他就成为一个准师傅了。从人大文字工作分类逻辑的角度说,这个阶段已经能够自主完成难度不大的文稿,如各种信息类文稿、内容简单的讲话类文稿等,并且基本成型可用。从人大文字工作内层逻辑的角度说,这个阶段已经能够做一些谋篇布局的策划,对结构层次的考虑安排能够持之有据,语言表达基本做到规范通顺。从人大文字工作外层逻辑的角度说,这个阶段对大局的把握、现实的回应更加自觉敏锐,对资料的收集整理更加主动有目的,对写作技巧的运用也有了更多实践体会。熟悉提高是人大文稿起草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阶段,做得好可以顺利跨前一步,做得不好就容易陷入焦虑彷徨之中。对人大文稿起草来说,这个阶段除了继续学习用好有关写作知识和各方面辅助知识外,需要更加重视对文稿起草经验和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努力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分析概括的能力、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注重夯实人大文字工作的基础基石,以增加文稿起草的后劲和潜能。

(三)进阶升级。从熟悉到进阶是文字工作发展逻辑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转变和提升。在熟悉阶段,文稿起草虽然有了新的进步,但难免不时流露出模仿和粗糙的痕迹。在进阶阶段,这种情况已经大为减少,并且日益呈现出模仿和熟悉阶段所没有的新的特征和能级。从工作范围看,这个阶段对人大五类文稿的起草已经有了比较多的实践,对不同内容的把握更加踏实稳健,文稿起草的成熟度和成功率也有了明显提升。从技能技巧上看,这个阶段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谋篇布局能力、研究思考能力、概括提炼能力、修改优化能力,对文字的驾驭和写作技巧的运用更加成熟老练。从内涵品质上看,这个阶段能够根据掌握的资料提出有关看法、观点和主张,分析阐述问题已经体现出更多的文理、深度和思想性。归结到一点,主题明确集中,结构层次清晰,表达准确通畅,逻辑性思想性较强,是进阶阶段文稿起草质量的主要特征。进阶阶段是文稿起草中十分关键的一个阶段,进则达致新的境界,滞则止步不前甚至退回过往,必须抓住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回应人民和现实需求、熟练运用写作技能、强化文稿统筹把关等重点,强基固本、坚守如一,展现更大作为。

(四)自由驰骋。文字工作经过模仿、熟悉、进阶三个阶段的历练,进入一个更高的层级即自由驰骋阶段。在这个阶段,已成为文稿起草的行家里手,文字工作的特点规律也已了然于胸。纵观人大文字工作的四重逻辑,自由阶段的文字工作和文稿起草尤其具有四个方面的标志性能力水平。其一,写的能力和水平。不仅能够轻松应付各种信息类文稿,对分量较重、难度较大、篇幅较长的领导讲话、文件、调研报告和论文类文稿,也能够驾轻就熟,成就锦绣文章。其二,改的能力和水平。修改文稿,既是对能力的检验,也是对气量的考验,要尽可能站在比较客观理性的立场,辨别优劣是非,取其精华,去其不足。合我者用之,不合我者弃之,是改不好文章的。其三,思的能力和水平。活跃的思想是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的源泉,良好的思想理论水平是文字工作质量水平的重要保证。文稿起草中的许多悟性、灵感和观点都来自勤奋思考,真正的文字能手也一定是一个思想的强者。其四,管的能力和水平。主要表现为管理材料的能力即能够准确有效地收集利用各种材料、各就各位、用其所用;统稿的能力即能够正确合理地对文稿的各部分内容进行通盘考虑、平衡取舍、指导把关;组织的能力即能够综合考虑安排文稿起草中的责任分工、讨论交流、联系沟通等事宜,实现民主与集中、个体才干与集体智慧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委员会大事记(1954—2014)[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4:240,263,265.

[2]孙犁.文学短论[M].北京:作家出版社,1963:117.

[3]莫砺锋,童强撰.杜甫诗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312.

[4]鲁迅.答北斗杂志社问[M]//鲁迅杂文全集:上.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565.

[5]张觉.荀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4.

[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8.

[7]朱熹.孟子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91.

[8]童第德.韩愈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28.

[9]曹靖华.往事漫议:鲁迅先生谈写作[N].光明日报,1977-11-13.

[10]李民,王健.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4.

[11]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白居易诗文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217.

[12]周敦頤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35.

[13]毛泽东.论联合政府[M]//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1031.

[14]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318.

[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

作者简介:汪闻生,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二级巡视员,法学博士,发表政治学、哲学和人大制度等方面的理论文章50余篇,著有《人大制度与政治文明》,合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