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遗址保护与利用探究
2024-05-30宋自永
宋自永
西安是最早开展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城市,无论是遗址数量和价值,还是本体保护、工程建设、遗址展示与阐释、学术研究等方面都位居全国首列,且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同时,西安大遗址保护与利用中也存在诸如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管理体制不顺、遗址保护意识淡漠、大遗址保护资金缺乏等方面问题。本文分析了西安大遗址现状,从多方面探索了西安大遗址保护与利用路径,并总结了西安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主要模式。
西安大遗址现状
西安大遗址是10000年文化史、5000多年文明史的实证,大遗址勾勒出历史演进发展的脉络,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具有独特的文旅资源,在促进西安现代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属于国家战略基础资源。大遗址是古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资料,是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延续,其珍稀性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对它进行保护。
西安大遗址规模大、分布广、保存完整、遗存丰富、种类繁多,包括古代宫殿遗址、古代都城遗址、古塞城遗址、古代陵墓遗址。拥有世界级遗址14处、国家级遗址44处、省级遗址72处、市县级遗址181处。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的西安大遗址有9处:阿房宫遗址、杨官寨遗址、丰镐遗址、栎阳城遗址、汉长安城遗址、西汉帝陵、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姜寨遗址、秦始皇陵。
由于人为和自然力的破坏,可以说西安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工作困难重重,抢救保护祖国珍稀的大遗址,任重道远。当前,西安依据现实需要和国家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要求,正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建立比较完备的大遗址保护与利用体系。
西安大遗址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西安大遗址面临着诸如人口增长、工业化、环境恶化、城镇再发展、地区经济和传统社会文化结构之间的矛盾等问题。另外,由于人们对大遗址保护重视程度不足,采取的保护措施不到位,也会导致一些大遗址面臨被破坏的威胁。
西安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西安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和社会发展的矛盾较为突出。由于一些地区一味追求经济发展,大型拆迁建设项目的实施会对地下遗址和周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人口迁移、基本建设工程、土地利用调整、环境整治和房屋拆迁改建等都会对大遗址产生影响。遗址保护区的居民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大遗址的保护,对文物保护的意识较为淡薄。西安大遗址保护存在的问题是大遗址在城市建设中遭受破坏、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和现代化进程矛盾加剧、大遗址周边环境和历史风貌遭到破坏。
居民的生活生产破坏是大遗址保护面临的最大危险。人们的生产活动对遗址造成的破坏包括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水利灌溉设施、乡镇企业建设等。还有日常生活对大遗址造成的破坏,如填挖土方、房屋建设、堆放垃圾等对大遗址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西安大遗址保护面临着城市的飞速扩张和土地之间的矛盾。大遗址保护要求完整、真实地保护,而当地群众要求经济效益、追求土地利益最大化。另外,西安大遗址保护利用与城市产业结构、民生建设之间也存在矛盾。在现代化进程急剧加速的情况下,怎样在大遗址本体得到完整保护的基础上,理顺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更科学的形式利用大遗址文化资源,是西安市政府的当务之急。
管理体制不顺
城市区域大遗址管理与运营的难点是理顺管理体制机制。西安市大遗址文化资源管理面临的现实问题是管理体制不顺,如管理机构交叉,管理方式粗暴简单,管理职责分散、不明确,法律政策完善性、可落实性欠缺等现实问题。具体体现为:大遗址分属不同的行政区,不利于统一保护利用,大遗址保护利用会涉及文物、土地、水利、旅游等多个部门,对这些部门的协调工作耗时耗力,不利于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工作。
大遗址保护意识淡漠
大遗址保护区的居民对遗址了解比较少,其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现有的管理模式与展示方法不利于进一步解读遗产价值。二是公众对大遗址保护相关工作的认知渠道有限。三是宣传力度不够,公众参与程度低,导致人们对大遗址保护意识淡漠,不利于大遗址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大遗址保护资金缺乏
首先,大遗址保护资金来源单一。大遗址保护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2002—2006年,政府向包括大遗址保护在内的西安文物事业投资累计达89.94亿元,而社会投资仅2亿多元。其次,大遗址保护资金需求量大。2005年,西安市政府仅向大明宫含元殿御道区域拆迁工程投入近6亿元的资金,至2008年,西安大遗址保护总投入已超过200亿元。以大明宫遗址公园为例, 遗址保护和公园建设总投资达50亿元, 再加上拆迁达130亿元。2022年,西安市GDP总量11486亿元,位列全国城市排名19位,城市人均GDP排名第97位。以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西安政府财政无力继续支撑如此巨大的大遗址保护资金需求。最后,国家资金仅用于对文物本体的保护和展示,不可用于其他工程项目。西安地方财政吃紧,保护大遗址的资金缺口很大。大遗址保护、监测和研究周期较长,本体保护难度较大,这也是大遗址保护利用面临的一大难题。
