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素养在高考地理试题中的考查分析与教学策略探索
2024-06-05周代许
周代许
【摘 要】高考评价提出“一核”“四层”“四翼”,其中核心价值包括劳动精神的落实。地理学科是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具有实践性、区域性、综合性的特征,追求人地协调的实践理念。“五育”融合视域下,地理学科和劳动学科的融合考查成为近年来高考命题的导向,起着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的功能。文章通过分析劳动素养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融合考查的方式、高考试题的考查路径,提出高中地理教学中实现“地理+劳动”的育人体系与教学策略,即基于校园环境资源,建设“地理+劳动”课程基地;基于乡土特色资源,开发“地理+劳动”研学课程;基于信息技术资源,促进“地理+劳动”融合课程建构。
【关键词】学科融合;劳动素养;地理试题;劳动教育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劳动教育的意见》,充分肯定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同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了劳动教育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等,提出在高中阶段,要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理解劳动创造价值,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1]劳动教育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形成认识、通过认识促进实践,形成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阶段的劳动教育不是与德育、智育相脱离的体力劳动,而是在学科知识、学科方法支持下的德智体美劳融合的一种学科实践过程,是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种路径和方式。高中阶段要促进劳动素养的培育,必须结合评价改革与学科融合开展,实现“教—学—评”一致,助力学生全面发展。高考试题是教学改革的指挥棒,起着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的作用。教师充分挖掘高考试题背后的价值对教学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地理学科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具有实践性,与劳动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本文通过探索学科融合视域下劳动素养在高考地理试题中的考查路径,提出高中地理教学中劳动素养培育的策略,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高考评价体系下劳动素养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考查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劳育与智育的融合在高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劳动可以为学科实践提供路径,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真实世界中的问题,用学科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以劳促智、以智促劳、劳智共促的目标。核心价值集中反映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其中劳动精神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劳动精神内涵包括促进学生养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认同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坚持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愿意为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而辛勤工作。[2]劳动精神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追求,各学科要在核心价值的指导下开展,在命题中确保将核心价值落实到学科试题中。高考评价体系下劳动精神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考查主要通过体现核心价值的问题情境来承载学科内容,以复杂的生活实践情境或学习探索情境的方式,考查学生的思想观念与核心价值水平(如图1)。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3]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精神的追求有密切的联系,让学生在应对复杂现实地理情境中展示外在表现,可以推断劳动与学科素养的达成情况。在真实生产、生活劳动实践情境中考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科知识的应用提供真实的场景,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地理学科的价值与内涵,实现知行合一,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价值追求。同時,地理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的养成,学科方法和学科思维的获得又为学生养成科学劳动观念、形成有效劳动能力提供支持,从而为国家、社会、人民、个人的幸福不断奋斗(如图2)。
二、高考地理试题中的劳动素养考查路径探析
1.劳动教育在地理试题中的考查视角
劳动教育包括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掌握技能等方面,有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类型。首先,从地理学科必备知识考查内容上看,人文地理教学内容中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交通运输等都有劳动力的要素分析,包括劳动力的数量、质量、价格等(见表1)。人口迁移中也涉及劳动力的迁移、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等内容。因此,劳动力要素是地理高考试题中的重要考查点。其次,在农业、工业生产情境中,涉及劳动效率、劳动技术、劳动方式的学科考查,如农业生产的方式、工业生产技术的改进等。另外,区域劳动场景作为试题情境创设成为学科知识考查的真实载体,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价值与劳动的意义。在人类活动过程中,也涉及工程建设者、农业生产者等需要对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做好应对措施的考查,包括对当地气候、地形、水文、生物的适应等内容,体现对劳动者的关心与尊重,肯定每一个工程建设背后劳动者的付出与奉献。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涉及劳动的方式、强度等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劳动方案或评价劳动方式的利弊,并提出合理建议等。
2.高考地理试题中的劳动考查案例分析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的2023年高考地理全国卷试题评析提出优化“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德育、智育的基础上有机融入审美能力与劳动意识的培养。以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地理试题为例,第36题埃塞俄比亚灌溉农机具的考查涉及劳动工具的选择和推广问题,第37(3)题考查耕作对土壤的影响,第43题为窑洞养牛的研学情境,第44题为山水林田湖草沙的考查,体现的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人类劳动实践的价值追求(见表2)。
