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兰州黄河沿岸景观规划发展策略
2024-05-30刘暾赵恒瑞
刘暾 赵恒瑞
本文以黄河兰州段沿岸的滨水景观规划与设计为案例,探索如何将地域文化元素与生态环境相融合,从而实现兰州黄河沿岸景观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保护与黄河沿岸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沿岸的景观文化资源和植物资源,提出了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黄河沿岸景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旨在实现植物资源的多样化与历史文化资源的活态化、合理化和地域化利用,推动兰州黃河沿岸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兰州南北滨河路景观现状分析
地域文化元素在沿岸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体现
随着兰州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兰州已经成为大多数省外游客来西北旅游的首选目的地。从各网络平台发布的旅游照片可以看出,随着兰州中山桥一带黄河两岸风景线的营造,该区域沿岸已经成为游客最乐于前往打卡的观景地。毗邻的白塔山古建筑群是与河岸交相辉应的绝佳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季节呈现的风景也各有生趣,因此,这一段黄河风景成为兰州市的地域特质和城市风貌的绝佳展示平台。
在城镇化建设大背景下,兰州市一些非历史文化景观节点如滨水步道景观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导致与其他城市出现同质化现象。黄河兰州段沿岸景观设计规划过程中考虑了黄河沿岸湿地的地形特点,并结合周边环境的湿地公园进行定期优化,主要涉及植物配置、园路规划和设施材料等方面。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优化,在整个湿地公园中没有地标性建筑或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节点,公园中地域文化特色略显匮乏。同样的问题在兰州黄河沿岸的各个景观节点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沿岸景观规划设计中植物资源现状分析
通过对黄河兰州段多个沿岸景观带进行了季相景观植物实地调研,发现与西北地区其他沿河城市相比,兰州的植物配置相对简单,但基本能够满足春、夏、秋三个季节的观赏需求。春天,垂柳的新绿、金叶女贞的嫩叶、国槐的繁茂与芳香、银杏的嫩芽给景观体验者带来丰富的视觉享受。夏季,各种草花植物使得公园景观色彩层次更加丰富。秋天,银杏、木槿等植物的色彩为公园增添了浓厚的秋意。由于兰州四季分明,冬季气温较低,沿岸景观带缺乏可以在室外越冬的观赏植物,使得沿岸景观带缺乏美感与生机,导致沿岸景观休闲空间失去活力。
在观赏对象方面,南北两岸的植物种类主要以在春夏季节开花繁盛的植物为主,尤其是春季道路两旁盛开的花朵更是吸引了游客的目光。绿化带中种植的观花植物种类相对较为单调,包括樱花、紫薇、碧桃等开花植物,以及金叶女贞、红叶石楠、银杏等观叶植物。尽管沿岸一些节点也有观果植物,但种类相对较少。在植物组合搭配方面,兰州黄河沿岸主要以草坪和乔木为基础,通过乔木和灌木的组合搭配,形成了三种主要的配置模式:“乔+草”“乔+灌+草”以及“灌+草”。其中,“乔+草”模式多见于沿岸草坪区域,“乔+灌+草”模式较为丰富,但只有在重要的景观节点上出现,而大部分景观带则以“灌+草”模式为主,但植物配置的层次美感相对较弱。
兰州南北滨河沿岸景观规划发展策略
挖掘与传承地域景观遗产文化
兰州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地域文化。南北滨河路周边聚集着大量的住宅小区及城市商业综合体,因此对沿岸景观带的需求除了具有观赏性以外,这里的沿岸景观带也是居民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在黄河沿岸的景观规划中,应根据居民需求融入本土文化资源,以增加兰州黄河沿岸文化元素融入景观中的可能性,打造宜居健康的公共空间。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途经城市,兰州可将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场景和传统纹样元素融入沿岸公共艺术品、景观设施和地面铺装的设计中。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还可以增进景观体验者对敦煌文化的认知和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兰州的地域文化还包括丰富的历史遗迹和古迹。如兰州古代长城遗址,这些都是兰州悠久历史的见证。此外,兰州的民族文化同样丰富多彩,少数民族的节日庆典、服饰艺术等都对兰州地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可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黄河沿岸景观规划设计中,如可以引入敦煌壁画纹样、黄河历史文化、水车文化以及彩陶文化等元素。这些文化元素可以通过雕塑、壁画、装置艺术、基础设施外观等形式展现在景观中,从而赋予景观更加独特的本土特色。
营造地域文化氛围讲述地域文化故事
除了实体景观的建设外,利用人工智能虚拟场景构建城市沿岸的数字夜景也是一种现代景观营造方式,可以增强黄河沿岸的亲水性,并融入地域文化元素。举例来说,在两岸滨水空间中,可以设置景观交互空间,如敦煌壁画场景再现区、水车体验区以及黄河文化展示区等,让游客在沿岸景观中参与公共空间科普和娱乐活动,营造地域文化氛围。 而在黄河沿岸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串联本土文化故事的方式来融入地域文化元素。举例来说,可以采用设置科普解说牌、制作电子导游等方式,在景观中向游客讲述关于兰州地域文化的故事,让他们在享受景观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兰州的文化底蕴。兰州黄河沿岸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如兰州黄河文化节、兰州国际马拉松等,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兰州的地域文化,也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旅游业的发展。这将增强景观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提升景观的吸引力和美感,同时也为黄河沿岸的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也能通过创新的方式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共赢。
