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族歌咏文化传承的情感德育价值及其实现

2024-06-01罗远玲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歌咏壮族民众

罗远玲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650)

壮族歌咏文化是岭南优秀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众中流传久远,长久以来在民众生活中担负着道德教育的功能。德育的魅力在于浸润式的道德情感培养,单纯地进行道德知识、道德规范的讲授,易于使德育陷入形式主义的空洞中。壮族歌咏文化富有生命力,极具美学感染力,其作为优秀民俗文化的特质和内涵有利于受教育者产生道德情感认同、培养道德意志,有助于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因此,壮族歌咏文化传承具有鲜明的情感德育价值。随着社会文化变迁的加速,很多传统传承模式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壮族歌咏文化传承的需要,对壮族歌咏文化传承的情感德育价值及其实现进行探究,寻求壮族歌咏文化传承的道德情感价值与传承路径、策略等方面的默契融合,可为优秀民俗文化的长久传承提供一个有益的范本。

1 壮族歌咏文化传承的情感德育价值

壮族歌咏文化的传承是潜移默化的情感德育过程。歌咏文化在壮族地区备受推崇。传统社会中,民众几乎不通过文字来保存地方性知识,而是选择歌咏文化实现族群文化认同,完成日常生活的交流和感情的沟通。歌师是壮族歌咏文化的重要传承主体,歌师的口传心授是传统歌咏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歌师传歌以个体的人生阅历和生命体验延续和深化了地方道德教育的实践内涵,培育了积极健康的族群情感品质。我们可以从情境创设、情感内容、情感体验等方面体会到壮族歌咏文化传承的情感道德价值。

1.1 壮族歌咏文化传承是有效的情感德育活动,形成真实的道德情感空间,创设了日常化的情感德育环境

壮族歌咏文化传承是歌师与歌手在日常生活的参与中完成的,是有效的情感德育活动。至今,出色的歌师在崇尚歌唱的壮族民间社会中仍享有很高的地位,他们不仅是优秀的歌者、民间音乐教师,还是民间文化精英和民众生活的老师。歌师一般都是优秀的歌手,他们热爱民歌,欣赏民歌,年轻时因为出众的歌才而在众多的歌手中脱颖而出。歌师们对歌时往往不是单独一人,而是有歌手相随左右,这些歌手一般是歌师的徒弟。与歌师有着亲缘和地缘关系的年轻人常常会跟着歌师学歌。与现代音乐教育不同,歌师是以“口耳相传”“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歌的,逐句教唱,随时随地传授歌唱的技巧。这种传承方式要求徒弟具有较强的模仿和记忆能力,用心学、用心记,每一次传授都是族群历史和生活经验的重现,形成真实的道德情感空间。日常化的生活情境、轻松自然的交流氛围,有利于“以境育情”,更好地传承情感德育价值。

1.2 壮族歌咏文化的传承是民众情感交流的过程,可以完成有效的道德情感内容的互动,形成多层次的情感认知

歌师是民众心目中的“文化人”。在传统社会里,民众很少有机会掌握文字。歌师作为最会唱歌的人,较全面地掌握了祖先和长辈流传下来的生存原则与生活经验,领会了“歌”中的民族文化精髓,并通过他们的传授和传唱,诠释了本民族的文化。歌师们以出众的歌才显示了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得到民众的认同和尊重,在民众中树立了威信。人们从歌师的歌唱中获得生活经验、通晓道理,接受新观念。歌师不仅教会民众如何唱歌,还教会民众如何生活。正如刘锡藩在《岭表纪蛮·蛮人好歌的原因》中所言,壮族人“无论男女,皆认为唱歌为其人生上之切要问题,人之不能唱歌,在社会上即枯寂寡欢,即缺乏恋爱求偶之可能性;即不能通今博古,而为蠢然如豕之顽民”。人们通过唱歌排解“枯寂寡欢”“通今博古”,“唱歌为其人生上之切要问题”;通过“歌咏”释放内心的情感,体悟外在的世界,用诗意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切,形成壮族民众恬淡劲健的人生态度。壮族歌咏文化赋予民众诗性智慧和诗性思维。

