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方式和灌溉模式对双季稻水分利用的影响
2024-06-03王廷金才硕时红郭巧玲刘现波程婕万绍媛
王廷金 才硕 时红 郭巧玲 刘现波 程婕 万绍媛
摘要:为探究不同种植方式和灌溉模式对双季稻全生育期(播种—收割)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通过选取手工栽插(HT)、抛秧(ST)、机插(MT)、直播(DS)4种种植方式和淹水灌溉(FI)、间歇灌溉(II)2种灌溉模式进行大田试验,对直播稻与移栽稻全生育期稻田水量平衡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开展研究以期评价多元种植方式下双季稻的的需耗水特征。结果表明,双季稻不同水分管理产量大小关系均表现为:HT>ST>MT>DS;水分利用效率均呈现移栽稻大于直播稻、II大于FI的趋势,不同灌溉模式下抛秧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较HT、MT、DS分别降低了3.85%~8.86%、5.59%~9.55%、34.04%~45.76%。双季稻的灌水量、渗漏量、蒸发蒸腾量、耗水量均为II小于FI。不论FI还是II,双季稻灌水量、渗漏量、蒸发蒸腾量以及耗水量均表现为直播稻高于移栽稻,且直播稻苗期渗漏量、蒸发蒸腾量、耗水量显著高于移栽稻,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与其他处理差异较小。移栽稻各处理育秧期水量平衡各参数占全生育期比例均以HT处理最高,其耗水量占全生育期的比例为1.82%~4.51%,早稻排水量均占全生育期的3.97%,晚稻移栽后稻田无排水(育秧期占比100%)。移栽稻育秧期水分利用与消耗在全生育期水分管理中亦是极重要的一部分,不同灌溉模式以间歇灌溉+手工栽插的结合最优,在实现高产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
关键词:双季稻;全生育期;种植方式;灌溉方式;水量平衡;水分利用效率
中图分类号:S511.04;S511.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4)08-0047-11
收稿日期:2023-10-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960377);江西水利科技项目(编号:202124ZDKT29、202325ZDKT01、KT201630);长江科学院开放研究基金(編号:CKWV2016400/KY)。
作者简介:王廷金(1998—),女,云南昭通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农田水利与农业生态技术研究。E-mail:mei991225@163.com。
通信作者:才 硕,研究员,从事农田水利与农业生态技术研究。E-mail:caishuo0911@163.com。
双季稻是我国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粮食作物[1]。为增加双季稻产量,20世纪80年代高产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20世纪90年代的多熟制轻简化栽培技术以及21世纪以后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农机与农艺的有机融合,逐步提高稻作水平[2-5]。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和农业成本的增加以及水稻栽插机械化的发展,双季稻呈现出手工栽插、机械插秧、直播、抛秧4种种植方式并存现象[6]。不同的种植方式造成双季稻水分管理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7]。郭振宇等的研究表明,与手工栽插、抛秧、机插相比,直播导致水稻生长期延长,从而导致大田总用水量增加,水分利用效率降低[8-10]。而陶冶等研究发现,直播水分利用效率高于手工栽插[11,12]。以上研究多以2种或者3种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在双季稻增产效果、节水效应方面已有清晰认知,但综合考虑4种种植方式的研究较为匮乏。
双季稻生长对水分的巨大消耗带动了双季稻灌溉模式的多样化发展。合理的灌溉模式在促进双季稻增产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水分利用效率[12-15]。张军等的研究表明,直播稻的旱管模式特别是间歇灌溉方式下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16]。才硕等研究认为,移栽稻(机插、抛秧、手工栽插)在间歇灌溉下较淹水灌溉可显著减少双季稻本田期各生育阶段腾发量和渗漏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17-19]。尹海峰等研究发现,手工栽插下的间歇灌溉较常规灌溉增产3.19%~5.30%[20-21]。但种植方式下水分管理对水分利用的具体影响过程尚不明确。
