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中华文明的活化石
2024-05-30代高峰
代高峰
当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果。学界对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阶段的整体认识更加清晰,对中国史前文明的演进图景渐趋明晰。陶寺遗址、石岇遗址和二里头遗址等为中国北方古国时代和王朝时代的演进提供了有力证据。创世神话是处于原始时期的人们对宇宙现象和万物起源的“童年想象”、朴素解释和形象化表达。南太行地区位于陶寺遗址和二里头遗址之间,其流传的系列创世神话,亦蕴藏着中华民族早期发展的信息密钥,是中华民族“童年时期”的独特思维和集体记忆,是人们口口相授、代代传颂的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信息的活化石。
女娲创世神话
南太行地区女娲创世神话主要分为女娲抟土造人和女娲炼石补天两部分。女娲抟土造人口传史诗与自然地理有机结合,形塑着地方文化习俗和黄土崇拜;女娲炼石补天的功绩被人们传唱铭记,在民间延续着女娲崇拜和女性始祖崇拜。可见,南太行地区的女娲创世神话实现了女娲崇拜的在地性发展和区域性活态传承,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活化石。
在南太行地区,女娲创世神话在民间流传至今,分布较广。其以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为中心,覆盖济源市的王屋镇、下冶镇和大峪镇,以及山西省垣曲县的蒲掌乡、英言乡和阳城县的横河乡等地,辐射太行山南部山区和太行山南麓冲积平原,形成女媧创世神话民间活态传播圈。而邵原镇在2006年9月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女娲神话之乡”的称号。总体而言,该地民间流传着“女娲伏羲避难黄泥捏人”“女娲伏羲以磨为媒”“女娲生百男生百女”“女娲抟土造人”“女娲捏人”“女娲草绳藤条甩泥造人”“广生奶奶女娲”“祈子崖传说”“女娲炼石补天”“女娲五色石补天”“女娲化身凤凰台”等女娲创世故事。这些故事主要涵盖女娲抟土造人和女娲炼石补天两个方面,至今仍有传讲人和相关民俗活动,这体现出民间神话故事和社会习俗的深度结合。
女娲抟土造人与黄土崇拜
南太行地区民间关于女娲创世神话中,女娲造人的故事流传甚广。该故事在不同地方虽版本各异,但核心情节大致相同:
女娲娘娘从邵原西边天(山名)下来,经过娘娘腰(地名)和梳妆楼(地名),走到黄河边去洗脸,看到水中自己的模样,突发奇想,便用岸边的黄泥捏成小人,吹了口气,小人就获得了生命。女娲娘娘看到欢跳的小人,十分开心,继续用黄泥造人。但是时间一长,女娲娘娘实在太累,就拿起藤条抽打泥浆,有的泥浆落地后变成了小人,有的泥浆被甩到了待落岭和鳌背山上成了娃娃石,至今这两个地方的娃娃群像石还在那里。
这一口传史诗与“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的文献记载相一致,但更为生动,并且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相结合。如黄河岸边的滩泥、黄土坡、娃娃崖等,这为民间的传承注入不竭动力。
女娲抟土造人传说形塑着当地的风俗和文化。南太行地区位于黄土高原的东南部边缘,属于黄土浅丘地带,部分地段黄土覆盖厚度甚至超过100米。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人们频繁接触和利用黄土,不仅形成了深厚的黄土情感,而且在女娲抟土造人传说的影响下生成根深蒂固的黄土崇拜。
炒制“土馍”的饮食习俗。此为济源西部山区民间的一种风味小吃,用发酵面粉,混合鸡蛋、小葱、芝麻和食盐等,揉搓成小条状或菱状,放在烤热的粉状白土中翻炒至熟黄。这种面制品被当地人称为“土馍”“土角角馍”,是民间治疗幼童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积食腹泻等的食补土方。为何用白土炒馍可以调理小儿脾胃?老人们的解释是“人是土造的,水土养人”。而据现代的技术检测显示,此种白土中含有丰富的钾、铁、钙、锌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其中钾可促进胃肠道蠕动,缓解胃肠胀气。
