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六个必须坚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体现
2024-06-01周向军童成帅
周向军,童成帅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世界观与方法论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命题,前者主要解释世界“是什么”的本体性问题,后者重在阐明“如何做”的实践性问题。一般而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产生或蕴含什么样的方法论[1],二者具有耦合交互、辩证统一的逻辑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域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本质意义上强调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是经由实践反复检验而确证的科学真理,对于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2]18-19,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2]19-21。“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18-19,是这一思想体系的精髓要义与哲学精华,其贯穿于这一思想生成和发展的逻辑始终,体现于“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全域范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贯穿始终的立场观点方法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本身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逻辑关系,即在葆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内在本体属性和哲学精华的基础上,依据实践发展和领域特色,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生态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精髓要义而非全部要素,因为譬如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精神意志等哲学品格也属于这一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为,事物形态繁杂多样,认识事物必须抓住其本质,而事物的本质集中反映为精髓要义的集成提炼。由此,抓住了精髓要义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真属性。
一、坚持人民至上: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立场
立场,意指事物主体观察、剖析、处理问题时的站位角度和所持态度,反映着认知主体的价值生活在头脑中的映射和积淀,从本质上讲主要回答的是“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价值命题。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3]。同时,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其根本政治立场在于坚持人民至上,致力于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2]19。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价值指向,创新性地将生态环境视为关乎党的初心使命的政治问题、关系民生福祉的社会问题,强调务必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首先,站稳立场: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人民。新时代境遇下,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属性发生转变,人民群众不再仅仅满足于一般性的物质生活供给,而对医疗教育、公共服务、民主生活、舒适环境、安全维稳等美好生活要素产生愈发强烈的需求和期盼,特别是对居住的外部环境有着更高品质的价值诉求。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环境需要、着眼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国情,明确提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4]8。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了人民群众在经济创业、政治民主、文化生活、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期盼与需求。事实上,纵观政府部门在推进生态环境科学治理、综合治理所采取的系列方针政策,从城市企业气体排放的精准整治到乡镇区域天然生态的科学管控,从北方科学研究制定清洁取暖的总体规划到南方重点抓好土壤、水污染防治,无不映射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实现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向往,坚持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生态富民的价值立场与执政担当。
其次,尊重创造: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依靠人民。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缔造者,内具变革社会、创造辉煌的磅礴伟力和奋进力量。新时代以来,经过全国人民的勠力同心,我国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功能明显改善。就目前而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顽瘴痼疾”和“风险挑战”,还有一些矛盾日益增生、不少“硬骨头”亟待攻坚,总体形势仍旧十分严峻,对此,要真正剔除这类“顽瘴痼疾”、减轻生态风险隐患,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生态实践的伟大创造,从人民群众那里获得攻克难关、开创新局的实践伟力。针对建设美丽中国的实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动员全社会都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4]12,强调要培育广泛的社会动员机制以保障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再次,把握目的:坚持生态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共建是共享的逻辑前提,共享是共建的逻辑旨归。从客观上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其建设成果理应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一般来说,生态成果共享主要包括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需要、保护人民群众的资源使用权利、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权益、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等方面。为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和完善确保生态共享的制度机制:一是坚持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自然资源所有制决定着社会形态属性和产品分配方式。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必须“坚持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创新产权制度,落实所有权,区分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权利和管理者权力,合理划分中央地方事权和监管职责”[5]。强调要在坚持自然资源资产公有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绿色生产功能区和重要产品生产保护区的科学路径,合理管控和稳定自然资源的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继而增强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功能。二是建立公正的生态产品分配方式。之所以强调要“公正”,是因为社会成员数量多、基数大,难免会存有喜欢吃“大锅饭”和“坐享其成”的人群。有鉴于此,为了更好地保障全体人民的生态共享权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完善生态产品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6]369,强调人民群众有权按照自身在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中的实际贡献率来获取相对称的服务权益。
最后,价值评判:坚持生态建设成效由人民检验。人民群众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共享主体,其环境建设的具体成效理应由其来予以检验,同时人民群众最贴近生活实际,对生态建设成效感受得更加真实确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7]9,由实践来检验。具体来说,在生态建设理路中,针对“如何进行建设、从何抓起”的本体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8]84;针对“生态建设成效检验”的基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9]出发;针对“环境整治工作全民参与”的互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及各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听取群众意见,真正做到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10]575。综上所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清晰地呈现和诠释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根本立场、价值宗旨和群众路线。
