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施路径
2024-06-06李建婷
李建婷
立德树人强调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要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智力和身体等多方面的素养,使其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有责任心的全面发展的个体。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关注焦点,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精华、道德观念和艺术价值,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如何在小学阶段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将探讨在现代社会如何实施传统文化教育,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现代小学教育一直偏重于基础文化技能按部就班地教学,忽视了对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得他们在道德、文化修养方面缺乏足够的支撑。立德树人理念的提出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小学教育方向,在这一背景下,对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进行研究变得尤为迫切。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更能够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观念,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奠定深厚的人文基础。因此,重新调整小学教育的内容结构,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一、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
立德树人是一个复合概念,包含“立德”和“树人”两个独立但密切关联的要素。准确理解这一概念的科学内涵,需要对“立德”和“树人”各自的本质进行深刻把握,并在整体上理解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立德”并非一成不变的抽象概念,而是随着时代的演进和社会的发展而具体并多样化的,它指的是建立何种道德规范。然而,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往往对道德规范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要求。因此,准确把握“立德”的内涵需要立足于特定的时代背景,深入挖掘社会的道德需求,以确保所立的德符合时代潮流和社会期待。
与“立德”相辅相成的是“树人”,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我国明确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树人”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个体全面素养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立德”成为“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正如“德者,人之本也”,只有在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树人”才能真正实现育人目标。在理解其科学内涵时,不仅要准确把握“立德”和“树人”各自的本质内涵,更要从整体上把握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小学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一)助力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凝练了反映民族特质和精神风貌的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的根与魂。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学校实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无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成长环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例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之道、道家思想的“道法自然”等理念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在成长过程中更加注重社会和谐、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发展。另外,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规范和做人做事的准则,这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至关重要。儒家的“君子之道”、孟子的仁义道德观念等为学生提供了在日常生活中明辨是非、树立正确道德观念的指导。
(二)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自信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文化的融合,小学生日益接触碎片化的信息,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逐渐降低。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祖先的智慧和成就,培养对民族历史的认同感,激发对中华文化传统的浓厚兴趣。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建立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形成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这种自豪感不仅来源于文化的丰富性,更体现在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同和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自信。在面对多元文化冲击时,学生能够更加自信地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不轻易被外来文化影响。
三、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施路径
(一)融合学科课程,开辟传统文化教育路径
小学学科课程内涵丰富,包含大量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而且许多学科教学活动都适合渗透传统文化。融合学科课程的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使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更深入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具体学科知识的结合,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此外,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有助于提升学科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开辟传统文化教育路径并融入学科课程,有助于形成系统、有机的教育体系,使传统文化成为学科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非孤立存在。
首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传统文化融入的重要平台。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教材,主抓古诗词、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等传统文学形式,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文本,深入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培养其对传统文学的热爱。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妙结合诗词意境呈现古韵图画,使学生通过视觉感知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情感,同时培养审美情趣。通过这种形式,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体悟古代诗人的情韵哲思,感受古典文学作品语言的精致和隽永。
例如,在教学《梅花》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展示一幅精美的雪中梅花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梅花的形态、花瓣的细腻纹理以及雪花的点缀。通过观察,学生能够在视觉上感受到梅花的傲然挺立,以及古代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颂和对生命之坚韧的崇敬。