离家远行带土的念乡习俗。当人们离开熟悉的家乡,迁至外地生活时,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这种症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适应异地自然地理环境和饮食习惯所引起的生理不适,如腹泻、呕吐、食欲不振、皮肤瘙痒等。二是未融入异地社会文化和人际关系的心理不适,如思念家乡和亲人、焦虑烦躁、失眠盗汗等。为缓解此类症状,南太行地区的人们曾在远行时带上本家或本地的干燥细土,有的甚至用箩面工具筛下细土面。这种做法反映出人们对故乡和黄土的眷恋。
婚床下放置土块的婚庆习俗。在中原地区的结婚庆典中,从入门到进入洞房,举行的多个仪式均饱含着家人对新人“早生贵子”的希冀。在南太行地区,有婚床下放置土块的习俗。即在新娘迎进家门之前,喜婆婆于洞房婚床下提前放置“土坷垃”(自然形成的黄土硬团块),寓意新人婚后早日生下强壮的孩子。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考虑到卫生问题,人们将黄土块替换为本地砖窑烧制的红色砖块。这种砖的制作原料仍是黄土,其象征意义和祝福愿望亦不变。
“摸土叫魂”的疗愈习俗。在中原地区,人们把婴幼儿受到惊吓后哭闹不止、无精打采、夜睡惊跳、突发高烧或昏睡不醒的状态称为“惊魂”“丢魂”或“掉魂”。在医疗技术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应对此类问题的方法主要是请“神婆”或家中老人为孩子“叫魂”。而在南太行地区,“叫魂”的媒介是黄土。当地的“叫魂”仪式是当小孩由于受到惊吓或者摔倒而哭闹不止时,大人在孩子受到惊吓或摔倒的原地用手沾摸地上的黄土,并用带土的手轻抚孩子的额头,同时呼唤孩子的乳名三次。据老人们解释为“人是女娲用泥捏的,土是孩子的魂,孩子小,魂容易摔掉或者吓掉,摸土把魂叫回来就没事了”。此外,当长住城市的孩子回到老家时,爷爷奶奶会举行一个简单的迎门仪式,即抓点细土撒在孩子的头上,寓意为沾土变泥孩、孩子更健康。这两个仪式均将黄土视作具有神性的物质,赋予其特殊的意义。
可见,在南太行地区,人们认为黄土不仅塑造了生命,还孕育滋养着生命。从人是女娲用泥造成的传说命题,到社会生活习俗中对黄土生命力、灵力和神性的尊崇,人们形成了对黄土的传统认知和崇拜。
女娲炼石补天与女娲崇拜
女娲抟土造人之后,作为人类的始祖和母亲,她为了护佑人们,面对天倾地斜、滔天洪水的灾难时挺身而出,炼五色石以补天。女娲补天的故事在民间亦有广泛流传。
古时候,天和地之间由柱子撑着。有一天,天上的水神和火神决斗。水神发洪水,火神放大火,两神打得不分胜负。水神一怒之下就用头撞倒了斗顶山,西北天就塌了,顿时洪水泼向人间。女娲娘娘为了救自己所造的人类,捡来五色石头,用黄河泥浆粘在一起,用神火炼出补天石浆,把天上的窟窿给补齐了。然后,女娲又去东海捉来一只巨鳌,砍掉四条腿,顶起了天。从此,人们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到现在,济源西边的鳌背山还在,邵原的河里到处都是女娲补天时剩下的五彩石,有的炼成了,有的还没有炼成。
这一传说与《列子·汤问》中的记载“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相契合。但是,事件的先后顺序出现了颠倒,或许为口述传说流传中的讹误,或许为列子采录时舛误,似乎口述传说更合乎逻辑。
女娲舍身补天治水将人们从洪水的灾难中解救出来。人们为了铭记和感念其伟大功绩,将其炼石补天的事迹代代相传,并建庙祭祀、设龛祭拜,形成女娲崇拜。这些崇拜主要表现在对山川河谷的标记、民俗活动和祖先崇拜中。
女娲崇拜的自然地理印记。南太行地区地形北高南低,地势落差超过1000米,冷暖空气在此交汇,并迅速抬升,形成漏斗状降雨带。因而,太行山南麓山地比平原地区降雨量多20%,并在夏季7月至8月出现多区域性暴雨,强度大而频繁,甚至每日一雨,秋季9月至10月多连阴雨,易引发山洪。这便是邵原产生“西边天”洪水传说和女娲补天神话的气象依据。如今,邵原镇当地亦有女娲补天故事的自然遗迹,如小沟北五彩石、凤凰台、女娲洞、女娲峰、鳌背山、黑龙沟、斗顶山、东阳河等。其中,小沟背景区中散布着大小不一的五彩石;鳌背山山顶四周平坦、中间略显凸起,形似龟背,山两端各有延伸,神似龟头和龟尾;斗顶山原称天柱山,有学者考证其为共工怒触的不周山。此地还有女娲崇拜的遗迹,如女娲娘娘庙、女娲伏羲全神庙、女娲祠、女娲庵等,说明女娲信仰影响深远。此外,山西省阳城县横河镇一带女娲补天的神话与当地自然景观紧密结合,如索泉岭(锁泉岭)、锁泉眼的南门龛芦灰、五彩河(多五彩石)等。南太行地区的女娲神话故事实现了女娲神话、女娲传说、女娲信仰的融合。因此,太行山在当地又被称为皇母山,或者女娲山。