二、坚持自信自立: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明态度
但凡成体系、讲科学的思想理论都是系统的、成熟的,都内在地具有独特的精神禀赋和思想态度,这种思想态度就是“自信自立”,它既体现为深刻透视时代风云的锐利目光,也表现为展望未来发展的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既体现为深刻洞悉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洞见,也表现为依据自身特色独树一帜的自立自强。在自信自立的思想态度的指引下,社会实践愈发精准有力、思想理论焕发生机活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具强大的敢于突破、自信自立的理论态度,即这一思想深刻把握时代发展大势、锚定我国基本国情,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引下,其提出的基本理念、实践原则、制度机制、价值目标等要素兼具科学性与前瞻性,真切映射出自尊自信、意气风发的精神气质,生动展现出自力更生、自立自强的实践风貌。
首先,树牢独立自主的思想观念。独立自主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精髓要义,是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鲜明体现,该理念在本质上强调事物主体不依附于外部任何力量,自身拥有辨识和解决问题的主观创见,并在具象实践中予以完成和体现。于国家本体的生态文明建设而言,树牢独立自立的思想观念是其发展前提和立身本根,是实现环境治理的历史主动创造、矢志保持自力自强的勇毅风貌的逻辑始基。从宏观层面来说,针对国家建设和永续发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中国现代化是绝无仅有、史无前例、空前伟大的”[4]23。强调我国人口基数大,为其能够实现永续发展,必须探赜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现代化发展道路。从微观视角来说,针对贵州等地经济发展滞后但生态条件优渥的客观实情,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贵州发展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4]64。强调要依据自身特色来谋发展、切忌简单照搬发展模式和经验。
其次,培育历史创造的主动精神。置身于生态文明新时代,理应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规律,赢得历史主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坚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念决心,坚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科学真理性,在指导具象实践理路中培育锻造出攻坚克难、勇于创造的环境治理主动精神,这与西方国家秉持“先污染后治理、污染重再治理”的发展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也凸显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创造与重要意义。生态文明作为人民群众共参共建共享的事业,需要全体人民贡献智慧和力量,由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理路中十分注重培育人民群众历史创造的主动精神,并依据我国工人阶级基数大的客观实情深刻指出,“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作用,焕发他们的历史主动精神,调动劳动和创造的积极性”[11]。强调要将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公民日常自觉行动,力求在实践中有所创造、有所作为,继而不断谱写生态文明时代的华丽新篇章。展望未来,在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引领下,中国人民将同心同向、同力同行,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最后,保持自立自强的实践风貌。所谓自立自强,就是笃信自身能力、敢于作为,并在实践中发展自己、强大自己。自立自强以树牢独立自主意识、培育历史主动精神为价值基石,是事物主体健康发展的精神旨归和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2]6,新时代视域下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本质性”转变,人民群众内生地对优质生态环境产生新诉求、新期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迎来新发展机遇期。在此境遇下,“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构建中国自主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成为新时代赋予生态环境部门的重要使命,是新时代环境治理方针举措和生态文明事业发展的目标。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秉持自信自立、自立自强的精神理念,坚持环境优质、国家昌盛、人民幸福的有机统一,凝心聚力扎实推进生态文明事业稳步发展。具体来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2]11。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其中不仅规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而且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系列“决策表”“时间轴”及“路线图”的战略部署,力图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由“自立”到“自强”的伟大跃变。事实证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科学的理论,是我们不断涵养和增强生态文明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思想之旗和精神之魂。
三、坚持守正创新:生态文明思想的本质要求
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本质要求和方法原则。“守正”,即坚持科学真理和人间正道,是理论创新的思想前提。针对环境治理如何施策的本体论命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守正道、追求真理,立足我国国情,放眼观察世界,不妄自菲薄,不人云亦云”[13],他强调在生态方针创设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2]20。如何进行“守正”?时代是持续延展的“发展物”,瞬息万变、奔涌向前是其本质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生态文明事业持续向好,“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我们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14]。这告诉我们,创新是守正的题中要义,只有适时而变、勇于创新,才能真正坚守正道、永续发展。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所秉持的理念、制定的机制、创设的方针、选择的道路是史无前例可资镜鉴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握准方向盘,创新才能阔步前行。
首先,守正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守正是事物发展方向的本质规定,是一切创新的根本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2]20,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确保发展的正确方向。就生态环境领域而言,在思想原理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持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强调人类主体与自然本体是彼此交融的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意志、顺应自然规律、保护自然形态,同时要在实践理路中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动员全社会民众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富饶、和谐、美丽的中国。在领导力量上,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根本保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5]。回溯历史,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并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主题设立了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迈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包括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及法治保障,将环境治理与保护置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科学作出了系列战略谋划和政策部署。譬如,党的十九大在党章中增加了“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内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明确规定其生态本质意涵。