目前双季稻的水分研究多以直播稻全生育期和移栽稻本田期为研究周期,忽略了移栽稻育秧期的水分消耗。育秧是移栽稻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不同移栽方式育秧期水分管理差异较大,但目前针对育秧期水分消耗的研究较少,不能系统评价双季稻全生育期的水分消耗与利用特征。为此,本研究选取直播、手工栽插、机械插秧、抛秧等4种种植方式,研究不同灌溉模式下双季稻全生育期(播种—收割)的排水量、灌水量、渗漏量、蒸发蒸腾量、耗水量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分析不同种植方式和灌溉模式下双季稻移栽稻育秧期和本田期具体水分利用特征,以期为优化双季稻水分管理、推动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与供试品种
本试验于江西省灌溉试验中心站研究基地(116°00′E,28°26′N)进行,该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多年平均气温约18 ℃,平均降水量为 1 506 mm。由图1可知,试验区种植期间,早稻降水充沛,6月多地发生淹涝现象;晚稻降水量极为匮乏,9月连续40 d干旱,降水量不到常年10%。试验早稻品种为中嘉早17,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约109.0 d。晚稻品种为五优华占,属三系杂交迟熟偏早晚稻,生育期117.5 d左右。试验田土壤为冲积性黄泥土发育而成的双季稻土,试验前土壤(0~20 cm)基本理化性状:含有机质21.75 g/kg、全氮1.54 g/kg、全磷0.52 g/kg、碱解氮105.78 mg/kg、速效磷5.98 mg/kg、速效钾 80.12 mg/kg,pH值为6.07。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大田小区试验方法,早、晚稻均以播种至收割为研究周期,其中直播稻直接播种于大田,移栽稻则需经过秧田育秧后移栽至大田。设置手工栽插(hand transplanting,HT)、抛秧(seedling throwing,ST)、机械插秧(machine transplanted,MT)、直播(direct seeding,DS)4种种植方式,淹水灌溉(flood irrigation,FI)、间歇灌溉(intermittent irrigation,II)2种灌溉模式。直播稻小区面积为34.5 m2,重复3次;移栽稻育秧期(重复3次)HT小区面积为4.2 m2,ST和MT小区面积为2.4 m2,本田期(重复3次)每个小区面积为34.5 m2。由于水稻机无法进入田间小区进行插秧,本次试验机插采用机插秧盘育秧,人工移栽至大田。育秧期各小区均安装铁桩,用于测量田面水层深度;本田期双季稻各生育期各小区间筑埂并用塑料薄膜包裹,单独灌排,外部种植与小区相同作物作为隔离带。
1.3 田间水肥管理
试验于2022年3—10月进行,早、晚稻农事记录见表1。水肥管理采用当地传统模式,各处理氮肥总量均为225 kg/hm2,直播处理的运筹为基肥 ∶断奶肥 ∶分蘖肥 ∶穗肥=4 ∶2 ∶2 ∶2(质量比),机插、抛秧、手工栽插运筹方式均为施苗肥45 kg/hm2,本田期用量180 kg/hm2,运筹方式为基肥 ∶分蘖肥 ∶穗肥=4 ∶3 ∶3(质量比);小区试验氮肥种类为尿素(N含量46.4%);磷肥(P2O5)用量为90 kg/hm2,本田期做基肥一次性施用;钾肥(K2O)仅在本田期施用,其用量为180 kg/hm2,运筹方式均为基肥 ∶分蘖肥 ∶穗肥=4 ∶3 ∶3(质量比)。水分采用当地传统淹灌晒田的管理模式,间歇灌溉,每次灌水待田面仅保持湿润无水层再灌水,田间水层控制标准见表2。不同处理的农药、植保等技术措施与当地保持一致,其他管理措施按照当地传统习惯进行。
1.4 样品采集与测定
1.4.1 生育期记载
记载主要生育阶段,生育期根据植株生长形态划分,包括育秧期(seedling period,SP)、本田期(honda period,HP)、全生育期(whole growth period,WGP);6个生育期为苗期(seedling stage,SS)、分蘖前期(early tillering period,ETP)、分蘖后期(late tillering period,LTP)、拔节孕穗期(jointing booting stage,JBS)、抽穗开花期(heading and flowering stage,HFS)和成熟期(maturity stage,MS)。
1.4.2 降水量
由江西省灌溉试验中心站研究基地气象站获取。
1.4.3 耗水量 在双季稻生长期内每天08:00观测田间水位。田面有水层时使用ZHD-60型电测针在每个小区固定位置上测定水层深;田面无水层时耗水量采用补水法确定,即根据逐日耗水量累加计算得出生育期的总耗水量。
