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子圣人观探微

2024-06-05付春燕

今古文创 2024年17期
关键词:圣人孟子

【摘要】圣人是中华民族所认同的为人的最高典范。“成圣”作为孟子重点研究的问题,他从性善出发,以人禽之辩为切入点,用具象化的方式用“心之善”言“性善”,奠定了孟子圣人观的人性论基础。孟子论述“仁且智”作为成圣条件,不仅如此,智不仅表示才智,还表示技巧,要“圣智并举”才能达到圣人之境界。最后孟子将圣人的概念从道德理想主义下落到道德实践主义,并通过养浩然之气的方式来实现。虽然实现进路有所不同,但不同进路殊途而同归,只要能坚守自己心中的道德底线,不同流合污,都能向圣人的境界迈进。孟子对圣人及成圣进路的详细阐述破除了圣人的神秘面纱,为常人提供了典范和方向。

【关键词】圣人;孟子;仁智;成圣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17-008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7.026

圣人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先秦诸子分别对圣人概念有所解读,丰富了圣人观念的含义。其中孟子在继承孔子圣人思想的基础之上,对圣人思想进行了创新性理解,此乃《孟子》中的重要问题。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蓬勃发展的现代,这一问题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于孟子的圣人观问题,学界研究较为广泛,但是就孟子圣人观的根源、条件和实现路径方面的问题,学者仅零散谈及 ①,故本文主要就此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理解孟子的圣人观。

一、圣人之根源

《论语·庸也》记载:“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中,圣人的地位被极大地抬高,并且将圣人视为一种难以达到的境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四散,所遗之言论也难以整合为一,唯有孟子以孔子的孙子子思为师,形成了“思孟学派。”在百家争鸣的战国时期与杨朱和墨家学派相抗衡,捍卫儒学的地位。韩愈在《原道》中阐述其道统论,认为儒家道统之传承谱系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的过程。虽然孟子与孔子在对“圣”的理解上仍有分别,但孟子对“圣”这一核心概念的解读中,对儒家思想的传承仍然起到重要的作用。“圣”在孟子的文本中一共出现了48次,其次数之多可见孟子对“圣人”这一理想品格之重视。

孟子从“四端之心”出发,从“心之善”言“性之善”。孟子以“人禽之辩”为切入点,得出“庶民去之”和“君子从之”的关键就在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心”就是四端之心,倾向于一种感受和体验的怜悯之心。为进一步佐证他的观点,孟子举了孺子入井的故事:“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当看到一个孩子有掉入井里的危险时,人们都会希望把他救上来,这不是出自某种义务、某种奖励抑或是任何利己的结果,而是完全出于个人的本能的仁义之心。孟子用即心之善言性之善的方法将抽象的理论层面的性善加上了实践层面的意味,在《孟子·告子》中孟子区分了“大体”和“小体”,“大体”就是心之官即思考,“小体”则是感官的、生理上的欲求。所以圣人即达到“大体”境界之人,能够摆脱欲求和诱惑,真正用心思考的人。

孟子从“孟告之辩”出发,讲“仁义内在,我固有之”。上文已经对“仁心”的内在先天性进行了解读,在对“养浩然之气”的阐释中,告子认为“义以其外之也”,即义是外在于我的。与告子相反,孟子提出:“其为气也,配义与道。”义与道是养气的方式,义是人所当行的正路和正气,道指的是天理,朱熹对此有较为确切的解读,即“养浩然之气”的方法是通过义与道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而达到一种合乎天理、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义与道都是天之所予、我固有之的。所以“圣人与我同类”而“犬马与我不同类”的关键就在于“义与道”在人的心中发挥作用。据此可见,孟子极言仁心的内在先天性,因此,孟子的圣人观基础是“性善论”。

二、成圣之条件

孟子认为圣人是可学而能的,所以他提出了作为圣人应当具备的条件。孟子从“仁且智”和“圣且智”讲,作为圣人应当具有的“人伦道德”;从“百世之师”讲,作为圣人应当具有能够教化万民,成为天下典范的资格。

(一)人伦规范之品格

“仁且智”作为成圣的条件之一,在《孟子·公孙丑》中出现了两次:

第一次来自《孟子·公孙丑上》中讨论周公为何能够成为圣人而引出的,即陈贾询问齐王时称:“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于王乎?”这段文字引出了对两种犯错情况的区分:周公之过和陈贾之过,陈来先生将周公之过理解为事亲之过,将陈贾之过理解为事君不义 ②;与这种划分相对应的是古之君子和今之君子的划分:“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孟子认为周公为管叔弟,故爱之;管叔念周公兄也,故望之,亲亲之恩也。所以说周公所犯的错误背后有儒家所遵循的兄友弟恭作为背景,这种错误是合情合理的:“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然而今之君子,非真君子,顺过饰非,就为之辞。现在的君子不但不及时弥补错误,还为国君的错误寻找支撑的道理,这里讽刺的是陈贾作为臣子在齐王犯错时竟引用周公的例子为其辩护,将错就错。孟子在这段话的论述中暗含了君臣关系,为其仁政思想做铺垫,陈来先生总结为要事君以义,引导君王行王道,志于人,行仁政。③所以说“仁智”正是周公优于陈贾之处,是成为圣人的条件。