其次,创新要求: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以新的理念、思路、手段解决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有的矛盾问题。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时代之变、世界之变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全局发展。在此境遇下我国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也层出叠现各种新矛盾新问题,亟待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以回答和指引当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问。要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就必须在守正的前提下,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以新的理念、思路、原则解决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此经由实践探索与学理升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提出如下原则理念:基于对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关系的辩证把握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基于对生态建设与民生建设耦合交互关系的科学审思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基于对现实境遇中生态环境保护诸多问题本质的深度反思提出要“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基于对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之间辩证关系的价值考量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些论断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互利的生态价值观。同时,在实践层面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问题导向为逻辑始基,坚持矛盾“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有机统一,对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中国之问、时代之问,鲜明提出要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前提下,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16]448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并系统设计了相关实践举措和战略方案,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创新。正是在这种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交互作用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开创了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新局面。
最后,坚持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守正与创新具有耦合互促、辩证统一的逻辑关系。一方面,守正是创新的价值基石,没有科学原则和正确方向的创新只能是“主观臆断”和“天方夜谭”;另一方面,创新是守正的价值意旨,只谈守正不讲创新就会陷入裹足不前、固步自封的“泥潭”。针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原则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10]123,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不断深化建设规律认识,不断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进行理论与实践的交互创新,继而不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从本质意涵来说,守正创新的统一不是恒定式的自然统一,而是动态式的辩证统一,是历时性与过程性的逻辑统一,是只有在具象实践中才能真正达成的统一样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是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的典范,即坚持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务实创新、开拓进取的原则品格,并依据时代发展变化和我国具体国情,适时提出了系列富有创见性的生态文明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谱写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譬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于生态本体论视域提出“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和“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基于生态认识论视域提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基于生态方法论视域提出“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基于生态历史观视域提出“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17]2-3。
四、坚持问题导向: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品格
马克思曾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8]。每个时代都会在特定语境下生发各类“问题”,这些问题在内涵上诉说着时代主题、态势、规律和矛盾,在外延上隐喻社会各域范畴内亟待解决的“短板”和主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具体实际、依循治国理政的经验逻辑,深刻指出,“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19]。由此,强调问题导向,就是坚持以现存实在的问题源为导向,从时代境遇中的主要矛盾出发,体认、审思和攻克社会发展进程中各领域生发的重大问题,并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社会全域的新发展。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锚定时代方位、聚焦现存实际、洞悉问题本质、破解实际问题。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凸显出强烈的问题导向和思维逻辑。
首先,树牢问题意识,善于洞悉和辨识生态领域存在的问题。树牢问题意识是系统剖析问题、进阶解决问题的逻辑前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鲜明的问题意识系统探究新时代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背后的生态环境实况。从国情本体而言,在全党全国人民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协同努力下,我国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质量明显改善,其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全面增强[17]74,“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挑战重重、压力巨大、矛盾突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有不少难关要过,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还有不少顽瘴痼疾要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4]6。具象表现在浑浊空气、黑臭水体、贫瘠土壤、垃圾围城等方面,亟须强化生态环境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修复。从人民需求而言,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转变,人民群众在诉诸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内生地对教育水平、医疗服务、民主法治、优质环境、安全维稳等要素有着品质需求,特别是对清新空气、纯净水质、安全食品、清洁环境的诉求愈发强烈。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4]11。
其次,聚焦现实问题,厘清矛盾的主次、主流和本质。如上所述,在科学洞悉生态领域的矛盾内容和桎梏形态后,要善于厘清和分辨这些矛盾的主次、主流和本质。毛泽东同志强调,“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20]。质言之,矛盾有主次之分,统称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再者,同一矛盾事物体依据其内部矛盾要素的属性、功能又可划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要矛盾的性质、功能及样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矛盾学说的基本原理并科学运用于生态领域,鲜明指出,生态环境治理涉及的问题表现多样、成因复杂,“有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有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解决问题就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7]69。由此,坚持问题导向,既不能被动地纾解问题,也不可同时稳抓全域问题,而是要善于辨识问题,精准筛选问题,剖析问题本质,科学对症施策。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清洁美丽中国的伟大目标,围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之“是什么”“怎样做”“有何价值”等重大学理和实践命题,聚焦影响群众日常生活和人民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展开周密审思和理路探索。譬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打好“土壤防治攻坚战”“大气污染防治战”以及针对乡村环境问题提出的“厕所革命”,这些观念举措都是紧密围绕新时代中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而科学提出的,都是聚焦环境治理突出问题、针对生态建设深层次矛盾而科学提出的。
