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度解析父爱与道德和法律的边界

2024-06-05盖家丽

今古文创 2024年19期
关键词:父爱道德法律

【摘要】本文以电影《心迷宫》为例,采用多维度分析方法,探讨了父爱与道德和法律的边界问题。《心迷宫》呈现了现实生活中道德和法律边界的模糊和复杂性,父爱在这一背景下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电影中,村长肖卫国在面对道德和法律困境时,其父爱伦理与法律、道德原则发生了冲突。因此本文通过对电影中父爱伦理与法律、道德冲突的情节进行分析,提出在道德和法律边界模糊的情况下,父爱如何影响个体行为和决策。此外本文还提出如何正确处理父爱与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心迷宫》;父爱;法律;道德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19-009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9.029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是娱乐的载体,也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来探讨和反思现实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忻钰坤导演执导的电影《心迷宫》通过讲述一个充满悬疑和惊悚的故事,展现了现实生活中道德和法律边界的复杂性。这一问题在村长肖卫国身上显得尤为突出,其父爱伦理就与法律、道德原则发生了冲突。

在电影《心迷宫》中,肖卫国(由霍卫民饰演)作为村长的角色具有显著的象征意义。他的地位和权力使他在村里有一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所以当他发现他的儿子肖宗耀(由王笑天饰演)误杀了白虎(由王羿澄饰演)后,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带领儿子去自首,而是选择利用手中的权力企图帮助儿子逃脱法律的制裁。由此他陷入了保护儿子与维护正义的选择困境。在这种情况下,肖卫国的父爱伦理使得他在法律和道德原则之间左右为难,这也凸显了现实生活中道德和法律边界的模糊与复杂性。

一、肖卫国角色形象分析

肖卫国是电影《心迷宫》中的重要角色,担任村长一职,由霍卫民饰演。肖卫国是一个复杂多面的角色,他既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又有忽视法律规范的倾向。他的矛盾和冲突,既体现在他对儿子的期望和关心,也体现在他对法律和道德的态度上,他的角色生动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模糊。

父亲在子女的成长中不仅是经济的供给者,还是家庭道德的先行者和示范者,承担着对儿女的教育之责。从肖宗耀的角色形象来看,他是一个没有担当,胆小懦弱的青年。由此可见,肖卫国作为父亲,却没有做好肖宗耀道德培养的工作,也没有做好道德榜样,甚至触碰法律底线。另外,他对肖宗耀有很强的掌控欲,利用自己的私权为儿子寻找体面的工作,希望儿子能娶城里的媳妇,这些都反映出他对儿子过高的期望。从肖宗耀误杀白虎后逃跑,并与黄欢发展地下情就可以看出,肖卫国对儿子的教育是失败的。

作为一个退伍军人,他具有强烈的荣誉感,这在他的处理村中事务的严谨态度和对儿子的控制欲中都有所体现。作为一个村长,他重视荣誉,经常给村民贴钱,这体现出他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此外,他家里中的奖章也反映出他曾经为国家做出贡献,这表明他十分在乎组织对他的肯定,这与他后面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肖宗耀误杀白虎后,肖卫国没有丝毫犹豫地替儿子烧尸,这表现出他对儿子的过度保护,也揭示了他对法律规范的忽视和對道德的挑战。这种行为虽然体现出他对家庭的责任和爱,但是却违反了法律和道德,使得他的角色充满了矛盾和冲突。

二、父爱伦理:亲情、关爱、保护

在人类社会中,父爱作为一种基本的家庭伦理关系,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家庭伦理关系是社会伦理体系的基础,是人类社会秩序的重要支撑。父爱作为家庭伦理中的一种重要情感纽带,不仅是亲情、关爱的体现,更是保护、教育和支持子女成长的责任。在多代家庭中,父爱对于传承家庭价值观、维护家庭和谐与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父爱在家庭中的作用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家庭中,父爱有助于传承家庭文化和价值观,培养子女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在社会层面,健康的父子关系有助于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积极健康地表达父爱的方式多种多样,关键是父亲要关注子女的需求,以关爱、支持和教育为核心,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当然社会中也不缺乏“畸形”的父爱,例如,在忻钰坤导演的电影《心迷宫》中,肖卫国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的社会道德要求他做一个正直清廉的村长,他从不收受贿赂,有时甚至贴钱做好事,家中的客厅里摆满的各种荣誉奖章是他一辈子的荣耀。但是当肖宗耀误杀了白虎后,肖卫国便陷入了保护儿子与维护正义的道德困境。最终他选择了保护儿子,试图用自己的权力掩盖罪行,这虽然体现出他对儿子的深深关爱,但是他放弃自己作为村长的原则和道德准则必然要为此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

