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渝城市群“三生”用地空间演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2024-06-01邱爽张茜

关键词:三生生态环境用地

邱爽 张茜

摘要: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生态贡献率和冷热点分析等对成渝城市群1990—2020年“三生”用地空间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面积减少,生活用地面积增加,各地类之间的转型以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相互转型为主,其次是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之间的转型,生态用地和生活用地的相互转型最少;(2)城市群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呈缓慢下降趋势,分布具有中部凹陷、两边凸起的特征;(3)人地关系的改变导致成渝城市群各时段冷热点分布空间差异较大,2000年前后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冷点区面积大于热点区面积。因此,要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稳定现有生态用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实现生态和经济发展双赢。

关键词:成渝城市群;“三生”用地;生态环境;热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F301.2;K9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5072(2024)03-0311-10

党的十八大提出促进生产空间高效集约、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发展目标,使“三生”用地成为学科研究热点。二十大报告继续强调指出,要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1]。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向前推进,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扩大,出现生产发展用地短缺和大量生态用地严重被污染、侵占等社会问题。因此,将“三生”用地与土地利用转型相结合,探讨土地利用转型背景下的区域生态环境效应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三生”用地是生产用地、生活用地和生态用地的总称,是基于土地利用功能划分的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耦合发展的统一体[2]。土地利用转型是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革新的需要,某一区域在一段时间范围内由一种土地利用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土地形态的过程[34],以此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56]。国内对“三生”用地转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景观格局变化[78]、生态环境质量[910]、生态风险评估[11]、生态服务价值[12]、土地利用转型的特征及驱动因素[1314]、土地转型与社会经济发展[1516]等方面,研究方法主要有转移矩阵和生态环境质量[17]、热点分析和地理探测器 [18]、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景观格局指数等 [19]。目前关于“三生”用地转型与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区域多集中于省、市等尺度[2021],以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

成渝城市群是我国第四个国家级经济圈,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平台,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2019年,成渝城市群国内生产总值6.51万亿,常住人口1.01亿,城镇化率53.8%,其中成都、重庆的城镇化率均已超过70%。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口和产业不断集聚,成渝城市群建设用地、工矿生产和交通建设大量挤占耕地和生态用地。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人地矛盾上升,严重限制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对成渝城市群“三生”用地的转型和生态环境效应进行探究,不仅可以拓展“三生”用地的研究尺度,而且有利于成渝城市群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空间,科学管理土地资源,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董晓庆和赵伟[2223]对成渝城市群的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和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研究,但没有系统诠释成渝城市群“三生”用地转型与生态环境效应的关系。本文拟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生态贡献率和冷热点分析等方法,分析成渝城市群1990—2020年“三生”用地空间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以期为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提供数据参考。

1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1.1研究区域概况根据《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研究区范围包括重庆市的29个区(县)和四川省的15个市,其中,绵阳市不包括北川县、平武县,达州市不包括万源市,雅安市不包括天全县和宝兴县,总面积18.5 万km2。成渝城市群是三峡库区生态安全核心区域,对国家生态安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区域内自然环境良好,河流众多,气候温和;地貌类型多样,以平坝和丘陵为主,地势总体呈四周高中间低。

1.2数据来源及处理本文数据选自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数据中心(https://www.resdc.cn/)的“中国多时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集”提供的1990、2000、2010和2020年四川省和重庆市4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栅格数据(分辨率30 m×30 m),以各期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为二级分类,包括6个一级土地利用类型、25个二级土地利用类型,利用ArcGIS进行裁剪得到成渝城市群土地利用数据。一般地,人们基于行为主体的主观意图确定各地类的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如耕地既能生产粮食,又兼具生态功能,但人类利用耕地的主观意图在于生产粮食,因此将其划分为生产用地;又如在城镇用地中的工业用地属于商业服务用地,更多地表现为生活功能,因此将其划分为生活用地。本文最终根据土地利用主导功能把成渝城市群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生产用地、生活用地和生态用地3个一级地类以及相对应的8个二级地类[2425]。同时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26-27],利用面积加权法对成渝城市群“三生”用地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赋值,结果如表1所示。

2研究方法

2.1用地转移矩阵分析土地利用轉移矩阵能体现“三生”用地的面积和方向的变化。基于成渝城市群1990、2000、2010、2020年4期的遥感数据,运用ArcGIS对2期栅格数据进行空间叠加计算,获取1990—2000年、2000—2010年、2010—2020年和1990—2020年4个时段的土地利用类型转移面积[28]。