1.4.4 灌水量
小区采用田间管道灌水,水表计量;秧田试验采用计量器记录灌水量。大田试验在各小区中安装铁桩,用于测量田面水层深度。每次灌水记录灌水时间、灌前水深、灌后水深、灌水量以及灌水次数。
1.4.5 排水量
小区遇强降水需排水时,用测针测定并记录排前与排后田间水位,每日排水量累积之和得到整个生育期的排水量。
1.4.6 渗漏量
大田试验各小区于栽插前放置渗漏测定仪,测定仪由直径40 cm和高度50 cm的PVC管制成,下部设置在积淀层,用来测量通过犁底层向下移动的渗漏量。渗漏量观测时间与耗水量观测时间同步。
1.4.7 产量
于成熟期各小区实割7.2 m2,脱粒、晒干去杂称重,并按照13.5%含水量折算实际产量。
1.5 计算公式
1.5.1 水量平衡
Z=h1-h2+I+P-C。(1)
式中:Z为耗水量,mm;h1为当日水深,mm;h2为翌日水深,mm;I为灌水量,mm;P为降水量,mm;C为排水量,mm。
1.5.2 蒸发蒸腾量
ET=Z-F。(2)
式中:ET为蒸发蒸腾量,mm;Z为耗水量,mm;F为渗漏量,mm。
1.5.3 水分利用效率
WUE =YET。(3)
式中:WUE为水分利用效率,kg/m3;Y为稻谷产量,kg/hm2。
1.5.4 降水利用率
L=1-CP×100%。(4)
式中:L为降水利用率,mm;C為排水量,mm;P为降水量,mm。
移栽稻的苗期用水量按照《双季稻优质稻栽培技术规程》推荐本田水量 ∶秧田水量=1 ∶70(机插)、1 ∶30(抛秧)、1 ∶8(手工栽插)换算[22]。
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10软件处理数据,利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不同处理之间的多重比较采用Duncans最小显著差异法(α=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由表3可知,在不同灌溉模式下,双季稻的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均为II>FI模式,DS处理最低。就产量而言,晚稻期间温度升高更适宜水稻生长,故产量高于早稻。同一灌溉模式下双季稻产量大小均表现为HT>ST>MT>DS处理,DS-FI和DS-II处理较移栽方式平均低2.20、2.21 t/hm2,DS-FI较HT-FI产量减幅为14.91%,DS-II较HT-II产量减幅为15.02%。FI和II模式下,双季稻水分利用效率表现出ST>HT>MT>DS处理的趋势,FI模式下,ST-FI和ST-II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1.72、1.89 kg/m3,较DS-FI和DS-II分别高了0.54(增幅为45.76%)、0.48 kg/m3(增幅为34.04%)。方差分析表明,同一处理双季稻不同灌溉模式下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同一灌溉模式下MT与HT差异不显著。间歇灌溉在有效减少水分消耗的同时提高了不同种植方式的水分利用效率,双季稻不同灌溉方式当中,ST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从交互影响分析可知,种植方式对早、晚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极显著,灌溉模式极显著影响早、晚稻水分利用效率和晚稻产量,种植方式与灌溉模式的互作效应极显著影响晚稻水分利用效率(P<0.01)。
2.2 不同处理下降水量与排水量的特征
由表4可知,不同灌溉模式双季稻的排水量大体表现为DS>MT(ST)>HT,II>FI。DS在FI和II模式下排水量分别为4 917.00,5 175.00 m3/hm2。II模式下的DS、HT、MT、ST较FI分别增加了258.00、228.71、10.34、159.18 m3/hm2,增幅分别为5.25%、5.93%、0.25%、3.89%。育秧期间,早稻HT-FI和HT-II处理的排水量占全生育期3.96%、3.97%,晚稻仅育秧期间产生排水。本田期移栽稻HT排水量最低,较MT、ST减幅在5.88%~10.97%、7.65%~9.49%之间。从交互影响分析得知,灌溉模式极显著影响双季稻本田期的排水量;种植方式对育秧期、 本田期双季稻排水量呈极显著影响;种植方式与灌溉模式的互作效应显著影响早稻育秧期和双季稻排水总量(P<0.01)。
从图2可知,相同种植方式下,FI模式下的降水利用率大于II;灌溉模式相同时,不同种植方式双季稻降水利用率大小关系为HT>DS>ST(MT)。育秧期间,晚稻降水较少,降水利用率高于早稻;早晚稻以ST-II处理最低,仅为40.34%,较MT-II处理少3.79%,差异较小。本田期间,移栽稻HT-FI和HT-II处理降水利用率最高,分别为46.53%、43.35%。
2.3 不同处理对稻田灌水量的影响
