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融合路径研究与实践
2024-06-06李璎昊赵中华邢欢虞茉莉
李璎昊 赵中华 邢欢 虞茉莉
摘 要:信息时代促进了许多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形成,“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对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而自主学习对于大学生的终身学习至关重要。文章立足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含义、特点及现状,从学生、教师和学校三方面对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提升展开初步探索,提出“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一体的混合教学模式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融合一般路径框架,并结合教学实践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实践表明:混合教学模式下的一般融合框架对于提升大学生自律能力培养、能動性培养及效能感培养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自主学习能力;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11-0185-04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要特征,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混合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的深度转型日益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还指出,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伴随互联网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教育领域涌现出许多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技术。超星平台,MOOC,雨课堂,腾讯课堂等多样化的在线学习教育平台让大学生与教师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互动的渠道、更多的学习资源,也有了更多的学习方式可以选择。[1]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成为新时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推动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实现终身学习的必要条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与个人学习能力密切相关的工作岗位上,让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更加丰富,需要教师提供比以往更精细的方法和设计,指导学生在混编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学生在完成基础学习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个人形式与老师、同学进行学习内容的交流。这一过程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建立学习成就感和完成任务的价值感,检查学生的能动性学习效果,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集中学习。[2]
一、混合教学模式和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定义
(一)混合教学模式
混合教学模式与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定义1.1混合教学模式回顾混合教学的起源,最早由美国学者Smiss·J和Allett Massier于2002年提出,其实质是为了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在2004年,E-Learning(Electronic Learning)提出。何克抗教授从教育技术理论新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从蓝色开始”的中国式学习,正式提出了混编教学的思想。传统学习方法的优点和E-learning结合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点,使学生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20年后的教学过程中,借助教师的引导、启发和监控的主导作用,成为学习过程主体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集合。[3]
目前在线学习资源已被广泛渗透到每位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也促进了混编教学内涵的延伸。广义的Hybrid教学理念已经从“网络学习环境,与课堂讨论相结合,以移动通讯设备为基础”转变为“混合了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混合教学的概念已经从“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混合”演变为“基于移动通信设备、网络学习环境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环境”。[4]
混合教学的概念由“基于移动通讯设备的教学环境、结合课堂讨论的网络学习环境”演变为“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混合”。混合教学是指将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创造的环境和课程资源让学生充分利用,优先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习惯,随着自学能力的不断增强,将网络学习环境、网络学习资源、传统课堂教学与课堂讨论进行深度融合。需要指出的是,独立学习并不等于不需要教师指导,相反,由于教师的支持会对学生独立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和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更应该重视指导。
(二)大学生自主学习
大学生自主学习是指为了实现进步,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借助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开展的一种知识学习活动。具体来说,学生在进行网络学习时,不仅可以明确学习目的,选择认知工具,制定学习目标和内容,调整学习路径,进行时间规划和管理,还可以对网络学习取得的成绩进行自我判断和评价。[5]自主学习不同于“自学”,自主学习需要学生确定学习目的,并在教师指导下自觉地、有的放矢地开展学习,在满足专业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前提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其实质是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到“学”,从教师到学生,将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融入主体认知的生成过程中,将其能动性、创造性发挥到极致。
二、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特点与现状分析
(一)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特点
1. 大学生有自主学习的主观意愿
对于刚刚结束高考迈入大学的学术来说,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往往是不适应的,相较于高中的压迫式学习,大学学习更多的是考验学生的主观学习意愿。研究表明,主观学习意愿较强的同学,在大学的四年学习生涯中首先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也会有更多的就业选择。
2. 大学生具有自学基本能力
由于大学课程的广泛性和专业性,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需要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前提,学习大量的课程内容。研究表明,经过多年的学习,具有自学基础能力的大学生,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习风格。
3. 大学生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多数院校在大一学期设置了计算机基础课程,也开设了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经过短期的相关课程学习,学生基本具备计算机网络操作能力,符合互联网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要求。
(二)高校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现状
1. 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度不足
深度互联网时代,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深受其影响,互联网环境复杂,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学生通常表现为自主学习素养相对较低,整合资源意识不强,容易沉迷于网络,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够。
2. 自主学习的内容不够深入
后疫情时代,网络自主学习模式逐渐被接受,但大部分学习行为还停留在对教师课件的查找和下载以及课程任务完成的要求上,对网络自主学习未能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学习效果不佳,在主动学习和思考问题上还有待改进和提高,对网络自主学习的要求还不够深、不够透、不够细。
3. 自主学习的计划性较差
互联网学习平台知识多样,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做出学习计划,则在主动接受网络新鲜知识和辨别新鲜事物方面略显能力不足。许多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被禁锢于传统教学之中,找不准自己的角色定位。
4. 缺乏自主学习效果的合理评价
教师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对学生网上学习资源拓展指导不够,未能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层次,对学习方式没有进行针对性的设计,造成网上学习目标不明确,难以完成学习任务,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信心。网络教学很难进行评价和反馈,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学习中考虑欠缺,对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考察不够全面。
