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美于真善中:浅谈艺术教育思想与社会美育行动

2024-06-01周晶

画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美育博物馆社区

现代科学的发展导致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化,社会就像一部高速运转的精密机器,其中是由若干分离的局部组成的机械生活的整体。哲学家席勒在其《审美教育书简》中指出:“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上,人自己也就把自己培养成了碎片……他不是把人性印壓在他的自然本性上,而是仅仅把人性变成了他的职业和他知识的一种印迹。”①如果人的价值感很大程度是由专业知识赋予的,会造成人在职业以外生命价值的虚无感,甚至人性中对美善的自然驱力逐渐丧失。席勒对人性悲观的结论在今天看来并未过时,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似乎碎片化的处境更甚了。

17世纪牛顿的著述《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关于宇宙有序的观点,使人们相信通过科学探索可以认识和把握自然及其规律,这对启蒙思想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法国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深受理性与自然哲学的影响,提出以感性为基础的“自然教育”理论,开启了浪漫主义思想影响下的教育实践。平民教育家约翰·海因里希·裴斯泰洛齐(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坚信卢梭关于自然是最好老师的思想,认为所有人类知识的基础是通过大脑从自然中获得感觉印象,而“感觉”需要“艺术”的帮助,通过图绘学习可以培养和训练儿童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和认知。到19世纪,艺术教育的发展受到了浪漫主义思潮或显性或隐性的影响。

罗素评价“浪漫主义运动的特征总的说来是用审美的标准代替功利的标准”②。浪漫主义思想启发人透过自然万物感知美,通过艺术将美的感知转化为自我表现,其主要目标不是强化技能而是提升修养。浪漫主义的教育强调在感性对理性的平衡中获得知识、提高审美、塑造德行。浪漫主义运动最大的功绩是让艺术的地位被极大提高了。相较于古典时期,强调理念的柏拉图虽然认可艺术教育对心灵和品德培养的重要性,但对“模仿的模仿”之艺术评价不高。新柏拉图主义创始人普罗提诺(Plotinus)发展出一种美的哲学,认为“理性形式的体现变成了一种美的定义,然而美不只是被当作愉悦的源泉;它还被看作一种理性认识的方式,因为艺术使这些形式变得让人的感官容易接近和理解”③。他肯定了艺术在教育中的辅助价值。

艺术地位的提高必然使艺术家个体的激情得到极大释放,与此同时,艺术教育与社会生活也受到深远的影响,大众意识到优秀的艺术品是社会教育的公共资源,可促进人类文化和知识的传播。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推手,美术理论家、教育家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认为,虽然艺术的创造力不能通过学习获得,但艺术的感知力是可以教授的。他主张“通过感觉力的培养来提高审美能力”④。拉斯金在牛津大学开设讲座、建立绘画硕士学位,因为教学需要以具体的艺术作品来说明优秀艺术的品质和特征。他创建了一座艺术作品收藏馆,这为后来大学与艺术博物馆建立合作关系提供了范例。他还指出,艺术对于其他学科的应用价值,比如植物课要讲解叶子的形状、肌理,地理课要绘制地形地貌,通过与绘画要素的结合,可以更快地掌握其他知识。在今天看来,这正是一种跨学科的教育理念。

浪漫主义教育思想提出美(自然)与真善有机结合,引入自然性教育,充分激发出人的感知力和想象力。但因为过于强调个人情感与意志的艺术表达,出现了很多个性张扬、极端自我的文学家、诗人、艺术家,他们与社会原有秩序产生了激烈的冲突。这种个体表现与对抗产生的张力对艺术的影响延续到当代。而今信息时代,人与现实世界的疏离乃至脱节更将个人主义推向了极致。重温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对艺术的描述, “一种心态、一种心境——要求得到满足和做到使物质形成新的和更有意义之形式的某种活动”⑤。他认为艺术之意义是使内在生命的展示和物质世界的有序发展结合在同一并存的现实中,而这种内外统一性对人的心灵尤为重要,无论我们处于人生的何种阶段。如何走出个人主义自我的藩篱,建立与他者的正常关系,开启对人类群体命运的关切与共情?杜威主张在实践中学习。他反对灌输和机械训练的教育方法,提出知识是社会活动的副产品。学校教育一方面要确保科学方法的应用,又要保证学生的合作精神。他认为传统的学校与经验世界是相隔离的,并提出“学校、家庭、街区”一体化的观念。他在芝加哥创办了私人学校作为这种“合作共同体”思想的实验场。

