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作业设计探究

2024-06-04鲁上琦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4年4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双减初中物理

鲁上琦

摘  要:初中物理作业设计的核心目标在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促使学生深入复习课堂所学内容,确保对物理知识的全面把握。同时,作业也是教师评估学生课堂学习状态的重要途径。随着“双减”政策的全面推行,传统的题海战术已不再是最佳选择。因此,教师应深入领会“双减”政策的指导精神,致力于创新初中物理作业的实施方式,力求在保障作业质量的同时,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从而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整体效果。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物理;作业设计

“双减”政策的本质在于减轻学生负担。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常因升学压力而陷入题海战术,这不仅无法高效提升其能力,还可能引发其逆反心理,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物理学科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较强,单纯的习题和公式抄写不利于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设计形式多样、科学有效的作业,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并激发物理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造力、创新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确保“双减”政策真正落地。

一、“双减”政策的内涵解读

“双减”政策旨在缓解当前社会日益严重的内卷现象,尤其关注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问题,力求实现“减负增效”的教育目标。在这一背景下,中学物理教师有必要摒弃传统的“题海战术”,转向更为科学、合理的分层教学策略。

分层教育起源于二十世纪的中国,其核心在于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成绩进行差异化教学。随着研究的深入,分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已逐渐完善。其中,分层设计作业是因材施教原则的具体体现,它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潜力和基础知识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群组,并针对不同群组的特点设计作业。这种方式确保了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能得到最佳发展,避免了作业难度不适造成的消极情绪,从而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实施科学有效的分层作业安排,教师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还能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双减”背景下的初中物理作业设计

(一)设计多元物理作业,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中涉及诸多抽象理论知识,易使学生产生理解障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为此,教师应设计多元化的物理作业,旨在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兴趣,并通过物理教学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此举将有效提升学生课后完成物理作业的主动性,使学生感受物理学习的趣味性。同时,教师应将原本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化教学元素相结合,以学生的生活常识助力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

例如,在讲解《运动的快慢》一课时,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物理学中的速度概念,学会运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方式,并掌握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物理计算。基于此,教师可根据学生对速度概念的理解程度,设计形式多样的物理教学作业,如设计实验作业,让学生亲手操作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物理作业,如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小型物理实验,探究物体运动速度与力的关系等。这样的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结合实验作业设计,调动学生作业热情

隨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还需对作业形式进行优化,以满足“双减”政策的要求。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可将生活元素融入其中,通过组织小实验、观察、调查等多样化的实验作业形式,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确保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

例如,学习完《快与慢》的课程内容后,教师可以设计实验型课后作业,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首先要准备所需实验材料,包括秒表和自制玩具小车等,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探讨如何使小车动起来,利用课堂所学内容,判断小车运动快慢的定量,通过测试收集各种数据。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何因素有关”的问题,分析数据并观察,从而得出研究结论。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实验验证,并根据研究结果改进小组内的小车,使其速度更快。同时,学生需分析小车速度慢的原因,并将这些结论记录在调查报告中。这种实验作业设计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验证物理理论,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并提高作业的完成质量。

(三)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内在情感

初中物理知识多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教师可以轻松从实际生活中寻找相关案例或实验性强的实例。在设计物理作业时,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构建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实验或对课本中的经典实验进行模拟,从而达到提升学习效果的目标。此种作业设计方式不仅能丰富作业内容,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光的折射》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个渔民捕鱼的真实场景。在这个场景中,学生在观察渔民捕鱼时会发现,渔民总是精准地将叉子投向鱼的下方,并成功捕获。此时,教师可以提出疑问“这个行为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科学原理呢?”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项富有启发性的课后作业。具体而言,学生需要准备一只透明的玻璃杯,并将其装满水。随后,学生需要将一双筷子斜插入玻璃杯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正面和侧面分别观察筷子的位置变化。通过这类情境化的作业设计,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光的折射现象,进而激发对物理现象的探索热情,并最终总结出相关的物理规律。

