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希望的田野上

2024-06-03张佩玉

中国标准化 2024年5期
关键词:旱区杨凌技术标准

张佩玉

旱区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后备基地、生态屏障和重要能源化工基地,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区域。杨凌示范区作为全国首个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全国唯一一个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片区和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区,是我国著名的“农科城”。示范区自成立以来就肩负着示范引领全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国家使命”。

为加快推进旱区农业创新成果转化标准化,助力示范区履行“国家使命”,2016年杨凌就通过陕西省人民政府向国家标准委提交了在杨凌设立創新基地的申请;2019年10月17日正式获批筹建,2020年4月16日国家标准委正式函复(国标委发函〔2020〕6号)同意。

在杨凌设立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旱区农业),构建国家级旱区农业技术标准创新示范服务平台,是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支持杨凌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若干政策的批复》(国函〔2018〕133号)的重要政策举措,也是发挥“省部共建”机制优势,高质量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旱区农业)的建设,在杨凌示范区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多种机制结合推进基地建设

为了保障创新基地建设的顺利开展,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旱区农业)采用了多种工作机制结合,有力推进了基地建设。

一是强化组织机构。杨凌示范区把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筹建作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重要举措,先后成立了杨凌示范区标准化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创新基地筹建领导小组)、旱区农业技术标准创新联盟等机构,共同构成了由示范区管委会统揽全局、标准化管理部门具体推进、各行业主管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强化对筹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二是完善创新制度体系。创新基地筹建过程中,先后印发《杨凌示范区标准化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旱区农业技术标准创新示范协同推进工作机制的通知》《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旱区农业)筹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旱区农业技术标准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的通知》等多个文件,保障并调动了示范区各方面的力量,有力推进和支持了筹建工作的实施和顺利进行。

三是加强团队建设。筹建了以杨凌现代农业产业标准化研究推广服务中心为主体管理团队。其主要负责筹建工作的综合协调,督促各项工作的落实。成立了创新基地筹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其为促进旱区农业发展,推动旱区农业技术标准创新、示范走深走实奠定了核心专业支撑。培育了旱区农业技术标准创新团队。其强化了技术标准创新的专业技术力量,逐步扩大了技术标准的创新、示范领域,为技术标准创新“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开展标准创新工作,探索创新工作模式

创新基地建设主要从5个方面开展了标准创新工作,探索形成了旱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标准化、旱区农业技术标准创新“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技术标准创新与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决策紧密结合的支撑服务等3种创新工作模式,深化了以技术标准创新团队、创新示范基地为依托的旱区农业技术标准创新和示范推广。

(1)探索农业技术标准创新机制,打造技术标准创新核心区

构建了以杨凌示范区标准化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为总协调,以履行“国家使命”为牵引,以专家咨询委员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技术支撑,以旱区农业技术标准创新联盟为抓手,以N个技术标准创新团队和技术标准创新示范基地为基础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工作机制。

成立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任康振生担任组长,聚集了12名旱作节水、土壤连作障碍、旱区栽培技术等旱区农业领域的代表性专家的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了由1名理事长,7名副理事长,26个旱区农业不同领域专家为理事,30个相关研究院所及有关企业为理事单位组成的旱区农业技术标准创新联盟,强化了创新基地与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合作,推动了旱区农业标准化的技术创新,为创新基地建设和旱区农业技术标准创新、宣贯培训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力量。

打造了农业技术标准创新服务机构。争取在杨凌成立了陕西省乡村振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杨凌农科品牌建设联合会,强化了旱区农业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融合。结合旱区特色产业发展,协助有关技术标准创新团队参与了10余家旱区特色农业产业相关团体标准创新工作,为充分发挥技术标准创新联盟的协调作用,助推特色领域团体标准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还在努力争取设立ISO植物工厂与装备技术委员会、陕西省油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陕西省智慧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支撑旱区农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先后培育旱区农业综合、环境保护、种植、养殖和国际合作等五大领域的23个旱区农业技术标准创新团队,作为创新基地筹建的专业性支撑主体,支撑旱区农业不同领域技术标准的创新制定、宣传培训、应用推广,同时以技术标准创新团队为桥梁,与全国旱区各领域的专业技术团队建立了横向合作交流关系,力争把杨凌示范区打造成全国农业标准化的样板,提高“杨凌农科”的品牌影响力。