农业劳动是高考地理常考的类型,涉及农业生产的过程、农业技术的应用、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而农业生产受当地地形、气候条件等影响。第36(1)题考查学生结合图文材料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评价埃塞俄比亚发展灌溉农业的水源条件和地形条件。从农业生产需求的角度看自然环境中的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等条件,学生需要通过区域认知,结合人类活动需求来评价,涉及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和评价等。如地形的起伏、土地面积的大小、水资源的类型与质量、水资源的数量与时空分配等都会影响农业生产的开展。这是对农业生产劳动自然条件的分析,学生只有充分认识自然才能更好地开展劳动。第36(2)、第36(3)题考查灌溉技术的引入问题,一是从埃塞俄比亚维度看灌溉技术的价值与意义,二是从农机具生产企业看产品推广的困难与问题。农业技术的运用可以解决自然条件的限制,扩大农业劳动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益。同时,农业生产劳动还受制于社会经济条件,如经济收入、技术水平、劳动者素质均会影响农业技术及生产工具的购买、使用、维护和推广等问题。因此,第36题主要借助灌溉农业技术和工具的引入,考查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第37题考查的是青藏高原地区耕作对风蚀和风蚀粗化指数的影响,考查的是人类农业生产活动中的耕作环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耕作强调的是对植被的清除、土壤的翻耕的过程,是对土壤的人为干扰。对于耕作一词的理解,要求学生对农业活动的各环节有一定的认识经验和理解能力,明白耕作对土壤的影响。即耕作目的是让上下层土壤成分与结构均一化,使土壤上下层重新混合均匀,有利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考查学生的劳动经验和劳动能力。第43、第44题作为选做题,考查学生地理实践力(劳动能力)和人地协调观(劳动价值观)的情况,是对劳动能力和价值观的全面反映。学生需要具备主观能动性及主动开发改造环境的能力,且必须在可持续的、协调的劳动观念的引领下开展。
三、指向高中地理教学中劳动素养提升的课程建构
对高考评价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劳动素养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有天然的学科特性支持,符合人地协调观引领下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追求科学、合理的人类劳动实践。对高考地理试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农业生产是劳动素养与地理学科融合常见的题型。
为了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强化学科融合下的素养能力提升,教师可以借助不同的路径来提升学生的学科实践能力和劳动精神。如教师可以通过劳动情境导入、真实问题解决、劳动价值提升的路径,让学生在真实劳动实践过程中学习学科知识和工具使用,应用学科方法和学科思维解决真实问题,实现劳动素养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步提升(如图3)。
1.基于校园环境资源,建设“地理+劳动”课程基地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校园环境,开展地理融合劳动的实践活动,把校园打造成“地理+劳动”课程基地。比如,教师可以把校园打造成植被观察点、土壤观察点、气象观察点,以校园自然环境为基础,打造大自然的实验室,形成无界课堂,从课堂延伸到校园,从书本延伸到生产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的地理自然环境中开展劳动实践,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提升。学校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打造生物园、耕读园,为每个班级提供一片责任田。教师通過生物、化学、地理等学科的融合指导,让学生将学科知识应用到劳动生产实践中。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当地农业技术专业人员的力量,开展农业种植、农业技术相关报告,让学生得到技术支持与指导;也可以引入化肥的使用、土地的定期翻耕、土壤成分分析、水热对比实验等研究项目,让学生提升科学劳动的能力和养成科学研究的习惯,树立科学的劳动态度和价值观,同时加深对地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理解。综上,笔者所在团队基于校园环境资源,建设了“地理+劳动”课程基地,打造了“大自然的实验室”系列课程(见表3)。
2.基于乡土特色资源,开发“地理+劳动”研学课程
目前,研学活动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研学课程的实施是地理和劳动课程融合的实践平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学生可以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通过服务社会、职业扮演、调查研究等方式,真正走入生产生活的实践场所,观察、调研,参与农业劳动、工业生产、服务他人等活动,体验劳动的辛苦与收获,助力劳动精神的培养。如人口普查、交通指挥、科研场所的体验、工业活动的参观、优秀传统技艺的体验等,都能让学生感受劳动的过程、劳动的技术、劳动的效率、劳动的目的,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劳动的认同。同时,在劳动模范的引领下,学生可以树立勤劳勇敢、积极肯干的人生价值观。由此,本文基于乡土特色资源形成了“地理+劳动”研学课程——人文地理产业系列课程(见表4)。
3.基于信息技术资源,促进“地理+劳动”融合课程建构
受限于时空,部分区域的劳动生产情境难以真实进行,这时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支持,借助网络多媒体资源,丰富“地理+劳动”融合体验的路径。比如,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地理试题中的多种农业生产技术的考查,包括套种、间作、垄作、坎儿井、地膜的铺设、大棚的使用等。不同区域有不同的生产特性,农业生产方式具有地域性。教师可以通过视频资源、模拟实验、图片对比、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助力学生对特色劳动实践的理解。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地理+劳动”融合课程见表5。
四、总结
世界是不分学科的,劳动是一种实践,是改变世界的一种方式。地理学科是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具有实践性、区域性、综合性特征,追求人地协调的实践理念。学科融合视域下的地理与劳动学科的融合发展,有利于提升学生在面对真实世界时能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实现知行合一,丰富学生的劳动经验。本文通过构建指向劳动素养提升的高中“地理+劳动”课程,基于校园环境资源、乡土特色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等,构建自然地理劳动、人文地理劳动实践与体验课程,让学生在真实劳动实践中感受地理学科的魅力,体会劳动的创造力。在课程实践中,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和学科方法,提升劳动能力,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同时,学生通过对科学研究过程的体验,学习科学家的劳动精神,形成实事求是、不断钻研的科学劳动品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EB/OL].(2020-07-07)[2023-12-25].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2007/t20200715_472808.html.
[2]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罗小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