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2024-06-06李敦瑞
李敦瑞
[摘 要]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是孕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持久动力的内在需要,也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要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打造现代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和产品体系,扩大优质高效的金融供给,从而切实疏通资金供给渠道,满足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并做好五篇大文章,促进规则统一和监管协同,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更加精准有力。
[关键词]金融;实体经济;优质高效;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深刻指出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根本宗旨。在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上海这座国际金融中心城市视察,再次释放出金融要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明确信号。2024年1月1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 ①。实体经济是国家经济的立身之本,也是财富之源。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我国实体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新旧赛道切换的关键时刻,迫切需要金融发挥国民经济的血脉作用。只有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才能以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并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一、深化对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认识
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是孕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持久动力的内在需要。金融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着枢纽作用。功能健全的金融系统能以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源源不断地给整个经济运转提供资金流,并提高整个经济系统的资源配置效率。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关键是要利用金融的信息提供、融资便利、信用担保等功能,扩大企业资金来源,通过股价、利率等价格信号引导资源进入最有效率的领域。尤其是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之后,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持久的动力源。利用好金融的这些功能,加速金融与科技相融合,就可以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脉搏,赢得发展的先机和持久动力。例如,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宣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的“科创板”,自2019年开板以来直至2023年10月底,共有上市公司562家,合计IPO募资金额近9000亿元,总市值逾6万亿元 ②,助力了一批高科技龙头企业的崛起,对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是实现经济与金融互促互进的重要基础。早在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 ③这一精辟论述,深刻反映了金融与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金融的本源是服务实体经济,要坚持经济金融一盘棋的思想。贸易、产业、科技的发展催生了对金融的服务需求和更多的资源供给,而金融的发展又促进了它们的发展。例如,美国通过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契机,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和第一大经济体,而强大的经济基础成为吸引全球金融资源的有力支撑,并为强大而稳定的货币提供了基础性保障 ④。在经济与金融互促互进的过程中,金融的各类要素不断集聚、培育乃至强大,同时产业和科技实力乃至国家综合国力的上升又为金融的发展提供越来越丰富的物质技术手段和相对可靠的保障。
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也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一章就写道:“不论财富的社会的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的内容。” ⑤这句话表明,无论财富以何种形式出现,其最终落脚点都是物质。而物质的生产来源于实体经济。金融体系脱离实体经济自我循环、用钱生钱来壮大自己,这种金融的“畸形发展”,必然会对经济发展造成巨大伤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等许多国际性甚至世界性的金融危机都表明,往往是金融与实体经济相脱离,以至于金融市场先出问题,进而引发连锁反应,结果导致整个经济系统运转失灵,甚至会引发更大范围、更高层面的系统性风险与危机。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就是要借助资金的融通,为供给和需求搭建桥梁,引导资源进入各个经济环节,确保实体经济循环更加畅通,使物质财富的创造源源不断,这样经济就不会出现大问题,从而在源头上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产生。
二、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当然需要在宏观层面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并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但宏观货币金融政策的具体落地,需要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打造现代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和产品体系,扩大优质高效的金融供给,从而切实疏通资金供给渠道,满足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
(一)做强金融机构体系,提升金融供给主体的水平
现代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应当是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这是实体经济广泛而又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所决定的。包括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需要找准定位,提升水平,这是促进优质高效金融服务供给的前提条件。国有大型金融机构是维护国家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应当完善内部治理,提高运营效率,增强服务能力,真正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作用;中小金融机构要符合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通过深耕当地,找准市场定位和目标客户,借助特色化的经营在服务实体经济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而政策性金融机构则需要根据分工的不同,服务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契合的特定领域。此外,还可以在扩大金融开放的基础上,发挥外资金融机构的“鲇鱼效应”,对国内金融机构的提质增效施加更多的市场竞争压力。
(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金融供给的质量
建设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区域发展体系、绿色经济体系离不开涵盖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市场在内的现代化、全方位、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以提供丰富而精准的金融服务。要针对直接融资比例过低、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偏低、定价机制和交易制度有效性不高、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突出问题,推动各类市场改革创新,提高各类市场的资源配置和投融资效率。尤其是要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完善基础性制度,推动注册制走深走实,把导向树起来,把规矩严起来。通过建设一個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真正让市场在资本要素的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为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源源不断输送资金的血液。要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并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吸引长期资金进入股权投资市场、支持投贷联动等政策措施,塑造培育“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良好环境,在适当引入国际创投机构的基础上,更大力度激励本土创投机构“投早、投小、投科技”,以形成对原创性、颠覆性研发成果的巨大催生作用。
(三)丰富金融产品体系,增强服务实体经济效能
优质高效的金融往往体现在一个个具体的金融产品上。这就需要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引导金融机构供给更加丰富金融产品。针对实体企业尤其是创新创业型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等直接面临的难点、痛点问题,更加需要促进金融创新,借助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技术的发展,促进效率高、成本低的金融产品的研发,以形成种类齐全的金融产品体系,确保资金额度,努力降低融资成本,为改善资金供给结构打下坚实基础。此外,针对实体企业金融需求与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不匹配这一堵点问题,还需要构建起债权、股权、基金、上市等各类服务联动的金融产品生态,通过丰富的金融工具,为实体企业提供全牌照、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
三、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更加精准有力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金融资源。但如何避免“大水漫灌”,让金融资源更加精准有力地支持实体经济,这是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所提出的“五篇大文章”为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和金融资源的精准投放指明了方向。当然,也要注重发挥规则和监管的作用。
(一)做好五篇大文章,针对我国当前实体经济发展亟待突破的领域精准发力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这五篇大文章集中体现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金融的迫切需求。因此,要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就需要引导金融机构聚焦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大技术攻关、科技企业不同阶段的金融需求特点提供精准有效的金融服务,并加大对清洁能源、绿色生产的金融支持力度,加速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加力服务养老、“三农”等重点领域。特别是要借助现代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和产品体系,把金融要素和服务条件更好地进行组合,以形成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引导更多金融资源用于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關键领域,以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二)促进规则统一和监管协同,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投入关键领域
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养老民生、中小微企业等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重点领域或薄弱环节,需要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以引导金融资源合理、充分流入这些关键领域。显然,这一方面要通过推动信息披露、违约处置和信用评级等基础性制度规则统一,强化参与主体行为规范,促进金融市场在统一的规则下高效运行,使金融资源得到更加合理高效配置,为各类金融机构投入资源到关键领域创造更好的条件。另一方面,要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实现监管上的协同,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在尊重金融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系统。借助强有力的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维护金融市场秩序,防止金融“自我实现、自我循环和自我膨胀” ⑥。在尊重金融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在金融领域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提升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风险揭示能力,在有效引导金融资源进入实体经济关键领域的同时,防范金融风险的累积。
注释:
①《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光明日报》2024年1月17日,第1版。
②林淙:《科创板建设5周年:探索全面注册制先行先试,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海证券报》2023年11月6日,第1版。
③《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光明日报》2019年2月24日,第1版。
④张晓晶:《把握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学习时报》2024年1月24日,第2版。
⑤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9页。
⑥郭树清:《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人民日报》2022年12月14日,第13版。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 周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