2.2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分析

2.2.1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模型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可以定量反映研究区在“三生”用地分类情况下,不同土地利用功能所具有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其面积比例[29],表征研究区域内生态环境的总体特征。其表达式为EVt=∑ni=1AKi×Ri/S,式中:EVt为t时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AKi为t时期第i种“三生”用地面积,n为地类数量,Ri为第i种地类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赋值(表1),S为研究区总面积。

2.2.2热点分析热点分析是聚类分析方法之一[30],可以反映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变化的集聚与分异特征。通过ArcGIS提供的热点分析工具,确定生态环境高值区或低值区在空间上发生聚类的位置。

2.2.3生态贡献率生态贡献率用于定量分析某种土地类型变化所引起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变[31],其计算公式为LEI=(LEb-LEa)Si/S,式中:LEI为某类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生态贡献率;LEa,LEb分别为某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前后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赋值;Si为变化地类的面积;S为研究区总面积。

3研究结果分析

3.1成渝城市群“三生”用地转型特征

3.1.1成渝城市群“三生”用地空间分布1990—2020年成渝城市群“三生”用地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1990—2000年成渝城市群“三生”用地分布格局基本一致,2010—2020年生活用地面积明显增加。研究期内,生产用地所占面积较大,主要分布于人口密集的中部平原丘陵地区;生态用地主要分布于地形较为崎岖的山区;生活用地呈点状弥散分布,面积不断扩大,其中成都市和重庆主城区分布面积较大。

3.1.2成渝城市群“三生”用地面积变化1990—2020年成渝城市群“三生”用地面積变化情况如表2所示:1990—2020年成渝城市群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面积均减少,而生活用地面积增加。其中生产用地减少1 942.19km2,生态用地减少841.81km2,而生活用地则由2 234.17km2增至4 990.23km2。在生产用地中,农业生产用地减少4 241.89km2,工矿生产用地增加2 299.70km2。在生态用地中,林地生态用地增加1 147.31km2,草地生态用地大幅减少2 56087km2,水域生态用地和其他生态用地分别小幅度增加493.17km2和78.04km2。在生活用地中,城镇生活用地增加1 968.57km2,农村生活用地增加78748km2。总体而言,受近年来快速城市化进程影响,成渝城市群土地利用开发程度不断加深,后备战略土地资源后劲不足。

3.1.3成渝城市群“三生”用地转移矩阵1990—2020年成渝城市群“三生”用地转移矩阵如表3所示:1990—2020年成渝城市群“三生”用地转移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工矿生产用地、城镇生活用地、农村生活用地、林地生态用地、水域生态用地、其他生态用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用地、草地生态用地面积减少。农业生产用地主要转为工矿生产用地、城镇生活用地、林地生态用地,转移面积分别为2 044.46 km2、1 810.40 km2、5 303.95km2;草地生态用地主要转为农业生产用地、林地生态用地,转移面积分别为1 810.90 km2、2 408.72km2。总体来说,到2020年成渝城市群农业生产用地面积最大,林地生态用地和草地生态用地面积次之,其他生态用地面积最小。

3.1.4成渝城市群“三生”用地转入转出分析成渝城市群1990—2020年“三生”用地转型动态变化情况见表4。

1990—2000年,成渝城市群的主要用地转型为生产用地转为生活用地,不同地类之间发生转移的总面积为1 208.95km2。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属于用地面积减少地类。生产用地的转出面积为840.20km2,其中,转为生活用地的面积最多,为622.59km2,其次是转为林地生态用地,为126.24km2;生产用地的转入面积为239.64km2,其中林地生态用地转入最多,为149.49km2。在生活用地中,城镇生活用地和农村生活用地转入面积381.04km2、267.14km2均大于转出面积1.49 km2、7.82km2,属于用地面积增加地类。

