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写理论视角下《天堂蒜薹之歌》修辞格英译研究

2024-06-05唐美琛

今古文创 2024年19期
关键词:莫言

唐美琛

【摘要】《天堂蒜薹之歌》中修辞格的运用是莫言写作风格的代表性特征之一。本文以勒弗菲爾的改写理论为背景,研究意识形态、赞助人和诗学三大因素对译者的操控,研究发现翻译家葛浩文在翻译《天堂蒜薹之歌》时受到三种因素的操控,从而对修辞格进行了适当的改写,揭示译者如何在原文和读者所代表的两种文化之间进行取舍。对莫言小说修辞格英译的研究为当代中国文学外译过程中修辞格的翻译提供了参考价值。

【关键词】改写理论;修辞格英译;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19-0115-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9.035

莫言是当代中国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多项奖项,其作品被译介成多种语言。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是一部反映底层农民生存困境的小说,小说取材于社会真实事件。小说的艺术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莫言对于方言的应用,此外,他对于修辞格的运用也提升了文本的审美价值。辞格不仅能修饰文本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对语言的使用技巧,但这也对小说译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这篇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由著名汉学家葛浩文翻译,英文版深受西方读者的喜爱。葛浩文在翻译的过程中选择的翻译策略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包括改写理论视域内意识形态、赞助人和诗学三大主要因素的制约。本文旨在从勒弗菲尔的改写理论出发,对《天堂蒜薹之歌》英译本中的辞格翻译进行研究,以探究在修辞格式翻译的过程中意识形态、赞助人和诗学因素对译者的操控,为中国文学的外译带来启示。

一、修辞格翻译与改写理论

(一)修辞格翻译研究

修辞格是当代中国作家创作的一大特征,探讨其翻译对中国文学对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修辞格能生动形象地传达原作的语言风格与习惯,不同语言的国家的作者在创作时使用的修辞格会大不相同,这种具有浓厚语言风格的格式给翻译造成了困难,对译者提出挑战。译者对与此的处理直接会影响原作在目的语国家的接受度,所以对小说修辞格的翻译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目前,学者主要从功能对等理论、关联理论、交际翻译理论等翻译理论出发来探讨修辞格翻译问题,基于改写理论探究修辞格翻译的研究相对较少。

(二)改写理论

改写理论由著名翻译理论家勒弗菲尔提出,他认为文学阐释受制于文学系统的制约因素,文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解释各种写作和改写活动如何受制于某些限制因素。(裴竞超,2011)改写理论主张翻译不能真实地反映原作的语言与风格,因为译者始终要受到意识形态、赞助者和诗学这三种要素的制约。意识形态主要分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译者个人意识形态;赞助人指为译本发行与流通提供经济支持的出版商、杂志社、报纸等机构或者个人,他们可以决定或限制译本的出版,可以对译者的翻译方法与策略加以约束。诗学主要指目的语文化的社会主流文学方法和文学作用。在这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之下,译者须不断调整翻译方法与策略以使译文迎合目的语的社会习俗和读者偏好,而译者自身被培养、被塑造的思想又反映到译作中进一步影响读者。

二、意识形态操控下的修辞格英译

意识形态主要包括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译者个人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你的研究需深入到译者所处的社会语境,考察译者背后的文化传统对译本提出的要求。葛浩文作为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他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对译文具有决定性作用,这是译者个人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控。

(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操控下的修辞格英译

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多采取意译的翻译方法,其根本原因可以追溯到中西方文化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差异,虽然对中国小说中的意象报以尊重的态度,但当出现西方世界不熟悉的文化负载词时,译者会对原文进行灵活地处理。

(1)原文:爹娘都这么大年纪了,屎一把尿一把地把咱们拉扯大也不容易。(莫言,2012)

译文:Starting with dirty diapers and bed-wetting,they raised us to adulthood.(Goldblatt,2012)

原文中的“屎一把尿一把”运用了借代和夸张的修辞手法。首先,该句没有直接指出父母抚育孩子的具体苦楚,而是借养育孩子过程中接触到的“屎”和“尿”这部分事物代指整个养育过程的艰辛,更生动地表达出儿女整个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劳动与付出。其次,原文也参照故事背景内金菊父母的文化水平和语言习惯将这对父母对儿女的养育行为夸张为“屎一把尿一把”的行为。

在西方主流意识形态中,养育儿女是从给婴儿更换尿布以及收拾被尿湿的床开始的,但并没有将其夸张为“屎一把尿一把”行为的语言习惯,也不会借“屎”和“尿”来代指养育过程,因此译者在翻译该句时,将原文中的借代与夸张修辞省略,直接译为“Starting with dirty diapers and bed-wetting,they raised us to adulthood.”通过“dirty diapers”和“bed-wetting”来代替原文中的“屎一把尿一把”,通过改写原文修辞而使句子更加贴近于目标语国家语言习惯,也更加符合西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二)译者个人意识形态操控下的修辞格英译

