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学意蕴

2024-06-05熊治东

理论导刊 2024年5期
关键词: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极为丰富和深刻的人学思想。人民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创造主体,而且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和评价主体。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资本逻辑的桎梏,以“人本逻辑”超越“资本逻辑”、以“共同富裕”取代“部分富裕”、以“公平正义”替代“工具理性”,秉承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彰显了人的价值主体地位。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人的现代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的协调发展为基础,以满足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以开创人类新文明类型为指引,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进程。中国式现代化书写了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篇章,提升了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境界,既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方向指引,也为人类以正确方式实现现代化“何以可能、何以可为”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关键词:人学意蕴;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4)05-0100-0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驱动地方治理现代化综合研究”(19ZDA113);湖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第十批);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马克思信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2Y079)。

作者简介:熊治东(1987—),男,湖北利川人,湖北民族大學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现现代化是近现代以来人类社会的总体性历史趋势和共同实践指向,也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必然结果。在探索现代化的历史征程中,各个国家或地区基于自身的历史传统、现实基础有着不同的选择,开创了不同的现代化模式。虽然现代化模式不尽相同,但人类社会现代化总体进程既有普遍性的面向,也有特殊性的影响因素,中国式现代化亦不例外。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22。这鲜明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西化”或“欧化”的再版、翻版,而是与中国历史、现实紧密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生发于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探索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历史进程中,既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国情和对现代化理性认识、深度把握的实践结晶,也是对西方竭力宣扬的资本逻辑主导下“西式现代化”的根本超越,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中国意蕴。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义和核心旨趣在于实现“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而,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理性审视,必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理论视域。立足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视角全面审视中国式现代化,既是深刻把握和科学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实质、实践方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在新征程中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崭新篇章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现实需要。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主体立场

中国式现代化是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探索和建设现代化的历史实践中,比较、借鉴其他现代化模式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历史、现实总结凝练出来的与中国国情高度契合的现代化,表征着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模式的理性自觉和深刻认知,凝结着中国人民的实践智慧。人民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创造主体,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评价主体。

(一)人民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铸就了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在批判和继承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人民主权思想、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理论、费尔巴哈人本主义、黑格尔绝对精神和世界历史理论以及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基础之上,科学揭示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2]470。历史是由现实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所创造的,不是自发生成的。虽然历史产生的过程不乏偶然性因素,但是这个过程又寓于“现实的人”的活动中,由追求自己目的或意图的“现实的人”的活动所构成。因此,历史的过程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人”的烙印。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295历史不是个体目的或意图的简单相加,而是全体人民共识、合力的结果。在马克思看来,人民是具有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能动存在。人民不是被动地存在于历史之中,而是积极主动地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创造历史、形塑历史,有意识、有目的地影响和引导历史发展的进程,主导着社会的变革和历史的进步。人民不仅创造了自身存在和发展所需的物质基础和精神资料,而且决定着历史的发展态势和走向。虽然历史由人民创造,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就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而是要在既定社会历史前提下进行创造,必须以社会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为遵循,不能脱离社会发展实际。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立足中国国情反复甄别、比较各种现代化模式利弊之后做出的正确选择,是经过历史和现实检验的符合人民意愿的现代化、满足人民需要的现代化、彰显人民地位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生成和发展过程离不开人民,人民在创造历史过程中铸就了中国式现代化,把中国式现代化理念转化为具体的现代化实践。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的最光辉灿烂的成就都不是它自己挣得的,而是平民大众,即工人和农民为它挣得的。”[4]无论何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下的现代化模式及其取得的历史成就都是人民创造的。在探索现代化的征程中,人民通过自身的生产实践活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变革,而发展了的社会生产力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政策、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道路和现代化模式。因此,人民是现代化探索的主体力量,决定着现代化的历史演进态势。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5]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和人民在现代化建设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并适时将其转化成为推动现代化发展的重大战略和具体政策。邓小平曾谈道,很多事都是“群众发明的,我只不过把它们概括起来,提出了方针政策”[6]。现代化建设中的许多重要创造和发明,都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总结和凝练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特别重视人民在探索和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反复强调“历史是人民创造的”[7]77。正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和高度重视人民的首创精神,既为一切现代化因素充分发挥作用创造了前提条件和现实基础,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生成于人民、发展于人民。

