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24-06-03朱雪华
朱雪华
【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对小学数学教育工作提出的要求,其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考虑小学数学教育阶段的特殊性,教师需要先做好学生的数学启蒙,才能够对他们进行核心素养培养.基于此,文章从核心素养导向下课堂教学的关键点出发,从设计趣味课堂活动、开展探究学习模式、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抓住生活教育契机四个方面探究了核心素养导向下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旨在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推进教学改革进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三个方面.在教学改革工作如火如荼开展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将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作为关键目标,通过对自己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丰富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探究性学习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推理意识、运算能力及空间观念的锻炼,由此实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课堂教学的关键点
(一)师生之间的关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原因,因为只有当师生关系处在和谐、融洽状态时,学生才愿意配合教师进行知识学习,才会主动去进行思考和探究,而这正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低自己的身段,与学生做朋友,让学生感受和意识到自己与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结合对学生认知水平、兴趣需求的分析,为他们创设出符合认知兴趣和思维能力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进行知识学习,由此实现对他们学习能力的锻炼,给学生恰当、合理的学习反馈,实现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教学内容的质量
教学内容的质量也会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构建质量,所以做好教学内容的质量控制也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关键.例如,在进行某一知识点的学习时,如果教师只是以单一说教模式进行授课,那么此种方法既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兴趣,也没有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课堂教学质量必然不会太好.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对教材内容予以充分分析,提取核心内容,结合对学生思维能力、认知兴趣的分析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争取做到在调动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思维予以启发,由此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
(三)后续的教学服务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项具有持久性的工作,无论课堂上师生互动多么频繁,学习效果多么好,如果教师不在后续课堂中带领学生进行复习,那么学生都会出现遗忘知识的问题.有人认为此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学生学习不够用心,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本就非常有限,而他们每天都要学习新知识,在大量新知识面前,一次性知识被覆盖是必然的.所以,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出现,让学生能够牢固掌握各个知识点,教师一定要做好后续的教学服务,定期带领学生进行复习,帮助他们回顾已经掌握的知识,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关联,由此做到既可以学习新知识,又不会忘记旧知识.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设计趣味课堂活动,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保持较强的学习积极性是基础性教育目标.在该目标的引导下,教师需要开展有趣的课堂活动,通过对符合学生兴趣需求素材的合理应用,完成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考虑到小学生心智水平发展的特殊性,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需要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为此设计一些具有明确目的性的师生互动活动很有必要.通常情况下,为了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教师会在与学生的日常交流中进行引导性提问,在学生的回答中进行信息的收集,从而找到最合适的教学要素.
例如,在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点教学之前,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初步拟定采用游戏教学法和信息技术教学法两种方法,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两者不能在课堂上充分融合应用,哪种方法对学生兴趣的调动效果更好,让教师犯了难.于是,教师在课前与学生进行了如下对话: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生:“喜欢!”(异口同声)
师:“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也喜欢!”“更喜欢!”“非常喜欢!”
师:“如果让你们在看动画片和玩游戏中选择,你们会选择哪一个呢?”
生:“看動画片!”“玩游戏!”
师:“选择看动画片的学生举手.”
教师查人数……
师:“选择玩游戏的学生举手.”
教师查人数……
经过人数对比,选择“玩游戏”的学生更多,于是教师决定选择在课堂上采取游戏教学法进行授课.在游戏中,教师会为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纸板.学生需要观察教师展示的长方形模型,之后在规定时间内自己动手进行测量、绘制、裁剪和粘贴,制作出同样的长方形模型,完成得又对又快的学生获得游戏胜利.
在此种互动模式下,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学习兴趣的激发,还能够获得思维、动手能力的锻炼,这可以让学生获得充分的调动,让他们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以更好的状态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这会给课堂教学效果带来积极影响,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会因此得到培养.
(二)开展探究学习模式,强化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的核心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所以在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状态,依据学生当前思维水平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启发式学习活动,以求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数学思维的锻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综合分析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水平的基础上,认为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模式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此种方法能够为学生提供以实践为方式的学习机会,其不仅可以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还能让学生在探究、思考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的锻炼,这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开展探究式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教师要做好知识难度和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分析,根据知识难度为学生设计对应的探究学习活动,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探究式学习目标.例如,在进行“时、分、秒”知识点的学习时,教师在分析学生学习能力水平过程中发现他们具备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而且本课知识点的难度也不是特别高,于是教师就为他们设计了“制作表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在该活动中,学生要结合自己的认知进行表盘刻度、数字的设计,同时要自主设计表盘上的指针,并将其安装到表盘上(学生作品举例如图1所示).学生完成表盘的制作之后,教师会让学生以自己的表盘为模型与教师进行互动.如教师说出“8点35分”“11点10分”等时间,学生要将表盘指针拨到对应时间位置,以此实现对他们的自主学习效果的考查.