不同处理双季稻育秧、本田期灌水量见表5。从整个生育期来看,FI模式下双季稻灌水量表现为DS>HT>MT>ST。II模式下的DS、HT、MT、ST较FI分别节水1 574.52、667.31、1 040.42、1 515.45 m3/hm2,在FI模式下,双季稻的ST处理较DS、MT、HT分别节水 1 298.02 m3/hm2 (减幅为15.45%)、647.64 m3/hm2(减幅为8.36%)、1 081.34 m3/hm2(减幅为13.22%),其中DS-FI与ST-FI、MT-FI处理差异显著,与HT-FI处理不显著。育秧期间,早、晚稻HT-FI和HT-II处理灌水量最高,分别占全生育期灌水量的5.9%、3.8%、1.5%、0.9%。本田期间,早稻FI和II模式下ST处理灌水量最低,较MT、HT分别节水313.32、333.73 m3/hm2和90.66、225.00 m3/hm2,晚稻不同灌溉模式下ST-FI和 HT-II 处理灌水量最低,较其他处理平均减少493.47 m3/hm2(减幅为7.05%)、152.18 m3/hm2(减幅为2.53%)。
由以上分析可知,育秧期HT灌水量在全生育期占比较高;II模式能有效提高双季稻田的节水量。进一步分析可知,种植方式、灌溉方式极显著影响育秧期和本田期灌水量;从互作效应来看,灌溉方式与种植方式的互作效应极显著影响早晚稻灌水量。
2.4 不同处理对稻田各生育期渗漏量的影响
由表6可知,種植方式极显著影响育秧期渗漏量,灌溉模式、灌溉模式和种植方式的交互对渗漏量的影响不显著。
从双季稻不同处理下各生育期渗漏量(图3)可知,双季稻不同处理渗漏总量均为DS>HT>ST>MT,II 2.5 不同处理对稻田蒸发蒸腾量的影响 从表7中的交互性分析可知,种植方式(A)、灌溉模式(B)对蒸发蒸腾量有极显著影响,种植方式和灌溉模式的互作效应对蒸发蒸腾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 由图4可知,双季稻蒸发蒸腾总量均呈现DS>HT>MT>ST,FI>II的趋势。双季稻FI各处理蒸发蒸腾量较II增幅在11.04%~22.28%之间,ST-FI、ST-II分别较DS-FI、DS-II减少了 1 973.32 m3/hm2(减幅为19.97%)、994.38 m3/hm2(减幅为12.26%)。育秧期早、晚稻同一灌溉模式下大小关系均为HT>ST>MT,II较FI蒸发蒸腾量减少范围分别为5.36~38.21 m3/hm2(减幅为13.94%~30.23%)、5.85~55.60 m3/hm2(减幅为39.26%~68.49%)。本田期早稻同一灌溉模式大小均为HT>MT>ST,II较FI蒸发蒸腾量减少范围为224.91~404.31 m3/hm2(减幅为9.62%~13.38%),ST-FI、ST-II蒸发蒸腾量分别为 2 338.92、2 114.01 m3/hm2,较HT-FI和HT-II分别减少了683.07 m3/hm2(减幅为22.60%)、503.67 m3/hm2(减幅为19.24%);晚稻II较FI蒸发蒸腾量减少528.65~1 223.50 m3/hm2(减幅为9.63%~19.91%)。 由早晚稻比较可知,由于温度和降水量等原因,不同种植方式下晚稻的蒸发蒸腾量均大于早稻。除DS外,早稻各生育期蒸发蒸腾量移栽稻均随生育期的推移而逐渐增加;晚稻蒸发蒸腾量从苗期至收割先增加后下降,在拔节孕穗期后达到峰值。 2.6 不同处理对稻田各生育期耗水量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稻田各生育期耗水量的影响结果(表8)表明,双季稻相同种植方式下的耗水量表现FI>II,不同种植方式下大小关系为:DS>HT>MT>ST。早、 晚稻均以ST-FI、ST-II处理的耗水 总量最低,分别为3 490.90、3 246.14 m3/hm2和 6 614.00、6 030.75 m3/hm2,较其他处理减幅范围为6.44%~55.09%、4.54%~50.32%和4.93%~11.20%、0.11%~3.01%。育秧期早、晚稻同一灌溉模式下大小关系均为HT>ST>MT,II较FI耗水量减少范围分别为6.19~39.38(减幅13.08%~25.56%)、5.81~55.64 m3/hm2(减幅28.93%~53.44%)。本田期早稻同一灌溉模式大小均为HT>MT>ST,II较FI耗水量减少范围为238.58~409.98 m3/hm2(减幅6.93%~9.86%),ST-FI、ST-II耗水量分别为3 443.59、3 205.01 m3/hm2,较HT-FI和HT-II分别减少了716.40(减幅17.22%)、545.00 m3/hm2(减幅14.53%);晚稻II较FI耗水量减少554.31~1 239.16 m3/hm2(减幅8.45%~17.24%)。从交互性分析可知,种植方式(A)、灌溉模式(B)对育秧期和本田期耗水量呈极显著影响,种植方式和灌溉模式的互作效应极显著影响双季稻耗水量(P<0.01)。 由表9可知,移栽早稻不同处理随着生育期推移,耗水量整体呈现出逐渐递增的现象,直至成熟期达到最大。直播早稻耗水量为苗期至分蘖前期下降,随后逐渐递增至成熟期,表现出先降后增的趋势。移栽晚稻从苗期逐渐增大至分蘖后期(拔节孕穗期),随后逐渐减小,整体表现为先增后降的趋势。 