在开展拓展性的国学经典诵读时,教师应根据学段和学生认知能力甄选适宜的国学经典读本,如《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逐步提高难度,引导学生深入领悟国学经典的深刻内涵,培養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其次,小学音乐和美术课程被视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渗透点,通过巧妙整合,教师可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优秀文化的热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对传统音乐的鉴赏教学,使其涵盖民歌、民乐、古诗新唱、传统戏曲等元素。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音乐会、唱诗、戏曲表演等,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托教材中的传统水墨画、剪纸、刺绣、壁饰等课程,将传统美术文化融入教学内容。
以水墨画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生动地介绍国画历史、水墨画的艺术特征等。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将亲身体验传统绘画技法,激发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浓厚兴趣。融合艺术类学科的优势在于,艺术作为一种直观而富有感染力的表达形式,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艺术的表现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平台,使传统文化不再是枯燥的教科书知识,而是融入生动而富有情感的艺术表达中。艺术类学科的融合使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审美、创造力等多方面素养的培育。
(二)基于文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
在文化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亲身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实践是对理论知识的生动印证,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通过参与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体验到文化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进一步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理论认知层面相对匮乏,文化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了弥补这一不足的机会。通过亲身参与,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而这种亲身经历将成为他们对传统文化丰富内涵深度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的传统文化兴趣特长活动,形成系列的校本课程,构建独特的传统文化融合课程体系。一方面,组建文学、书法、国画、茶道、武术等社团,为学生提供广泛的传统文化体验机会,使他们能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社团活动。这样的多元化设置有助于满足学生不同的文化需求,使传统文化的體验更具个性化和多样性。另一方面,为了有效推动这一实践进程,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站、广播站和校园宣传栏,详细介绍各社团的活动形式和内容。这种信息的广泛传达将为学生提供清晰的指引,使他们更容易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传统文化社团。在具体的社团活动中,可以设置多样性的内容,如文学社团组织古诗词朗诵、飞花令、知识竞赛或唱诗比赛,书法社团可以举办毛笔字书写培训、书法比赛,国画社团可以开展中国画创作活动,茶道社团可以进行茶艺表演,武术社团可以组织传统武术演练等。丰富的活动内容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其次,学校可以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理念,小学应当秉持因地制宜、深耕本土的原则,加强本土非遗项目的开发。为了深入挖掘和保护本土非遗,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具地方特色和深厚底蕴的文化体验机会,包括但不限于传统舞蹈、文学、戏剧、曲艺、美术、技艺等类别的非遗项目。为了更生动地传递非遗文化的魅力,学校可以邀请非遗文化传承人亲临校园,开展一系列的非遗表演、非遗讲座以及非遗技艺传授等活动。这样的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文化体验,而且通过亲身参与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非遗文化传承人将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榜样的力量将促使他们身体力行,积极地加入传承传统文化的队伍,使非遗文化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三)开展文化游学活动,拓宽学生传统文化视野
文化游学活动是一种通过学生实地参观、体验传统文化遗产,以拓宽其文化视野、培养其道德情感的教育实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应积极开发本土山河湖泊、博物馆、古镇、古村落、名人故居等游学资源。博物馆作为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物、艺术品和文化遗产。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展品、听解说员讲解、参与互动展览等方式,亲身感受古代文明、传统工艺和历史事件等,从而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另外,寻找当地特色古迹也是一种有效的文化游学活动,这些古迹可能是历史建筑、古代遗址或传统民俗文化代表。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古城墙、古庙宇、传统民居等,让他们近距离接触传统建筑风格、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知识。在这些文化游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课堂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设计一些互动环节或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促进交流与合作。
(四)联系家庭进行共育,构建传统文化教育空间
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家庭的参与同样重要。这种联合教育策略能够创造更全面、深入的传统文化教育环境。通过家庭与学校的紧密合作,得以在家庭生活中延伸传统文化教育,将课堂所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形成更丰富的学习体验,达到知行合一,真正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榜样和引导者的角色,要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使孩子在家庭环境中接触到更真实、生动的传统文化元素。
联系家庭进行共育可以通过发动学生参与家庭活动来实现。例如,学校可以鼓励学生主动为家庭做一些事,定期进行大扫除或亲自制作一顿简易的早餐。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深刻体会父母的日常付出,增进对传统文化美德的理解。这样的策略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家庭情感。通过实际行动感受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敬老等美德,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家长也能够通过参与活动和互动平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从而形成一种有机的家校共育模式,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四、结语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深刻的人生智慧,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教学内容应当选取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部分,注重整合历史、文学、艺术等多个维度,形成系统的传统文化课程。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内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注重互动与体验。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的差异性,传统文化教育要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如故事、游戏、实地参观等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增强记忆。只有有机整合这些要素,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新时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