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4年前的春节全家福

2024-06-03易复刚

老年人 2024年2期
关键词:五车易中天全家福

易复刚

我有几十张全家福,多数是春节团圆时拍的。其中人数最多、年代最早、价值最高的,是1940年春节那张,至今年已有84年了。

我老家在湘阴县营田镇(今汨罗市屈原农场)。它位于湘江入洞庭湖处,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末期,爱国诗人屈原在不远的汨罗江投江殉国。南宋初年,岳飞奉命前来镇压杨幺起义,在此扎营,故名“营田”。元朝末年,易氏先祖从江西迁来定居,成为湖南易氏之始。在营田的下边山,易家人陆续建了祖屋“言馨堂”——最终发展成有145间房屋的建筑群。

我的曾祖父易翰鼎是郭嵩焘的忘年交,祖父是易思麟。父亲易仁荄是长子,下有9个弟妹。1935年,父亲从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以后,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毅然回到湖南,在长沙的几所中学教书。

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打响,父亲也积极投身抗日宣传。他的遗物中有大量抗战时期的地图,十几张单幅挂图的四角还有图钉的痕迹,是他挂在黑板上讲课时留下的。《东北沦亡图》《平津形势图》《京沪抗战图》《湖南新图》等,连起来看正是一部日本侵华史!挂图上还有爱国出版商临时加印的红字:“同胞起来共赴国难”“卫我山河”“倭寇入侵路线”。这些珍贵文物,我早已捐赠给博物馆了。

全面抗战初期,为保存民族文脉,故宫文物南迁至长沙,藏在湖南大学图书馆。北大、清华和南开也迁来,组成长沙临时大学。但战局急剧恶化,日军不断轰炸长沙,这里也不太平!1938年春,文物被迫再次转移,临时大学也西迁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成立。

在此形势下,长沙的政府机关和大中院校也被迫转移,搬到相对安全的湘西湘中一带。父亲也随学校搬到安化的蓝田(今娄底市涟源)五车堂。他自编教材,坚持办学,艰难度日。

但形势继续恶化。1938年秋,武汉广州相继沦陷,日军从南北两路夹击湖南。11月13日,发生了惨绝人寰的“文夕大火”,长沙化为焦土,30万平民百姓无家可归!原留在长沙的亲友四处逃散,有的逃到蓝田我父亲处暂且栖身,有的逃回湘阴老家,以为乡镇会安全一点……谁知一场更大的灾难正在袭来!

1939年秋,日寇大举进犯湘北,发生第一次长沙会战。营田地处战略要地,一场大战在所难免。言馨堂被国军征用,设立了战时指挥所。9月23日凌晨,日本兵船在营田登陆。日军头目冈村宁次坐着飞机,指挥轰炸营田镇,重点目标直指国军指挥所,即言馨堂。随后,日军攻陷营田,疯狂屠杀坚持抵抗的军民两千多人,史称“营田惨案”。所幸当时在家的二十几位亲友全部逃脱。这一侥幸,是因为二爷爷易甲鹇的明见。

二爷爷是我祖父的二哥,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追随黄兴参加辛亥革命。卢沟桥事变后,冈村宁次曾寫信给他,以“校友”身份拉拢他投敌。二爷爷严词拒绝后,为防止冈村宁次再来纠缠,就断了联系躲到乡下。这次日军犯湘,他得知,指挥官正是冈村宁次,而且很可能在营田登陆。为防落入敌手,二爷爷决定尽快转移。经他苦口婆心劝说,二十几位亲友匆匆上路了。谁知前脚刚走,就只见头上飞机轰鸣,身后炸弹如雨而下,爆炸声声,火光冲天……

在营田惨案中,全镇房屋被毁,言馨堂片瓦无存。望着被毁的家园,大家痛哭失声,哀号一片!在二爷爷的催促下,众人匆匆向南逃跑……

坤叔(住在我家的一个远房叔叔)挑着两个箩筐,筐里是我的两个堂姐和行李。两个堂姐都不到4岁,只会哇哇哭。国破家亡,他们又能去哪里呢?文夕大火后的长沙已成废墟,亲友也不知去向。此刻,也许我父亲“仁荄大哥”处,才是救他们于水火的“诺亚方舟”吧?