而在进行“面积的变化”内容学习时,教师在综合分析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基础上,选择将他们组成学习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去进行图形放大后的尺寸测量,计算图形放大前后的面积,并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规律.在该探究活动中,因为学生已经完成了比例知识的学习,所以他们的学习能力、思维水平是能够完成探究任务的.在学生完成探究之后,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各小组分享本小组的探究经验,并带领大家一起进行“图形尺寸对比表”(见下表)的填写,让各小组在填写的过程中进行互动讨论,进行思维交互,由此做到以探究性学习任务为基础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效果,促进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提升.
(三)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几何直观素养
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几何直观非常重要,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其予以培养,帮助学生构建起基础的几何直观,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基于对小学生心智水平的了解,教师明白他们更喜欢形象直观、逻辑简单的知识,所以,教师需要将具有难度的数学知识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从他们擅长的角度进行学习,获得几何直观素养的提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教师为学生设计了很多学习模式,如模型拼装演示法、动手实践学习法、信息技术辅助法等,其中信息技术辅助法的应用效果最为突出.信息技术辅助法作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其在培养学生几何直观素养的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可以发挥出形式多样化、资源丰富化的特点,让学生原本理解困难的知识以形象直观、逻辑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其他教学方法达不到的效果.例如在进行“多边形的面积”知识点学习时,学生遇到了思维困境,他们无法找到计算多边形面积的方法,因此非常困惑.针对学生表现出的学习状态,教师选择用信息技术将教材中的多边形呈现出来,通过作辅助线的方式,带领学生将未知的多边形拆解成多个已知图形,然后进行面积的计算.如图2所示,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将该多边形分解成了3个三角形,然后让学生根据学习的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对3个三角形面积进行计算并将结果相加到一起,完成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学生在思维方式上受到了教师的点拨,掌握了如何将未知的多边形转变成已知的图形,这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解题能力,还对学生的几何直观素养进行了培养.在此基础上,为了考查和锻炼学生,教师仍以图2为例,让学生寻找其他作辅助线的方式,探究是否有更方便、快捷的方法,以信息技术为辅助的学以致用课堂由此得以构建.
(四)抓住生活教育契机,锻炼数学应用能力
在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也需要重视.数学作为一门以生活为基础的科学学科,其知识的应用自然也离不开生活.在这种前提下,教师想要对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予以锻炼,就需要做好对生活元素的充分利用,抓住生活教育契机,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他们以生活角度去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和应用,由此实现对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基于對小学生心智水平的了解,教师在设计生活化课堂时,也要注重兴趣、参与性、体验感等要素,因为这些要素是保证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关键所在.例如在进行“升和毫升”知识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升和毫升的容量单位特点,促进学生对升和毫升关系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准备了“袋装牛奶”“罐装饮料”“瓶装水”和“桶装油”几个生活中较常见的事物,让学生对包装上的单位进行观察,结合包装的特点分析升与毫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为了强化和巩固学生对升、毫升单位的记忆,教师还会在课堂上与学生针对“更换单位行不行”的话题进行讨论,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能不能将“袋装牛奶”“罐装饮料”上的毫升单位更换为升,将“桶装油”上的升换成毫升.学生普遍认为更换单位的方案是可行的.这时教师再提问:“为什么市面上的商品并没有这么做?”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之后,教师会举出厘米和米、克和千克等例子.最后,教师会为学生举出更多生活中以升和毫升为单位的商品,让学生根据他们所学的知识进行单位填写,由此做到既可以强化他们对本课知识的记忆,又能够提升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良好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
结 语
总之,教师明确核心素养的教育指导地位,开展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工作,是推动小学数学教育进步,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方法.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执行过程中,要多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实现对他们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保证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互动学习状态,提升他们的课堂活跃度和反馈性,让学生在与教师的积极互动中提升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效果,由此完成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变得更为科学、高效.
【参考文献】
[1]吴珊珊.素养为基,以“减”做“加”: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分析[J].考试周刊,2023(41):68-73.
[2]谢彦博.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生本课堂分析[J].文理导航(下旬),2023(11):43-45.
[3]何静琦.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启迪与智慧(上),2023(10):68-70.
[4]杨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分析[J].新智慧,2023(27):113-114.
[5]姚丽红.小讲师,大学问: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案例的思考[J].试题与研究,2023(27):4-6.
[6]刘玉平.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小学数学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8(18):97-99.
[7]陈如娟.互联网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26):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