(四)采用分层作业的形式,兼顾所有学生

鉴于学生在物理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上的差异性,作业难度的设定亦应体现出相应的层次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差异化作业的策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相应难度的作业内容。在进行分组时,教师需根据学生的物理学习综合表现,将学生划分为努力组、奋斗组和最强组三个层次。对努力组的学生,作业内容应相对简单,以巩固基础为主;对奋斗组的学生,作业难度应适度提升,以促进其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而对最强组的学生,则应设计更具挑战性的题目,以激发他们的潜力和创造力。通过这种差异化的作业布置方式,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均能在其能力范围内取得进步,进而提升整体的作业完成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教学“欧姆定律”的内容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差异化作业。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布置一些涉及“欧姆定律”简单计算的题目,以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对有一定基础但仍有提升空间的学生,可适度提升作业难度,布置一些需灵活运用公式才能解决的题目;对基础扎实且能力突出的学生,则可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激发学生深入探索知识的欲望。通过分层布置作业的方式,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能够让教师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为后续的教学改进提供更加精准的参考。

(五)丰富作业内容,延伸作业的宽度

在为初中生设计物理作业时,教师应致力于丰富作业内容,扩大作业的范围,以确保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物理素养。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教材中的物理知识重点,并据此适当调整作业内容,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作业题目,将学生置于作业的主体地位。这样的做法有助于转变作业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来深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使作业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弹簧测力计”的相关内容时,教材中出现了“胡克定律”的相关内容,这对初学者而言,可能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有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本章节的核心知识点,利用教材资源,对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进行细致的分析。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预习受力分析的相关内容,并深入思考弹簧测力计与受力分析之间的关系。在下一次课堂上,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思考,与教师进行深入地讨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学习资源,通过互联网进行查询。这种作业设计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物理知识。此外,教师可以通过结合信息技术服务,进一步丰富作業内容,帮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这对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六)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强化作业辅导

为了提升初中物理作业设计的实用性,教师需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其作业的指导与辅导,以提升作业完成质量。一方面,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深入分析,识别普遍性问题,并在课堂上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细致点评,从而有效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应采取面评的方式,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逐一解答,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指导。

例如,在“电压电阻”的作业指导过程中,教师应确保熟悉并掌握一系列核心问题,诸如电流表和电压表在电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电阻箱的精确读法以及电压变动对电路的影响等。此外,为优化教学成效,教师应积极采用电子白板工具,绘制精确的电路图,以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相关概念。在个性化教学方面,教师应确保在习题簿中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使作业不仅成为知识巩固的手段,也成为师生沟通的有效桥梁。针对电流短路和断路等复杂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课后提问,并及时为学生解答疑惑。总之,通过这两个层面的精心指导,教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还能为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七)作业设计要体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双减”政策明确提出了“发挥作业的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并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的要求。为了使作业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初中物理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物理原理和科学知识,自主设计实验,完成物理小实验,以此探究物理世界的深奥和奇妙。这样的设计方式,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让其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这也将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例如,当完成“光的反射”的教学指导后,学生应深入理解入射角、法线、反射角等概念,并掌握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的原理。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如化妆品镜子、蛋糕盒等,并辅以胶水、剪刀等工具,自主设计并制作一个潜望镜。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模拟水下观察水面物体的情景,展现自己的创意和技能。同时,通过比较和评价彼此的作品,学生可以相互学习、互相激励,提高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这样的活动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还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强调学校需将作业设计纳入教师专业素养及教学实际绩效的考核评价体系中,并加强对作业设计“减负”效果的监督以及对设计合理性的检查。鉴于初中物理学科显著的理论实践性,物理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必须全面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整体角度出发,创造多样化的核心作业内容,确保作业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连,以提高作业的实际效果。同时,物理教师还需充分发挥作业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将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结合物理学的理论实践性特点,科学规划与设计作业内容。

参考文献:

[1]周新林. 双减政策下初中物理校本作业的探索[J]. 中学理科园地,2023,19(06):67-68.

[2]张小玲. “双减”政策下的初中物理作业优化策略[J]. 新课程研究,2023(26):16-18.

[3]夏志东. 基于“双减”政策的初中物理作业布置原则及控制策略[J]. 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02):50-52.

(责任编辑:张涵淋)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双减初中物理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