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西北 贡献所学
2024-05-30孙俊东陈书丽
孙俊东 陈书丽
从层峦起伏的祁连山,到雄浑威严的喀喇昆仑山,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河设计院)参与规划设计的一项项重大水利工程,正拔地而起。
建院68年来,黄河设计院始终把“致力于黄河的长治久安,致力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发展使命,主动担负起重大水利工程“智库”和“管家”的重任,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贡献着黄河设计人的智慧与力量。
披荆斩棘勇攀登
长久以来,黑河都是惠及上下游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依托。然而,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黑河中游地区开始进行大规模农业开发,用水量不断增加,加之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雪线上移,黑河来水量减少,区域降水稀少,黑河流域又缺乏工程调蓄手段,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此地高寒缺氧、地震多发、风雪沙暴、强紫外线、气候干燥等恶劣的自然条件,既缩短了全年有效施工期,又时刻考验着参建人员的身体素质。
“8年来,我们克服坝址区气候环境和地质條件复杂、工程建设技术难度大、有效施工期短等困难,经历50余次3级以上地震、3次汛期超标准洪水和10多次泥石流,经受新冠肺炎疫情考验,最终实现百米大坝巍然屹立于祁连山黑河峡谷之中。”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经理于立新说。
由于那棱格勒河处于无人区,历史实测水文资料欠缺。2022年8月8日,那棱格勒河突遇超标准洪水自然灾害,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大坝主河床段遭受不小损失。
“经计算,此次洪水过程持续30天,洪量高达15.95亿立方米,远远超过那棱格勒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2.43亿立方米,实属罕见。亲眼看着建了5年的工程被洪水冲击、破坏,所有人的心情都是极度痛苦的。”青海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PMC(项目管理承包)项目经理黄培杰说。
黄培杰和同事们加速推进灾后复建工作,协调组织开展道路保通、安全鉴定、洪水调查、水文复核、现场测绘等工作,编制完成重大设计变更,实现现场临时截流,开展新增高位泄洪(兼导流)洞施工准备、河道清淤……灾后复建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得到了参建各方的肯定。
科技创新解难题
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所处地区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工程区约有19条断层带,坝址区有9个堆积体及滑坡体,如何实现“滴水不漏”、最大限度减小外界复杂条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那棱格勒河地层特殊,胶结岩几乎遍布地层,漂孤石群硬度极高,如何保证防渗墙施工质量?
黄河设计院充分发挥院士、大师领衔的“智库”作用,运用专家“工作营”这一平台,组织专家到工程建设现场“对症施治”;联合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及时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服务。同时创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解决施工难题。
“层间结合、温控防裂,是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筑坝核心技术。如果这两方面做不好,轻则影响大坝质量,重则造成大坝渗漏等严重质量缺陷,进而影响大坝的安全运行。”获评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的黄河设计院总工程师景来红,始终将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大坝质量放在心上。在他的带领下,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大坝通过全流程温度控制、碾压混凝土层间结合控制、智能碾压监控系统精准控制等手段,极大地保证了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
2023年3月初,在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大坝施工和下闸蓄水的关键时刻,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黄河设计院副总经理李清波带领专家团队赶赴工地,实地查勘堆积体、变形体的演变发育情况,通过连续几天的现场查勘、深入研讨,最终确定了具有针对性的系统处置方案。他说:“坝址区的堆积体、变形体,让我‘时时放心不下,唯有实地看到,心里才踏实。”
水利枢纽设计是水利工程设计中最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存在专业众多、空间布局复杂、建筑交叉多、专业协调难、设计流程反复等特点。黄河设计院探索出一套设计施工一体化BIM(建筑信息模型)解决方案,降低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理解偏差,有效降低了与施工企业的沟通成本。
“通过各方共同参与的基于BIM的施工管理平台的建设,极大提高了EPC的进度、安全、质量及成本控制能力。”于立新介绍。
2015年以来,一批批黄河设计人怀揣梦想,在西北地区水利建设的浪潮中施展才干。作为西北地区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实干者、见证者,黄河设计人将继续在服务祖国和人民的征途上,书写大道如砥、行者无疆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