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教育何为
2024-05-30荆晅
荆 晅
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布置了一个题目:“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由此提出了“人文经济学”的重要课题。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与文化、经济具有密切联系,教育越发达的地方,往往文化事业越繁荣,社会经济也越发达。因此,解读人文经济的实践样本,研究人文经济学的理论问题,发现人文经济生态建构的基础,揭示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的缘由,教育赋能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一、命题诠释: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的表征
人文与经济的关系是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发展张力的显现,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的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下,或表现为冲突、割裂、失衡,或表现为和谐、融合、共生。以苏州为代表的现代化实践,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紧密结合、文化与经济交融互通、人文底蕴深厚且经济发达的特点[1],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经济样本。人文经济的本质内涵是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双向贯通、融合发展的状态[1]。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促进区域人文经济的发展,其现实意义在于探索一条人文与经济均衡、协调、融合发展的中国式道路[2]。从以苏州为代表的人文经济实践样本看来,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有以下表征。
(一)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旨归
增进民生福祉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人文底色,人文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始终指向人民在物质层面上的富足和精神层面上的富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根本的价值旨归,即对于经济、文化的发展究竟为了谁、依靠谁、最终让谁享受的立场上,“人文经济实质上是以人民大众为动力、以人民大众为目的的经济”[3]。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经济与人文的脱节导致了民众精神的贫困匮乏、经济增长的异化偏狭,因此,人文经济强调人文对于经济发展的价值引领和规约,更关注经济与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包括民众的行为、决策、信念、动机、道德、价值观等对经济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与地方历史文化、社区精神、文明特质等人文因素的契合等。
(二)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为根脉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明底蕴。中华文明是人文精神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的文明类型。中华文明的包容力、凝聚力、自我更新等特点归根于“人文化成”传统的代代赓续,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与突出优势之所在。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样本新实践正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创新相结合,推动“人文化成”传统的创新性发展,形成了人文与经济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经济发展孕育人文、人文积淀涵养经济[3]。没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文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就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人文经济发展的题中之义。
(三)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以文化与经济的共生共荣为支撑
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是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引下,经济发达和人文鼎盛的双向交融。一方面,包括传统文化、现代科技、教育及艺术活动、社会文化事业等在内的人文要素为经济发展的价值驱动赋能,并实现文化自身的经济价值创造。另一方面,经济发达、民生富庶为人文活动的繁盛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和资源保障。因此在实践形态上,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离不开文化与经济的共生共荣。以苏州为代表的人文经济样本将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人的发展紧密结合,不仅以强大的经济力支撑和推动现代文明的繁荣,更以崇文厚德塑造科技产业的创新灵魂,以精致高雅的人文品格提升经济境界,以“为生民立命”的人文关怀激发科技和经济效能,人文与经济交融互兴、双重领先。[4]
二、何以能为:教育赋能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的考量
教育是人文经济生态中的基础要素,是人文经济价值驱动的关键力量,是推动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5]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教育何以能为?可以从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三个方面进行考量。
(一)教育是培养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核心动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地方人文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腾飞离不开教育的有力支撑,教育事业的进步满足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巨大需求。服务人力资源水平提升和服务创新能力增长,是新时代教育服务贡献度的双支撑。[6]教育通过提高学习者的认知水平、专业能力、文化素养等,培养出大批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可以为人文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不仅如此,高等教育还能够以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为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优化赋能,推动技术成果应用转化,助力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因此,对于人文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高科技创新而言,发达的高等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和促进作用。
(二)教育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创新的有效方式
