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践
2024-06-06李忠林
李忠林
在当代社会,信息获取途径的多样化导致人们获取的信息越来越碎片化,注意力日益零碎,从而提出一个重要课题,即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深度思维。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大单元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具有完善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探讨如何利用当代信息技术,设计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语文大单元教学活动,以期通过大单元设计,让学生在跨课文本的学习中系统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开阔其文化视野,增强其文化认同感。
当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飞速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日益广泛,速度也愈发快捷,但是这样的环境让人们的注意力变得零碎和片面,难以进行深入思考。在这种背景下,语文教学大单元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强调在一个学期内选择若干篇具有内在联系的课文,通过跨课文学习,实现主题思想的递进和衔接,增强学习的连贯性。这种大单元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和深度思维,而且能够有效地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对抗当代社会的功利主义、物欲主义等不良影响。因此,在语文教学大单元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拓展教学深度的重要策略,更是对青少年进行正确价值引导的关键路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性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精神素养和道德伦理,为语文大单元教学提供了充沛的精神资源。例如,中国古典诗词在语文教学大单元中的引入,不仅讴歌劳动、赞颂民本,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勤劳朴实的品质。同样,古代神话传说在大单元教学中的融合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判断力,而古代典籍则在大单元的结构下记录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语文作为德育和智育的重要课程,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下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大单元教学,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内容的立体式、多维度展开,还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弘扬,传承文化基因,培育具有完善人格的人才。此外,中华传统文化在大单元教学中的运用,以其独特的智慧帮助学生锻炼深度思维能力,防范信息泛滥形成的浅度思维。古人的经验教训和思维方式在大单元中得以传承,让学生学会深入体验事物的本質、举一反三,抵御信息泛滥的影响。同时,传统文化中的先贤典型和道德规范,在大单元框架下为当代青少年树立了正确的价值标杆,培育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这种文化的传承和智慧的实践将在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认同,培育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对策
(一)加强教师文化素养培训
在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于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加强教师文化素养培训尤为重要。学校应为语文教师提供专门的中华传统文化学科背景知识培训课程,包括中国文学史、文化史及历代文人学者的代表作品选读等内容。这种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旨在加强教师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知,为语文大单元教学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为了更好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应选择反映中华文化精髓的篇章,构建文化主题鲜明、学习内容系统的大单元框架,通过这样的框架,引导学生在整个学期持续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每个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掘课文蕴含的文化内涵,并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设计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学习活动,从而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
此外,定期举行的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活动,如深入探讨“中国诗词中的自然意蕴”“古代寓言故事的当代价值”等主题,为教师提供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学校还应组织教师参观博物馆、文化馆等场所,安排书法、国学经典研读、传统音乐欣赏等中华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让教师能够直观体验中华文化的精髓。为了形成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学校应支持教师建立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小组,鼓励教师之间进行文化主题交流,组织经典研读、学术讲座等活动,这种同行互学模式不仅能够促进教师个人文化素养的提升,而且为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学资源。
(二)设计体现中华文化精髓的教学活动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的融入,关键在于通过创新和生动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入理解文化的精髓。以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为例,教学活动可以结合“秋天的景色”这一大单元主题,深化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理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索杜牧的《山行》、苏轼的《赠刘景文》和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中的文化元素。可以通过讲解诗中的意境、用词及其背后的文化寓意,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诗词如何反映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传统美德的体现。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古风朗诵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以3人为一组的形式,选择其中一首诗进行改编,创作出既保留原诗精神又融入新元素的朗诵词。这一过程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感受诗歌的内涵。为了使朗诵更具有传统氛围感,学生可以身着古代服饰,并配合古典乐器,如古筝、琵琶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调和节奏,以及如何通过肢体语言和表情来增强表演的表现力。
最后,除了朗诵,教师还可以结合本单元中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和《秋天的雨》两篇课文,设计相关的跨文本学习活动。例如,引导学生探讨这些课文与古诗之间的联系,如自然景观的描绘、季节变换的感受等,从而帮助学生建立不同文本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文化主题的整体理解。
