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高校美育教学的时代语境

2024-06-01徐志君

画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美育语境传统

近年来高校美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相关的课程建设、教材编写、研究开展方兴未艾。关于美育的讨论和探索也处于一个非常开放的状态,大家将很多美好的期待寄托在美育教学中。但另一方面,这种开放的状态也可能造成一些误解,如果将美育教学能承载的内容无限扩大,赋予它太多的内涵,则可能事与愿违。实际上,不同时期的美育总是在相应的时代背景下开展,有着不同的内涵和侧重。古代中国强调君子人格的养成离不开儒家思想主导的价值观,席勒提出“美育”观念(1795)的背后有着启蒙思想和现代性的时代背景,这些都构成了美育开展的语境,也在很大程度上划定了人们看待美育的视域。本文希望通过对当代开展高校美育教学的时代语境进行概括性的梳理,帮助美育教学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探索。

有学者将中国学校美育近百年来的历程分为6个阶段①,如果更概括地划分,最明显的差异在20世纪前半叶和21世纪以来。20世纪上半叶的美育新潮以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朱光潜、鲁迅、丰子恺、宗白华等人为代表,虽然他们的思想观念各有差异,但总体来说属于近代中国启蒙进程的一部分,是当时政治制度、教育体制、人生理想、审美观念等新旧冲突、革故鼎新的产物,在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的大背景下荡激、孕生出来的②(图1)。

如果对比民国学者师法的对象,即以康德、席勒、叔本华、尼采等人为代表的德国哲学美学为参照,当时的中国美育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德国思想家从培养“完全之人物”的教育宗旨出发,席勒认为美育是获得政治自由的唯一途径。审美力是借助形象的一种特殊的情感判断能力,而美育的任务是培养这种能力。它既不同于以培养认识力为任务的智育,也不同于以培养道德意志力为任务的德育,而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本质。但是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美育不可能脱离“救亡图存”的时代使命而在纯粹的思想领域展开。虽然德国思想家的这些观点基本为民国思想家所继承,不论他们各自有多么不同的主张和理想,但都组成了改造中华文化,进而为改造社会做准备的潜在诉求(图2)。

时过境迁,进入21世纪以来,对美育工作的再次强调,在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中展开。从学术角度来说,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不再集中于某一类时间和地域,但更大的不同在于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提出“改进学校美育,提高學生审美与人文素养”“面向人人”的“新时代学校美育”,以及“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美育概念和内涵,强化了美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有学者曾简略地概括,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为“政治教育美育观”,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为“德育美育观”,80年代中至90年代末为“素质教育美育观”③(图3)。而通过近10年来的一系列文件④,可以清晰地见到美育工作逐步得到重视的轨迹,也与现阶段国家发展的整体目标相切合,这也许是现阶段高校美育的最大前提。

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说,美育需要面对的是后现代语境。这个语境可以理论地概括为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网络文化兴起等诸多方面。在教学中,“后现代语境”却不是一个抽象的学术概念,而是活生生的每个学生。

这一点,国内长期研究美育教学的学者已经注意到,学校的正统文化价值体系与社会上流行的大众文化传播的文化价值观念之间的错位甚至对立,造成了学校内部的文化分层。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已经是出生于21世纪的互联网原住民(图4),他们处于媒介技术高速发展和米歇尔(W.J.T. Mitchell)所谓的“图像转向”双重语境中。与文本时代的文化不同,麦克卢汉曾经指出,在现代语境中媒介不仅是信息的载体,而且本身即成为信息⑤。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我们要承认这样的现实:当代的流行文化媒介不仅是载体,而且包含了全新的内容,并暗含了自己的语法、价值观。

近几年来,“二次元”“元宇宙”等成为学界研究的热词(图5)。以“二次元”为例,在2010年,这一主题的论文年发表量不到10篇,但在这之后一路走热,尤其是从2015年(65篇)到2016年(196篇)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并一直保持着高发表量。“元宇宙”代表的数字技术相关的新兴文化潮流中,可以见到相似的增长趋势。这些全新的传媒和文化形态有着不同的源头,“二次元”的影响力源于动漫文化,“元宇宙”更多来自数字技术的革命性发展,而目前大学生群体是它们背后相关消费的主要力量之一。可以武断地说,我们现在的教学实践,还没有能够真正消化这些热词的意义。

在当下可能需要面对的另一个悖论是:我们讨论所谓“后现代”语境时,还包含了如何面对自己强大而悠久的文化传统。在中国,创造与传统的关系更多时候以挪用和重新诠释的面貌出现,而远远多于断裂和革命。近10年来的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视,已经成为国家和学界的共识。引导学生经由一条不同于理性的知识传授和道德说教的道路,重新与我们的传统“相遇”,是当代美育的重要时代语境之一(图6)。

在最基本的观念上,中国传统思想资源与现代树人观念有着殊途同归之处,具有启示性意义。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之于当下高校美育的意义,不能简单地被视为内容节选和媒介转换,而需要我们审慎地对待。中国传统思想资源以儒释道为主体的构成在全球化语境中已经经历了全方位的反思和重构,当我们试图以“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家治世”这样简洁的概括来形容人的生存状态时,会发现情况要远远复杂得多。当代社会以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为主的构成伴随着传统宗族社群的解体,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在当代经受了更多反思。可以说,我们今天面对传统的态度,既与100年前大相径庭,也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着很大的不同。而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如何完成现代转换,并没有现成的答案,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图7)。考虑到上文提示的一些“后现代语境”,当我们将在高校美育中寻求一个与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对接的道路,视为重新回到传统,或仅仅是应用现代媒体途径完成传统观念的叙事,则可能南辕北辙,不能实现我们的初衷。

结 语

新时期以来,高校美育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美育在当代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我们既处于近百年来,几代人对于美育延续性的探索道路上,也处于新中国建设和发展的新时期;我们既要面对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又要面对新媒介、新技术、新的文化形态等更负责的时代境遇。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近百年来的高校美育从来都不是一個纯粹的学术问题,在实践中不能脱离时代语境。我们在教学中如何面对上文所述影响高校的美育开展的诸多因素,其实并没有成熟的、现成的答案。各大院校的教学资源并不相同,目前很多美育课程被视为艺术欣赏课程来开设,可能只是权宜之计。如何利用好不同院校的优势和特点,同时基于美育的特点,探索更多元、更完备的教学框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注释:

① 汪宏、赵伶俐《政策视阈下中国学校美育百年嬗变》,《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第161—170页。

② 谭好哲《20世纪初叶美育新潮的兴起及其当代意义》,《文艺研究》2006年第1期,第5页。

③ 唐兵《近百年中国美育观念演变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第25—35页。

④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29):18—22。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的回信》,2018年。

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9年。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0(30):20-26。

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202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2023年。

⑤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 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6—33页。

注:徐志君,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研究员、《艺术理论与艺术史研究》编辑。

责任编辑:孟 尧 姜 姝

猜你喜欢

美育语境传统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