葛浩文作为一名美国汉学家,虽一直受美国文化氛围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熏陶,但他在翻译中国文学尤其是乡土文学时,致力于维护原文中的中国文化特色与意象,以免在西方主流世界传播的过程中造成文化失落现象。

(2)原文:方家兄弟心狠手辣,几乎送他见了阎王。(莫言,2012)

译文:The Fang brothers had beaten him so badly they had nearly sent him to see Yama,the King of the Underworld.(Goldblatt,2012)

原文中“见阎王”使用了借代修辞。借代不直接指出人或物的名称,而用相似或相关的另一人或物来指代。“阎王”是我国古代宗教神话信仰中的一尊阴间神祇,掌管人类的生死,为民间家喻户晓的著名冥神。中国民间常用“阎王”“阎王爷”等暗示人的生死命数,原文中的“见阎王”是借“阎王”这一意象来代指死亡,原句意在表达方家兄弟几乎把高马殴打致死。葛浩文在翻译时用直译加注释的方式将“见阎王”译为“to see Yama,the King of the Underworld”,在保留中国文化意象的同时,也向西方读者解释了“阎王”的文化内涵。

三、赞助人操控下的修辞格英译

赞助人在翻译过程中,尤其是译后阶段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直接关乎译本能否在目的语国家被广为流传。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位置一直处于西方主流文学思潮的阴影之下,许多国外读者无法接触到地道的中国文学,或者没有渠道了解中华几千年的文明结晶,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文学外译也需要国外出版商和赞助人的支持。英文版《天堂蒜薹之歌》在国外的传播得益于企鹅出版集团的出版。为了顺应出版商的经济利益,在翻译时要避免因文化冲突而影响销量,葛浩文在翻译时会对修辞进行调整或改写。

(3)原文: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莫言,2012)

译文:the heirs of perfidious people are more bridled than their predecessors.(Goldblatt,2012)

原文使用了暗喻和用典的修辞手法。暗喻是一种间接的比喻,不直接使用比喻词。用典即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子系中山狼”把人比作“中山狼”,而“中山狼”实为引用《中山狼传》中东郭先生与狼的典故,原文以此来比喻忘恩负义或恩将仇报的人。外国读者不了解这一中国传统典故,因此葛浩文在翻译的过程中采取了意译的翻译方法,没有将原文的典故展现出来,也不再使用暗喻这一修辞,而是直接解释典故的内涵,以此帮助目标语跨越文化障礙,理解原文内涵。

(4)原文:我总不信鹦鹉叫,一些玩的鸟,又不是公鸡,也能报时辰?(莫言,2012)

译文:You cant rely on a bunch of pet birds.Only roosters know when its dawn.(Goldblatt,2012)

本句原文使用了反问修辞。反问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句中四叔不相信高直楞的鹦鹉能像公鸡一样报时间,因此以“也能报时辰”来表达鹦鹉不能报时辰。葛浩文在翻译该修辞时,没有按照原文的表达译为反问句,而是对此辞格采取意译的翻译方法,将反问句式译为陈述句式,直接在译文里指明四叔所持观点:鹦鹉不能报时辰,只有公鸡才可以。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依靠公鸡打鸣来判断时间,例如四字成语“金鸡报晓”,但外国不一定有这个习俗,所以原文的反问可能对外国读者造成困惑,此处对于修辞格的转换虽然改变了原文的句式,但是更能简洁而生动地向读者传递中国文化。

四、诗学操控下的修辞格英译

诗学是指文学的全部内在的理论,包含一种文学思潮或流派创建起来的规约,和对应时代必须遵守惯例的统称。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主流诗学往往会对翻译产生深远的影响。(刘云梦,2022)译者为了使译本顺应目标语社会主流诗学,会采取各种不同的翻译方法与策略来改写译文。

(5)原文:蒜薹味,蒜薹味。他用力吸了一口尿。蒜薹味,蒜薹味。他用力吸了一口尿。蒜薹味,蒜薹味。他用力吸了一口尿。蒜薹味,蒜薹味。(莫言,2012)

译文:The smell of garlic-ah,the smell of garlic!He sucked up a mouthful of cool urine,and another,and a third…ah,the smell of garlic!(Goldblatt,2012)

原文使用了反复这一修辞。反复是指多次、反复地使用同一词汇或短语来达到突出个别情感的目的。原文意在描写高羊被同监室的中年犯人欺负,被迫喝尿的场景,通过反复强调蒜薹味,不仅展示了因蒜薹滞销老百姓不得不顿顿吃蒜薹而导致连尿液都有蒜薹味的生动画面,也凸显了高羊在监狱里受人侮辱却无法反抗的困境。