杜威是现代教育学创始人之一,其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实践仍有重要的启发性。他20世纪初到过中国,对20世纪中国的教育家影响很大,其中包括最早提出将“美育”作为教育方针的蔡元培先生。蔡元培认为美育可以培养国民的审美认知,主张以美育陶冶情操、提高民众道德水平。近几年,四川美术学院秉承中外先贤们的美育思想,开展了大量美育实践。在走出校园、走进社区的社会美育活动中,艺术创作不再只是个人化的喃喃自语,过程中的规则翻转和情绪释放让参与者真实触摸了艺术的乐趣、能量与价值。连续4年,师生们从课堂学习延伸到社会行动,开拓了一条更广阔的艺术实践之路。

2020年疫情期间,教师以网课为主教学,学生们在各自的故土家乡,空间的阻隔换来他们更多思考的时间,思考个人与家庭、个体与社会、生存与环境等关系。“原乡”激发出更具公共性的表达,非常洽和地参与“共在共情共生:中国社区美育行动计划”中,师生以“流动的原乡”为主题,策划了一个基于故土经验的社区艺术展。展场并非专业的美术馆空间,而是充满市井烟火气的重庆老城区中熙来攘往的商圈,这是艺术参与社会的初次实验。2021年“在地在线在场:中国社区美育行动计划 ”之“里仁为美”单元,创作出社区艺术教育项目《来来耍》、艺术疗愈项目《回声海螺》等优质的参与式艺术作品和社会美育课程。“里仁为美”取自于《论语·里仁第四》:“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⑥“里”是古代居民组织的基本单位,春秋时的“闾里”指封闭的住宅区。“仁”关乎人的道德、信仰、审美等。“知”同“智”。意思是有德性的人聚集而居形成理想的社区,具有审美的秩序,合乎“礼”。“人在与他人的关联性中获得其个性,并通过这种关联性实践自己的个性。”⑦孔子与杜威跨时空的镜鉴激励我们走进附近的街区、游入虚拟的社区去开展更多的社会行动。

从2022年“空间与地方”到2023年“参与和表征”两届社区美育行动计划,四川美术学院团队以“流动博物馆”为主题,2022年在重庆龙湖U城商业街区实施,作品主体是一个可自由组合移动的装置,我们尝试将“博物馆”关于“物”的叙事概念与社区交融。从凝固的博物馆“实物”到日常经验中的“原物”,原物、原境、使用物的人、人于原境中,这之间鲜活的关系是创作小组观察、研究与实践的基础。通过开展社区公教活动,捕捉“物”背后充满生命力的“人”,“流转”出更多有机性和丰富内涵。2023年四川美术学院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深度合作,将大学城虎溪社区服务中心作为博物馆美育的实践地,借“社区美育行动计划展”输出优质的博物馆文化资源,使学校、博物馆、社区三方产生有效联结与互动。整个项目依托三峡博物馆“壮丽三峡”“神秘的巴国”两个精品文献展延伸出导览工作坊以及结合展览的美育课程。博物馆美育的教学融合博物馆实物学习理念,由博物馆考古、文博、历史等专业学科背景的老师参与课程设计,由民族学领域的专家对课程内容进行审校, 四川美术学院师生完成美育的创意转化。“流动博物馆”将传统与地方的文化资源引入社区,通过美育行动强化了学校与博物馆在社会服务层面的担当。

在科学进步主义仍旧盛行的当下,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分离依旧困扰着教育。通过艺术教育思想史的梳理,重新认识真、善、美在新时代的价值,把美纳入真善中,是对自启蒙运动以来机械理性世界观的反思,也是对浪漫主义思想的批判继承以及对极端个人主义的反省。从而以培养健全完整的人格为目标,以实践“自然、有机、整全、平衡”的教育为路径,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

注释:

①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张玉能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②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16页。

③阿瑟·艾夫兰《西方艺术教育史》,邢莉、常宁生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6页。

④ 同上,第184页。

⑤ 同上,第223页。

⑥《论语·里仁第四》,孙钦善译注,巴蜀書社,1991年版,第46页。

⑦安乐哲《孔子与杜威:跨时空的镜鉴》,姜妮伶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170页。

注:周晶,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美术教育系主任、副教授。

责任编辑:孟 尧 姜 姝

猜你喜欢

美育博物馆社区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社区大作战
博物馆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露天博物馆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