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结:一位诗人的回忆和思考
2024-06-04金铃子
金铃子
2023年10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朱传富的诗集《支撑》。朱传富在诗集中用文字展现给读者的不仅有美景,还有乡村生活情景的描绘和对童年时光的回忆。普顺镇在朱传富的笔下犹如一幅画卷,河流宛如家乡的血脉静静流淌,不高不矮的山脉环抱着村庄,守护着家园;柔软的大地孕育了葱茏的草木,肥沃的田野养育了家乡的亲人。随着时代的变迁,返乡的诗人看到曾经衰败的家乡近些年又迎来了生机。读完这些诗作,我仿佛在诗人的描摹中回到了垫江县普顺镇。因为同为垫江人,我对这片土地的认知与朱传富有着或多或少的相同感受与情感。
朱传富用诗歌表达了对家乡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如诗集中的《家乡》这首诗,通过对家乡的大地、山川、田野、村庄等的描绘,朱传富展现给我的是,被鸟鸣关照的村庄,这里有闲散的乡音、羊群与他的少年时光,给人一种宁静、朴实和温馨的感觉。在融入乡村生活情景的诗作中,诗人回到了童年时代,在回忆中更多是对家乡的思考。在诗人的回忆中,乡音悠悠,宛如一股温暖的东风,吹拂着故乡人的心灵;羊群在大地上自由自在地奔跑,伴随着的是童年时光的闲散生活;少年时光如慢慢流淌的溪水,带着纯真和快乐,在家乡的田野中弹奏出最美妙的乐章。
在《磨滩》中,朱传富写道,“天上的星星夭折,坠落人间/砸成这一个个谜语”。这不仅让人联想到星星坠落后的轨迹,诗人对美好的怀疑和疑惑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诗人用蜂窝和水灵灵的眼睛来形容石滩的形态,蜂窝里没有蜜蜂,水灵灵的眼睛只会傻傻地望着天,俯视石滩呈现出“谜语”的场景,暗示石滩上生命的寂寞和迷茫。当诗人回忆起自己童年曾在这里摸过鱼,捡过漂亮的石子,在这个布满预言的镜花水月般的石滩度过的快乐时光时,回忆又与当下诗人的漂泊形成对比,以此强调人生的多变。尽管归来的诗人已经过半世的漂泊,但只有石滩依然安静如初,如新打磨的镜子一样反射着天堂的光,映照着人间的悲欢,与人生的短暂形成鲜明的对比。朱传富借磨滩抒发了对人生漂泊的感慨和时间流逝的人生思考,石滩因此成为诗人心里的永恒和美好的象征。
在《箩篼湾》这首诗中,朱传富描述的是对一个村庄变迁的怀旧之情。诗中的“箩篼湾”每一次“改头换面”都锣鼓喧天,人流如潮,暗示了社會的变迁和发展。朱传富将自己比作不起眼的“音符”,在美剑、定飞等人的陪同下听他们介绍农家乐、私塾和箩篼等新旧事物,讲述关于这个村庄的历史和文化。与眼前看到的各种场景不同的是,诗人试图在心里将村庄的柏油路还原成田坎,将农家乐还原成油菜花海,但时间、青春和那时的美好却已无法还原,流露出诗人的怀旧之情。诗人知道时光不会倒流,希望能通过诗歌对自己“洗心革面”,期望“箩篼湾”的美好能留在诗中。诗里的“箩篼湾”成了诗人怀念过去和追寻未来的象征,在留恋过去美好时光的同时,借诗歌的表达力展望未来。在这首诗中,虽然朱传富希望能将现在的村庄变回过去的样子,让田坎成为童年的场景和记忆,但在对过去美好的怀念中却有着对未来美好的向往;尽管“箩篼湾”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但诗人依然记住了与家人一起走过的柏油路和在油菜花海中闲逛的时光,通过隐喻和比喻等手法,将对过去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融合在一起,呈现出诗人内心深处对家乡未来的真挚情感。这种对家乡的真挚情感在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能产生共鸣,正如我在欣赏这首诗时也勾起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因此,读诗集《支撑》能让读者从中找到自己与故乡的情感纽带。
朱传富与故乡的情感纽带可从《田坎》这首诗中管中窥豹。诗的开头部分,诗人把自己的生活空间比喻成一条坑洼不平的田坎,然而田坎上生长着稗子和小巢菜,两旁是青蛙和飞虫,田坎的延伸处是不断相接的稻田,农田中呈现出的宁静和生态景观,正是诗人向往的生活空间。接下来,诗人并没有深陷坑洼不平的田坎,而是将笔触深入记忆深处,回忆春耕时父亲用钉耙挖土加固田坎,自己迈着小脚丫在新筑的田坎上蹒跚行走的情景,在对父亲的辛勤劳作表达敬意的同时,传递出父亲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之初给予的修正,强调诗人在乡村生活中的成长经历以及与田坎的亲密关系。诗的最后,田坎一头连着故乡的家,另一头连着公路,连接着诗人漂泊半生的城市。