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山东螳螂拳南传港澳台的历史进程与文化价值研究
2024-05-30陈晓明
陈晓明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武术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在社会、文学、历史、哲学、生物、心理等层面蕴含着丰富的研究价值。本文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将山东螳螂拳的南传作为一独特的文化现象予以考察。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逻辑推演法等文化人类学方法完善对这一文化现象的认知,并试图通过文化气质、文化符号、文化转译等文化人类学理论兼以部分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深度解释,最终结合当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现实文化需求提出发展建议。
一、武术救国:山东螳螂拳南传历程
(一)山东螳螂拳南传谱系溯源
本研究整理山东螳螂拳南传谱系如下:山东螳螂拳创始人为王朗,下传三个流派:一是太极梅花螳螂拳,由二代李秉霄传赵珠,再传梁学香,自梁学香处发扬光大,传郝宏、姜化龙、孙元昌等,再至危凤池、鲍光英及其徒霍耀池、赵竹溪及其徒邝群威传拳于香港;李昆山、卫笑堂传拳于台湾。二是七星螳螂拳,由二代少林寺僧、升霄道人传李之剪,再传王云生,再传范旭东;范旭东之徒罗光玉受聘于精武会,传拳于上海、广州、佛山、香港。三是六合螳螂拳,由二代金叶传魏德林,再传林世春,再传丁子诚,丁子诚之徒张祥三传拳台湾。
南传代表性人物总共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其一,投身武术救国。如罗光玉,精武体育会四大名师之一,螳螂拳南传第一人,也是影响最大的代表人物。罗光玉1919年受聘于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后升任总教练之职,山东螳螂拳得以在上海传播。后到广州、佛山、香港、澳门等精武体育会组织任教,由此将山东螳螂拳传到广东、香港乃至东南亚。
其二,个人闯荡。如鲍光英、赵竹溪,以经商、走镖、行医、开馆为业,闯荡于广州、香港、澳门乃至越南等地,名声鹊起,广收门徒。
其三,赴台湾传拳。例如,李昆山于1933年参加山东省国术考试并获第一名,后任教于山东国术馆;卫笑堂曾在军中担任武术教官;张祥三曾在政治学校中担任国术教练。
(二)南传奠基者梁学香及其思想贡献
涌现众多山东螳螂拳南传人物并非偶然,而是长期发展积淀后际遇时代变化的一次厚积薄发,其中起到奠基作用的是李秉霄一脉第三代传承者梁学香。梁学香生于嘉庆十四年 (1810年),其主要贡献有:
其一,编订拳谱《可使有勇》《内功谱》《拳棍枪谱》,在山东螳螂拳教习方面,奠定了理论基础,梳理了教学方法。梁学香在拳谱中明确说明六合棍取法于福山于氏,延续了山东螳螂拳开放吸纳的传统。
其二,使螳螂拳从地方拳种一跃成为胶东乃至整个山东的知名拳种。梁学香早年走镖于河北沧州,其中一次就打败了30余名强盗,其本人及螳螂拳得以名声大振,为日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其三,创新改革授徒传统,不限单传、不分内外弟子,传艺极广,遍布胶东诸县。梁学香40余岁(约1850~1860年)时开班授徒,定堂号为“德顺堂”。精武体育会在传授形式上采取公开办班、公开传授的方式,破除了师徒之间的“单线秘传”传统做法。梁学香的教育理念与之相近,然而梁学香在传承机制方面的改革,相较精武体育会提出打破门户之见的改革早了近半个世纪,具有超越时代的先进性。
梁学香的改革促使山东螳螂拳内部形成了良性创新扩散的局面,为日后山东螳螂拳南传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是各个支派争相模仿学习,扩大了基础人群,提高了优才的出现概率。二是进一步发展了“访拳”的概念,带艺从师、学艺后另拜它门成为经常性现象,提高了山东螳螂拳整体进化能力。三是提供思想准备,涌现了一批携带“开放思想”文化基因的门内人才,其中代表人物为罗光玉。
(三)精武名师罗光玉
根据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编撰的《精武志》,精武体育会作为中国第一个“公共教育”型武术文化团体,主张摒弃门户之见,不限单传、不分内外、平等教学、公开传授。[1](P1~4)根据《精武志》,罗光玉(1889~1994),山东蓬莱人。1919年,几名沙俄士兵在海参崴摆下擂台,罗光玉的师傅“螳螂拳王”范旭东被北方武术界推举迎战。范旭东与罗光玉两人连挫沙俄拳击手,名声大振。消息传至国内,罗光玉即被上海精武体育总会聘为教练。[1](P149~150)