(2)汇聚旱区农业技术创新优势资源,打造标准化人才聚集区

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教学院建立合作培训关系,定期在面向全国的培训班次开设专业课程;以各技术标准创新团队和技术标准创新示范基地为平台,举办了面向各专业领域教授和研究生的标准创新基础知识专题培训;广泛利用新闻媒体、公共信息平台大力宣传杨凌农业综合标准化生产服务模式、创新基地建设情况、农业标准化工作意义等内容,普及标准化知识。

(3)协同推进旱区农业技术标准创新,打造旱区产业发展引领区

创新基地筹建以来,有效强化了各专业技术机构参与技术标准创新的意识,激发了主导、参与技术标准创新的积极性。先后组织有关技术标准创新团队提交《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控制工程技术规范》《电镀金刚石线切割线》2项国际标准提案;按照突出、又不局限于旱区农业的原则,制定发布各类技术标准478项,包括国家标准21项、行业标准18项、省级地方标准169项、市级地方标准123项、团体标准147项。其中,涉及旱区农业的标准416项,提升了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标准化进程。

构建了《旱区农业标准体系规划》《陕西省乡村振兴标准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杨凌农科”品牌标准体系》《智慧农业标准体系》4个重点领域的标准体系,以标准助力旱区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支持服务乡村振兴为指导,从不同领域支撑创新基地建设。

依托技术标准创新团队培育了12个不同特色的旱区农业技术标准创新示范基地(包括10个以杨凌为核心的特色农业技术标准创新示范基地和西部旱区2个特色农业技术标准创新示范基地),有效加强了旱区农业技术标准创新“产学研用”一体化,切实提升技术标准创新的科学性、参与的广泛性和成果的直观性。创新基地充分发挥咨询委员会、技术联盟的技术指导和协调作用,突出了对不同类型的农业技术标准创新示范基地的培育,增强了各技术标准团队和示范基地的合作共享关系,为参与技术标准创新的参数采集、验证和标准发布后的示范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基础。同时,正在依托国家“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进将西农大设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白俄罗斯等5个中亚、中东欧国家建成的8所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打造成为境外农业技术标准创新示范基地。

(4)构建农业技术标准创新资源共享平台,打造标准应用服务区

先后与杨凌农业云、中亚标准化(陕西)研究中心、陕西中标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标准化研究所等标准化服务机构建立了协作关系,合力构建了以旱区农业为重点的农业大数据平台、以服务自贸区农业板块为核心的NQI一体化服务平台、上合组织农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共同为旱区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综合性标准化服务。

(5)加强标准化对外交流合作,建设国际农业技术标准合作交流高地

2020年在杨凌与乌兹别克斯坦农业部有关农业国际示范园区建设视频会议上,提出了在园区依中国标准建设、依中国标准管理,共同开展技术交流和验证,逐步转向共同制定相应技术标准的意向,得到了乌国农业部的充分认可。2021年将建设上合组织农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列入了杨凌示范区“十四五”规划和陕西省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实施意见。2022年争取获批了杨凌开展国家“一带一路”国际农业合作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着力推进与“一带一路”、上合组织国家的农业标准化国际合作,奠定了农业标准化国际合作交流基础。2023年,一是协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技术标准创新团队与白俄罗斯国立农科院专家编辑并正式出版了《“一带一路”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白俄罗斯卷)》,其中列入的17项小杂粮生产技术规程俄文版已在白俄罗斯农业科技示范园验证实施。二是技术标准创新团队在上海合作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开幕式上发布了《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业技术集成示范与标准化研究报告》,对比分析了上合组织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标准、法规的具体差异,编制以苹果、小麦为主的上合组织成员国主要农产品关键技术团体标准9项。

