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艺术指导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与策略

2024-06-03李晓蕾王皓

当代音乐 2024年5期
关键词:钢琴艺术指导综合素养课程建设

李晓蕾 王皓

[摘 要] 在高职院校器乐演奏教学、声乐教学、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均有钢琴艺术指导的身影,如何提升钢琴艺术指导水平并优化育人效果,成为高职院校要探究的问题。文章针对钢琴艺术指导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现状、策略加以分析,结果表明,高职院校要把钢琴艺术指导、专业教育理论高度融合在一起,立足高职院校建设配套课程,赋予钢琴艺术指导丰富性,聚焦职业生涯规划加强指导,提升专业人员的综合素养,继而在高职院校教学活动中发挥钢琴艺术指导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钢琴艺术指导;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 J6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4)05-0053-03

钢琴艺术指导主要是指通过钢琴伴奏的方式引领学习者整体把控艺术作品,深度解析作品内涵,还能进行细腻的诠释,使学习者得以强化艺术表现力。在高职院校中钢琴艺术指导参与多类艺术教育活动,有些指导人员存在不了解教育理论、指导方式僵化、综合素养欠佳等问题,出现了很难满足艺术教育需求的情况。基于此,为了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水平,探析钢琴艺术指导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钢琴艺术指导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现状

在高职院校中,钢琴艺术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教育领域:第一,乐器演奏教育。钢琴和声丰富,能模仿各类器乐,还能给东西方器乐伴奏,在伴奏中协助完成塑造艺术形象、抒发乐曲情感、呈现乐曲主旨等任务,亦可协助弹奏者把控作品风格,同时培养弹奏者合奏、重奏等专业素养;第二,声乐表演教育。钢琴在声乐表演教育中的应用频率较高,声乐演唱、钢琴伴奏能有机融合,并形成一个整体,更加完整地展现乐曲深意,基于此高职院校要重视钢琴、声乐演唱的高度配合,钢琴艺术指导不仅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还能协助演唱者弥补缺陷,更好地调控音色、速度、力度等方面,亦可在钢琴艺术指导的帮助下解析作品,驾驭各类演唱风格,同时探索二度创作之路,继而助力声乐演唱者提升专业素养;第三,舞动艺术教育。舞蹈语言是音乐艺术的延伸,钢琴艺术指导能协助舞者感受乐曲节奏,理解乐曲内涵,帮助其根据乐曲设计具有适宜性的舞蹈动作,并能依托旋律赋予动作流畅性、协调性、完整性,达到用舞蹈语言抒情的目的;第四,艺术通识教育。美育是高职院校教育主要内容,在五育并举背景下能达到以美养德、以美健体、以美培智、以美促劳的效果。基于此,高职院校需加强艺术通识教育,为了提高美育质量加大钢琴艺术指导的力度[1]。

虽然在高职院校教育活动中钢琴艺术指导出现的频率有所提高,肩负美育责任,传输艺术知识,优化育人效果,但有些高职院校钢琴艺术指导存在下述问题:第一,钢琴艺术指导、专业教育理论有待融合,钢琴艺术指导存在过于随意、盲目的问题,出现了指导效率低、缺乏专业性等情况;第二,缺乏配套课程,高职院校钢琴艺术指导理论不扎实、内容不具体、未能渗入德育,影响指导效果;第三,钢琴艺术指导方式有待创新,有些指导人员存在轻视师生交互、过于主观、不重视反思等问题,习惯依照固定的方式落实指导目标,造成了指导脱离学情的后果,亦会阻碍高职艺术教育变革;第四,钢琴艺术指导未能与职业规划关联在一起,这就使得钢琴艺术指导失去了高职院校教育特点,很难引领学生从就业角度出发学习实践,不利于学生提升就业能力;第五,钢琴艺术指导综合素养有待发展,出现了演奏技术、教育思想等方面未能与时俱进的情况,这使得钢琴艺术指导失去了心理教育、五育并举等功能,影响基于钢琴艺术指导的高职教育成效。

