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及实现路径

2024-06-06诸葛英任灿焦方圆

科学导报 2024年34期
关键词:中华马克思主义传统

诸葛英 任灿 焦方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实现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三重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内在统一性和高度适配性,这为二者相互结合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现代化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上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在价值立场上,马克思主义理论解放人类的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胸怀天下的思想相契合。马克思主义思想自诞生以来就以解放全人类,构建一个人人平等、没有剥削的共产主义社会为远大理想,这与儒家思想中的“天下为公”的远大理想不谋而合。在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中,社会是一个公有制社会,人人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厌恶且杜绝浪费。而在马克思主义中,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1],也就是说社会的物质财富由每个人共享。其次,在唯物史观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群众史观”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相契合。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立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不断为人民群众争取利益的群众史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民本思想是相通的。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思想,如“群众路线”“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等,这些无一不说明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这与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一边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立场既相契合又不断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发展的同时又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逻辑

回顾百年党史,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巧妙结合早就有所体现。1938年,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指出要用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决中国问题”和“创造些新的东西”[2]。他用“量体裁衣”表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表明群众具有巨大的力量。毛泽东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结合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也是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又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如在哲学方面,其既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独特风格,又体现了当代世界哲学不仅注重哲学体系的建构,更注重实践智慧的发展趋势。江泽民在古人“无民不为本”的民本思想中,结合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和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有效结合。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相融合的精华,将马克思主义和平发展观与中国的和谐思想带到了新阶段。中华文明自古有“天人合一”的智慧,习近平在古人智慧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这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三)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现实逻辑

提出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基于当前国情和未来发展需要而提出的:当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正在遭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清朝末期,由于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国家与世界脱轨,承受了长达百年的屈辱,国人愤怒而又无力改变。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即使如此,国人在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方面仍处于自卑状态,文化自信方面仍需加强。加之网络的发达,部分青少年受西方思潮等影响,出现“崇洋媚外”的现象,从而忽略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导致了优秀传统文化因为越来越少人传承而逐渐消失。当忽略本国文化和意识形态时,外来文化就会占领我国高地,慢慢将本土文化侵蚀。因此,加强意识形态建设,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与时俱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现路径

伟大时代需要伟大理论,而伟大的理论产生于伟大实践,又指导伟大实践。新时代必须将二者的“结合”落到实处,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好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焕发生机,从而提升民族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积蓄力量。

  (一)紧跟党走,坚持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为“结合”提供政治保障

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和各个阶级均对中国的出路进行探索但均以失败告终。只有中国共产党运用科学先进的理论,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终完成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任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建党百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建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良道德不断得到发展和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文化产业获得长足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因此,要实现两个“结合”,要更加强化党对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领导,为“结合”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闪光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进一步增强我国国际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

  (二)扎根人民,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为“结合”提供根本遵循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与人民一道,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上一切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始终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实现“结合”要扎根人民,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首先,在文化创作中,要将“人民性”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多思考如何才能满足人民在文化方面的需求。“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当代中国的现实需要。其次,要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在“结合”的过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人民进行相关优秀文化创作。最后,要坚持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新发展理念中的“共享”理念不仅仅是指在物质上实现共同富裕,还包括精神文化产品的共享。文化共享是人民群众精神诉求的产物,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也是发展成果的享有者。因此,要坚持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反映人民的诉求与愿望,不断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目标迈进。但文化共享不是“吃大锅饭”,而是要尊重地域文化差异,在谋求文化传承、创新中寻求新的平衡,进而形成文化间的共存、共建、共享。要实现“结合”,就必须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同时,坚持以人民需求为导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将人民作为“结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投身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为“结合”不断汲取新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发展开放性决定了它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够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優秀思想文化成果而不断丰富自己。想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就需要结合马克思主义,投身实践,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成果,但由于时间的演进加上西方文化的冲击,使得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存在着局限性,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进行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才能更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其实,自党成立以来也一直探寻两者结合的有效路径,毛泽东根据当时我国的实际情况将二者结合起来,提出“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新冠疫情期间,面对疫情的紧张局势,习近平结合实际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样的“结合”既能用人们喜闻乐见的中华语言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诠释,又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创新发展使其内涵得到了升华。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

[3]贾淑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三重逻辑及建构路径[J].理论建设,2022,38(06):10-19.

(作者单位:1.2.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诸葛英1 任灿2 ;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焦方圆3)

猜你喜欢

中华马克思主义传统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