经过多日奔波,颠沛流离,逃难的亲人终于来到蓝田,得到父亲的接待安顿。五车堂本是父亲的临时住处,一下又增加二十几人,房屋虽然破旧、拥挤,好歹能够栖身。此后,在沅陵、所里(今吉首)的亲人也先后赶来,每家都有一段离乱史,每人都有一把辛酸泪……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难当头,激发了同胞的凝聚力和家国情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每人都拿出自己仅有的一点食物、药品,让给最需要的人。母亲拿出她陪嫁的首饰,换钱给侄女看病。

不久就是农历新年,尽管尚在躲难中,但春节还是要过的。当然,没有烟花鞭炮,更没有像样的团圆饭,却有一次很有意义、近乎奢侈的活动——拍了一张全家福!

父亲有个邻居,原来在长沙八角亭开照相馆,文夕大火后逃来,受过父亲的帮助。他提出趁着过年全家团聚的机会,免费为易家人拍一张全家福。那时拍照很稀罕,何况是兵荒马乱时。父亲作为读书人,精神追求高于物质享受,更知机会确实难得,就答应了。不过他一再强调不能“白照”,开照相馆也不容易,迁来以后生意一直不景气……双方推让之后,最后打折成交。

农历庚辰年正月初一,在蓝田五车堂,全家43人一起举行了一个简单而隆重的仪式。大家先向东北方向营田老家的先祖遥相祭拜,再轮流向在场的长辈磕头拜年。此后再移步室外台阶上,在照相馆老板指挥下排好位置,拍了一张全家福。那天是1940年2月8日,龙年的春节。

那张全家福拍好以后,洗印过若干张,分由各房保管。几十年后,由于各种原因,竟连一张也找不到了,父亲那张也毁于“文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亲友的问题都得到解决。北京的陲叔是五爷爷之子,他在清查退还的被抄物品时,在一本书的书套里,意外发现了这张全家福,不过损坏严重。陲叔痛心不已,特地找了最好的修图师精心修复,使之完好如初。他又洗印了几十张,分寄给各地的亲人。

这张全家福上共有43人,但并没有我。3年后,即1943年,我才在五车堂出生。我2岁生日的那一天,又传来一个好消息——日本宣布投降了!此后大家才陆续离开蓝田,结束了几年的逃难生涯。

我大哥易君乾2岁多来到五车堂,亲眼看到那些年家人在此“开荒种菜、种红薯、纺纱、织布、做衣服”。2013年,大哥将父亲在五车堂时晚上点着蜡烛编写的一本教材,送给了堂弟易中天,这本“100多万字的中学历史教材当时在省内外普遍使用”。大哥还在给易中天的信中回忆:“一大家人到五车堂刚刚安下身来,就抱紧了‘书。中年男性到学校教书,青少年男女到学校读书,儿童们在家里读书,爷爷们和妈妈们为儿童们教书。五车堂附近没有小学,五车堂就是家庭小学。我家没有一个孩子因战乱失学。”

84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全家福上的43人中,如今健在的只有4位了。大家庭不断分枝发芽,如今枝繁叶茂。只说我爷爷这一脉,他就有11个子女、41个孙辈、30多个曾孙辈,加上子孙的配偶,共有160多人。这一大家子的特点:一是学历高,八成人受过高等教育;二是从事教育、科研的多,光是“易老师”就有四十几位;三是普遍长寿,有20多位“90后”,30多位“80后”,人们都说我家的基因好。

在爷爷的后辈中,名气最大的是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其父为六叔易庭源——著名会计学家,捐资设立了“易庭源奖学金”以奖励优秀会计生。易中天比我小4岁,拍那张全家福的7年之后,他才出生于长沙。全家福后排中间有两位隔着空位的高个子男士:右边是父亲易仁荄,左边是六叔易庭源。

今年又是农历龙年,而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这条东方巨龙曾受尽欺凌,而在掌握自己的命运之后,又一次次实现腾飞。回想起84年前那张全家福,不由得感慨万千: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没有祖国的强盛,哪有幸福的家!

题图/陈自罡

编辑/赵海燕

猜你喜欢

五车易中天全家福
西行学院成语班
创意“全家福”诞生记
冬季星空——御夫座
藏书阁赞
全家福
易中天的“育女经” :无为而治
钗头凤·杏林守望
全家福
朋友当如是
易中天《中华史》在争议中热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