女娲崇拜的民俗痕迹。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暗含着华夏民族在黄河中游地区最早的治水实践。如采五彩石补天,用芦灰挡水,均是为了阻断洪水。关于女娲治水的事迹,文献记载:“水浩漾而不息,……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积芦灰以止淫水。……淫水固,……瑞民生。”该地民俗亦可见远古时期的洪水认知和治水经验。一是“雨天顶棒槌”。若夏秋时节出现连阴雨,久下不停,河水暴涨,俗称“天下塌了”,人们就会举行补天仪式,模拟女娲补天。这一仪式通常在自家院落中进行,由家中年长女性实施。仪式的主要过程是女性手握一根木质棒槌立于院落正中,将棒槌高高举过头顶,以示补天,同时唱到“棒槌棒槌顶当院,今个不下明个晴”。二是“炉灰围墙根”。每年农历二月二早上,该地农家有围青灰的习俗,即用草木灰将墙根包围起来,与女娲“积芦灰以止淫水”相似。农历二月二用炉灰或者灶灰撒墙根的习俗在中国多地皆有,俗称“禁蝎”“禁蛰虫”“送五瘟”或“围龙”等,主要目的是驱虫辟邪。而撒炉灰围墙根的主要目的是防水,以保护宅院。
祖先崇拜中的女娲崇拜。南太行山区的丧葬习俗为土葬,且以女性祖先来设立祖坟,即以女性立祖。一个家族或家庭尊女性长辈为始祖,并以女性长辈来立坟,即使是迁坟也要遵循这一传统。尤其是在旧坟地占满需立家族新茔地时,入葬的第一人必须是老母亲或者老祖母。若是男性祖先先离世,则需先寄殯,等祖坟立好后方可入葬。当地人解释为男性没有生育能力,若以男性立祖坟,家族后代无法接续,而以女性立祖坟,则可保障后代延续。这一习俗应是母系氏族社会的遗迹,反映出以女性为中心的家族结构、婚姻家庭关系和血缘传承脉络,可谓女娲崇拜的“社会活化石”。可见,在南太行地区,人们认为女娲不仅给予其生命,还舍身保护他们不受滔天洪水的侵害,是一位英勇伟大的母亲。同时,人们对山川河流以及女娲补天的过程进行命名,以纪念其事迹;通过重复“雨天顶棒槌”“炉灰围墙根”等仪式,来强化群体记忆;通过以女性立族的葬俗,来确保女娲崇拜的世代传承。
对女娲创世神话与社会习俗的思考
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保护人们等神话是人们对于原始社会时期人类起源的思索和演绎,是对女娲创生能力和护佑能力的神格化描述。《说文解字》对“娲”的解释为:“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化万物”即生育万物,其将女娲和人类及万物的关系用“化”字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在当地,女娲被尊崇为广生奶奶,由家庭女主供奉在卧室中。因此,在南太行地区,以母性为中心的女娲崇拜不仅以神话、传说、故事的形式流传,而且融入民间信仰、家族传统和祭祀习俗中。这些形式相互嵌接、互为补充,实现了女娲崇拜的在地性发展和区域性活态传承。
南太行地区的女娲创世史诗,从女娲伏羲历经磨难结婚至女娲造人、女娲舍身补天,形成一个完整的人生链条。这一史诗与当地山脉、河流、奇石和悬崖等自然地理奇观和地形地貌等深度嵌合,为其在民间的长期流传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同时深植于当地文化习俗,构成当地历史人文和民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换言之,人们在史前时期的思维方式、宇宙观、生命观和价值观通过融入社会有机体的方式传承下来,从而奠基其族群文明形态和区域文化样态。
中华文明探源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综合的研究工程,不仅应重视遗址、遗迹和文献等“物”的实证,亦应将创世神话故事传说和相应的民俗事项作为文化的证据。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萌生、发展和繁荣的过程。因此,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对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阶段的整体认识需增强对民间口传神话传说故事的收集、整理与研究,从而增进对口头叙事影响下民俗事项的记录、解构和阐释。
本文选自:“村社共同体:麦作文化视野中沁河下游流域乡村社会研究”(编号:19YJC850001)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视域下南太行地区创世神话研究”(编号:SKL-2023-1806)2023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民航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