1.3 社会剧烈变迁中的壮族歌咏文化传承表现出积极的情感体验,与情感德育的内涵具有天然的一致性

面对全球化、现代化、城镇化的多重冲击,壮族村落较为稳定的、单一的生活形态走向“多元化”,“以歌代言”“以歌为俗”几乎占据人们全部文化空间的情形不复存在,传统歌咏文化受到的冲击不言而喻。如何在文化交融中保护好优秀传统文化并使其长久传承,成为歌咏文化现代转型的意义所在。成长于传统文化语境中的壮族歌者在歌咏文化的现代转型中表现出极强的主动调适能力。歌师作为壮族歌咏文化最具影响力的传承者,对民族文化发展表现出更深的忧患意识、更强的责任感。二十一世纪初,歌师引领当地歌手们以主动的姿态参与到壮族歌咏文化的转型中,发展了壮族山歌传承的数字化传承模式,并通过现代传媒向外界展示壮族文化,自觉地成为壮族民间歌咏文化转型的先行者,让壮族歌咏文化在剧烈的社会文化变迁中保持了鲜活的生命力。壮族民众在歌咏文化现代转型中表现出的积极情感体验,体现了恬淡劲健、乐观向上的道德品格,展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指向壮族歌咏文化道德底蕴的积淀,与情感德育的内涵具有天然的一致性,可以实现以情动人的情感德育价值理念。

2 壮族歌咏文化现代传承的情感德育价值的实现

壮族歌咏文化的传统传承方式是以家庭传承和社区传承为主的传承模式。传统社会里,壮族民众与外界的联系相对较少,“歌咏”是民众情感交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唱歌成为协调生产劳动节奏、传播生产生活知识、解决生产生活难题、祭祀祈福、娱乐民众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生活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壮族地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计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青壮年人外出深造、务工、经商成为日常生活常态,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也对地方经济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传统歌咏文化传承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壮族歌咏文化传承的需要。在日常生活形态多元化的背景下,重新思考壮族歌咏文化传承的情感道德价值实现的可能性,可为壮族歌咏文化的长久传承及优秀民俗文化情感德育价值的实现提供参考。

2.1 学校传承、家庭传承、社会传承并举,拓展壮族歌咏文化传承空间,延续积极劲健的道德情感体验

2.1.1 学校传承

学校传承是歌咏文化传承的新途径,可通过民歌教育寓教于乐。传统社会中的壮族民众大多不识字,以歌代言、以歌记事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现代社会中,壮族地区已普及义务教育,很多孩子还接受了高等教育。学校生活不仅改变了青少年的生活方式,还减少了他们在家庭中度过的时光。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父母外出所形成的亲子教育的缺失,使得学校教育成为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可开设民歌传承课程,或者在音乐课中增强民歌教育的部分。部分教师本来就是歌师或歌手,深谙壮族民歌文化的精髓所在,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歌咏文化传承。例如,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把壮族歌咏文化作为中国诗歌文化的一部分进行讲述,并把古典诗歌、现代诗歌与壮族民歌进行比较,教会学生欣赏中国诗歌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意识到民歌是中华诗歌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增强青少年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学校还可以邀请本地区著名的歌师、歌手到学校进行歌咏文化表演、民歌技巧教学或与学生进行对歌比赛。歌咏文化传承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转换中得以实现,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的道德情感认知能力得以提高,充分认识到地方性知识的道德情感价值,自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2.1.2 家庭传承

壮族歌咏文化面对挑战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自生能力,是壮族歌咏文化诗性智慧内涵所积淀的积极情感体验的显性表现。世纪之交,传统歌咏文化传承呈现局部消歇之际,壮族民众不断地运用新的传播媒介传承民歌,如通过电视播放山歌光碟和壮族民间传说、戏剧的影片。2004 年,我们到巴马县甲篆乡做调查。每当村屯电视转播站播放本地歌师录制的山歌光盘时,大家都会聚在自家的电视机前,饶有兴趣地观赏、聊天。很多民众都认为,在山歌光盘中进行表演的歌师、歌手以及山歌光盘所录制的民歌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内容,亲切传神,比一般的电视节目好看。村民们对歌师心怀敬意,认为他们“懂道理、有本领”。一旁的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很快就能掌握歌咏文化的演唱技巧和奥妙所在。山歌光盘所演绎的传承场域适应了地方社会的变迁,民众在歌声中获得情感浸润,文化代际传递成为可能性,避免了民族文化传承断层的危机。

