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早期自由观思想浅析
2024-06-05沈文康
沈文康
【摘要】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马克思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哲学著作,也是青年马克思追求自我意识自由和人类解放的思想雏形。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蕴含了大量的“自由观”思想。他以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为依托,分析了两位哲学家思想的不同之处,为后期的自我意识自由和人类解放学说做了很好的铺垫。本文通过文本分析法,梳理了青年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自我意识自由的思想来源,以及对伊壁鸠鲁部分哲学观点的肯定和支持,并且阐述了马克思如何以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为依托,从而引出他的自由观思想。
【关键词】自由观;原子偏斜;《博士论文》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17-0089-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7.028
自由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环节。中学时期的马克思便展现出了对自由的向往,直到《博士论文》时期,也就是理性现实主义时期,马克思的自由观思想才初具雏形。《博士论文》中蕴含了马克思大量关于自由的论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希腊哲学的内在联系。该文本是集中体现马克思早期自由观思想的标志性文本,也是研究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依据。发掘《博士论文》中的自由观思想,对当今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完善人类自由解放学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自由观”思想的来源
马克思的“自由观”思想,在这里划分为现实来源跟理论来源两部分。马克思自由观的現实来源,要从马克思的家庭背景与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来寻找。从家庭背景看,马克思的父亲是一名律师,具有较强的理性主义和宗教自由主义思想。从教育背景来看,马克思诞生地是德国的特利尔城。自由主义和启蒙精神在当时的特利尔城尤为盛行,由于受到特利尔城文化氛围的熏陶,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就表达了对自由以及人生幸福的追求。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写作时期,正处于德国社会环境极度恶劣的阶段。当时的德国,面临着多方面的桎梏。各邦国的地主在自己的领地内独断专行,极高的赋税压迫着市民阶层,地主阶级跟农民阶级的矛盾也日益激化。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传播了自由平等的思想。革命的果实传到德国,资产阶级迅速觉醒并开始了激烈的抗争。在政治上,资产阶级想要有一席之地。但是,由于其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得不使资产阶级放弃暴力的革命手段,转向通过改良的道路。德国普鲁士政府意识形态的高压控制和与宗教勾结也是当时的重要社会背景之一。在当时,政府极度的限制言论自由,没有有官方的许可,任何事都不能说,各种刊物都不允许印刷发表。宗教在政治领域的话语权使得德国民众的自由权利彻底丧失。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马克思对思想自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为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写作提供了直接的社会现实参考。
当时马克思受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较深,非常关注人的自由问题。马克思主要研究了古希腊晚期的三个流派。分别是: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主义和怀疑论哲学。其中,马克思对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原子论与自然哲学的研究,构成了马克思自由观的理论来源。
关于“自由”,首先要明白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关于原子论方面的论述,以及马克思对这两位哲学家原子论上不同的态度。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在虚空中做直线运动,并且会发生碰撞,这一切都是必然的,是一定会发生的,根本没有任何自由的可能性。伊壁鸠鲁认为,原子除了做直线运动外,还会脱离直线,做一种偏斜的运动。而这种偏斜的运动就被看作是偶然性,就是这种偶然性表现了原子自身的独立和自由。