第二次来自《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以孔子为例,认为孟子是圣人时给予的坚定否定回应。“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从前子贡询问孔子是否已经达到了圣人的境界,孔子认为自己并没有达到这种境界,所以回应自己只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而已。子贡认为学而不倦即是智,诲人不倦即是仁,夫子(孔子)兼有仁和智的品格那么就是圣人了。孟子认为像孔子这样的圣人尚且不敢自称圣人,自己又如何敢自詡?在这段引文中孟子并非强调孔子自认为不是圣人的事实,而是用这一事实衬托出孔子的谦虚。杨海文先生分析圣人的来源,认为被后世称为圣人的人往往都是自谦的,自己不能认为自己是圣人,因为圣人往往是经过时间的打磨被不断推崇的文化结晶。但其实孟子十分尊崇孔子,并认为孔子自身为圣人,比如在《孟子·万章下》中:“孔子,圣之时者也。”对孔子做了极高的评价。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强调了孔子推崇仁。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曰:“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则直接表明要效仿孔子,自己作为圣人之徒,更要恢复天下的仁义之道,重振儒学。作为“圣人”的孔子拥有“仁智”的条件使之成为圣人。

“圣且智”作为成圣的条件之一集中在《孟子·万章下》:“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这段文字分析了圣与智的关系,即条理以智为开端,以圣为终结。智就像技巧,圣就像气力,犹如在百步以外射箭,射到是力量的体现;射中却不是力量的体现。所以智可学而益之,而圣自有其极限,不可强行增加。技巧一般人都可以掌握并且运用,但能否运用到更高的层次则属于“圣”的范围。杨海文先生曾说:仁且智是孟子对于理想人格所做出的哲学界定,圣—仁—智是《古今人表》论理想人格的史学标准,两者具有前后相继的儒学史关联。孟子在文本中已经暗含了圣与智的关系,并认为“孔子之谓集大成”,正是因为圣与智并举。

(二)百世之师之资格

孟子提出:“圣人,百世之师也。”结合孟子的仁政思想,可以得出这里的百世之师是就治理国家而言的。吴震先生认为作为圣人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即“在政治教化上,具有人师的资格”。孟子所划定的圣人界限并不仅仅局限于神秘的、无法抵达的境界,相反他将伯夷、柳下惠、伊尹等非完人纳入圣人的范围,这一划分将“圣人之道”纳入了政治教化中。《孟子·离娄下》中说:“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规矩准绳即先王所制,只有达到圣人的境界其治国之道才能被继述,以六律来正五音;用规矩成方圆,同样好的国家同样需要一个标准:尧舜之道,即圣人之道。为了佐证这一成圣条件,孟子从君臣关系出发对比“仁”与“不仁”的后果。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都效法尧舜之道施行仁政,使得君尽君之道,臣尽臣之道,国家得以兴盛;与此相对,桀、纣、幽、厉施行暴政,暴其民甚,使得身弑国亡。由此可见推行“仁政”是平定天下的方法,是治理天下的手段,是孟子所推行的“圣人之道”。无论是伯夷避纣的“至清”、柳下惠的“不以三公易其介”,还是伊尹出仕的坚定,他们的行为选择都是“圣人之道”的体现,并成为后世的典范。由此可见,在政治教化上具有成为“百世之师”的资格是成圣的条件。

三、成圣之进路

(一)“圣人,人伦之至”

孟子用“圣人,人伦之至”将重点下落到百姓当中的“五伦”层次,从道德理想主义回归道德实践主义,也是孔孟之间对圣人理解中最大的差异。在《论语·泰伯》中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可见对于孔子来说成圣是可望不可及的。而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圣人观,又对其进行了创新,将其从神秘的“理想层面”下落到“实践层面”,孟子讲:“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司徒主人,教以人事: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夫夫妻妻、兄兄弟弟,朋友贵信,是为契之教也。戴震在《孟子字义疏证》中也讲:“人道,人伦日用。”此五者,天下之运道也,可见孟子认为“圣人”是真真切切在现实生活中的人,圣人不仅仅是孔子所说的尧舜,更有其他各个社会阶层的榜样,这不仅充实了“圣人”之概念,更给予了圣人人格化的特征,是人们可学、可标榜的典范,从神秘的理想人格下落到可以学习的实践进路。不仅如此,赵岐注解“人伦”时认为人伦是圣人尽心的结果,又由于每个人都有四端之心,所以社会就能够实现“仁政”,这也是孟子“内圣外王”思想的重要体现。

(二)养浩然之气

成圣的实践进路之关键在于养气,气也,至大至刚,配义与道。可见气在孟子看来不仅是宇宙论的基础,更是追求道德理想的动力。主要分为两方面:

