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展览空间的科技艺术教育跨学科实践与文化生产新范式

2024-06-01张海超邓川

画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美术学院洞穴跨学科

张海超 邓川

在数字化时代的洪流中,科技艺术作为一种新兴范式,不仅映射出社会文化的变迁,也积极推动着艺术创作和教育方式的演变。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在《数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中提出了关于数字化的观点,认为数字化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并将成为未来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看到,数字化不仅转变了艺术品的物理形态,更重塑了艺术在社会中的角色和生产过程。这一点在历史的长河中尤为显著,艺术一直在不断受到新技术和社会变革的影响,从达达主义、波普艺术到网络艺术,艺术家们利用各种新兴技术挑战和重构传统审美。如英国艺术家罗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于1983年创作的作品《文之褶》(La Plissure du Texte),在万维网尚未出现的时代背景下,利用远程通信技术首次实现了艺术作品的分布式呈现,不仅体现了技术对艺术呈现方式的革新,也反映了观众角色的转变。

时下在艺术教育领域,数字艺术类课程的不断扩充和新技术的融入(如创意编程、开源硬件、混合现实、区块链等),正在推动艺术教育者以全新方式塑造新一代艺术家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科技艺术教育在跨學科的知识框架中,不仅标志着传统学科界限的被打破,而且象征着知识体系的深刻革新。这一领域的发展源自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知识体系的深度反思,透过时间的长河,呈现出对传统学科分类的持续挑战与重构。在这个演变过程中,科技与艺术的结合远超过了简单的叠加,它代表了一种创造性实践的深度融合,引领我们向全新的视角和实践方法迈进,并以全新的方式理解世界。这种实践不仅源于对既有知识体系的深入思考,更得益于对现代社会需求的敏锐洞察。历史上的跨学科研究如电子音乐的诞生和虚拟现实艺术的兴起,不仅展现了知识融合的力量,也凸显了跨学科合作在推动艺术和科技革新中的关键作用。

尽管资源分配、机构政策,甚至学术评价体系等都可能成为跨学科研究的障碍,技术媒介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过度主导,也可能会侵蚀艺术的真实性和创造力,但从未来科技艺术教育的深远影响层面考虑,这些都是值得克服的。这要求我们在科技艺术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求新求变,同时需要不断审视和平衡科技媒介在艺术创作与教育中的应用,确保它能够丰富而非限制艺术的多样性和深度。未来的科技艺术教育需要教育机构、研究组织、行业力量和政策制定者的共同协作,这不仅限于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而且要形成更加高效的深入联动机制,共同培养能够适应未来复杂世界的跨学科人才。这些人才将不仅具备技术和艺术的知识,更能够在多元化的知识体系中自如穿梭,用创新的思维解决问题,引领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展览空间作为艺术教育中的标准实践教学场域,正在科技艺术教育中扮演着全新的角色——孵化文化生产创新范式。这一进程正在重新定义传统艺术展览的形式,以及深刻改变教育实践和知识传播的途径。在这种范式中,跨学科合作显得尤为关键,它将学者的理论洞察、艺术家的创造力、学生的新视角与科技媒介的可延展性巧妙地融合,构建了一个多元共生、充满活力、不断进化的学习研究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展览空间不只是艺术作品的载体,更成了知识流动和文化资本积累的重要场域,这正是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强调的文化资本理论的体现。

四川美术学院于时代美术馆重庆馆举办的“2023新艺科未来图景·科技艺术展暨科技艺术教育论坛”项目正是对这样一套系统的试验性构建,试图以西南为基站,响应数字化时代的艺术教育变革。这一项目不仅标志着学院在科技艺术教育领域持续深耕的阶段性成果,更是对未来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深入探索与展望。

在这个过程中,四川美术学院结合了学术研究、艺术创作与技术实践,形成了一个多维的艺术教育生态系统。通过举办展览、论坛、工作坊以及讲座活动,学院不仅提供了一个艺术与科技交流的平台,更激发了艺术家和学生们对于新兴技术在艺术创作中应用的探索。在科技媒介的加持下,各类型活动不仅仅是在概念架构层面进行串联,而且在美术馆空间中实现了实质性的多维度并行体验。

在展览空间中,四川美术学院与科技企业共同基于激光投影仪阵列+三维全域播控系统,实现了重构柏拉图“洞穴理论”的“洞穴光影”空间,使基于限定空间的多元化并行发生学术活动成为可能。三维全域制作技术使空间具备了高度灵活的模块化、可延展属性,使其被同时应用于艺术家作品展演、科技艺术论坛、沉浸式即兴创作工作坊以及XR空间计算项目研发。

作品展演板块,艺术家及艺术团队从多元化的专业路径出发,对“洞穴”概念进行诠释。四川美术学院院长、油画家庞茂琨将其平面绘画作品转换为空间动态影像《再副本》,运用数码碎片影像语言探索AI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邓碧文及其团队使用人工智能生产力工具创作的作品《AI利玛窦的记忆宫殿》,试图重构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澳门历史文化,并以“洞穴”为地图绘制其重构路径。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媒介与交互研究所带来的《曲速引擎:Cross-Reality》,将“洞穴”转换为穿越时空的未来飞船舱体,同时团队基于空间计算技术框架,通过现场即时研发叠加于沉浸式图像之上的移动端XR交互体验,实现了多层级交互沉浸式数字内容展示,从多感官技术出发,深入挖掘空间和时间的关系。四川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将持续研究中的大足石刻圆觉洞三维数字重建资产在“洞穴”框架中进行复现,并融合宋代造像美学与数字美学,形成全新的作品《宝顶圆觉202312》,揭示了佛教禅境中“亦真亦幻”的主题。