2000—2010年,成渝城市群的主要用地转型为生产用地与生活用地之间的相互转换,不同地类之间发生转移的总面积比1990—2000年增加了7 967.13km2。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依然是用地面积减少地类。生产用地转出面积为4 181.09km2,主要为农业生产用地,其中转入生态用地的最多,为2 156.70km2,其次为转入生活用地1 361.63km2,转入工矿生产用地620.02km2;生产用地转入面积为3 343.26km2,其中7892%来源于生态用地。生态用地的转出面积为4 786.00km2,其中 1 685.02km2的林地生态用地转为农业生产用地,1 522.45km2的草地生态用地转为林地生态用地;生态用地转入面积4 269.76km2,51.20%来源于生产用地。生活用地属于用地面积增加地类,87.67%来源于生产用地,转入面积为1 370.37km2。

2010—2020年,成渝城市群不同地类之间发生剧烈转换,主要是农业生产用地与其他地类之间的转换。农业生产用地共转出8 331.30km2,转入6 290.42km2,范围不断缩减;各生态用地之间不断相互转换,但生态用地面积却持续减少;生活用地共转入1 684.54km2,但只转出903.44km2,面积呈增长态势。

综上,1990—2000年、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这3个时段,成渝城市群“三生”用地转型过程中,以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相互转型为主,其次是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之间的转型,生态用地和生活用地的相互转型最少。随着退耕还林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持续落实,生产用地与生态用地之间互转;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生活用地的范围不断扩大,生产用地的范围被进一步压缩。

3.2成渝城市群“三生”用地转型的生态环境质量演化分析成渝城市群1990、2000、2010、202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别0.405 4、0.405 0、0.404 4、0.403 1,整体上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呈下降趋势,且低于全国同期水平 [32]。

成渝城市群36个市/区1990—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分布如图2所示:成渝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分布具有中部凹陷、两边凸起的特征。1990—2020年,长期处于高质量区的市/区有7个,包括雅安市、乐山市、江津区、南川区、丰都县、黔江区和云阳县;长期处于较高质量区的市/區有7个,包括宜宾市、泸州市、綦江区、涪陵区、忠县、万州区和达州市。从2010年开始,开州区由高质量区降至较高质量区。高质量区和较高质量区大多处于成渝城市群东部、西南部和南部区域,这些区域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分布较广,且地形较为崎岖,阻碍工业发展和生活用地扩张,因此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较高。中质量区分布于成渝城市群的西部林地生态用地和重庆“四山”分布区域,这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生活用地的面积不断扩大,阻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成都市、眉山市、德阳市、绵阳市、广安市、永川区、长寿区和梁平区一直处于中质量区,自贡市2010年降为较低质量区,重庆市主城区2020年降为较低质量区。一直处于较低质量区和低质量区的市/区有11个,包括资阳市、南充市、遂宁市、内江市、璧山区、荣昌区、大足区、铜梁区、潼南区、合川区、垫江县,这些市/区主要位于成渝城市群中部的平原丘陵地区,地形平坦,农业较为发达,工业发展限制较小,生活宜居,生活用地和生产用地分布广,生态环境质量较低。

3.3成渝城市群生态环境变化的冷热点格局分析成渝城市群1990—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冷热点空间分布格局见图3。1990—2000年,成渝城市群生态环境变化的热点区主要分布于东部和西部区域,热点区面积较大的有6个,为重庆主城区、宜宾市、乐山市、成都市、德阳市和绵阳市,冷点区域零星分布。该时期成渝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热点区面积大于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冷点区面积,生态环境质量有一定的改善。

2000—2010年,热点区分布范围较前一时段明显减少,面积较大的有6个,分布于达州市、丰都县、黔江区、雅安市、成都市、南充市;冷点区呈团块状分布,分布范围较广,其中自贡市、开州区、南川区、江津区、德阳市与绵阳市交界处分布面积较大。该时段热点区面积小于冷点区面积,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

2010—2020年,热点区面积较大的有5个,分别为黔江区、雅安市、江津区、南川区、万州区、云阳县;冷点区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于重庆主城区、涪陵、璧山和成都等地区。该时段热点区面积小于冷点区面积,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下降。

综上可知,成渝城市群冷热点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热点区域分布较为集中,冷点区域面积不断增加。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和区域生态保护政策的交替作用。2000年以前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总体较为缓慢,2000年以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活用地和工矿生产用地面积不断扩张,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压力,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但同时,由于成渝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是保障长江上游地区生态良好的主要支撑力,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相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有关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如实现生态保护红线划定[33]、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等,力求改善成渝城市群的生态环境质量。