最后,解决问题,扎实推动生态文明事业健康发展。体认问题、剖释问题的目标意旨在于解除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直面问题是勇气,解决问题是水平。要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难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攻克什么问题,无论解决什么问题,都要综合分析、举一反三”[6]。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增强辨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抓住“主流”和“本根”,将实际工作重点聚焦到解决环境治理中的突出问题上,着力在关键环节和具体方面取得新突破,做到以点带面、总体推进。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立足我国具体国情和时代发展大势,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抓点带面,着眼于科学解决环境治理中层出叠现的新情况、民众反映突出的新问题,创新提出了系列政治举措和实践方略。譬如,针对环境治理不到位、生态建设不系统的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要在立法上下硬功夫,建立起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等。同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鲜明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在解决环境治理问题中的重要意义,提出“要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抓好已出台改革举措的落地,及时制定新的改革方案”[4]19。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制定和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着力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扎实推动生态文明事业健康发展。
五、坚持系统观念:生态文明思想的思维方法
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部的逻辑组成和思维方法。从概念渊源上说,系统观念属于唯物辩证法的原理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普遍联系思想的当代诠释,旨在强调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作为系统而存在的本体性与客观性。从本质内涵上说,系统观念意指认知主体基于整体视域将现实事物及内部各要素看作紧密联结、耦合交互的有机系统,从整体性、结构性、功能性等维度加以剖析事物的思维逻辑方式。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4]7,各种矛盾桎梏层出叠现,诸多新旧问题复杂交织,亟待用科学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对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观念,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整体扎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一系列富有创见性的理念方针和战略举措,并在诸多实践环节上实现了整体性变革、重点域突破。
首先,要应时而变、科学研判系统事物动态发展趋向,强化前瞻性思考。系统哲学原理认为,物质世界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而这种恒定运动内在地包含着事物的瞬时变化。系统由各事物要素所构成,事物要素的瞬时变化也直接影响到系统整体的本质属性、结构功能。坚持以系统观念体认事物,必须强化前瞻性审思、科学研判系统事物动态发展趋向。本质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自然系统各要素是须臾不可分的“生命共同体”,即“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8]47。同时,针对自然环境要素的运动变化属性,要树牢全局观、整体观,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是大系统,水源治理、土壤增肥、空气净化、绿植养护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系统中具象化的“子系统”,优良样态的子系统才能成就高质量的大系统。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环境治理是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16]458,来共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化、质性化进程。再者,在自然环境要素上,要透过物质表象洞悉其固有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2]21,深刻剖析和总结自然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
其次,要立足环境治理的客观实情和现实境遇,进行全局性谋划。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及事物内部各要素既是紧密联结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要从事物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内生联系出发来体认事物、觉察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即“要从系统论出发,增强全局观念,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17]7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系统观念,依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属性,科学明晰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的主要矛盾和主攻方向,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8,强调人民群众的心理状态已实现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的现实转换,迫切期盼增强环境质量和生态效能。同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眼于统筹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提出要将环境治理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即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8]19,着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整体性格局、结构性布局,将生态文明的逻辑主线始终贯穿于社会建设各领域、各环节之中。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概念,其中内涵特征之一就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23。由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单向度的生态领域工作安排,而是全局性战略谋划的逻辑要旨,要努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多维统一。譬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要发展绿色产业、构建绿色政府、培育绿色文化、打造绿色民生工程等。
最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改革举措的协同联动,实现整体性推进。基于系统观念视域,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同我们在现实治理场域中的一种病症,这种病症不是局部症,而是整合症,病源因素涉域宽泛且复杂,表现形式包罗万象且深刻,“既有环境污染带来的‘外伤’,又有生态系统被破坏造成的‘神经性症状’,还有资源过度开发带来的‘体力透支’”[17]72。有鉴于此,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视域探赜索隐科学且高效的环境治理之术,即“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16]452。同时,还要注意科学布局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绿色工程,从自然系统演替规律和内部要素属性出发,不断“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推动上中下游地区的互动协作,增强各种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12]358。具体来说,一方面,在生态文明建设具象实践中,要依照自然系统的内生性、系统性、涌现性及本质规律,统筹谋划自然环境诸要素、山林植被、土壤昆虫、城镇乡野、绿地海域,进行整体化保护、系统化修复、源头化治理,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其调节能力和碳汇功能;另一方面,要秉持齐抓共管的系统观念,注重各项改革举措的协同联动和耦合互促,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的精神意旨注入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的整体改善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全面增强[17]74。
六、坚持胸怀天下:生态文明思想的全球视野