三、培养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实施路径探析
(一)学生提高网络自主学习的认识
学生对网络自主学习认识的提高与年龄、身体发育密切相关,学生的情绪具有冲动性和复杂性。大学生可以通过自我暗示、合理宣泄的方式,掌握排除不良情绪的方法,达到情绪放松、平稳的目的。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拓展自己的交际圈,与家庭、社会保持融洽的关系,从而增强自信心,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主动进行自我学习。
(二)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监督
1. 加强对自主学习参与度的监督
高质量的自主学习须保证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在设计教学项目时,教师要明确规定进行课题学习的时长,在课题的最终结果中体现出学习时间。为加强对学生参加自主学习的监督,设置自主学习项目,让学生学习过程可视化,或通过记录的方式,让学生将相关的自主学习成果提交给教师,例如发一个题目给学生,让学生形成一个总结报告;或通过调研等方式进行考评。项目提交形式为视频或录音,其内容包括搜索资料的录像、整理资料的录像、制作资料的录像和文字说明报告的录像或语音。总之,每一位同学都必须积极参与,某一环节的缺失就会造成该项目不及格或者是低分的情况发生。
2. 加强对自主学习深度的监督
面对同一自主学习项目,不同类型学生的表现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在准备上花费大量时间,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仅仅是为了应对而收集资料。在分组讨论时,有的学生可能议论得比较深入,有的学生可能进行简单的点评。学生虽然都参加了同一个课题的学习,但最后的收获却是天壤之别。因此,要对学生专题研究报告的学习效果进行监督、督促和检查,要在报告评分标准中明确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三)学校完善自主学习效果评价机制
自主学习效果评价机制,既要考查学生是否能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和所获得的学习能力迁移到其他项目或工作岗位,也要考察其课程学习成绩。持续跟踪各自主学习项目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为健全大学生自主学习效果评价机制形成一套完整的闭环教学机制。具体做法是,短期教学环节可以根据学生在当期或其他科目中的表现,不断改进,并反馈给学生。长期教学则可通过后续课程中学生的表现,或在教学过程中所给予的评价,得到反馈并持续改善。
四、混合模式教学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融合实践
针对以上调查研究中总结的问题,详细设计出混合模式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融合路径框架(如图1所示),在学校通识教育必修课《TRIZ创新方法》中开展教学实践。
(一)预习反馈机制:提升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自律能力
基于“互联网+”的混合教学模式,学习者在线接受教师指导,必须利用课前完成教师交给学生的自主学习任务清单,根据教师提供的各类网络资源,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通过“互联网+”的混合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自律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网络自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被动自我监控能力的问题。因此加强了课前反馈和课前测试的设计。课前测试是培养任务型学习监控能力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利用测试了解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通过师生课前互动的实时反馈来实现督导,这些设计在解决 “被动自我监控能力”这一实际问题中有良好的效果。大学生主动自我监控的能力培养环节,教师应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及学习情绪等方面进行积极引导和鼓励,在师生交流过程中,利用任务导向提升形成自我导向的监控能力。
(二)主动与协作学习机制: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
在设计主动探究活动时,学习者可以在众多难度级别的任务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以避免知识储备和接受程度的不同而导致完成结果的差异,从而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学习者在完成难度较低的任务后,可根据自己目前的能力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继续进行下一层次的解题。这种不同的教学安排,既能保证每个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又能引导其运用资源解决具体问题,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运筹帷幄的本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针对性训练,协同学习能力是运用策略能力的主要表现。针对个别协作性不强的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时间上,让其通过互评,感受到“独立完成”与“小组合作”的明显区别,从而调动其参与协作性。另一方面,学生个人能力的差異化导致他们在合作中的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因此教师就应该考虑到,通过自由分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以及更高程度的合作默契,使得学生自由建组的优势要大于教师建组的优势,这样便于发挥学生各自优势。所以,“互评”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应用策略能力培养中相互借鉴与提升的重要途径。
(三)课后延伸讨论和师生交流: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效能感
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学生缺乏的是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能力,学生学习后的效能感一般。众所周知,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上,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期末考试的及格上,学生学习后要把终身学习贯穿于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过程中。基于此,教师应利用多样化的联系方式,及时跟进学生课后作业、课后讨论、参与师生讨论交流等最重要的形式,了解课前自学和各阶段教学任务的课堂巩固提高以及学生课后学习的情况。
学习者通过课后作业与师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能提高自我评价能力,有效促进反思和总结阶段的工作提高学习效果。
五、结语
自主学习是大学生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能力,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个人发展、教育改革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必须认识到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根据课程内容和当前社会需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艳明. 混合教学模式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7(11):102-105.
[2] 朱三娥,邓崇海,杨伟,等. 应用型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教学实践[J].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20,37(06):123-126.
[3] Merrill, M. D. First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 Development,2003,50(03),43-59.
[4] Lo C,Lie C,Hew K. Applying“First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s a design theory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Findings from a collectivestudy of four secondary school subjects[J]. Computers & Education,2018(118):150-165.
[5] 秦鹏飞,潘星任,李宝,等.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高教学刊,2018(10):49-50+53.
(责任编辑:杨毅恒)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智能建造背景下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研究》(课题编号:JG22DB4 66);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创新赛事+工程测量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JG202328)。
作者简介:李璎昊(1990—),男,硕士,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讲师,测绘工程研究所负责人,研究方向为测绘工程教学研究;赵中华(1978—),女,硕士,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教学研究;邢歡(1988—),女,硕士,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教师,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测绘工程教学研究;虞茉莉(1984—),女,博士,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遥感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