教育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特要素,具有文化传承、文化选择、文化交流等功能,从而调节、促进、影响着社会文化的演进。从人文经济的发展来看,无论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还是以文化为抓手发展经济,教育在其中的作用都不容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经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教育、体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以及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各级各类教育在传承弘扬中丰富和拓展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时代意涵,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促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所具有的礼敬自豪和强大信心,教育作为文化保存、传播、融合的重要方式,能够促进民众的文化认同,提升社会文化水平和精神风貌,教育质量水平也是人文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三)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教育的人文价值在于对人性的终极关切、对人的终身全面发展的执着追求。人的素养、人的精神状态、人民对文明与进步的信心,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杨叔子先生指明人文文化的教育关涉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强弱、社会的进退、人格的高低、涵养的深浅、思维的智愚以及事业的成败。[7]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强调传统优秀文化与科技创新的紧密结合,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进步,走向的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形态,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的全面发展。而教育是提高全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指向的正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生态,它涵盖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全过程,囊括了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全领域,满足了人的各种正规的、非正规及非正式教育的需求,是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的基石。
三、现实观照:教育赋能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的挑战
教育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赋有重要的功能价值,一方面反映了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对教育的依赖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对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提出了发展的任务。教育赋能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既应当满足社会个体发展的需求,又要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需要。然而从现实情况来观照,教育赋能人文与经济的融合发展面临着以下挑战。
(一)教育观念中工具理性带来的功利化倾向尚未消除
人文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对人的培养质量,不仅强调人作为“人才”的高质量,也关注人作为“全人”的高品质。市场经济大潮使社会上的教育观念深受工具理性的影响,教育活动、学习行为不同程度地存在功利化的倾向,导致人才培养的质量尚不能满足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的需求。比如,一些学校、家长放大了教育的工具性作用,把“工具理性”置于“价值理性”之上,致使自身的观念和行为偏离教育的客观规律,忽视育人的本质[8],出现了“只见分数不见人”的现象,学校教育竞争本应是使学生养成更好的素质能力的良性竞争,却异化为个体考试能力的畸形竞争,从而偏离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的要求。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与教育教学活动的融合不够有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在几千年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思想、器物、价值规范等,既是物质形态的存在,也是精神、制度形态的存在。教育在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专业、融入教育教学。然而实践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融合还不够深入有效,就教学内容而言,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经典课程等占比较少。就教学方法而言,教师主要从知识掌握的角度去传授优秀传统文化,而较少从情感上使学生体悟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在知识教学中缺乏师生之间的深入对话,以及以文化为载体的情感共鸣。就教学环境而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要依托课堂讲授、社会活动等开展,走进图书馆、博物馆等实践基地场所不足,校园内充满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人文关怀的文化空间不多。
(三)以全面多元的教育评价体系凸显教育服务的贡献度有待强化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10]2020年10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新时代我国教育评价做了整体的规划。就目前而言,我国教育评价体系的实施尚未能充分激发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比如存在高校评价的同质化现象,基本上都是参照研究型大学的标准制定,缺少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又如,对师生的发展评价存在“只见数字不见人”的指标化现象,过分依赖论文、专利、项目和经费数量等定量指标。再如,学历和文凭的工具性价值被夸大,就业市场对文凭要求“水涨船高”,导致过度教育,学生在学校期间接受的教育与自我兴趣爱好、社会实际需求不匹配,超出了学生的生理、心理成熟程度和认知水平,忽视了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四、生境滋养:教育赋能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的理路
教育是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人才、推动创新和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教育如何赋能人文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当下必须正视上述教育实践中的种种挑战,摆脱功利化倾向、单一化评价带来的消极影响。教育要回归育人的初心,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人文精神;要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为经济文化的共生共荣服务,实现对人文经济的生境滋养。
(一)回归初心,坚持立德树人
人文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强调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统一,要求教育真正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教育不是加速培养“知识技术的容器”,更不是把人视为工具,机械地生产出“人力资本”,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使人的天资、德行、才能、个性得到全面而丰盈的发展,实现教育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理想价值和工具价值的协调统一。
要坚持立德树人。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立德树人”明确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坚持以德为先、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是新时代教育实践的基本遵循,更是新时代教育人文价值的根本彰显。坚持立德树人,各级各类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等六个方面下功夫。[11]要在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的各个环节,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各个领域,全过程、全方位地融入立德树人的实践方略,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的教育生态。