优化黄河沿岸季相景观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植物季相景观的设计至关重要。设计师需要结合兰州的气候条件,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和不同季节的变化规划组合,找到最优的配置方案,以实现四季有景的效果,使得黄河两岸景观全年都充满生机和美感。如春季选择樱花、玉兰、丁香等早春开花植物,营造出春意盎然的氛围;夏季则可以种植玫瑰、牡丹、蜀葵、鸢尾花等,以鲜艳的花色吸引人们的目光;秋季则以银杏、枫叶、山楂、枸杞等落叶观果植物为主,营造出金色的秋日景象;冬季则可选用常绿植物和冬季开花的梅花、蜡梅等。通过对季相性植物根据观叶、观花、观果三大类进行植物配置,保持河岸景观的生机与视觉美感度。
此外,季相性植物的搭配优化还应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高度、颜色等因素,以达到符合环境体验者审美并且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景观植物配置方案。如可以通过高度差营造多层次的植物配置以增强立体感,或者通过颜色美学搭配植物来增强视觉冲击力。通过这样的设计,黄河沿岸季相景观能为人们提供美的视觉享受,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总体来说,黄河沿岸的植物季相景观设计在春季、夏季和秋季都有较好的视觉效果,需要改进的是通过增加冬季观赏植物和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河岸夜景。运用现代技术构建黄河风景线上的数字虚拟景观,可以进一步完善沿岸的四季景观,增添景观交互性。
完善沿岸景观结构和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实现沿岸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应将优化重点放在空间观赏性与体验感上,打造多层次的景观结构。通过开放和规划更多有本土地域特色的绿地、休闲步道和组合环境,为环境体验者提供可交互的滨水沿岸文化景观空间。同时,结合黄河文化发展需求,合理规划休闲和居住功能区域,优化居民区通往沿岸景观休闲娱乐节点的步道,提高沿岸文化景观的合理性和美观度,提高沿岸公共空间的使用度,并形成和谐统一的黄河风景线景观环境。进一步完善沿岸标志性景观节点,如观景台、公园、文化广场等,增强景观的视觉焦点和吸引力。同时,打造具有兰州特色的景观节点,合理规划水陆游览路线和景观设施,针对各年龄段的体验者设置活动项目路线,增加环境体验满意度,达到提升城市形象的目的。黄河沿岸的景观规划应充分考虑功能的多样化,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除了传统的观光和休闲功能外,还应引入文化体验、教育科普、体育健身等功能,以提升景观的互动性和参与性。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如户外艺术展览、科普教育活动等,增强景观的吸引力。兰州黄河沿岸的生态环境具有独特的地域性,规划中应注意生态保护和恢复。通过种植树木、优化植物配置、保护湿地以及建设河流生态走廊,可以有效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还要实施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措施,减少人类活动对黄河水质和河岸生态的影响。
同时,完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完善以环境使用者的体验以及视觉偏好测试为中心的景观美感度评价体系,开展评价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景观规划的成功实施需要长期的持续性管理和更新。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定期监测景观环境质量和使用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规划内容。同时,加强公众参与和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形成共同维护和管理景观环境的良好局面。
综上所述,兰州黄河沿岸景观规划的优化应侧重于地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生态可持续发展。通过将甘肃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融入景观设计之中,不仅可以增强景观的地方特色和文化认同度,还能够为游客提供更深层次的文化体验。同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植物配置的优化是规划的另一重要基础,要确保景观规划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在具体实施上,要通过有机整合景观空间布局,创造多功能的公共空间,满足居民和游客的不同需求。多元化的功能布局不仅包括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生态教育等,还应考虑商业服务设施,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黄河沿岸滨水空间持续性的规划与管理,是确保滨水景观规划长期有效实施的关键。兰州市黄河沿岸景观规划应以地域文化为灵魂,生态环境为骨架,功能多樣性为支撑,持续性管理为保障,从而构建一个兼具历史文化魅力与生态价值的黄河沿岸景观带,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选自:甘肃农业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编号:202408025)。
(作者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