三、道德边界:公平、正义、诚实

道德边界是指在道德原则和价值观的指导下,个体或群体在特定情境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公平、正义和诚实是伦理学中三个重要的道德原则。公平是一种道德要求,强调对待每个人或群体要一视同仁,避免偏袒或歧视。公平原则要求我们在分配资源、机会和权利时要尽量保持均衡,以保障每个人的基本权益,它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减少矛盾和冲突。正义涉及权利、义务和公平等方面。正义原则要求我们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和尊严,遵循道德和法律规范,以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它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弱势群体和制裁不当行为。诚实是一种道德品质,要求我们在言行举止中保持真实、诚恳和坦率,它有助于建立信任、避免欺骗和误导,以及促进真诚的沟通和合作。

公平、正义和诚实是道德边界中三个重要的道德原则。它们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个体成长和保障基本权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电影《心迷宫》中,肖卫国作为父亲,为了儿子的前途,选择利用村长的职权为儿子谋取一份体面的工作。这一行为表明,当有人受到个人感情支配时,会越过道德的界限。这种情况在伦理学中被称为“道德困境”(Moral Dilemma),即在特定情境下,个体面临两种或多种道德原则的冲突,导致难以作出正确抉择。在这种情况下,肖卫国可能认为他的行为是为了儿子的利益和家族的荣誉,从而合理化自己的行为。然而,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违反了正义、公平和诚实的道德原则,因为肖卫国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必然导致其他村民的利益和权力受损。此外,这种行为还可能损害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导致资源分配不公和权力滥用。

四、法律边界:规定、制裁、秩序

法律边界是指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时所规定的范围和界限。法律作为一种规范,通过设定权利和义务来调整社会关系,它规定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然而,仅仅规定并不能确保人们遵守法律。因此,法律还包含了制裁这一要素。制裁是实现法律规定的一种手段,通过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以达到预防和遏制违法行为的目的通过制裁。最后,秩序是指社会生活中人们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准则行事,从而使社会关系得到调整和维护。法律通过规定和制裁,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和谐、安定的生活环境。

尽管法律具有强制性,但仍然有人为了保护家庭利益和避免承担法律责任,知法犯法,无视法律。当个人情感与法律界限发生冲突时,个体需要在法律和情感之间作出权衡。电影中肖卫国烧掉白虎的尸体并让村民误领,试图帮助儿子逃脱法律制裁。他的行为表明,在面对个人情感与法律界限的冲突时,他更倾向于道德和情感的考量,而非严格遵循法律规定。

五、父爱与道德和法律规范的互动及启示

(一)父爱与道德规范

在电影《心迷宫》中,导演忻钰坤通过展示村长肖卫国在面对道德和法律困境时,如何出于父爱来保护儿子肖宗耀。电影中,肖卫国旁观肖宗耀误杀同村青年白虎后,想起了村上时常发生的森林火灾,所以他决定伪装成白虎抽烟失手把自己烧死的样子,第二天再试图给白虎哥哥家透露消息。这一系列行为表明,肖卫国在道德和个人感情之间,他将自身的荣誉和自我人格的约束抛之脑后,父爱使他选择了违反道德和法律规范来“保护”儿子。在白虎尸体被误认两次后,灰心的肖卫国把尸体带回自己家试图埋在自家的猪圈。在这里父爱与道德规范的互动得到了进一步体现,肖卫国深知自己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但他仍然选择这条道路,这种“畸形”的父爱使得肖卫国在道德和伦理上产生了矛盾和挣扎。

肖卫国出于父爱而选择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展现了父爱与道德规范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既表现为父爱在道德困境中的挣扎和矛盾,也表现为父爱对个体行为和决策的影响。同时,肖卫国在电影中的行为为家庭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反面教材。他的行为表明,在特定情境下,父爱可能会使个体忽视法律规范,进而导致道德教育的失败。因此,在家庭道德教育中,除了培养子女的父爱品质外,还应注重法治和品德教育,使子女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二)父爱与法律规范