(二)人民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

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准确地、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及其活动。在马克思看来,人通过自己在生产实践中的创造作用来确证自己的历史主体地位。也就是说,人的历史主体地位是在改造世界的生产实践中生成的。虽然历史是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创造的,但历史不会自动地满足人的需要,而是要在对客观世界进行实践改造的基础之上,才能满足人的需要。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502实践活动既是人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也是人改变世界的根本方式。正是在生产实践中,人的历史主体地位才真正得到确证。就其实质而言,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绵延中的展开过程,实践活动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的类型和历史发展的进程[8]。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共同缔造的。一是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局面。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民贫国弱的局面,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畏艰难险阻、披荆斩棘,把实现国家工业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突破口,经过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奋斗,初步建立了以重工业为支撑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基本格局的逐漸形成,现代化建设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向着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方向迈进,涵盖社会治理、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明传承、生态保护等诸多领域,现代化建设成就斐然。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习近平指出,现代化成就是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7]61。二是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中国式现代化是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不断丰富的现代化。从提出现代化建设的初步设想,到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具体展开和快速发展,再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出场,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其根源在于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持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及其经验是现代化理论体系、理念支撑的基础,并且随着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快速发展和深入推进,必然会进一步丰富和深化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式现代化伟大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人民的生产实践活动,人民的生产实践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提升了现代化的中国境界。

(三)人民在评价判断的过程中深化了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既是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起者和推动者,也是现代化建设成果的享有者和评价者。马克思说道:“人民历来就是什么样的作者‘够资格和什么样的作者‘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9]现代化建设交由谁来评价,决定了现代化发展“为什么人”这个根本性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人民对现代化建设的评价,始终把人民满意度、认可度作为检验现代化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和衡量尺度。现代化建设道路是否科学、现代化建设举措是否恰当、现代化建设成效是否卓著,都需要人民对之作出评价。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只有把人民作为现代化建设的评价主体,把人民是否满意、是否拥护、是否高兴、是否答应作为检验现代化成效的评价标准,才能充分激发人民参与现代化进程的激情、热情,为现代化建设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根本立场。中国式现代化及其实践成效,理应由人民评价,也必须由人民评价,这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人民评价主体的重要体现就是人民是否满意和认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及其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持续多年开展的关于中国民众对中国政府满意度的调查显示,中国民众对中国政府的满意度持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并且呈现出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10]。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及其选择的发展方向、制定的发展策略得到了中国人民的普遍认可和肯定。习近平指出,“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11]28。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的评价作为优化现代化发展策略、调整现代化发展思路和手段的根本遵循,始终把人民的评价作为评判和检验中国现代化建设成效的基本准则,使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获得持续不断的动力源,同时也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中不断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阶段。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本价值意蕴

中国式现代化将人置于现代化的中心位置,以“真正的人”的生成为立足点,秉承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复归了人在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价值元主体地位,实现了对人的价值的真正观照。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丰富人学价值论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展开提供了价值指引。

(一)以“人本逻辑”超越“资本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立场

资本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元素,现代化建设必然要充分激活资本的文明面,发挥资本的积极效应[12]。这里的关键在于是激活资本的文明面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还是现代化围绕资本增殖逻辑展开,由此形成不同的现代化模式和现代化道路。肇始于西方资本主义的“西式现代化”建立在资本增殖逻辑的基础上,以满足资本主体对价值和财富的无限渴求为目的,形成了以劳动剥削、殖民掠夺、商品倾销、人身操控等为表征的资本主义宰制体系,把人视为资本主义财富积累的工具。“西式现代化”秉持“资本至上”的基本立场,把资本增殖逻辑视为其现代化的核心逻辑,无限制地追逐利润和财富的最大化。这种以“资本中心论”为基本形态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必然将资本、金钱置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其结果无疑是牺牲人民的正当和合理利益,使人民与自身创造的财富发生分离,人民并未在“西式现代化”进程中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空间,而是在资本主义永无止境的剥削中成为资本的附庸。虽然资本逻辑主导下的“西式现代化”也扮演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角色,但“西式现代化”的出发点、落脚点、本质决定其不可能脱离资本增殖逻辑的轨迹,也不可能摆脱资本主义无限贪欲的历史宿命。总体而言,“西式现代化”在创造充裕物质财富的同时出现了财富分配不均和贫富分化的问题,在改变人的生存境遇的同时导致了人的异化与疏离,在宣扬所谓的美好生活景象的同时带来了频繁战乱和生灵涂炭等,这种相互冲突充满多种悖论的现代化及其存在的弊端从根本上来说是由资本增殖逻辑的内在本性决定的。