3.4成渝城市群“三生”用地转型生态贡献率分析成渝城市群“三生”用地生态贡献率和占比如表5所示:生产用地转为生态用地促进了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其中以农业生产用地转为林地生态用地贡献最大,为0.012 228,占比70.43%。而生态用地转为生产用地是引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其中林地生态用地转为农业生产用地影响最大,其生态贡献率为-0.012 288,占比73.22%;其次是草地生态用地转为农业生产用地,其生态贡献率为-0.002 212,占比1318%。在研究时段内,生产用地转为生态用地总贡献率为0.014 556,占比83.78%;生态用地转为生产用地总贡献率为-0.014 500,占比8640%。可见,成渝城市群生态环境同时存在改善和恶化两种趋势。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1)成渝城市群1990—2020 年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呈减少趋势,生活用地面积逐渐增加。人口非农化就业,人口的增长对耕地压力减小,经济林果种植的增加,使农业生产用地大量流入工矿生产用地,工矿生产用地和农业生产用地是面积增加和减少变化最多的土地类型。根据各地类的转型动态变化,成渝城市群以生产用地和生态用地相互转型为主,其次是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之间的转型,生态用地和生活用地的相互转型最少。

2)成渝城市群1990—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略微下降,呈现中部凹陷,两边凸起的分布格局。生态环境质量高质量区和较高质量区主要分布于成渝城市群生态用地面积广的东部、南部和西南边缘区域;中质量区主要分布于成渝城市群西北部和重庆“四山”区域;较低质量区和低质量区主要分布于成渝城市群的中部平原丘陵区域。

3)成渝城市群1990—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的冷热点空间分布差异大,冷热点区域在不同时段出现的区域也各不相同。由于经济发展和区域生态政策的推进使各时期冷热点出现区域发生改变,总体来说冷点区面积大于生态环境变化热点区的面积。

4)成渝城市群1990—2020年同时存在生态环境改善和恶化两种趋势。对区域生态环境起改善作用的主导因素是生产用地转为生态用地,而生态用地转为生产用地则是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下滑的主因。

4.2建议1)不断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成渝城市群1990—2020年农业生产用面积减少4 241.89km2,城镇和农村生活用地侵占农业生产用地。因此要开展粮食安全宣讲活动,提高人民群众耕地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防止耕地损毁,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

2)保护现有生态用地面积。自然地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成渝城市群西部和重庆“四山”区域,地形较为崎岖,生态用地分布广泛。要确保现有的生态用地面积,坚持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全面加强生态保护,减少对生态用地的不必要的破坏和开发。鉴于城市群内部各个市(区)生态环境质量存在区域差异,因此要维持生态环境高质量区现状,对生态环境低质量区和中质量区进行综合治理[34]。

3)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经济发展和区域生态政策的不同,导致不同年份生态环境的冷热点区出现区域不同。因此在确保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要合理控制生活用地面积的扩张,持续推进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实施,以促使生态环境质量提高。

4)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綜合考虑成渝城市群用地类型、自然和社会经济情况,重视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规划,有序推进低效用地的再开发,通过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提高土地资源要素配置效率。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成渝城市群“三生”用地空间演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但由于篇幅所限,没有深入研究影响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驱动因素,以及成渝城市群各市(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未来有待结合成渝城市群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情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成渝城市群各个发展阶段的生态环境效应演变的驱动因素进行进一步深入的分析。

参考文献:

[1]黄征学,贾若祥,陈江龙,等.宣传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之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J].区域经济评论,2023(1):11-20.

[2]邓志位,全斌,祁剑青,等.“三生”用地格局演变的强度分析及其驱动力:以衡阳市为例[J].土壤通报,2023,54(4):768-780.

[3]尹泽凯,谭立峰,贾琦.郑州市“三生空间”用地转型及其生态效应[J].人民黄河,2022,44(7):93-98.

[4]陈相标,丁文荣,李孝川.滇中城市群土地利用转型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交叉敏感性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2,29(6):233-241.

[5]龙花楼.论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J].地理研究,2015,34(9):1607-1618.

[6]翟玉鑫,张飞云,马丽娜.近40年新疆三生用地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演变[J].土壤通报,2022,53(3):514-523.

[7]畅田颖,张仲伍,乔旭宁,等.黄河流域2000—2020年“三生”空间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水土保持通报,2021,41(4):268-275.