论坛板块,“洞穴”空间功能实时切换为文化对话与思想交流平台,多方专家置身于沉浸式未来图像当中,共同探讨科技艺术教育的未来发展。区别于传统学术探讨,论坛场域将视觉、空间体验与学术交流融为一体,成为一个从“洞穴”中洞见科技与艺术未来的窗口,试图从全方位角度反映科技艺术教育的最新动态。

工作坊板块,“洞穴”空间全域制作技术支持机构澜景科技与四川美术学院共同发起了“48小时即兴洞穴沉浸空间创作大赛”,召集四川美术学院学生基于实现“洞穴”系统的hecoos全域制作软件进行限时48小时的“洞穴”光影数字内容创作竞赛,尝试在教育性质的学术展演活动中引入行业标准技术流程,将“洞穴”空间转变为行业前沿社会实践教学现场。

除“洞穴”空间外,工作坊板块基于不同类型机构联动与科技媒介应用将项目引向多个维度。学院与科技艺术策划机构雷电所联合开展了增强现实与数字乡建工作坊,以浙江省龙游县“石光——艺术生态走廊”艺术乡建文旅项目为平台,将增强现实技术、社会实践教学、数字乡村文旅等不同领域进行开创性融合,成功实现了科技艺术社会实践课程的前沿乡村振兴现场项目的落地。同时工作坊充分发挥增强现实技术优势,将增强乡村现场现实体验在时代美术馆展览空间中进行复现,构建起交互式的數字乡建文献档案展示空间。此外,学院通过与矩阵数控装置研发机构锐梵互动联合开展灯光数控矩阵工作坊,在时代美术馆展览空间中搭建起由发光单元构成的三维矩阵显像装置,并招募学生基于该成像方式进行区别于传统二维屏幕空间的数字内容创作演练;通过与元宇宙机构联合开展元宇宙内容创作工作坊,基于元宇宙在线虚拟空间进行交互式数字场景创作,并在时代美术馆展览空间中展示其线上登录窗口,使线下空间体验有效外延至赛博空间体验。

总体而言,四川美术学院此次项目不仅强调了艺术与科技的跨学科融合,还突出了在数字化时代下,艺术教育的转变和创新趋势。这一系列活动不仅为西南科技艺术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也为推动学科间的融合与创新设定了新标准。

从历史的维度看,科技艺术教育展览模式的崛起与现代科技的飞跃和全球化文化互动的趋势紧密相连。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和网络虚拟世界的扩张,艺术的创作、呈现和教育的界限将被重新界定。艺术家开始利用新兴技术开拓创新的艺术语言,教育机构也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和传播路径,引领艺术教育和文化生产的新格局。

四川美术学院在科技艺术领域的持续深耕展示了教育的开放性和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结合不同性质机构,如时代美术馆、澜景科技、爱普生光影研究院、雷电所、锐梵互动等,以及与多个高校学术团队的合作,如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媒介与交互研究所、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展现了科技艺术教育中的开放性和多样化。这种跨越教育壁垒,结合馆、校、机构共育的方式,为学生和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和创新机会,平衡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关系,有效培养了他们在未来不断变化的艺术和科技领域中所需的关键技能,充分体现了对未来艺术图景的积极探索和期望。

然而,开放式教育和跨学科合作的模式也面临着挑战。如何确保项目的质量和深度、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如何维持与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同步,都是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新艺科未来图景”项目将作为西南科技艺术教育领域的一个节点性案例,继续推动教育的开放性和多样化。随着人工智能、空间计算等新一代前沿技术的涌现,未来的艺术教育和创作将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互动化,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为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同时,这也要求教育机构、艺术组织和政策制定者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和创新,确保科技艺术教育能够有效开拓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视野,为未来的艺术图景描绘更多的可能性。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通过将艺术院校、机构或艺术项目作为文化基站的战略性方法,仍然可以有效地调动和联结资源,促进跨学科方法论的实施。科技艺术作为新兴的文化生产模式,正深刻影响着艺术创作、展览展示及观众参与,从而推动文化资本的积累,并对艺术市场与教育产生深远影响。面对这一新模式,教育界应思考如何融合科技与艺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科技艺术教育不仅促进了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还为学生准备了面对未来复杂多变的世界。总体而言,这种跨学科的教育和文化生产新模式,挑战了传统教育和创作方法,为知识和文化结构的扩展提供了动力。这预示着一个充满活力和不断发展的科技艺术的未来,为学生和教育者带来了无限机会与挑战。

注:

①本文为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元宇宙内容创作的“新艺科”科技艺术课程群建设》(223268)研究成果。

②张海超,新媒体艺术家、策展人,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副主任;邓川,科技艺术研究者,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基础部副主任。

责任编辑:孟 尧 姜 姝

猜你喜欢

美术学院洞穴跨学科
勇闯地球最深洞穴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少年洞穴救援记
“现代洞穴”公寓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