中国式现代化克服了“西式现代化”存在的固有弊端,以“人本逻辑”超越“资本逻辑”,复归人在现代化实践中的主体地位,真正意义上把人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主导者、享有者和评价者。坚守人民立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价值取向,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西方资产阶级政党的显著标志。回顾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置于现代化发展的首要地位,所有的现代化建设实践都围绕人民展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27。恪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全体中国人民的力量,朝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愿景踔厉奋发,画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同心圆。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资本逻辑主导下以资产阶级利益的实现为目标的“西式现代化”,而是强调现代化由人民创造,由人民共享,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受益者。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决定其只可能是人民“公利”的代表者,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7]9。这是中国式现代化与“西式现代化”的根本区别之所在。“西式现代化”把人民置于现代化的“边缘”,视人民为实现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民是现代化的“中心”,凸显了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主张现代化建设依靠人民,现代化成果为了人民,把人民从“西式现代化”的“边缘”拉回到“中心”,实现了人民从现代化“边缘”向“中心”的转换,复归了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主体地位,强调人民是现代化的目的,而不是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克服了“西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成就越丰富、人民获得越少、幸福感越低的弊端。中国式现代化是引领人类现代化“历史钟摆”的新型现代化,蕴含着人类文明新形态和新文明类型。

(二)以“共同富裕”取代“部分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底色

现代化既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过程,也是人类社会摆脱物质相对匮乏状态走向物质相对充裕阶段的必由之路。从整个人类现代化发展的历程来看,现代化阶段与前现代化阶段相比,人类对“物”的依附度和依赖性有着根本不同。人类对现代化的孜孜以求,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不断改变自身的生存境遇,不断创造更多更丰富物质资料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逐渐走向富足的过程。中国共产党自诞生时起便将消除贫困、破除分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自身持续不断的奋斗目标,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1]22。显而易见,这有别于西方资本逻辑主导的现代化。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资本的本质:“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就是增殖自身。”[13]269无限地追逐利润既是资本逻辑的结果和资本的本性,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主要围绕资本增殖展开。然而,资本增殖的过程和环节必然会加剧资产阶级对广大无产阶级的宰制程度。因此,“西式现代化”只可能使极少部分人富裕,绝大多数人贫困。马克思在揭露资本主义生产实质过程中洞悉到社会生产力发展并不必然带来共同富裕,只有在变革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破除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根基,才能使共同富裕的实现成为可能。

是否肩负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是否以实现共同富裕为奋斗目标是中国式现代化与“西式现代化”的重要区别所在。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期待,而且是中国共产党向全体中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新中國成立至今,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创造了从积贫积弱到全面脱贫的奇迹,提前高质量完成联合国规定的减贫任务,实现了从国弱民贫到国富民强的伟大历史性跨越,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塑造了良好的国际形象。中国共产党探索和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辉煌历程。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指向。与“西式现代化”实现少数人的富裕不同,中国式现代化追寻的富裕既不是少部分人的富裕,也不是少部分地区的富裕,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虽然在中国式现代化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共同富裕的表现形式、实现程度存在着显著差异,但是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遵循和价值坚守不曾发生任何改变,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三)以“公平正义”替代“工具理性”: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遵循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应然的价值理念和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也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和现代化发展程度的重要价值尺度。公平正义既是现代化的表征,又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一个高度现代化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然而,作为现代化发源地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并未引领人类社会的公平正义进程,反而充满着诸多不公平和非正义现象。马克思立足政治经济学视角,深刻地批判了“西式现代化”对劳动者创造财富的不正义掠夺和对劳动者生存空间的无限挤压,剖析了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存在的不平等交换、不平等分配等问题,并揭示资本主义生产、交换、分配过程中不正义现象的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马克思说道:“在雇佣劳动制度的基础上要求平等的或甚至是公平的报酬,就犹如在奴隶制的基础上要求自由一样。”[14]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在于,资本主义仅仅将人视为创造物质财富的工具,而不是把人视为“人”,普通劳动者的身份不可能与自身平等,而是资本的附属品。韦伯也对“西式现代化”进程中工具理性的过度张扬进行了批判,指出工具理性“决定于对客体在环境中的表现和他人的表现的预期;行动者会把这些预期用作‘条件或者‘手段,以实现自身的理性追求和特定目标”[15]。资本主义工具理性的扩张必然会导致价值理性的缺场,其结果注定是资本主体为达到资本增殖目的而不择手段,这毫无疑问会使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榨更加彻底。工具理性的泛滥是“西式现代化”的重要弊端之一,其给人类文明造成的“发展之痛”不胜枚举,如社会撕裂、价值迷失、贫富悬殊等成为“西式现代化”发展中不可逾越的“卡夫丁峡谷”。

