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导向”与初中体育教学改革刍议
2024-06-03敖华君
敖华君
摘要:“成长导向”是尊重人才成长规律的根本要求和集中体现,初中体育教学坚持“成长导向”,是破解威胁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教育内卷这一时代难题的观念基础。为此,教育者需要更新体育理念,归还体育本体地位;学习者需要体验成长过程,回应自身成长需要;而在更为具体的实践层面,则需要从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空间、形式和制度建设上发力。
关键词:成长导向;初中体育;教学改革;教育内卷;本体地位;成长需要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14-0065-04
在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历史征程中,产业化升级对更高层次、更精确规格人才需求的迫切性在教育领域有明显的体现,它会使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加剧。而这又会通过教育体制自上而下将压力传导到基础教育层面,使得基础教育出现内卷现象。在大家都意识到优质教育资源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而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情况下,为进入更好的高级中学以便迈进一流大学,基础教育的内卷也就成为势所必然。但是一个不容置疑而又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是,内卷对基础教育阶段青少年的最大威胁在于影响身心健康,原本可以为应对此威胁提供助力的体育课恰恰成为重灾区。一些初中所开展的体育课日渐失去其本有的地位和作用,其结果是部分学生失去体育学习兴趣,造成体育与“健康”脱节,非但强身健体的本体价值难以发挥,甚至为其他课程学习“保驾护航”提供身心健康基础与前提的效用也难以保障[1]。这与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强调的“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指导思想是相悖的。要改变这种局面,或许可以将“成长导向”作为当下和未来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一种观念基础,进而展开思考和探索。
一、“成长导向”的内涵
体育是总体教育的一部分,属于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在教育问题上,实质性地存在着“成功导向”与“成长导向”的观念分野。我们不必细究何谓“成功导向”,只需要明确“成功导向”与“成长导向”的一些关键区别。简单地说,“成功导向”强调教育的成败在于受教育者能否在社会上取得成功,它强调的是结果。而“成长导向”则强调教育作为改造人的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的过程。何谓“成功”是有爭议的,但是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朴素谚语中我们可以洞见付出过程与收获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有勤劳的春耕,才可能会有丰硕的秋收;而荒芜之秋除了偶发的天灾以外,大概率是误了农时。可以肯定的是,好逸恶劳的人注定不可能迎来硕果累累的金秋。由此可见,过程往往是结果的保证,而结果可能是过程的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过程与结果的这种辩证统一关系告诉我们,在人才培养观上应该坚持“成长导向”。
二、坚持“成长导向”的必要性
基础教育为什么要坚持“成长导向”呢?简单地说,“成长导向”是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过程论”,它会确保人才成长的应有周期和节奏;而“成功导向”是无视人才成长规律的“唯结果论”,它会加剧教育内卷,对学习者的身心健康构成危害。
首先,“成功导向”存在一些明显弊病。其说到底是一种线性思维,有时可能会导致拔苗助长式的错误。在“成功导向”的思维里,体育课只是服务于中考总成绩的一门课程,忽略了体育课程的名称其实是“体育与健康”,忽视了“健康”对于初中生一生的重要意义。而且这种轻视体育与健康的观念可能会内化到初中生的脑海里,使部分初中生从纯功利的角度看待其他课程,最终可能将自己原本具有的对某门课程的兴趣在无形之中剥离掉,只剩下“应试”的焦虑在心中凌乱。其严重后果可能是以牺牲本质上不可逆的成长过程中一些非常重要的内容———非智力因素为代价,换来一个充满优质教育资源而自己已然没有任何内在驱动力的学习机会。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对于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日渐被公认的现代社会,部分家长陷入只有获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才能通向事业成功、人生幸福而必须先争取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线性思维,这会将学生裹挟进“应试教育”的内卷狂潮。当前,一些考试成绩好的学生是以身体素质的下降比如视力下降为代价而赢得“成功”的。还有一些学生在学习竞争压力大却达不到自身目标的情况下会陷入焦虑抑郁之中,以至于一些家长说出“只求孩子身心健康”的心声。这实在是当下教育之痛,因为它背离了《<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目标要求。
其次,“成长导向”有利于尊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针对学生的身份,教育话语系统中有“学习者”与“受教育者”的提法。“学习者”强调的是学习的主体,他知道自己客观上有学习的需要,主观上也有学习的权利和意愿,这种权利和意愿包括但不限于对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而“受教育者”强调的是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对象性”存在,甚至视之为教育的“客体”,“受教育者”的学习内容和形式基本都由教育者主导,“受教育者”可能成为什么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的意志。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对“学生”身份的此种认识存在问题。因为这种认识无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忽视其内在需要,无从激发其在学习过程中的内驱力,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健康成长。可见“学习者”与“受教育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发现并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诚然,初中阶段的学习者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在学习上可能被动色彩会重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默认其为“受教育者”就是天经地义的。相反,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使其早日成为“学习者”,即成为一个有着自主成长需要的独立个体。这是因为即便是学龄前儿童也具有吸收性心智———他知道自己身心尚未成熟,因此有不失时机地利用周遭的一切获得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更何况身心成熟度更高一些的初中生。