2.1.3 社会传承

社会传承是壮族歌咏文化传承的大场域,可进一步拓展歌咏文化的传承空间。以村落为单位的乡村社区,是传统歌咏文化传承的重要场域。歌圩是壮族歌咏文化的重要标志。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农历“三月三”歌圩,可用万人空巷、盛况空前来形容。每逢重大节日,县城、乡(镇)、村寨的歌圩都会成为壮族民众的盛会。即使是日常生活中,各村、屯也会不定期举行各种歌会。生活在“歌海”中的民众在自觉、不自觉中就会受到歌咏文化的教育,成为合格的歌者。至今,壮族地区仍保持着歌圩文化的传统,但是,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歌圩在一些地方处于消歇的状态。歌咏文化传承的传统氛围趋于平淡,青少年群体要通过多元化的情境浸润,才能学会唱歌的技巧,感受到歌俗带来的情感体验。随着人们对外交往空间的扩大,仅限于家庭和学校的歌咏文化传承模式不足以应对外来文化的碰撞。拓展壮族歌咏文化的社会传承空间,让常年在外的人们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魅力,并自觉地成为传承者,这是壮族歌咏文化传承面临的新挑战,也是壮族歌咏文化传承的新机遇。

日益多元的生活场域中,多种传承模式的并存不仅满足了壮族歌咏文化传承的空间需求,传承主体积极、包容、开放的传承态度和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情感道德实践。在主动的尝试中,壮族歌咏文化的传承扩展到了更广阔的空间,例如,已成功举办多届的南宁国际民歌节,可视为壮族歌咏文化传承的新模式之一。各地歌师和歌手受邀参加民歌节的各种活动,通过现代媒介向世界展示了壮族歌咏文化的艺术魅力。民歌节不仅增强了壮族民众的文化自信,还提供了壮族歌咏文化与世界民歌文化乃至世界各种文化平等交流的机会,壮族歌咏文化的道德情感价值在更大的传承空间得以展现。

2.2 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平等对话,实现多元化的壮族歌咏文化传承模式

人类学家米德将整个人类的文化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1]。文化传递方式的变化对壮族歌咏文化传承影响深远。长久以来,壮族歌咏文化传承以师徒传承、长幼传承为主,属典型的前喻教育模式。人们延续着祖先千百年来的生活方式,祖先的生活方式就是后辈的生活方式,后辈从前辈的生活中完全可以预知自己的未来。长辈在社会中拥有至高的地位,他们积累的经验几乎足以帮助后辈度过人生中所有的难关,由此形成了前喻教育模式。随着社会的剧烈变迁,壮族民众不再固守家园;留守家园者,也未必从事传统农业生产劳动。民众与外界的接触不仅改变了壮乡“以歌为伴”“以歌为生”的基本生活方式,还带来了观念的转变:长辈不一定代表权威,年轻人了解的信息和知识有可能远胜于长辈。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并存的文化模式由此形成。