“西式现代化”对工具理性的高扬,势必把占有生产资料、物质财富作为社会的基本信条和行动准则,这必然给人类带来不公正和非正义。中国式现代化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充分汲取和借鉴了其他现代化模式,尤其是“西式现代化”的经验,始终把公平正义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16]。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本质规定。只有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奋力谱写新篇章提供坚实的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公平正义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强调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7]。为此,党中央通过制定和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等举措,解决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历史难题;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行收入分配体系改革,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问题;通过强化依法治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科学立法、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公正司法,破解司法领域长期存在的顽瘴痼疾等,极大地提升了人民对公平正义的感知。因此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是充满公平正义的现代化。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11]40。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式现代化”,个体在现代化进程中享有的权利是公平的、履行的义务是公平的、发展的机会是公平的、规则的约束是公平的。中国共产党把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贯穿至现代化建设的全部实践过程中,在司法、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全面贯彻落实公平正义基本原则,并将其作为社会的核心价值指向。

三、中国式现代化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终其一生追求的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主题。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投身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强大精神力量,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和为民服务的真挚情怀,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崇高的精神品质。

(一)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人的现代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现代化的目的为何?现代化的使命为何?这是人类探索和实现现代化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无论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的现代化,还是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等,就其实质而言都是人的现代化的不同存在样态和不同表现形式。实现人的现代化既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议题和中心任务,也是现代化发展的动力基础。总体来看,无论是“西式现代化”,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都属于人类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组成部分。然而,“西式现代化”过程虽然在客观上带来了生产方式的變革和生产力的进步,提升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化程度,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本质决定了其只能是少部分人在充分享有资本主义生产创造的相对充裕的物质财富基础上的现代化,是以牺牲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基础的现代化。因此,“西式现代化”既不是以实现多数人的现代化为实践指向,也不是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而是以实现资本的无限增殖为追求,以满足资本主体的无限贪欲。中国式现代化是真正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是无差别的、普惠式的现代化,把人当作现代化的目的,而不是手段。人的现代化是一个持续绵延的过程,与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社会生产力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为实现人的现代化创造了前提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何种类型的存在“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3]520。人的现代化能否得以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现代化程度和水平。现代化的社会生产力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不仅能够满足人的多维需要,而且还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生产力的现代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社会生产力的现代化作为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关键抓手,把人的现代化程度、人的现代化水平作为检验社会生产力是否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尺度,实现了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生产力现代化的同向共进。由此可见,实现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同一个历史过程。

(二)中国式现代化以人的协调发展为基础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特质。只有人的需要、人的能力、人的交往和自由个性等各方面共同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求发展内容的全面性以及发展方式、发展维度的协调性。马克思深刻地批判和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劳动异化、资本剥削给人带来的单向度发展、片面发展和畸形发展,使人“生来只适宜于从事片面的特殊职能的劳动力得到发展”[13]404。这种不平衡的发展、不协调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使人成为单向度的存在,而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人”。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将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协调性作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表征,旨在通过解决社会发展面临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难题,推进实现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充分表明中国式现代化对现代化建设协调性和平衡性的高度重视。就物质文明建设而言,物质生活是其他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物质文明是其他一切文明的根基。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2]591。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把物质文明建设置于现代化建设首要位置,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实践动能,促进各种经济要素的充分涌流,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殷切期待。中国式现代化在物质文明建设过程中实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真与善、实然与应然有机统一,展现了物质文明建设的平衡性和协调性。从精神文明建设层面看,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要,不断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维度。中国式现代化高度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同发展、协调共进,着力推进人民精神生活的塑造和人民精神世界的丰盈,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1]23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核心内容,把人民精神生活是否充实和富有作为检验现代化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筑牢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根基。从生态环境建设层面看,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宜居的生活环境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中国式现代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反对只盲目追求经济高增速而不顾生态环境损耗和自然资源消耗的片面现代化,主张人与自然均衡发展,把现代化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持续性和可承受性基础上,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理念,实现民生福祉与生态保护相协调,促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有机统一,把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转化为增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人与自然协调的具体举措。