父爱作为人类情感的体现,具有保护子女的本能。然而,法律作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规范,具有普遍约束力。当父爱与法律发生冲突时,个体需要在道义和法律责任之间进行权衡。电影以村长肖卫国为轴心,他为帮助儿子逃脱法律制裁而采取了违反法律规范的行为。这反映了父爱与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

首先,在肖宗耀误杀白虎之后,肖卫国作为父亲,出于保护儿子的本能,决定帮助他掩盖罪行,以防止他受到法律制裁。这种行为体现了肖卫国在面对法律问题时,选择以父爱为优先。这一冲突表现为父爱与法律规范在处理犯罪行为上的矛盾,凸显了个体在面对法律规范时,情感因素在法律规范中的挣扎。其次,在处理白虎尸体过程中,肖卫国决定将尸体焚烧,企图销毁证据。焚烧尸体这一行为也暗示了肖卫国对法律制裁的恐惧,进一步揭示了父爱与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此外,肖卫国在事发后与警方调查人员周旋,试图误导警方视线,以保护儿子。这一行为进一步体现了肖卫国在面对法律规范时,选择父爱而非法律。在这个过程中,肖卫国展现出了对法律的不尊重,对法律规范的忽视。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不管肖卫国如何试图掩盖罪行,他们的行为终将要面临法律的惩罚和道德谴责,他们的行为不仅对他们自己造成了影响,也对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一情节再次提醒大家,遵守法律、尊重法律规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任何违反法律、忽视法律规范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三)启示

在现实生活中,父爱是家庭关系中一种深厚的情感联系。在遇到道德困境和法律决策过程中,个体应充分考虑父爱这一情感因素。父爱可以成为激励个体遵守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动力,也可以成为在特定情境下个体违反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借口。想要正确处理父爱与道德和法律关系的问题,个体就需要理解道德和法律规范、分辨道德和法律问题,在面对道德和法律问题时,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个体可以更好地平衡父爱与道德和法律关系。

在处理父爱与道德和法律关系的问题时,个体还可以寻求专业指导,如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这些专业服务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和处理道德和法律问题,以及父爱在伦理决策过程中的影响。

总之,现实生活中正确处理父爱与道德和法律关系的问题,需要个体在了解和尊重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审慎对待父爱对道德和法律决策的影响,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指导。通过这些努力,个体可以在面对道德和法律问题时,更好地平衡父爱与道德和法律关系。

六、结语

通过多维度解析电影《心迷宫》中肖卫国角色形象,可以发现父爱往往是无私的、关爱的和负责任的,父亲愿意为了家人的幸福和安全而付出一切。当父爱遭遇到法律和道德的制约时,却不知道如何权衡和应对。但无视法律和道德的规范,只为满足个人私欲绝对不是正确之举。父亲们应该在保护家人的同时,坚守道德底线,不伤害他人的尊严和权益。他们应该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正确的道德榜样,培养他们良好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父爱的制约不仅仅是法律和道德,还可能涉及其他因素。例如,社会压力、家庭关系、经济困境等等。这些因素可能使父亲们在面对法律和道德制约时感到无助和困惑,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需要寻求专业意见和支持,避免伤害自己和他人。

总之,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父爱的本质和特点,探讨法律和道德的边界,引发社会讨论和思考,提升父亲角色的认知和意识,推动法律和道德的发展和完善,并能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个人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强.家长制下的犯罪心理缩影解读电影《心迷宫》[J].检察风云,2015,(24):96.

[2]田鹏,袁智忠. 《心迷宫》:多层视角下的人性拷问[J].戏剧之家,2018,(10):87-88.

[3]牟馨馨,袁智忠.“奖章”的细节艺术光芒——浅析乡村电影《心迷宫》中父子伦理關系[J].戏剧之家,2018,(19):

99-100.

[4]刘明厚.黑色幽默下的罪与罚 评话剧《心迷宫》[J].上海戏剧,2022,(01):20-22.

[5]刘铮.乡村想象的影像颠覆—— 《心迷宫》中的七张面孔[J].传播力研究,2019,3(02):48.

[6]薛蓓.掉入生命黑洞的污点——解读电影《心迷宫》[J].电影评介,2017,(01):57-59.

[7]赵紫燕.儒家父职的道德属性及其当代反思[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3,35(06):81-89.

[8]谭正清.法律权利的边界[D].上海师范大学,2020.

作者简介:

盖家丽,女,汉族,河北沧州人,天津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第二语言习得。

猜你喜欢

父爱道德法律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父爱
不要让父爱成为等待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父爱如山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