农田是诗人的家庭生计来源,是父亲辛勤劳作的地方,作为这首诗中的一个重要场景,不仅展现出诗人童年时与田坎相连的紧密状态,也表达了他对父亲辛勤劳作的养育之情的感激,更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念之情。田坎作为象征性元素,承载着丰富的意义,在见证诗人童年的同时,也是他与家乡的情感纽带。诗人透过描绘童年时在田坎上学步的画面以及父亲在农田劳作的景象,用田坎连接家乡和城市,不仅呈现出诗人的成长岁月和艰辛的漂泊旅程,更是对家乡、家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当田坎成了诗人创作的舞台和表达情感的载体时,也让读者更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乡土情结。
用作诗集名的《支撑》这首诗,朱传富更是将个人的回忆和情感融入诗歌之中,通过柑橘成熟的意象,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感激之情,还表达了对家人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美好祝愿。在柑橘园中,诗人用石块撑开柑橘树枝,为阳光留出空隙,同时也通过这一场景表达对父亲的回忆和对人生的思考。尚未成熟的果实“喝饱阳光的汁液,香甜如蜂蜜”;父亲护着诗人攀爬晃动的梯子时表现出喜出望外的神情,让父爱的温暖和关怀一览无余。柑橘与阳光在恋爱中生长,一起迎来果熟蒂落的时刻,正如父爱的支撑和引导让诗人在艰难中长大成人并走向成功。生命的成熟和蜕变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地变化,朱传富通过这首诗传递的是关于父爱和对生命的感悟。
回到家乡的人一定会回到自己的老屋。《柿子树生长在理想的位置》这首诗讲述的是朱传富在老屋旁种植柿子树,透过柿子树的生长和变化表达诗人对母亲的思念。诗人和母亲在老房旁边栽下柿子树,当诗人在外漂泊时,母亲像对待远行的儿子一样呵护和照顾柿子树;当母亲过世后,柿子树的枝条反复折断,犹如孤儿一般,但又不断从其他树枝上长出新芽,正如异乡徘徊的诗人做过不少关于柿子树的梦。少年成白首,柿子树依然住在朱传富的内心深处,“幸而柿子树还长在我心田/年年挂满丰硕与光亮”。诗人借柿子树在理想之地的生长来比喻自己在异乡的生活,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理想的追求。我认为诗里的“光亮”指代遥远而神秘的存在,当柿子树成为诗人异乡生活中的精神寄托时,诗人内心的光芒正是遥远而神秘的柿子树给予他的力量。作为一种象征,柿子树“重新挂起红灯笼/仿佛,母亲从枝间/探出头来等我。回家”。诗人将母亲与柿子树联系在一起,是诗人对家乡的珍视,将柿子树视为母亲赋予他的光明和温暖,给予他慰藉和安慰,更是诗人对母亲的怀念。家乡是诗人的精神支柱和情感依托,而柿子树或那些记忆则成了他内心的纽带,也是对生命的感激和超越世俗欲望的人生追求。无论身在何处,朱传富对家乡的思念与他和柿子树在“理想的位置”一起成长完美契合。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柿子树表达母亲在他心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柿子树也成了他内心的“光芒”和力量,更是赋予柿子树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
在《发光的柿子树》中,朱传富同样用柿子树象征母亲,“离我最近的是阳光/准时照亮这半间屋子/不易察觉地停留,挪动,离开”。阳光作为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物,代表时间的流动和变化,而母亲种下的柿子树不仅接受阳光的照耀,还有月光的滋养,但月光躲藏在高楼的背面,不知道何时来何时走,只是在诗人的灵魂深处发光。由于月光的神秘和不可捉摸,诗人以此暗示自己对诗歌的感受和对诗歌理解的困难。诗人在作品中通过对阳光、月光和诗歌的描绘,以及将柿子树作为母亲的象征,在传递光明、温暖和母爱的同时,表达对于诗歌理解的思考。正如诗中所描述的,柿子树在夜晚发出柔和的光芒,就像母亲的关爱给予诗人无尽的温暖和爱,激励着他在诗歌道路上坚持不懈地勇敢前行,走向未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乡情结,而家乡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归宿。读完诗集《支撑》,我认为这些诗歌既是朱传富对家乡和童年回忆的思索,更是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散发着一个诗人用诗歌讲述故乡的迷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