(三)中国式现代化以满足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需要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历史产生的重要基础。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3]531马克思在对人类社会进行“解剖”的过程中发现,人的需要不仅仅停留在满足“第一需要”的层面,还持续拓展着需要的边界和层次,进而驱使人不断延伸实践活动空间、丰富实践活动内容,不断确证自身的本质力量。马尔科维奇也说道,人是“一种能够从事自由的创造活动,并通过这种活动改造世界、实现其特殊潜能、满足其他人的需要的存在”[18]。人的需要的丰富和满足是人本质力量得到充分彰显、充分占有的过程,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动力因素。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是停留在某一阶段静止不变的固定状态,而是持续变动和深化的历史过程,其中必然蕴含着对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变革的新需求新期待,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持续不竭的动力源,内蕴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逻辑。实现人的美好生活需要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规定,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动力和落脚点。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破除了“庸俗唯物主义”把物质利益需求视为人的唯一需要的片面观点,克服了资本主义物质至上的局限,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创造的物质基础为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提供了保障,使人摆脱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束缚和需要异化的桎梏,迈向更加全面、丰富的需要的阶段。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展开把人从“人的依赖”和“物的依赖”的奴役中解脱出来,逐步趋向于“自由个性”阶段,使人成为真正的主体性存在,进而获得人全面发展所需的时间和空间。

(四)中国式现代化以开创人类新文明类型为指引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人类文明也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得到快速发展。长期以来,西方文明在资本增殖逻辑和扩张逻辑作用下肆意向其他国家或地区输出自身的文明观和价值观,不断侵蚀和消解着其他文明生存的空间,由此引发了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是否可以共存的争论。以亨廷顿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基于“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认为不同的文明类型是对抗性的[19],否认不同文明共生的可能性。由此,西方世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所谓的“零和博弈”和“修昔底德陷阱”等论调,根源在于西方现代文明蕴含的根深蒂固的“非此即彼”的对抗性思维。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现代文明的狭隘性和对抗性,主张不同文明之间交融共生,倡导不同文明之间包容、互鉴、平等,反对文明冲突甚至兵戎相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23。追求和平發展是人类共存共荣的前提,也是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内核。以和平发展的方式走向现代化,而非“西式现代化”秉持的“国强必霸”逻辑和奉行的以扩张、对抗、冲突为表征的现代化模式,是由中华文明涵养的和平因子和中国共产党长期坚守的和平发展立场决定的,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文明的根本超越,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在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总体进程中坚持人类共有价值的基本立场,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把各国的前途和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接纳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以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取代文明隔阂和文明冲突,从而扬弃了西方的对抗性、排他性文明逻辑,开创了人类文明互动的新模式,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指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24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开创的新文明类型以辩证方式把握不同文明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使不同文明形态在开放包容的文明场域中实现由文明自识到文明互识再到创新发展”[20],深刻回答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共生共进、共存共荣何以可能、何以可为这个重大的时代课题,缔造了引领人类文明总体发展趋势的新文明类型和文明范式,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精神归依和文明支撑。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325.

[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2.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8]熊治东.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与境界:第十八届“马克思哲学论坛”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37-140.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5-196.

[10]威廉·郑丹·哈沙,崔晓冬.哈佛大学长期研究:中国民众对政府满意度明显上升[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0(5):88.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12]熊治东.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逻辑和世界意蕴[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1-12.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

[15]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第1卷[M].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14.

[16]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26.

[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93.

[18]马尔科维奇,等.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和理论[M].郑一明,曲跃厚,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23.

[19]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161.

[20]王岩,吴媚霞.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逻辑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1(11):12-19.

【责任编辑:何妮】

猜你喜欢

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
论全面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思维
牢记人民至上?确保党媒姓党?坚持党性人民性相统
“人民至上”的真实含义与内在要求
读懂穆青 弘扬穆青精神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