原文共出现八次“蒜薹味”和三次“他用力吸了一口尿”,意合是汉语的一大特征,主要指句子结构相对比较零碎,多用短句,原文通过短句的反复使用来给读者视觉上的冲击,以引起读者共情,但英语是形合语言,注重句式逻辑与结构,因此葛浩文在翻译此处的反复修辞时,将原文中的反复出现的短句进行了整合。译文一共出现三次“the smell of garlic”和一次“he sucked up a mouthful of cool urine”,但译者用“and another”“and a third”对反复进行了改写,向读者传递了反复的内涵,既符合目的语国家的主流诗学,避免西方读者产生句子复杂冗余的感受,也尊重了原文的反复辞格特征。

(6)原文:你有一颗菩萨一样的善心。(莫言,2012)

译文:You have the heart of a Bodhisattva.(Goldblatt,2012)

原文使用了明喻这一修辞手法。明喻在表达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时,一般直接用比喻词将二者串联起来,而不再是间接地表述。原文大哥夸赞妹妹金菊勤劳能干、心地善良。原文意在将妹妹的“善心”比作“菩萨的心”,而原文中省略了“的心”而将妹妹的“善心”比喻成“菩萨”,由此可以看出原文的本体和喻体并不是对等的比喻关系。由于中文主流诗学之下允许这种表达方式,而葛浩文在翻译时需参考西方主流诗学,对该比喻进行改写。译文将明喻隐藏为暗喻,直接用“the heart of a Bodhisattva”来形容金菊心善如菩萨,通过对修辞的改写来准确传达原文意思。

五、结语

《天堂蒜薹之歌》中形式多样的修辞格充分体现出原文的语言风格,通过对葛浩文英译本中修辞格的研究,发现意识形态、赞助人、诗学这三个改写理论的主要因素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译者的翻译,使译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原文所用修辞做出调整或改写。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中辞格的翻译进行了一定的改写,虽然会相对减少中国语言和文化特征,但作为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架桥者,为了避免文化冲突,需要译者对原文的文化因素做出取舍。葛浩文对原文修辞格的改写提高了目的语读者对译本的理解度接受度,对中国文学对外传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改写理论对莫言《天堂蒜薹之歌》的修辞格英译进行研究,不仅拓宽了小说的研究视野和角度,也为今后中国文学外译提供参考思路。

参考文献:

[1]陈佳.意识形态对《天堂蒜薹之歌》英译本的操纵体现[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01):98-101.

[2]陈莹.从莫言作品《天堂蒜薹之歌》的英译看翻译的创造性叛逆[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03):232-234.

[3]侯瑛.《天堂蒜薹之歌》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翻译分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8,37(06):138-142.

[4]劉云梦.改写理论视角下的方言英译研究——以《蛙》葛浩文译本为例[J].英语广场,2022,(22):32-34.

[5]莫言.天堂蒜薹之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2.

[6]M·托马斯·英吉,胡淑成,张箭飞.西方视野下的莫言[J].长江学术,2014,(01):20-26.

[7]裴竞超.跨文化翻译研究的定性问题——基于安德烈·勒菲弗尔《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控制》的述评[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1,20(01):73-76.

[8]滕梅,郑许红.葛译《天堂蒜薹之歌》对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启示[J].外国语文研究,2019,5(03):65-73.

[9]吴倩.当代西方翻译文学中的中国镜像、意识形态及改写——以《天堂蒜薹之歌》的英译本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2014,(07):151-153+155+161.

[10]闫怡恂,葛浩文.文学翻译:过程与标准——葛浩文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2014,(01):193-203.

[11]杨慧敏.《天堂蒜薹之歌》英译本中的有意误译研究[J].才智,2014,(34):317.

[12]杨桦.莫言作品《天堂蒜薹之歌》译本审美的缺失及补偿[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06):

135-137.

[13]张真真.改写理论诗学视角下《丰乳肥臀》英译本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04):

193-195.

[14]赵枰.改写理论视角下莫言小说《天堂蒜薹之歌》的英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09):114-116.

[15]郑婷.从意识形态角度看《天堂蒜薹之歌》葛浩文译本[J].菏泽学院学报,2015,37(06):98-101.

[16]Howard Goldblatt.The Garlic Ballads[M].New York:Arcade Publishing,2012.

猜你喜欢

莫言
过去的年
爱如莫言
莫言不言
军旅雅士
莫言的美食
莫言与鸟叔的关系
莫言:虚伪的文学
莫言对原始生命力的全新诠释
莫言小说中的“人”“鬼”纠葛
莫言坦承自己当下的写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