3 讨论与结论 3.1 不同种植方式和灌溉模式下水量平衡特征 双季稻不同种植方式的灌溉模式不同,各生育期水分利用特征不同,从而导致双季稻水分消耗产生一定差异[23]。大量研究表明,手工栽插方式下水稻耗水量表现为间歇灌溉>常规灌溉[24-27],Olorukooba等研究认为,直播稻的耗水量高于手工栽插[28],时红等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种植方式下双季稻耗水量的大小变化规律为直播>机插>抛秧(或手工栽插)[10]。本研究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间歇灌溉由于受各生育期落干的影响,各种植方式处理的耗水量均表现为间歇灌溉模式小于淹水灌溉,且在同一灌溉模式下,直播稻全生育期及秧苗期耗水量显著高于移栽稻,其余时期耗水量与移栽稻差异不大(表9)。可见,直播稻秧苗期水分消耗是引起全生育期耗水量较大的主要原因。但也有研究认为不同种植方式下单季稻的耗水量表现为直播低于手工栽插[29-30],这可能是因为单季稻较双季稻生长时节更为适宜。 现有研究普遍认為直播稻渗漏量均大于移栽稻[31-32],本研究在得出上述一致结果的同时,还发现间歇灌溉的渗漏量低于淹水灌溉。与传统淹水灌溉相比,间歇灌溉模式下双季稻蒸发蒸腾量明显降低,直播稻显著高于移栽稻,增加5.01%~13.97%(图4),这是由于间歇灌溉落干时土壤含水率下降导致蒸发蒸腾量下降,这一结果与茆智等的研究结果[33-34]一致。综上,双季稻同一种植方式下的耗水量、渗漏量、蒸发蒸腾量一致表现出间歇灌溉小于淹水灌溉,相同灌溉模式下均为直播稻大于移栽稻的规律,进一步验证了间歇灌溉较淹水灌溉显著提高节水效果[35-39],移栽稻较直播稻更为节水[40-42]。潘圣刚等研究认为间歇灌溉田间排水量低于常规灌溉[43],本研究研究结论与之相反,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早稻季试验期间受持续强降水的影响,间歇灌溉落干期间排水较多,导致不同种植方式下间歇灌溉排水量大于淹水灌溉。 3.2 不同种植方式与灌溉模式下的水分利用效率 双季稻的产量和耗水量随着种植方式和灌溉模式的改变而随之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水分利用效率。灌溉模式对相同种植方式之间产量的影响不显著[44-45],但水分利用效率均表现为间歇灌溉显著高于淹水灌溉[46-48]。本研究进一步发现双季稻同一灌溉模式下的水分利用效率为移栽稻(抛秧、机插、手工栽插)显著高于直播稻(增幅26.95%~45.76%),这在时红等的研究结果中得到了验证[10];但也有研究表明,单季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表现为直播高于手工栽插[49-50],这可能是灌溉模式不同和忽略了育秧期水分利用及消耗情况引起的。本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早、晚稻淹水和间歇灌溉模式下的水分利用效率关系均为手工栽插>直播(增幅分别为40.32%、41.84%和19.29%、29.08%),主要原因是直播在苗期的耗水量显著高于手工栽插,产量显著低于手工栽插,与前人结论[51-53]一致。在双季稻不同种植方式对产量影响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灌溉模式下移栽稻产量显著高于直播稻,移栽稻中抛秧和手工栽插增产效果优于机插,这与许多学者研究结论[54-55]相符。 3.3 育秧期与本田期的水量分配特征 在双季稻生产实践中,移栽稻由于育秧技术要求的不同而致使秧田面积不同且与本田面积存在较大差异,以往针对水稻水分需求的研究绝大部分集中在本田阶段而忽略育秧期的水分消耗。时红等仅考虑本田期认为不同种植方式下耗水量大小关系为直播>机插>手工栽插(或抛秧)[10],而吴汉等虽考虑了育秧期水分管理但并未对育秧期的水量进行具体描述[56]。本试验针对不同种植方式下双季稻育秧期的水量平衡参数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早稻移栽方式各处理的排水量占全生育期0.40%~3.97%,双季稻灌水量、渗漏量和蒸发蒸腾量分别占整个生育期0.12%~5.85%、0.27%~3.82%、1.32%~5.35%,其中手工栽插各参数均显著高于抛秧和机插,早稻排水量占整个生育期3.97%(表4)。故本研究认为在研究田间水分利用情况时有必要将育秧期水量(尤其是手工栽插处理)纳入分析计算。 