西安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路径
第一,强化政府职能,积极寻求治理对策。政府在大遗址保护与利用中积极发挥职能。政府主导,做好顶层设计,理顺管理体制。政府关注,提高全民生活品质和大遗址保护意识,鼓励群众建言献策。政府统筹,加强社会资本融入,实现政府和市场强强联手解决资金难题。政府协调,做好统筹兼顾,发挥各利益方的积极作用。
第二,树立多方共建的大保护理念,建立多元治理的联动机制。加强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大遗址保护管理体制,研究大遗址分类管理的有关要求,建立健全大遗址保护监督机制,提高大遗址保护管理水平,新建保护管理机构,增强管理自主权,探索合理的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形式。
第三,将遗址保护纳入城市保护规划。从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准备工作、工程规划、投资和空间配置等方面落实,逐步建立完整的基础数据统计和规划纲要体系,重组和利用大遗址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
第四,丰富展示手段,提高大遗址保护展示利用水平。综合考虑大遗址周边重要文化遗产的展示利用,借助高科技扩大大遗址展示效果,促进大遗址保护与展示的紧密结合,更好地对大遗址进行历史修复和展示,再现其壮观的景象。
第五,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建立良好的大遗址保护与利用投融资平台。积极吸纳政府财政以外的资金,利用大遗址文化旅游激活文旅市场经济。
第六,关注民生,统筹考虑遗址保护、百姓利益和城市建设。满足公众诉求加快立法进程,制订符合公众利益的保护方案,推动大遗址与城市的和谐共生,必须做到大遗址保护与西安经济发展、文化弘扬、百姓福祉和环境改善相結合。大遗址保护要优化遗址区居民的自然环境,提高遗址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完善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市民的公共文化空间。
第七,在西安设立大遗址“保护特区”。全面推进大遗址保护特区建设,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升大遗址保护管理水平。对西安大遗址进行整体规划,系统保护,广泛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利用国内外资源来推动大遗址保护事业发展。
西安大遗址保护与利用模式
西安大遗址保护与利用模式有很多,结合每个大遗址的不同资源优势和独有性,在此主要列举4种大遗址保护与利用模式:遗址公园、旅游风情区、森林公园、遗址博物馆。
遗址公园
将大遗址区打造成为大型的、环境优美、文化性鲜明的遗址公园,打造成文化遗址保护与利用和城市公园建设的结合体。它一般适用位于城市中心区或城市近郊的大型宫殿类、墓葬类遗址。遗址公园是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多变的现实情况下广泛应用的一种大遗址保护模式,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遗址保护中长期存在的问题。遗址公园不仅具有公园的公共性、休憩性、娱乐性等特点,而且还具有独特的知识性、展示性、社会性和教育性等特点。如汉长安城遗址公园、秦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寒窑遗址公园、大明宫遗址公园、秦二世陵遗址公园、周丰镐遗址公园、杜陵遗址公园、秦始皇陵遗址公园等。
旅游风情区
有的遗址区地理位置较偏远,但风景秀丽、整体自然环境较好,大遗址作为人文景观,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构成大遗址旅游风情区是优选。如欧陆风情区、南山汤院大唐风情园、灞上人家、海蒂风情园、椰风水岸等旅游风情区,其将灿烂的中华文明与独特的民族风情相结合,形成旅游景点的独特性,别有一番风味,极具吸引力。
森林公园
有的遗址面积很大,具有独特的地理地形和景观,它将作为城市郊区的大遗址被建成森林公园。其以陵墓类遗址为主,如汉帝陵森林公园、太平国家森林公园、西安朱雀国家森林公园、祥峪森林公园、黑河国家森林公园、清凉山森林公园、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楼观台森林公园、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秦岭和谐森林公园、白鹿原森林公园、骊山国家森林公园、秦岭国家植物园、朱雀国家森林公园、沣峪森林公园等。森林公园作为一种公共服务场所,是为公众提供休息、娱乐和体育的场所,也是城市的绿肺和氧吧。
遗址博物馆
遗址博物馆是在遗址资源丰富且价值较高的遗址上面建立遗址保护展厅,以保护遗址、宣传古代文化、进行研学性教育。遗址博物馆是中国的大遗址保护利用模式,如丹凤门博物馆、周丰镐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馆、大明宫博物馆、唐皇城墙含光门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等遗址博物馆,其呈现给人们大遗址的原址原貌,使人们更多地了解历史,具有历史教育和社会教育功能。其在美观、设施和展陈方面可能吸引力不够,且原址长期与空气接触会产生多种问题,这种遗址博物馆的保护、监测也是一项技术难题。
总之,西安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经历了一个从不被重视到被纳入政府规划,再到被纳入城市发展重点的艰难过程。西安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实现了几个转变,即从被动抢救保护到主动规划保护,从局部保护到整体保护,从单纯的遗址保护到综合遗址保护。西安大遗址实现了多样化保护,并不断探索发挥其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的途径。相信,西安大遗址保护与利用之路将越走越宽广,西安文物事业必将在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单位 洛阳汉魏隋唐都城遗址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