为加强与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农业技术标准合作交流,助力上合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持续开展了小麦、玉米、油菜、苹果、设施蔬菜等旱区特色农业技术标准的翻译和适应性验证。先后组织制定农业技术标准外文版24项,参与编制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业技术团体标准9项,完成中国与中亚国家重点、潜在贸易农产品标准比对分析报告2份,提交哈薩克斯坦采标中国标准情况的分析报告1份,探索形成了农业技术标准“走出去”的路径。

同时,依托区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等专业性科研机构资源开展国际标准化合作交流,面向“一带一路”和上合组织成员国家开展了旱作农业技术援外培训20余次,在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的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一带一路”生物健康农业国际研讨会暨中巴生物健康农业海外科技示范园建设论坛和中白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暨“一带一路”杂粮科技创新论坛等20余次交流活动中贯穿了标准化合作思路。

构建新型农业农村标准体系 发挥旱区农业影响力

下一步,杨凌示范区将紧密结合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创新基地建设为统领,充分发挥旱区农业领域专业技术团队和标准化的引领示范作用,持续提升技术标准创新水平,强化与西部旱区及中亚国家的合作,不断提升创新基地在推进提升旱区农业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模式集成、示范引领方面的服务水平。

一是进一步发挥创新基地在旱区农业方面影响力。创新基地建设以标准化中心为主体,在示范区管委会、市场监管局等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开展基地筹建工作。由于建设过程参与主体多、资金需求量大、建设内容广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基地建设仍旧存在影响力不足、建设力量不足、标准立项渠道不畅通等问题。基地后期建设过程中,将持续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基地建设主体力量,凝聚工作合力,依托专家团队、示范基地,畅通标准立项流程,进一步发挥创新基地农业示范和引领作用,持续扩大对外宣传和影响力。

二是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农业农村标准体系。着眼国家经济发展全局,围绕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建立健全旱区农业标准体系、提高技术标准供给质量、强化技术标准推广应用,有效支撑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助力杨凌示范区当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服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三是完善旱区农业技术标准创新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创新基地聚集效应,依托现代种业、耕地保护、农业节水、智慧农业等产业创新中心,将标准体系建设和技术标准创新纳入各特色产业创新的重要范畴,争取设立更多新兴领域的国、省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进一步培育一批爱农业、懂技术、会标准的特色领域技术标准创新团队和标准化专家,推进技术创新与标准创新的有机融合,不断强化成果转化标准化的主动意识和专业技能,真正做到让标准活起来、走出去,促进旱区农业朝着标准化方向走深走远,服务全国农业标准化国际合作高质量发展。

四是推动旱区农业各领域技术标准推广应用。结合杨凌示范区履行“国家使命”,以杨凌为核心、立足陕西、面向西北旱区,进一步培育旱区农业不同领域的技术标准创新示范基地,打通旱区农业创新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不断完善“试点试验定标准、示范推广依标准”的综合性技术创新转化机制,通过技术标准的推广应用,助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五是促进标准联通“一带一路”建设。结合自贸区杨凌片区、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基地建设,进一步推进农业标准化与农业技术国际合作的有机结合,支持服务各科研机构、各技术标准创新团队积极参与国际农业标准化合作,加大农业技术标准外文版制定、标准信息分析比对研究和标准信息数据库建设,努力将设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家的农业示范园区打造成国际农业标准化合作示范基地,不断提升对外的标准化合作水平,推进我国农业技术标准在境外的推广应用,逐步实现标准随着技术交流“走出去”的国际合作共赢。

六是拓宽基地建设渠道,保证基地后续发展。立足推动旱区农业技术标准创新和推广应用,逐步改变单一依靠政府专项补贴的被动局面,在强化政府政策支撑保障的基础上,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拓宽融资渠道,争取国、省支持提供标准立项和社会团体注册渠道,进一步创造有利条件,提振创新基地建设的信心,持续拓宽旱区农业技术标准创新和示范推广领域。

猜你喜欢

旱区杨凌技术标准
浅析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杨凌推出稳农助农“定心丸”
解码杨凌:不老的农业
深海采矿船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对特高坝抗震设计及相关技术标准的探讨
杨凌深耕服务“田园”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
陕西青年作家采风团走进陕西杨凌
寒旱区水工混凝土结构常见病害及修复技术
华北寒旱区3种根茎作物初霜后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