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4种不同种植方式和2种灌溉模式下双季稻的水量平衡特征,揭示了直播稻和移栽稻全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的需耗水规律,阐明了移栽稻育秧期水分利用特性以及各水量平衡要素所占全生育期的比重,为科学制定双季稻节水增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 (1)相同种植方式下,双季早、晚稻间歇灌溉处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大于淹水灌溉;不同种植方式的早、晚稻产量均表现为手工栽插>抛秧(机插)>直播,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移栽稻(抛秧和手工栽插>机插)高于直播稻。 (2)不同灌溉模式下间歇灌溉灌水量、耗水量、渗漏量、蒸发蒸腾量均小于淹水灌溉;相同灌溉模式下,不同处理排水量、渗漏量、蒸发蒸腾量和耗水量均以直播处理最高,较移栽稻分别增加 19.32%~26.59%、25.18%~35.98%、4.56%~24.96%、7.34%~26.21%。 (3)不同处理各生育时期的的渗漏量、蒸发蒸腾量、耗水量均以苗期差异较大且直播稻要显著高于移栽稻。移栽方式各处理育秧期水量平衡各参数占全生育期比例均以手工栽插处理最高,其耗水量占全生育期的比例为1.82%~4.51%,早稻排水量占全生育期的3.97%,晚稻占比为100%(晚稻移栽后稻田无排水)。 参考文献: [1]潘晓华,李木英,曾勇军,等. 江西双季稻主要种植方式及其配套栽培对策[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3,35(1):1-6. [2]张洪程,龚金龙. 中国水稻种植机械化高产农艺研究现状及发展探讨[J].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7):1273-1289. [3]李艳大,舒时富,陈立才,等. 基于便携式作物生长监测诊断仪的江西双季稻氮肥调控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19,35(2):100-106. [4]朱德峰,张玉屏,陈惠哲,等. 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J].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7):3404-3414. [5]张洪程,胡雅杰,杨建昌,等. 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与展望[J]. 中国农业科学,2021,54(7):1301-1321. [6]才 硕,时 红,时元智,等. 种植方式变化下双季稻田氮素平衡及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20,48(17):1-3,7. [7]吴英姿.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水分利用效率研究[D]. 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37-45. [8]郭振宇,杨丹妮,杨晓琳,等. 不同灌溉方式对大豆耗水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2023,42(3):14-25. [9]Cabangon R J,Tuong T P,Abdullah N B,et al. Comparing water input and water productivity of transplanted and direct-seeded rice production systems[J]. Ar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2002(1):57. [10]时 红,才 硕,孙占学,等. 种植方式对稻田水肥利用及环境效应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22,50(17):229-235. [11]陶 冶. 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及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比较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6:20-24. [12]李泽华,马 旭,齐 龙,等. 华南双季稻区水稻不同机械化栽植方式对比试验与评价[J]. 农业工程学报,2015,31(3):40-47. [13]黄幸福. 不同稻作方式的高产栽培比较研究[D]. 扬州:扬州大学,2009:23-25. [14]陈 昱,时 红,才 硕,等. 土壤改良和灌溉方式对水稻水分利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21(11):154-160. [15]钱晓晴,沈其荣,徐 勇,等. 不同水分管理方式下水稻的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J].