在《博士论文》序言中,马克思提道:“此外,我认为,在这篇论文里我已经解决了一个在希腊哲学史上至今尚未解决的问题。” ①这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指的便是伊壁鸠鲁哲学中自我意识的重要性的问题。马克思在《博士论文》序言中将西塞罗和普鲁塔克说的话称之为“废话”,展现了对其神学唯心主义的批判,为他后来论述自我意识的重要性铺平了道路。
二、以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为研究对象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就是基于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比较来阐发他的自由观。在对德谟克利特的物理学和伊壁鸠鲁物理学的关系判断这一章,马克思提到,不少哲学家指责伊壁鸠鲁抄袭了德谟克利特的哲学。当然这不乏现实原因。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之间隔着亚里士多德哲学,学界普遍认为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哲学的顶峰,在他之后的哲学派别都成了折中主义,都是没有意义的理论拼凑。因为当时伊壁鸠鲁对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进行了修正,把原子的直线抛落改成偏斜运动,这显然遭到了很多后世哲学家的嘲笑。但是马克思在这里是支持伊壁鸠鲁的,他并不认为晚出的哲学就一定比古代哲学差。相反,早期的哲学很可能都是潜在的,抽象的,甚至内容也很贫乏。只有经过后来不断地发展,内容才会不断地被充实。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提及,将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等同起来是有困难的。首先,他们都认为原子是万物的本原。那么,既然他们都认为原子是万物的本原,为什么在涉及原子论其他问题的时候,这两位哲学家的态度却是截然不同的呢?对此,马克思分别从人类知识的可靠性层面,以及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本人不同的人生观层面进行了细致的对比考察。
第一,马克思提出,德谟克利特有很多观点是自相矛盾的。比如,“德谟克利特认为灵魂和理性是同一个东西,因为在他看来,现象是真实的东西。” ②在这里他肯定了现象的真实性。但是随后他又引出了相反的观点,按照德谟克利特的说法,真实的东西是处于隐蔽状态的。显然,这两个命题是相互矛盾的,但各自解释起来又能自圆其说。对伊壁鸠鲁的观点,马克思也进行了分析。伊壁鸠鲁推崇了独断论的观点。与德谟克利特不同的是,伊壁鸠鲁肯定了人的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但是他又将这种感觉过分夸大。德谟克利特将感性世界作为一种假象,相反,伊壁鸠鲁认为感觉世界才是客观的现象,他把感觉当作真理的标准。马克思在这里借用了西塞罗的话指出了伊壁鸠鲁感觉主义的缺陷:“太阳在伊壁鸠鲁看来只有两尺大,因为根据他的判断,太阳就是看起来那么大。” ③虽然这句话包含了西塞罗对伊壁鸠鲁嘲讽的成分,但马克思在这里认为,伊壁鸠鲁确实过分夸大了感性世界的真理性。
第二,马克思指出,德谟克利特在哲学领域是不能感到完全满足的。他不断去探求科学知识,精通多门学科,被人称为“博学之士”。马克思了解了他的生平,德谟克利特走遍了半个世界,这是他求知欲的体现,并且他坚信自己的理论。文中写了一个传闻,就是他为不受感性知觉的蒙蔽弄瞎自己的双眼,尽管德谟克利特并没有追寻到他想要的。接下来,马克思论述了伊壁鸠鲁的一生。与德谟克利特相反,伊壁鸠鲁并没有那么强的求知欲,他在哲学中,就能够得到幸福和满足,他认为只要献身于哲学人类就会很快得到解放。并且,伊壁鸠鲁是比较轻视实证科学的,只有在哲学领域中,人才可以体会到真正的快乐。与德谟克利特相比,伊壁鸠鲁活的比较轻松,这是一种自在人生观的体现。二人的人生观不同,所经历的科学活动与实践的不同,就注定了在哲学理论方面,将两个人等同起来的困难。
第三,马克思认为,德谟克利特坚持把一切都归结为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源自他原子论中的“原子的无限旋涡运动”。他将必然性理解为自然界固有的运动变化的规律及法则。他认为宇宙发生的一切都是必然的。原子的运动,以及由原子结合为一定的物体和世界都是必然的,是没有自由可言的。他将偶然性的提出视为人类无知的借口。而伊壁鸠鲁认为:“必然性是不容劝说的,相反,偶然性是不稳定的。” ④可以看出,伊壁鸠鲁并不是否认必然性。他是承认必然性存在的,但是除此之外,偶然性在他看来并不像德谟克利特说的是“人类无知的借口”,而是现实存在的,虽然这种偶然性并不稳定,但一定存在。
基于上述三点,马克思进一步研究了两个人物理现象上所做的不同解释。德谟克利特推崇必然的因果联系,所以他一定会将偶然性驱逐出去。而伊壁鸠鲁对一些物理现象是很冷漠的,相反,他更关注“偶然”的价值。他认为决定事物的原因是很多的,只有一个假定做出的结论是冒险的,也是不可靠的。并且,伊壁鸠鲁认为思维的主体根本不会受到抽象的可能性的限制,他也不纠结于自然知识,而是追求自我意识和心灵的宁静,也就是自由。
在讨论原子时,马克思认为,原子一定是有质的。但是还是出现了相互矛盾的两种解释。如果原子有特性那就和概念相矛盾,因为特性是变化的,但是原子是不变的。伊壁鸠鲁对此的解释是,原子在感性世界会被分离开,也就是说原子是必定有质的。但是德谟克利特一开始就是将原子和原子的质割裂開,只是用来说明表现出的多样性的假设。比如,他认为字母A与N的差别是形状上的差别。Z和N也只是在位置上的差别。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观点不同点在于,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只有两种特性,也就是体积和形状。而伊壁鸠鲁认为还有第三种特性,也就是重力。在原子特性这个问题上,马克思认为德谟克利特只看到了表面,仅仅从现象世界来分析原子,而没有考虑到原子的本质,这显然是错误的。