要回归育人初心。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决定了教育者以何种方式看待教育和以何种方式开展教育活动。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曾说过:“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12]生命发展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学以成人”是教育的目的。新时代教育的初心使命是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以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共塑时代新人,使学生将个人的前途与民族的命运相连,将自我的实现与国家的发展结合,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进而不断提高个体的修养觉悟和精神境界,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13]26
(二)以文弘道,培育人文精神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4]教育是以文化人、以文弘道的重要阵地,做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者是每一个教育者的使命追求。
中国文化的底色就是人文精神的宣扬,注重人的心性追求、集体的价值互动。[15]首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人文精神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对于个体发展的作用,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紧密结合,不仅培养个体的专业能力,同时也要培养人文精神,使得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能够理解人生的意义、体认生命的价值,朝向精神趋于完善、人格趋于完整的目标发展。正如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Eduard Spranger)所言:“一个真正受过教育的人,他不单体会到学识,并能了解经济的意义,欣赏美的事物,又肯为社会服务,即便对生存的意义也能彻底体会。”[16]因此,要加强人文教育,注重“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结合,理论课程与应用课程的结合,基础知识与前沿知识的结合,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17],大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要大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的鲜明主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是一种过程性的文化浸润和涵养,教育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的思想理念、文化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规范等在学生内心的深度理解和意义生成。[18]高校要发挥课程教学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通过建立系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育体系,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育的主渠道系统,包括:设置专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通过思政课主渠道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专业课程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渗透,培养具有深厚中华文化底蕴的高质量人才。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古代礼仪制度、国学经典等专题研究,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和资源中心,为师生提供学习、体验和研究优秀文化的场所资源、实践平台,在潜移默化中浸润滋养心灵。
(三)育才提质,服务文化和经济繁荣
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要素,也是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的主体力量。人文经济的发展既需要人才力量作为人力资本去发展经济,又期望通过人的作用将经济与文化深度结合去促进全体人民的精神富有。教育作为发展经济和社会文化的主力军,是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人才振兴的动力引擎和关键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16]13通过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实现文化和经济繁荣、促进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的基本途径。
要着眼社会需求,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专门人才,服务人文与经济的融合发展。一方面,优化分类办学体系,建立满足多样化人才需求的高等教育体系。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高校要围绕国家和区域社会发展,明确自身的定位,树立与国家发展、区域发展相协调的人才培养理念,强化教育与文化、经济的链接。另一方面,强化应用性创新型人才培养,改变只注重成绩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模式,改变单一的教育评价方式,采取发展性、多元性考核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的批判意识、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发展性评价为导向,提高个体的素质,为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蓄能。
要充分发挥地方性文化的育人作用,为人文与经济的融合发展提供“在地化”人才。第一,强化学校文化建设,建构具有地域文化意蕴的物质空间。学校文化作为一种隐性课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参与到学校育人的全过程,对个体的情感陶冶、价值引导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因此,强化学校文化建设,尤其是将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文化建设,为受教育者提供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意境,进而培养受教育者的文化自觉。第二,激发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情感空间。教育者要善于从他者的角度与受教育者产生情感共鸣,充分考虑个体的职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从而激活受教育者个体与国家共同发展的文化自觉,为人文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第三,将地方性文化融入育人的全过程,生成促进传统文化流动的精神空间。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19]地方性文化是地方社会和国家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将地方性文化融入学校教育之中,使学生从情感上和理智上认同自己的本土文化,产生与传统文化的精神共鸣,进而培养“认同文化、理解文化、善用文化”的创新型、在地化人才。
综上,人文经济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正在践行的一种新范式。教育赋能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教育应当始终指向人的整全生命,尊重人的个体价值,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推动人文对经济的涵养、经济对人文的促动,持续为地区发展注入经济创新的活力、人文精神的底蕴和现代文明的气质,从而促进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