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3):399-404. [16]张 军,张洪程,霍中洋,等. 不同栽培方式对双季晚粳稻产量及温光利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0):2130-2141. [17]才 硕,时 红,许亚群,等. 赣抚平原灌区双季稻优化灌溉方式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4(4):11-14. [18]才 硕. 绿肥与稻草联合还田下水氮管理对机插稻生长发育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 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20:58-65. [19]罗维钢,黄忠华,李春力,等. “薄、浅、湿、晒”与节水控灌两种灌溉模式对水稻耗水量和产量的影响[J]. 广西水利水电,2020,49(5):1-4. [20]尹海峰. 不同水氮條件对水稻生长发育及稻田氮素渗漏淋溶的影响[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33-37. [21]彭世彰,郝树荣,刘文俊,等. 宁夏引黄灌区应用水稻控灌技术节水增产效果分析[J]. 人民黄河,2000,22(10):43-45. [22]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双季优质稻栽培技术规程:DB36/T 1767—2023[S]. 南昌: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 [23]吴 汉,柯 健,何海兵,等. 不同间歇时间灌溉对水稻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2020,39(1):37-44. [24]张 浩,张一丁,黄 彦,等. 不同灌溉模式水稻耗水规律和生长特性研究[J]. 节水灌溉,2023(4):25-31. [25]孙雪梅,于艳梅,孙艳玲,等. 控制灌溉条件下粳稻不同种植模式对比研究[J]. 黑龙江水利,2017,3(8):6-11. [26]聂 晓,王毅勇,刘兴土,等. 控制灌溉下三江平原稻田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11,27(2):228-232. [27]何瑞银,罗汉亚,李玉同,等. 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的比较试验与评价[J]. 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167-171. [28]Olorukooba M M. Effects of different weed control measures on leaf area index and yield of three varieties of rice under two planting methods[J]. Asia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op Science,2020,5(4):35-45. [29]梅俊豪,刘宏岩,聂立孝. 不同种植方式水稻的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及对后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6,55(10):2471-2475,2480. [30]朱 伦. 早稻旱直播栽培试验初报[J]. 广西农学报,2008,23(3):10-11,15. [31]程建平. 水稻節水栽培生理生态基础及节水灌溉技术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7:22-30. [32]伯彦萍,张春雷,安美运,等. 不同灌溉方式下水稻生长及水量运输规律试验研究[J]. 水利规划与设计,2022(10):72-75,91. [33]茆 智. 水稻节水灌溉及其对环境的影响[J]. 中国工程科学,2002,4(7):8-16. [34]彭世彰,朱成立. 节水灌溉的作物需水量试验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2003,22(2):21-25. [35]俞双恩,李 偲,高世凯,等. 水稻控制灌排模式的节水高产减排控污效果[J]. 农业工程学报,2018,34(7):128-136. [36]吴珠明. 不同灌溉制度对水稻需水量及产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7(9):12-14,16. [37]鲍金丽,王卫光,丁一民. 控制灌溉条件下水稻灌溉需水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6(8):105-108. [38]刘世平,陈后庆,聂新涛,等.