壮族歌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在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的融合中树立了一个范本。二十一世纪初,面对传统歌圩的消歇,壮族民间歌师利用数字化传媒,发展了壮族民歌传承的新形式——山歌光盘。山歌光盘由歌师组织歌手演唱、摄影师摄制,由通晓数字化技术的从业人员制作成光盘。批量制作的光盘通过零售,在各个村寨、家庭中播放,从而实现了壮族歌咏文化传承的新模式。歌手们多是壮族青年男女,他们或已外出打工,或已接受了较高层次的学校教育,歌咏文化的情感浸润对他们的影响有所减弱。但是,山歌光盘的出现,使得他们重新回到家乡,跟着歌师学唱歌,录制山歌光盘,并以此为职业。年轻的歌手向作为民间文化精英的歌师们学习歌唱技巧、民歌意蕴、民族文化知识,体会民族文化的内涵。这一过程中,前喻文化模式依然在传承中发挥作用。与此同时,年长的歌师向年轻的歌手、摄影师、数字化技术从业人员学习数字化技术、外来文化知识,与他们探讨外界的新鲜事物,获取民歌创作的新素材,以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创作出新的民歌,在传统歌咏文化中融入新鲜的血液,后喻文化在歌咏文化的现代传承中呈现。如今,短视频等网络形式的传播已成为壮族歌咏文化传承的新形态,年轻一代成为重要的传承主体。同辈的歌师、歌手和其他从业人员之间的相互学习成为常态,并喻文化在现代传承中日益重要。壮族歌咏文化的传统传承以前喻文化模式为主,而壮族歌咏文化现代传承的实践证明:随着传承场域的多元化,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皆不可或缺,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只有在三种文化模式的平等对话中,壮族歌咏文化才能表现出强大的自生能力,实现积极向上的情感德育实践过程。

2.3 壮族歌咏文化传承蕴含着独特的生命教育、审美教育、道德教育内容,是实现地方社会情感德育的重要方式,具有重要的情感德育价值

2.3.1 生命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培养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

传统文化的生命教育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民众尊重生命、尊重自然、尊重自身与他人心灵,关注人的内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壮族歌咏文化中的诗性思维注重心灵的滋养,让民众的内心如歌般飞扬,生活充满诗意,形成恬淡劲健的生命品格。民众自然而然地在歌咏文化的氛围中学会如何对待生命。

2.3.2 审美教育是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旨归,有利于提升民众的精神境界

费孝通先生认为:“我认为文化的高层次应该是艺术的层次,这是我对生活的一种感悟,但再进一步我就说不出来了,因为我自己在这方面的感觉也还没达到很深的程度。我所致力的还只是要帮助老百姓们吃饱穿暖,不要让他们饥了寒了,这一点我可以体会得到。但再高一层次的要求也就是美好的生活,这是高层次的超过一般的物质的生活,也是人类今后前进的方向,我就说不清楚了。但我能感觉得到,所以要把它讲出来,而且把它抓住,尽力推动人类的文化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也就是向艺术的境界发展”[2]。壮族民歌内容美、辞藻美、音韵美,感情真挚,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可让民众在歌声的情感浸润中形成富有民族文化底蕴的审美意识,形成更高层次的生活追求。

2.3.3 道德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方向,有助于民众构建至真至善的人生目标

壮族歌咏文化中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民间文学作品表达了歌颂勤劳、赞颂真诚、赞美爱情等内容,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意义。道德教育容易形成说教的氛围,不易获得受教育者的认同,而歌咏文化传承中的道德教育情理融合,于潜移默化中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形成求真、崇善、尚美的价值观。

壮族歌咏文化是壮族地区的标志性文化,富有情感意蕴和艺术魅力。壮族民众以“歌化生活”的形式实现了生活与艺术的结合,以诗性智慧构建了地方社会的道德伦理观。通过拓宽传承空间、实现多种文化模式的平等对话、挖掘歌咏文化的道德内涵等多元化传承模式,可以让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地方社会中继续发挥重要的情感德育价值,也可以为其它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情感德育价值提供参考路径。

3 结束语

浅层次的形式主义德育很难直达教育受众的内心,通过特定的现实情境可让教育受众在积极情绪氛围中产生深刻的道德情感、提升道德情感的层次。道德情感建立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道德情感的提升又会促进人们的道德认知。壮族歌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情感资源,壮族歌咏文化的内容和形态与情感德育的内涵具有一致性,壮族歌咏文化传承是情感德育在地方社会日常生活的实践过程,可使受教育者体会到多元化的情感道德活动、多层次的道德情感体验,丰富了情感道德价值的实现路径。

猜你喜欢

歌咏壮族民众
高理红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秋的歌咏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滇池」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胡主席一弯腰 感动亿万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