最后,“成长导向”是真正符合终身学习理念的。终身学习并不仅仅意味着教育体制上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再到成人职后继续教育的贯通,更意味着每一个个体都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的一员,需要“活到老,学到老”地不断成长。这既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义务。因为从根本上讲,终身教育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种客观要求。
三、“成长导向”运用于体育课程教学的意义
借用李希贵老师的话来说,“成长导向”意味着每一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天赋、兴趣爱好、成长规律,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2]。“成长导向”意味着包括教师和家长甚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生本人在内的所有教育主体,都要从初中生的成长内在需求这一最基本事实出发,将充分满足这种内在需求作为最基本的教育初衷,至于未来他会在哪个领域成功、会有多成功等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无论作为“教”之一维的学校和教师,还是作为“学”之一维的学生个体,都应视成才为经由科学教育、努力学习过程之后一个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结果,并对此充满信心。这样,学生就可以按部就班地体验成长的过程,以务实的态度去实现点滴的突破,为未来克服更多的困难而积累经验。
对体育教学来说,“成长导向”意味着体育课程有着双重意义。作为纳入中考范围的一门课程,体育课必须发挥应对考试的工具性作用,因为它有助于初中生获得在更高层次学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可是如果仅仅停留于此种工具性认识,则可能使“成长”的过程失去应有的味道,甚至会“变味”。所以,我们要回归到体育这门课程的本体价值上来,即体育是为确保人的健康而存在的,而健康的身体是健全心智的前提和基础,这已是现代教育科学的常识。
四、基于“成长导向”改革初中体育教学的措施
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被称为教育的三要素,要坚持“成长导向”,改革体育课程教学,就需要同时从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方面发力。
1.教育者:更新体育理念,归还体育地位
(1)行政部门:提高思想认识,营造社会氛围。体育事业是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办人民满意的体育”,注重更新体育观念,形成人人重视体育、人人热爱体育的社会氛围。毛泽东早在1917年就阐述了体育“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的四大作用,提出学校教育要“三育并重”“体育占第一位置”。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教育、体育的重要性。而贯彻教育方针、指导和管理学校教育工作的教育行政部门其实也是“教育者”,有义务营造“成长导向”的社会氛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前提應该是“办人民满意的体育”,因为没有体育就没有健康的体魄,就难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2)其他学科教师:尊重体育课程,保障体育实施。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下,部分学校的体育课成为平时被挤占、中考之前突击、中考之后被取消的一门课程。这暴露出的问题是,体育课程的地位没有被充分认识和尊重,体育课程的实施缺乏科学有效的思想和行为保障。事实上,体育课程也需要“三全育人”。体育课程对尚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的初中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其他任课教师也应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付出合力。首先,其他任课教师不得出于任何理由占用体育课时间。其次,其他课程的某些内容或某些环节,应当不失时机地发挥体育“第二课堂”的作用。如语文教师在阅读理解课、作文课中有必要为弘扬体育精神而发挥作用,其他课程的教师也可以对学生不正确的身姿进行提醒等。最后,学校的安保、餐饮、环卫等服务人员在提供服务、实施管理时也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如巡视校园排除安全隐患、提醒学生改正吃饱之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的不良习惯等。
(3)体育教师:开展多维体育,促进学生成长。从“五育并举”的教育指导思想来看,体育是“德智体美劳”之一。从体育课程本身来看,其包括对体育知识的学习、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养成、体育技巧的训练等内容。因此,体育教师不能仅围绕中考体育项目让学生进行练习,还要将体育所需要的认知性要素、审美性要素、技能性要素以言传的方式讲解给学生听。同时,还要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思想指导下,尝试将爱国主义元素、规范意识元素、意志品质元素、集体主义元素、理想信念元素融入体育教学过程中[3]。体育教师不能将体育课变成学生信马由缰式放松的手段,因为这无助于体育课程价值的充分发挥,也不能仅仅限于动作示范,还应该进行多层面的讲解,并伴随着情绪的感染和情感的熏陶。这样可以从心灵深处打动学生,促使学生主动去理解体育知识、领会体育精神。
2.学习者:体验成长过程,回应成长需要
基于“成长导向”,学习者最重要的是有一种“获得感”,并用“获得感”来体验自己成长的过程,用成长的过程和结果去回应成长需要,从而自我激发自觉进行体育运动的持续内驱力。这原本是体育课程的本体价值,只是从意识和实践层面被忽视得太久,才使部分体育教师和学习者忘记了它的存在。对于那些只重视文化课、忽视体育锻炼或缺乏体育兴趣的学生来说,体育教师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其体育兴趣,就成为引导他们体验成长过程、回应成长需要的关键。在这方面,已有学者采用游戏、多媒体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可供学习参考。
3.教育影响:重视内容、空间、形式和制度保障