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J]. 农业工程学报,2008,24(5):51-56. [39]刘现波,才 硕,时 红,等. 种植方式变化下双季稻田水氮流失与调控研究概述[J]. 江苏农业科学,2023,51(13):17-23. [40]张 鸿,朱从桦,李其勇,等. 灌溉方式和施氮量对直播稻氮素和水分利用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7,25(12):1802-1814. [41]李玥瑶,吴梦洋,操信春,等. 稻田水资源利用效用的灌排模式响应[J]. 水土保持学报,2022,36(3):213-219,227. [42]郑天翔,唐湘如,罗锡文,等. 节水灌溉对精量穴直播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2009,28(5):99-101. [43]潘圣刚,黄胜奇,汪金平,等. 不同灌溉模式下氮肥水平对水稻生物学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干旱区研究,2012,29(1):161-166. [43]张炎胜. 不同水氮管理对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D]. 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8:12-14. [45]康绍忠,张建华,梁宗锁,等. 控制性交替灌溉一种新的农田节水调控思路[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7(1):4-9. [46]肖剑峰,吴梦洋,汤树海,等. 灌溉措施对稻田灰水足迹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2023,42(2):42-51. [47]徐大伟,刘 佳. 不同生育期浅湿灌溉对水稻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治淮,2022(8):106-108. [48]厉 波,曹当阳. 不同种植方式对黔东南水稻土壤养分及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5):64-67. [49]Kumar S,Narjary B,Kumar K,et al. Developing soil matric potential based irrigation strategies of direct seeded rice for improving yield and water productivity[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2019,215:8-15. [50]于伟咏,漆雁斌,韦 锋,等. 水旱轮作模式和灌溉方式对西南地区水稻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J]. 资源科学,2017,39(6):1127-1136. [51]Hei Z W,Xiang H M,Zhang J E,et al. Rice intercropping with water mimosa (Neptunia oleracea Lour.) can facilitate soil N utilization and alleviate apparent N loss[J]. Agriculture,Ecosystems & Environment,2021,313:107378. [52]应俊杰,朱贵平,顾天飞,等. 不同种植方式对双季稻生产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23,64(2):297-299. [53]张 坤,吕伟生,段里成,等. 机插对晚稻栽后秧苗生长和生育期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16(5):112-118. [54]金 军,薛艳凤,于林惠,等. 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群体质量差异比较[J]. 中国稻米,2006,12(6):31-33. [55]郭燕梅,杨皓宇,曾荣耀,等. 不同播栽方式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中国农技推广,2023,39(2):31-33. [56]吴 汉,吴 含,钱 娜,等. 江淮地区不同灌溉与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2022,41(6):39-4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