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焦作精神
2024-05-30陈红颖
陈红颖
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超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它缓解了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是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焦作是这一工程的关键节点城市,焦作人民在实践中孕育出宝贵的南水北调焦作精神:忠诚担当、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南水北调焦作精神,在文旅领域,为焦作绿色发展铺平了道路,促进了休闲旅游业的欣欣向荣,为打造焦作生态旅游品牌注入新的活力。
南水北调焦作精神在文旅城市营造中的体现
为全域旅游发展注入新动力
南水北调工程为焦作带来了洁净的生态用水,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在这一进程中,焦作人民以“忠诚担当、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投身于工程建设,让山川换了新颜。南水北调焦作精神为焦作全域旅游注入了新动力,更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南水北调焦作精神更注重精神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倡导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价值理念。在这种精神感召下,焦作全面打造全域旅游格局,充分挖掘利用山水资源、文化资源、红色资源等。城市生态景观持续优化,社区文化旅游蓬勃发展,乡村旅游特色鲜明,红色旅游资源充分利用,旅游业正在成为焦作发展新的增长点。
推动生态景观提质升级
南水北调大大改善了焦作的生态环境,而南水北调焦作精神则为全市上下打造优质生态景观注入了不竭动力。焦作持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着力打造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有机融合的旅游新格局。
一是大力实施“6111”园林绿化系统工程,城市绿地品质、生态效益显著提升。目前,焦作市区绿化覆盖率已达45.8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7.28平方米,13个综合公园设施齐全、功能完善。二是持续加大北山生态修复力度,致力打造怀川风景区。截至2022年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2%,生态质量持续改善,成为城市生态景观的亮丽风景线。三是重点打造白鹭湿地公园、黄河湿地保护区等湖泊湿地景区,彰显山水相依、湖光潋滟的秀美画卷。四是大力挖掘利用红色资源,建设一批红色景区景点,使革命老区焕发新的红色气息。南水北调焦作精神引导着焦作人民在生态景观建设上持续用力,推动生态旅游成为焦作发展的新亮点。
营造清新宜居的城市环境
南水北调工程为焦作带来了充足的优质生态用水,而南水北调焦作精神则推动着城市环境持续改善,为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化生态文明城市不断注入动力。焦作人民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实施“三十工程”和城市修补行动,持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深入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推动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节能减排,近年来PM2.5年均浓度连续下降;全力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地表水质持续改善;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因地制宜建设焚烧、填埋等无害化处理设施,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不断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全面完善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为市民创造宁静的生活环境。一座城市的环境质量,不仅影响着市民的生活品质,也直接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南水北调焦作精神对文旅产业的深远影响
促进文化旅游品牌建设
南水北调焦作精神蕴含着焦作人民在伟大实践中孕育的宝贵精神财富,为焦作文化旅游品牌的深度打造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焦作将“振兴怀川”确立为城市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党员活动地”“红色教育基地”“生态文化旅游城市”,持续彰显焦作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姿态。
焦作围绕焦裕禄精神、太行精神等丰厚资源,深度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将革命英雄的悲壮历程和崇高精神融入其中。同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文明有序旅游等理念,赋予旅游更高的文化内涵。南水北调焦作精神已深深融入旅游品牌建设的全过程,必将为焦作文化旅游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不竭精神力量。
带动旅游服务业提质增效
南水北调焦作精神中蕴含的“忠诚担当、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为旅游服务业提质增效指明了方向,注入了不竭动力。
“忠诚担当”的职业操守,推动旅游从业人员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广大旅游从业者怀着对游客“夫虽贵,必有所尊”的服务意識,以饱满的热情、优质的服务赢得游客的信赖和好评。“顽强拼搏”的拼搏精神,培育出矢志不渝的进取心和开拓创新的勇气。旅游企业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硬件设施,丰富项目内容,为游客带来更佳的旅游体验。“团结协作”的协同理念,推动业内加强联系交流,携手共赢。各旅游景区、饭店通过资源共享、市场联动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无私奉献”的奉献意识,激发从业者主动为游客服务。广大从业者以极大的热情为游客答疑解惑,提供帮助,为焦作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推动文旅融合深度发展