(1)内容。从“成长导向”角度看,可用于体育教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首先,在近百年来的有识之士的努力下,我国的学校体育更多的是现代竞技体育,这一点非常有必要,但在强调“文化自信”的今天,我们不妨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选择一部分纳入初中体育课程体系。特别是那些相对舒缓且比较安全、不依赖于特定器械、适合中国人体质和气质的传统体育项目如太极拳等,可能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尤其是那些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体育项目,适度改造之后引入初中体育课堂,将是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传承中华文化的一石二鸟之举。其次,可以在体育课堂中积极融入其他学科的教育内容,使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发挥得更充分。比如,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引导和强化学生对心理素质的关注[4]。另外,体育和美育是可以融合的,有的体育教师就巧妙地将“美育”渗透进体育教学之中[5]。同时,还可以将生理卫生和日常急救等生活、劳动技能与体育课程有机融合[6],为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空間。就教育影响中的空间而言,主要是操场和室内,但其实还有更大的课堂空间,如校外的体育场馆或其他与体育文化有关的展览馆等。首先,操场无疑是体育课的第一课堂,但体育课不能仅仅是“身教”,还应该有“言传”。特别是在其他任课教师挤占体育课的情况下,体育教师更应该抓住时机开展“言传”教育,在普通教室内借助口头语言、书面材料或视频资料等实施体育教学。其次,还有一个目前已被不同程度开发的“课堂”,那就是“大课间”。利用大课间体育活动走出教室、走进操场,有助于学生养成健康的体魄及匀称的身材[7]。虽然一些学校会将“大课间”作为学生“补觉”的难得机会,但也有不少学校将“大课间”用于广播操、广场舞等,这在本质上体现了对“成长导向”的践履。
(3)形式。如果有条件,体育教学还可以以参观甚至“夏令营”“体育研学”等“走向田野”的形式开展,这可能是对体育课堂的最大化延伸。从体育课被挤占,到围绕中考体育项目让学生训练,到仅限于示范身教,再到不失时机的室内宣传、观影,再到现场的参观,乃至走向田野的“体育研学”,是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体育,是坚持“成长导向”、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有益探索,值得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结合实际继续尝试。
(4)制度。值得注意的是,基于“成长导向”,体育教学需要有相应的制度来保障。尽管制度建设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教育影响”,但制度的缺席往往会使原本优化的教育影响难以发挥作用。基于“成长导向”的初中体育课程,需要进行如下制度建设。第一,关于体育教师和体育教学的培训、指导制度。前文提到,体育教学的内容可以结合已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体育项目来进行适度改造、优化后纳入,而这需要学校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传承人的三方联动。在体育教师“派出去”或“请进来”等方面建章立制,可以对民族体育进校园发挥积极作用。第二,制定并完善体育教学多级督导制度。鉴于体育课被挤占、体育设施设备不健全、体育课教学内容有局限性等现实,建立省、市、区(县)、校等多级督导制度很有必要,可以确保“成长导向”体育观的有效落实。第三,基于体育课程可以与心理健康、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内容有机融合的学理基础,有必要从制度上鼓励以体育选修课的形式开展特色体育教学改革,激发广大体育教师的自主创新精神。第四,基于“成长导向”的体育教学最需要的是建立并完善坚持此导向的评价机制。从体育中考的指挥棒上着力,尊重学校和教师的创新精神,吸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精华,作为附加性、激励性乃至体校选拔性指标,或许是值得尝试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恒佳.体育运动有助于青春期前的心理健康[J].健与美,2023(08): 18.
[2]李希贵.以学生成长为导向,构建更高水平基础教育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内蒙古教育,2022(15):42-47.
[3]泰茂森.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J].学周刊,2023(22):163-165.
[4]张珂.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培养[J].试题与研究, 2023(23):4-6.
[5]孙志有,王嵘,鄢行辉.美育教育融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内涵及其实施路径[J].嘉应学院学报,2021,39(06):71-76.
[6]李世宏.新时期中国体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必要性、挑战及路径[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3,49(05):47-54.
[7]刘源,徐元玉.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优化策略[J].大众体育,2023(08):88-90.
Discuss on "Growth Orientation" and the Reform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o Huajun
(Guizhou Province Zunyi Normal University Affiliated Experimental School, Zunyi 563006, China)
Abstract: "Growth orient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requirement and concentrated embodiment of respecting the laws of talent growth.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dheres to "growth orientation", which is the conceptual basis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internal competition in basic education that threatens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n this era. To this end, educators need to update their sports concepts and return the status of sports as its essence; Learners need to experience the growth process and respond to their own growth needs; at a more specific practical level, efforts need to be made in the content, space, form, and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Key words: growth orientation;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education involution; ontological status; growth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