坚持胸怀天下,体现的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格局眼光和世界情怀。马克思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21]。即由于人类交往实践活动的深入,世界各民族、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政治生活、文化观念等要素逐步形成交融渗透、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世界由此进入“一体化”的历史样态。在此境遇下,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局势和全球性环境问题,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无法置身事外、养尊处优,如何处理人与自然、本国与外国的关系,这关涉执政党和指导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属性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2]21。坚持胸怀天下[2]21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固有属性和政治特色。从生态领域来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强烈的全球意识和宽阔的世界胸襟,从中国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深刻提出“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阐明共建清洁美丽新世界的目标心愿,彰显出中国特色的大党风范和大国担当,鲜明体现了胸怀天下、兼济苍生的人类情怀。
首先,始终坚持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生存境遇和未来发展。站位于历史发展宏阔视野和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秉持全球视野、关注人类生存境遇和未来发展,提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价值理念。“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2]26,特别是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在资本逻辑主导的发展模式下愈发呈现严重失衡和逐步恶化的景象。地球是全人类生存发展的唯一场域和家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民族或个人能够独善其身、孤立存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当前和长远、特殊和一般、国内和国际的辩证关系,指出,“我们要坚持同舟共济、权责共担,携手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8]128。一直以来,中国始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应对处理全球环境治理问题和气候变化,注重觉察和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和重要战略机遇期,强调本国生态文明建设使命与全球环境治理目标的逻辑融通,力图在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绿色发展道路的同时为改善人类生存境遇和未来发展作出更好、更大的贡献。
其次,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推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坚持世界各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重要普遍责任,又强调依据各国能力属性来履行相应特殊职责,为此创新提出“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从现实语境来说,联合国根据国家的发展程度,将全球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三大阵营,其中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科学技术等要素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倘若要其承担起与发达国家分量相当的责任义务属实有些牵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原则,不是说发展中国家就不要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了,而是说要符合发展中国家能力和要求”[8]132。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以来秉持胸怀天下理念、热忱于全球环境治理和维护生态安全,现今已经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8]132。由此,中国主动向联合国提交了国家自主贡献,并“宣布建立规模为二百亿元人民币的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用以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8]133,足以见得其大国担当和大党情怀。同时,针对全球环境治理的现实诉求和公共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国要立足行动,抓好成果落实,提出自主贡献,特别是“发达国家要履行承诺,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增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能力”[8]141,帮助他们加速绿色低碳转型。
最后,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复苏步履维艰,资源争夺的冲突和动荡频发,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规模和强度愈发增大,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风险具有高度的隐匿性、多维性、繁杂性和危害性。有鉴于此,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恢弘的国际视野、强烈的使命担当和深厚的人类情怀,在全面审视中国与世界互动、掌握全球化与全球环境治理的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强调“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努力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22]。从本质上说,“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生态领域的具象阐发,即站位于全人类共同价值视域强调建设万物和谐美丽的世界。从内涵上说,“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精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在道路上,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在观念上,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树牢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观念意识;在原则上,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在方式上,促进绿色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形成;在宗旨上,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和“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23]。在“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中国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深入实施水源、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方针,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4]169,并主动提出国家自主贡献、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中国在解决国内环境问题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作出了系列显著“绿色贡献”。譬如,中国政府通过建立完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推动落实《巴黎协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方针要则深入推进国际绿色合作,贡献了中国力量、展现了中国担当。
七、结语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内涵丰厚、思想深邃,其精髓要义集中体现于“六个必须坚持”的系统概括。在“六个必须坚持”逻辑体系中,各要素的概念排序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具有深刻学理依据与内在逻辑:坚持人民至上是生态文明理论的价值立场,坚持自信自立是生态文明理论的鲜明态度,坚持守正创新是生态文明理论的本质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是生态文明理论的思想品格,坚持系统观念是生态文明理论的思维方法,坚持胸怀天下是生态文明理论的格局眼光。如果说“十个坚持”[17]2-3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内核,那么,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六个必须坚持”,就是蕴涵其中、反映本质的理论精髓和真谛要义。恩格斯曾言:“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4]。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把握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精髓要义与本真意涵,深入理解“六个必须坚持”的生态哲理意蕴与实践意旨,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理论研究者需要不断深入钻研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