养道义之气。在义理层面,“浩然之气”是道义之气。孟子讲养气的做法在于:“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是也,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也。”程子讲的气是在天人之间的,所以它充斥在环境当中,同时人如果想要养成浩然之气必须使气合乎道义,使之充满身体,所以它充满了人的身体。总的来说气是一种道义之气,只能保持集义的工夫才能够存养义理之心,才能在事情的处理方法上合情合理。

养道德使命之气。对于“何谓养气”,孟子的回答是“难言也”。“养气”更像是人心里的一种激情,是一种道德感和使命感。就像王夫之所说,“气是个不恐惧的本领”。对于气的解读往往会有言不尽意的感觉,抛开理性与逻辑论证,从单纯的生命体验来理解孟子的“养气”可以更好地理解何谓道德和使命。在我们心中往往存在作为人们普遍共识的道德原则,但实际上人们的行为却很少按道德原则来行事,所以孟子所说的“养浩然之气”是一种道德的彰显和弘扬,达到“知行合一”。

(三)殊途同归的成圣进路

成圣进路殊途同归。孟子讲:“圣人之行不同也。”所谓不同即所由不同,依然同归,但殊途耳。或远者,身居庙堂之远;或近者,为仕;或去者,不屑就也;或不去者,云焉能免我也。只是他们都能够不沾染污秽,洁身自好。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当是时也,学者是为了个人能力的提升,为国家之兴旺而行仁之事,这是不可动摇的原则。所以孟子认为只有坚守自己的人格尊严,坚守自己的底线,才能去辅佐君主治理国家、匡正天下。孟子引用了伯夷、柳下惠和伊尹的例子。“伯夷,圣之清者也。”他坚守自己的原则,自己不认同的君主就可以不辅佐,因为伯夷自有处事原则和标准,所以不轻易向君主妥协。“柳下惠,圣之和者也。”陈来先生评价为“不羞污君,不辞小官” ④。这是他的超脱世俗之外的坚守;“伊尹,圣之任者也。”《万章》中评价伊尹:“治亦进,乱亦進。”伊尹无论当时的社会环境如何都坚持出仕原则。可见三人的原则各不相同,但他们都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是我们共同尊崇的“圣人”。

圣人与常人殊途同归。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就“性善”而言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就在于人有“不忍人之心”,性善是就人所特有的道德性而言的,普通百姓不懂得道德性的重要性,所以很容易被自然之性遮蔽,而君子懂得扩充和培养自己的自然之性,所以“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然而虽然圣人具有先知的能力,但就性善而言则“圣人与我同类”。如此一来就给予了常人学习的方向,圣人与常人的差距就是常人学习的目标,通过自我修养而成圣。

总之,孟子的圣人观遵循用“心之善”言“性之善”的传统,以性善论为其根据,不仅如此孟子还强调成圣的条件:圣人不仅具有人伦规范之品格的内在条件,即“仁且智”和“圣且智”,列举了周公和孔子的例子,周公作为古之君子所犯的是事亲之错,是可以理解的;孔子虽然自谦并非君子,但从文本中不难看出孟子将孔子视为圣人的典范,故仁智并举是成圣的条件之一。不仅如此智不仅表示才智,还表示技巧。要“圣智并举”才能达到圣人之境界;而且其具有在政治教化层面成为百世之师的资格,成为后世的楷模。孟子“圣人观”的创新性体现在他认为能够通过讲人伦、养浩然之气等殊途同归的休养方式达到圣人的境界,不仅丰富了“圣人”的概念,更将“圣人”的形象从神秘的“道德理想主义”下落到“道德实践主义”。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文明面临着危机,如何找回淡化的道德感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变成了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分析孟子的圣人观,对我们如今的精神文明生活起到借鉴作用。

注释:

①如魏衍华认为:“孟子的圣人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从跨越时空的社会教化角度……三是从社会道德伦理角度。”(魏衍华:《孟子的“圣人”观研究》,《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0期),仅从圣人观的内容进行分析,对前后的理论逻辑分析较少。谢永鑫、韩光芳指出:“孟子发展孔子‘仁的人性论思想,提出了性善论,为‘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命题提供了理论依据。”(谢永鑫、韩光芳:《论孟子对孔子圣人观的创造性转化》,《许昌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只从性善的方面讨论了圣人观的理论依据。

②陈来、王志民:《孟子七篇解读·公孙丑篇》,齐鲁书社2018年版,第105页。

③陈来、王志民:《孟子七篇解读·公孙丑篇》,齐鲁书社2018年版,第106页。

④陈来、王志民:《孟子七篇解读·万章篇》,齐鲁书社2018年版,第98页。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楊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4]陈来,王志民.孟子七篇解读[M].济南:齐鲁书社, 2018.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杨海文.《孟子》与《古今人表》的理想人格论——以圣、仁、智为中心[J].江汉论坛,2016,(01).

[7]杨海文.“仁且智”与孟子的理想人格论[J].孔子研究,2000,(04).

作者简介:

付春燕,女,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哲学系在读本科生。

猜你喜欢

圣人孟子
磨刀不误砍柴工
官场圣人范仲淹
官场圣人范仲淹
圣人难当
圣人难当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不以己善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