二、钢琴艺术指导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策略

(一)钢琴艺术指导、专业教育理论高度融合

钢琴艺术指导若想扎根高职院校教育场域需了解专业教育理论,受理论驱动开展指导工作,同时端正指导态度,优化指导思想,使高职钢琴艺术指导能有据可依,解决钢琴艺术指导脱离高职教育活动的问题。钢琴艺术指导、专业教育理论融合的关键点主要有两个:其一为聚焦特定专业完善育人理论。以舞蹈专业教育为例,钢琴艺术指导人员应掌握舞蹈表演基础性理论知识,协助学生掌握舞蹈表演技能,基于舞蹈教学理论、舞蹈编排理论引领学生提升专业素养,能从事演出经纪、文化创意、舞蹈教学、舞蹈表演等工作。因为舞蹈专业人才要具备基本知识能力、专业知识能力、职业素养,所以钢琴艺术指导要了解与身体控制、古典舞身法、民间民族舞表演、肢体语汇、舞蹈策划等方面有关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语言表达、审美鉴赏等理论,使学生能在钢琴艺术指导的助力下增强专业素质。因为钢琴艺术指导聚焦高职声乐、器乐演奏等各个领域,所以要根据专业教育目标主动接触、学习、运用相关教育理论,使钢琴艺术指导能事半功倍;其二为聚焦艺术通识教育完善育人理论。无论是艺术专业学生,还是非艺术专业学生,均需接受美育,此为钢琴艺术指导的职责之一,专职人员要从提升艺术通识教育水平的角度出发接触各类教育理论,凸显美育价值。例如,钢琴艺术指导人员可将指导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融合在一起,引领学生关注语言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内省等智能对艺术体悟、艺术表现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还能用多元智能解决艺术探究中碰到的问题,如旋律问题、审美问题、二度创作问题等,这亦可挖掘学生的智能发展潜力,对学生系统性、自主性获取美育知识有益。除了多元智能理论以外,实践证明,分层施教、支架教育、建构主义、实用主义等理论均有推动教育进步的价值,基于此钢琴艺术指导人员要广泛接触教育理论,扩宽理论视野,健全理论体系,为高职美育给予支持[2]。

(二)立足高职院校建设钢琴艺术指导配套课程

在高职院校开展钢琴艺术指导活动,可满足声乐、器乐演奏、舞蹈等专业教育需求,虽然相关指导嵌入专业并以专业课程为抓手,但钢琴艺术指导亦需有配套课程加以支撑,达到整合教育资源的效果,使钢琴艺术指导更具规范性、长效性。立足高职院校建设钢琴艺术指导配套课程的要点有以下几个:第一,明确根本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并在立德树人任务的驱动下渗透德育元素,凸显钢琴艺术指导的思政教育属性,这符合课程思政发展要求,例如可以在钢琴艺术指导过程中引领学生诠释红色主题乐曲,在掌握旋律、风格等知识的前提下洞悉乐曲内涵,体悟爱国主义精神,迸发爱国热情,坚定“四个自信”,一方面更好地完成声乐演唱、舞蹈创编等学习任务,另一方面从音乐作品内获取德育养分,有效健全人格,提升道德修养,实现高职院校德育目标。除德育常态化以外,相关课程还要以育人为本,根据高职院校学生不同学段、专业以及必修课、选修课建设配套的钢琴艺术指导课程,确保相关课程与学生成长息息相关,解决钢琴艺术指导脱离学生群体的问题。立德树人属于课程建设根本任务,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目标亦可指引课程建设,这就需要钢琴艺术指导在了解高职院校发展方向、战略定位的条件下完成课程建设任务;第二,依据钢琴艺术指导职责建设配套课程,用以增强指导人员的专业素质。例如,相关课程可将深入剖析音乐艺术作品并用演奏技法加以诠释视为建设的着力点,以时间线为载体,引入各个国家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品,并对作品背景、风格、曲式结构、情感内涵、创作目的、演奏技巧等方面加以分析,使课程能变成一种工具书,协助钢琴艺术指导根据高职教育需求妥善处理音乐作品。除诠释音乐艺术作品以外,钢琴艺术指导还肩负着普及声乐知识、引导学生审美等责任,这些责任均可成为课程建设发力点;第三,建设双师型课程,因为钢琴艺术指导在高职院校主要发挥伴奏作用,所以能与声乐、器乐、舞蹈等专业教师通力合作,携手育人,优化钢琴艺术指导效果,基于此高职院校要从构造双师课堂的角度切入建设配套课程,为教师紧密配合、优势互补提供条件;第四,建设多模态课程,展现出网络资源的育人优势,使钢琴艺术指导课程更具直观性,可以更好地引领人、感染人、启发人。实践证明,微课能增强钢琴艺术指导的灵活性,主要因为微课内容简短、形式可变、生动、多元,可满足演示、评价等教学需求。钢琴艺术指导人员可以根据高职院校教育安排聚焦主题建设微课,灵活运用网络元素,挖掘数据资源,打造混合式指导情境,确保课程可看、可听,激活学生感官,帮助学生接收听觉、视觉信号,实现多媒介接受钢琴艺术指导的目标[3]。