(三)积极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积极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是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且有效的策略。这一策略的核心在于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微课视频、VR景观模拟、创意画册等,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能够使学生从中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进而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向学生展示中国古典园林的美景,利用VR技术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或者利用创意画册让学生表达对中国传统故事的理解和感受。为了有效实施这一策略,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多媒体制作技能,如视频剪辑、VR内容的创建和编辑,还需要了解如何将这些技术有效融入教学设计,使之与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相匹配。此外,教师需要具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认识,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选择和使用多媒体资源,确保这些资源在传达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祖父的园子》《月是故乡明》和《梅花魂》这几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多媒体教学活动。
首先,对《祖父的园子》一课,教师可以制作一段关于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微课视频,不仅展示园林的美丽画面和古典音乐,还包括对园林文化特点的简洁解说。课堂上播放此视频,让学生感受园林文化的美学魅力,并结合课文内容讨论园林文化在课文中的体现,以及如何影响课文人物的情感。
其次,对《月是故乡明》一课,教师可以利用VR技术带领学生体验中国的田园风光和古村落景观,让学生在虚拟现实中感受故乡美景,加深学生对课文中乡愁情感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被鼓励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描述VR景观中唤起的乡愁感觉,从而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此外,针对《月是故乡明》的教学设计,还可以包括创作中国风画册的活动。学生在这项活动中创作与思乡情结相关的画面,如家乡的田园景象、村居生活等,通过绘画表达对故乡的怀念和爱。这种创意画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化修养,而且通过艺术的形式使学生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最后,对《梅花魂》一课,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来深化学生对课文及其蕴含的传统文化的理解。如制作或选用关于梅花的微课视频,展示梅花的不同品种、生长环境和与中国文化的深厚联系。视频可以包含梅花在中国文学和艺术中的表现,如古代诗词中的梅花描写、绘画中的梅花意象等,以及梅花所代表的品質——坚韧、高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性活动,如创作以梅花为主题的诗歌、短文或绘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对梅花的理解进行艺术创作。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份关于梅花主题的报告,报告内容可以包括梅花的历史、文化意义以及个人感悟。
(四)应用中华文化主题微信公众号
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中华文化知识,可以持续性地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围绕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三篇课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中华文化主题微信公众号”,不仅强调文本的理解和欣赏,更利用大单元教学的特点,将中华文化主题贯穿其中,形成一个系统的文化教育体验。
对于《祖父的园子》,教师可以在中华文化主题的微信公众号上推送关于中国传统家庭观念的文章。学生在阅读这些文章后,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描绘的家庭情感和家庭小院美景。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如何将这些文化元素与课文内容相结合,从而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分享自己对课文相关内容的认识。
对《月是故乡明》一课而言,教师可以利用公众号分享关于中国传统的乡愁文化和回忆故乡的文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乡愁情感。还可以鼓励学生撰写自己的家乡故事或描绘家乡的美景,以此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学习了课文,而且从中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梅花魂》一课描写了外祖父的几件事,抒发了他对祖国的深切思念之情。教学前,教师可以在中华文化主题的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如中国花卉文化、中国民族精神等。课堂上,让学生共享自己订阅的公众号中哪些文章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导入课文,组织学生学习,要特别体会“梅花魂”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教师指导学生联想微信公众号中的相关文章,要求学生对“梅花魂”这一概念的含义进行理解和诠释,并撰写学习心得,发表自己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思考。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汲取中华文化资源的习惯,从多个渠道感受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
整个单元的教学设计将多媒体手段与互动活动相结合,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视野,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主动性。这样的大单元教学模式使文化学习成为一个动态、多元的过程,让学生在互动和探索中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瑰宝。
三、结语
在教学实践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展现了文化教育的新路径。这种教学模式强调文化与语文知识的有机结合,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和创新的教学方法,深化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体验。从教师专业素养培训到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从微课视频的制作到中华文化主题微信公众号的利用,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语文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种教学方法强化了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促进了其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为文化传播者和引导者,其文化素养和多媒体技能的掌握程度成为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这种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单元教学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学习语文知识的平台,而且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开辟了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