[8]张云彬,王雲,陈静媛,等.土地利用转型影响下大别山区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研究:以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1(3):56-68.

[9]唐放,蔡广鹏.典型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转型的时空特征及其景观格局演变:以仁怀市为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2):4860-4870.

[10]高星,刘泽伟,李晨曦,等.基于“三生空间”的雄安新区土地利用功能转型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生态学报,2020,40(20):7113-7122.

[11]赵越,罗志军,曹丽萍,等.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鄱阳湖流域生态风险评价[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8,40(3):635-644.

[12]张传华,周苗,刘力,等.重庆市武陵山区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效应[J].水土保持通报,2022,42(3):255-262.

[13]李家祥.“三生”空间视角下陕西省土地利用形态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2.

[14]孔冬艳,陈会广.土地利用转型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北中南三县的比较分析[J].土壤通报,2020,51(2):300-307.

[15]孙善良,张小平.陕西省土地利用转型时空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1,28(6):356363.

[16]关翠柳,闻德保,李雨豪,等.广东省1980—2018年“三生”用地转型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21,41(4):241-251.

[17]贲薛晨,余成.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效应及驱动力分析:以苏州市为例[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2,12(5):1428-1436.

[18]董建红,张志斌,刘奔腾,等.“三生”空间视角下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分异机制的地理探测[J].干旱区地理,2023,46(4):515-526.

[19]司晓君,崔佳.中原城市群“三生”用地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水土保持通报,2022,42(2):284-290.

[20]汪容基,赵小敏,郭熙,等.“三生空间”视角下的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江西省鹰潭市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21,43(3):681-693.

[21]贾琦.山区县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演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以豫西登封市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26(7):191-203.

[22]董晓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22.

[23]董晓庆,赵伟.成渝城市群土地利用转型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性研究[J].山地学报,2021,39(3):389-402.

[24]路昌,张傲.东北地区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0,25(4):123-133.

[25]杨清可,段学军,王磊,等.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效应:以长江三角洲核心区为例[J].地理科学,2018,38(1):97-106.

[26]胡锋,安裕伦,赵海兵.基于土地利用转型视角的“亚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黔中部分地区为例[J].地球与环境,2016,44(4):447-454.

[27]李晓文,方创琳,黄金川,等.西北干旱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区域生态环境效应:以甘肃河西地区为例[J].第四纪研究,2003,23(3):280-290.

[28]南生祥,魏偉,刘春芳,等.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时空演变特征:以河西走廊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22,33(11):3055-3064.

[29]崔国屹,张艳,晁阳,等.秦岭地区近4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水土保持研究,2023,30(1):319-326.

[30]姚尧.湖南省土地利用转型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机制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8.

[31]王雪力,覃发超.安宁河流域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4(6):605-611.

[32]陈万旭,李江风,曾杰,等.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效应的空间分异性与形成机理[J].地理研究,2019,38(9):2173-2187.

[33]杨妃,李志刚.成渝城市群生态保护红线分析及其配套政策建议[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4(9):133-143.

[34]丁慧敏,杨朝现,李鑫,等.高原传统农区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水土保持研究,2022,29(6):399-407.

Spatial Evolution of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 Land Usesand Thei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ffectsin ChengduChongqing Urban Agglomeration

QIU Shuanga ,ZHANG Xib

(a.College of Business,b.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Sichuan 637009,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 land uses from 1990 to 2020 and it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ffects in ChengduChongqing urban agglomeration by the land use transfer matrix,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dex,ecological contribution ratio and coldhot spot analysis.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area of production land and ecological land has decreased whereas the area of living land has increased,and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each category is dominated by the mutual transformation  between production land and ecological land,followed by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production land and living land,and the least mutual transformation is that between ecological land and living land;(2) The overal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has presented a slow downward trend,and the distribu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is characterized by depression in the middle and convexity on both sides;(3) The change of humanland relationship has led to a large spatial difference in the distribution of cold and hot spots in ChengduChongqing urban agglomeration at each period of time,and the cold spots area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change around 2000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hot spots area.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protection of arable land,stabilize the existing ecological land area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and use,in order to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for both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words:ChengduChongqing urban agglomeration;“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 land uses;ecological environment;hot spot analysis

猜你喜欢

三生生态环境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浅析初中英语课如何融入“三生”教育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三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