南水北调焦作精神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一是坚持创新理念,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焦作不断深化文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丰富的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深度融合,打造文化旅游新业态。如以“红色故事会”为主线,将焦裕禄精神、太行精神等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景区解说、体验活动中等;以“游学焦作·走读怀川”为主题,整合陈家沟太极文化、金谷轩绞胎瓷非遗工坊等地文旅资源,创新发展研学旅游线路等。
二是优化服务供给,带动文旅产业联动发展。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品,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打造文创产品制作、展示、销售一条龙服务。积极对接国内外文旅消费市场,不断丰富“旅游+文化”等新业态。同时,积极探索“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体育”等融合模式,培育文旅融合新动能。
三是强化招商引资,构建文旅融合生态体系。持续加大对文旅项目的招商力度,重点引进一批文旅融合龙头企业,打造集文化传播、文创产品开发、文旅项目建设等于一体的文旅融合发展新载体。同时,大力培育文旅企业,推动本土文旅企业做大做强,形成“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良性发展生态。
传承和弘扬南水北调焦作精神的路径
要持续弘扬南水北调焦作精神,就要将其牢牢植根于各领域工作之中,体现在焦作发展的方方面面。思想建设方面,南水北调焦作精神应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大力宣傳普及其丰富内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习传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精神财富。城乡建设领域,应把南水北调焦作精神融入城乡规划编制和实施中,体现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等各个建设环节,将其蕴含的高尚品质和价值理念真正体现在城乡面貌的改善之中。
应将南水北调焦作精神植根文旅产业,融入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线路规划、文旅项目融合等当中,通过开发精神实践教育基地等,让游客在旅途中感知和体验焦作人民的拼搏精神和崇高品格。将南水北调焦作精神落实体现到公共服务领域,“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应贯穿于政务、教育、医疗、文体等各项社会公共服务中。
南水北调焦作精神所彰显的崇高品质,理应成为焦作文旅企业和从业人员应有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通过举办研讨会、开设专题课程等,深入解读焦作精神的内涵和实践要求,引导企业领导和员工自觉认同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将精神培育有机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体现在企业理念、制度和行为规范之中。
楷模典型是指引,应大力宣传和树立南水北调焦作精神楷模。广泛宣传“南水北调移民第一村”等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大力褒扬文旅行业内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让他们的事迹成为社会正能量。监督问责是保障,应严格约束、树立良好形象。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对违反职业道德和操守行为严肃查处。加大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端正文旅行业发展良好风气。唯有将其真正内化为文旅从业者的精神气质,方能在文旅实践中充分彰显其独特魅力。
将南水北调焦作精神融入特色文化宣传和教育阵地建设,是持续传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途径。融入红色教育基地建设无疑是关键一步。依托焦作丰富的红色资源,打造一批以焦裕禄精神、太行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教育基地,生动再现南水北调焦作精神的伟大实践。通过情景再现、实境体验、互动教学等形式,让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在身临其境中领会其真谛。
将南水北调焦作精神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纪念场馆。在革命老区、纪念馆等阵地,设置专门展区或展览馆,系统展示南水北调焦作精神谱写过程和丰富内涵,再现焦作人民投身工程建设的英雄壮举。同时,编撰相关宣传资料,开发精神实践教育游等,使游客在参观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另外,充分利用文化广场、乡村大舞台等阵地,举办宣讲会、摄影展、书画展、诗歌朗诵、运动会等群众文化活动,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南水北调焦作精神。同时,将南水北调焦作精神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将核心理念和价值观融入文明建设,把精神培育有机融入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等工作。鼓励志愿者通过采访摄制等形式,宣传好南水北调焦作精神。唯有将南水北调焦作精神植根于这些群众性宣传阵地,才能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永续发扬光大。
总之,弘扬南水北调焦作精神,需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要在思想引领、实践体现、模范带动、监督约束等多个层面精心设计,将南水北调焦作精神贯穿于城乡建设、公共服务、文旅产业等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焦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本文选自:“南水北调焦作精神”(编号:26)2023年度焦作市黄河文化研究专项课题。
(作者单位 黄河交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