在讨论原子的质时,马克思指出,德谟克利特把作为“元素”的原子与作为“本原”的原子理解为两个环节。⑤马克思在这里认为,捏造不可分的元素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要从不可分的本原变为不可分的元素是非常困难的。马克思认为的原子在自然界中是以实体的形式存在的,是一切产生于它又复归于它的实体。在马克思眼中,原子“以定在而达到无定在”,是自然界中“不死”的实体。这类似于早期希腊哲学中“不死者有死,有死者不死”的另一种表达。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也引用了卢克莱修的话;“不死的生命被不死的死亡夺了去”。这种以生灭更替构成的不灭,就是以限定的形式而构成的无限,这就是自由的体现。
三、原子偏斜理论中所体现的“自由观”
马克思研究了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偏斜理论。其中原子脱离直线偏斜是伊壁鸠鲁对德谟克利特原子论进行的重大修改。在提及这种偏斜运动时,很多人是持有嘲笑的观点。西塞罗对伊壁鸠鲁的偏斜运动就表达了强烈的批判。他认为伊壁鸠鲁的偏斜运动就是一个谎言。因为,所有的原子在虚空当中自上而下运动,那么原子之间是不存在碰撞的。所以偏斜运动的提出只是对这个谎言的修饰。经过马克思的分析,这诸多质疑不免都存在逻辑上的问题。
按照培尔的观点,原子如果不偏斜就不会发生碰撞,不发生碰撞,就不可能产生这个世界。所以原子必须要偏斜,而不需要去证明原子为什么要偏斜。邵巴赫也跟培尔一样解释了原子为什么要发生偏斜。原子由于相互排斥产生了一种运动,这种因排斥而产生的运动就被看作是偶然的原因,正是有了这种偶然的原因,才会产生偏斜。如果这种偶然的原因看作是自由的原因,那么到底是因为自由而产生的偏斜还是因偏斜而产生的自由呢?这显然也是相互矛盾的。因为伊壁鸠鲁本身就是想证明因为偏斜所以才是自由的,但是通过邵巴赫的说法,这两者是相互矛盾的。马克思对西塞罗和培尔的观点都是不认同的,他认为这样解读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是存在表面化问题的,这是没有内在联系的。
马克思的论证,目的是证明原子的偏斜运动只是原子实现自身的一个阶段,而并不是其他原因导致的。这是一种原子本原性的运动。正因如此才展现了原子的偏斜打破了命运的束缚。这一点也受到了马克思的特别关注,随后他将这个思路进一步应用到对人的思考和分析当中。马克思原子运动问题的探讨最后还是落脚到自我意识上,这是马克思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自我意识的肯定。从马克思对原子偏斜的相关论述可以看出,马克思在原子论问题上选择支持伊壁鸠鲁的观点。
四、宗教观念中的“自由”
在宗教观念上,马克思也反对宗教对人自由的限制。这一点在博士论文的天象说这章是有所体现的。马克思指出,德谟克利特的天象学说,在当时是比较受认可的,只不过这些见解并不具有哲学意义。当时的时代就是指的古希腊时期。古希腊时期人们对天上的日月星辰普遍是一种崇拜、敬畏的心理。德谟克利特的天象学说也避免不了对天体的神化,这并没有摆脱宗教的神秘感对人心灵的束缚。所以马克思在这里并不赞同德谟克利特的说法。反观伊壁鸠鲁,他认为对天象的研究只是为了心灵的宁静,从而获得坚定的信心。并不代表研究天象就有什么特殊的地位,并且,他没有夸大天体,也没有神化天体。因为在伊壁鸠鲁看来天体不是永恒的,反而会扰乱自我意识。他没有表现出对日月星辰等天体的崇拜,只是客观理性地看待。很明显,马克思是认同伊壁鸠鲁的,因为这样的天象观对应了自由的宗教观,是一种自我意识自由的体现。
五、小结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大量引用了伊壁鸠鲁的哲学观作为自己的论据支撑,通过将两位希腊哲学家对原子论问题的看法进行比较分析,将自己的自由观以此为依托徐徐展开,并对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观”与“天象学说”表达了一定的肯定。伊壁鸠鲁的哲学体系为人类冲破束缚,实现自我意识自由提供了很好的铺垫,这与马克思为实现全人类解放的思想是相契合的。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页。
⑤孙美堂、白雪:《马克思自由观中的希腊传统——以马克思〈博士论文〉为例》,《江西社会科学》2022年第42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孙美堂,白雪.马克思自由观中的希腊传统——以马克思《博士论文》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22,42(02):21-27.
[3]宣博方.浅析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观[J].今古文创,2023,154(10):62-64.
[4]陈玉斌,刘友田.自由何以可能——马克思《博士论文》自由观探赜[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7(03):39-43.
[5]马瑞.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我意识思想探究[D].湘潭大学,2018.
[6]张雨欣.马克思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研究[D].辽宁大学,2016.
[7]徐振华,单林林.马克思自由观的历史演进脉络分析[J].党政干部学刊,2022,403(07):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