(三)赋予钢琴艺术指导丰富性

钢琴艺术指导在高职院校中若想落实育人目标需在教学形式创新的层面上下功夫,一方面在专业教育领域深耕,另一方面探索融合育人出路。例如,钢琴艺术指导在高职声乐教育领域可使用艺术歌曲,引领学生关注富含诗意的钢琴曲,舒曼、格里格、莫扎特等人创作的乐曲均有文学属性,西方诗歌为钢琴曲创作提供了灵感,选择富含诗意的乐曲引领学生进行常态化声乐练习,不仅能助其优化乐感,还能感悟乐曲深意,增强声乐艺术鉴赏思维的灵敏性与活跃性。因为富有诗意的钢琴曲将唱词、乐曲融合在一起,所以学生能掌握借助音乐旋律解析唱词含义的方法。钢琴艺术指导还可在声乐教育中使用歌剧作品,将歌剧中的故事情节与声乐练习关联起来,使练习更具表演性、趣味性、情境性,为学生依据歌剧故事在练习中投入情感并塑造完整、生动的声乐人物给予支持,进而提升高职院校声乐艺术教育水平。在基于声乐教育的钢琴艺术指导过程中,还可使用民族歌曲,如《浏阳河》《四季》等,国内外民族歌曲可为学生解析地域性元素对音乐作品发展与诠释所带来的影响提供条件,学生能在对比、总结等高阶思维的驱动下增强声乐艺术感悟力,亦可激活文明互鉴思想,增强民族音乐文化自信心,达到德育融入钢琴艺术指导的目的。再如,钢琴艺术指导可推行“指导+”模式,为的是提升教法融合育人水平,在多种教法联合运用、优势互补的条件下提高钢琴艺术指导有效性。以“指导+议题探究”为例,钢琴艺术指导人员可先组织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诠释艺术作品,再围绕“哪种表演方式更好”这一议题各抒己见,给学生反思、表达、内省的机会,助力学生群体高效交互,在交互环境中碰撞艺术火花,扩大艺术思维覆盖范围,对专业性、风格性、个性化的表演有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这对学生强化艺术表现力有益。实践证明,“指导+合作表演”“指导+问题驱动”等均有育人价值,钢琴艺术指导者要根据高职院校教育需求灵活使用指导模式,解决钢琴艺术指导形式固化、效率较低等问题[4]。

(四)聚焦职业生涯规划,加强钢琴艺术指导

钢琴艺术指导应有目的性与进阶性,还要体现出高职院校教育特点。基于此,高职院校钢琴艺术指导应以入学新生、大二学生、即将毕业的学生为主体展开育人工作,将艺术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关联在一起。对于入学新生来讲,钢琴艺术指导人员要讲明艺术学习方向、要求、方法等内容,还要说明有关知识、技能对未来就业、创业带来的深远影响,助力入学新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二学生来讲,钢琴艺术指导人员要助其强化专业素质,关注各个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聚焦需求展开指导,使大二学生能更加坚定职业发展目标,亦可从实现职业发展目标的角度出发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钢琴艺术指导则根据该方案提供相应的服务,为学生补短板、强素养给予支持。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讲,钢琴艺术指导要助其了解现阶段各个岗位的用人情况,研判职业发展趋势,在日常训练指导中剖析个人能力与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从缩小差距、高效就业、成功创业的角度出发加强指导,使钢琴艺术指导思想、手段、内容更具实效性[5]。

(五)提升钢琴艺术指导人员的综合素养

钢琴艺术指导人员的综合素养会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育人成效,这就需要高职院校重视组建一支综合素养过硬的指导团队。首先,钢琴艺术指导人员应了解教育方针,能在五育并举的前提下完成授课任务,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层面上花心思,继而强化政治素养,坚定教育立场,守住教育初心,完成育人任务;其次,钢琴艺术指导人员要持续增强专业素质,不断接触各类音乐作品,养成经常赏析优秀作品的习惯,亦可加强气息、指法等方面的练习,还要抓住合奏、重奏等表演机会,累积演奏与伴奏经验,专职人员亦需重视创编钢琴曲,深植钢琴民族化发展场域,用民族元素开展创编活动,同时对民族舞曲、民俗歌曲、传统戏曲等音乐作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探索东西方音乐碰撞交融出路,有效扩宽眼界,赋予艺术体系延伸性,继而更好地完成钢琴艺术指导任务;最后,钢琴艺术指导人员要强化道德修养,做“四有好老师”,用耐心、爱心、责任心、同理心完成指导任务,用不怕失败、坚持不懈、追求卓越等精神品格感染人,使高职学生能受到启发,优化学习状态,提升专业素养,助力高职院校达成教育目标。

结 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钢琴艺术指导可深入专业人才教育各个领域,同时满足艺术通识教育需求。基于此,钢琴艺术指导人员要树立五育并举意识,基于立德树人开发配套课程,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亦需革新指导方式,同时提升政治素养、专业素养与道德修养,继而更好地落实钢琴艺术指导目标,助推高职艺术教育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 邹力征.高校钢琴艺术指导的声乐教学实践研究[J].艺术教育,2023(10):106-109.

[2] 郝蓉蓉.钢琴艺术指导的影响及创新应用探究——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法系统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3(09):130.

[3] 郑乔一.钢琴艺术指导与声乐演唱“协同作战”探究——以高职音乐教育为例[J].音乐教育与创作,2022(10):18-21.

[4] 张晓晓.艺术类高职院校“钢琴合作课”之初探——以湖北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钢琴合作课”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17):77-79.

[5] 李玲.高职声乐钢琴艺术指导实践的教学探究[J].中外企业家,2020(15):200.

(责任编辑:韩莹莹)

[收稿日期] 2023-12-19

[基金项目] 2023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2023B134)。

[作者简介] 李晓蕾(1982—  ),女,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王  皓(1974—  ),女,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哈尔滨  150030)

猜你喜欢

钢琴艺术指导综合素养课程建设
钢琴艺术指导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
浅谈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演唱中的合作与艺术指导性
刍议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浅谈钢琴艺术指导在美声唱法演唱中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童诗”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