罗光玉在上海精武体育总会执教多年,成绩斐然。据文献记录,罗光玉胸襟宽广,没有门户之争的成见,能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拳法传授于学员,所以其培育人才的成功率特别高。根据《精武志》,在1928年举行的全国运动会第一届国术比赛中,罗光玉的弟子马建超、陈振仪皆获优等,其中马建超更是荣膺榜首、威震武林。1930年,罗光玉南下正式受聘于香港精武会,后又在佛山、澳门等地精武会任教。[1](P149~150)
(四)善于融合的赵竹溪、鲍光英
赵竹溪(1900~1991),山东掖县人,年约30岁时南下广州、香港、澳门经商,到90年代时门下已有传人7万。鲍光英(生卒年不详),山东烟台人,先在烟台当镖师,“九一八事变”后南下香港,开馆行医传武。鲍光英弟子刘谈峰参加革命工作,后在政府部门任职;弟子霍耀池名冠香港、澳门,人称“江湖状元”。在拳路的融合发展方面,赵竹溪的螳螂拳融合了少林太祖门与太极摩云掌,增添了南方奇门兵器套路,同时吸收咏春优点;鲍光英螳螂拳融入了通臂摔手的打法,同时又在螳螂拳中显现长拳风格。
(五)组建“台湾省国术会”的张祥三
张祥三,曾在政治学校任国术教练,随校经湖南至四川,后赴台湾。据张祥三《六合螳螂拳》所述:“来台后与友人发起筹组台湾省国术会。”“螳螂拳久为国人所推崇,祥三自幼习之,但以所学,不得示人。现也古稀,风烛残年,如怀技入土,不如公诸于世。”[2](P39~43)
二、南传的基础:山东螳螂拳的内蕴气质
(一)山东螳螂拳内蕴气质的提出
综合分析南传代表人物业迹,例如梁学香改革、罗光玉传拳、赵竹溪与鲍光安闯荡江湖与融合各派、张祥三组建“台湾省国术会”等,可以从中发现一种共同的气质。这种气质并非是个人气质的偶然集合,而是源于山东螳螂拳群体的整体内蕴气质,其突出例证就是梁学香对传承机制的改革,在山东螳螂拳群体内部引发了互相借鉴学习的创新扩散现象,奠定了南传的人力资源与思想基础这一史实。按照埃弗雷特·罗杰斯在《创新的扩散》中提出的创新扩散理论,当创新具有相对优势性(和现有的方法相比有相对优势)、相容性(与价值观、过去的经验以及当前的需求相容)、易懂性、可试性、可观察性等特征时,它们会被更快地采用。[3]
其中,“相容性”是特别难以达成的条件。在当时武术界的价值观里,“单线秘传”“内外弟子”的观念根深蒂固。根据《精武志》,直到精武体育会成立,“摒弃门户之见”仍是精武体育会武术改革斗争的主要方向,由此可见梁学香改革所具有的先进性。[1](P22~225)
当时,在一般的武术门派中就传承机制进行改革是非常容易因遭到“离经叛道”的道德批判而夭折的。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梁学香的改革基本没有受到阻碍,反而在山东螳螂拳群体内部得到了传播与推广。之所以如此,得益于山东螳螂拳群体内部有一种区别于一般武术门派的“文化基础设施”,以至于“开放改革”的思想在山东螳螂拳群体中较容易被人接受、开花结果。具备“文化基础设施”理念的群体在观念、信仰或思维上偏好,有利于整个群体取得进步。在《信息改变了美国》一书中,阿尔弗雷德·钱德勒教授指出,美国第一批移民所具有的新教徒文化崇尚“知识”,形成了“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地推进美国从马车邮站到互联网的信息网络建设历程。[4]在山东螳螂拳南传的现象背后,也蕴藏着这样一种“文化基础设施”,使得它能产生、容纳并发扬梁学香改革这一创新性事件及其成果,这种“文化基础设施”即是前文所述山东螳螂拳的独特文化“气质”。
(二)山东螳螂拳内蕴气质解析
泰勒·考恩教授在《创造性破坏——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中指出:“文化气质是指一个文化的特殊感觉和味道”,“良好的气质能让相对小的群体实现文化奇迹”。[5]
本文以山东螳螂拳各分支所共传的《王朗创拳传说》与《王朗访友歌》为主要对象分析其内蕴气质。虽然王朗其人的历史考据仍然存疑,但由于门派内多年来形成了坚实的共同意识,相关叙事依然能实现教化作用,正如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所指出的:“虚构故事的力量强过任何的想象。”[6]
王朗自幼天资聪慧,师从崂山三清宫羽化真人。数年艺成,羽化真人开导其说:“贤师莫若访友妙。”王朗遂拜别师尊,挟技访友,印证武功。后败于嵩山少林寺僧人,出寺乘凉避暑,抬头见树枝之上螳螂捕蝉,螳螂进退有距,擒纵有法,长短并施,大有武功技巧,乃捕螳螂返家。以笔杆戏之,见螳螂自然抗拒之势,悟出闪转腾挪之势、沾粘贴靠之法、勾搂采挂之技,是为十二柔法,又灌注十八名家宗法,并融入猿猴之灵巧,后入少林寺再战得胜。明末,王朗曾奔走四方,组织复明义举,云云。
王朗的传说故事,不仅广为流传,而且其访友交流还被编成了《王朗访友歌》:“太祖的长拳为首,韩通的通臂为母,郑恩的缠封尤妙,温元的短拳更奇,马籍的短打最好,孙恒的猴拳且盛,黄沾的靠身难近,绵世的回掌飞疾,金相的磕手通拳,怀德的摔捋硬蹦,刘兴的勾搂采手,谭方的滚漏贯耳,燕青的占拿跌法,林冲的鸳鸯脚强,孟更的七势连拳,崔连的窝里剖捶,杨滚的棍采入直,王朗的螳螂总敌。”与之相似,习武者交流时也常有经验总结,如以下几例常见武术歌诀:“八打八不打,习武要得法,遇敌莫容情,访友不轻发。”“拳出如流星,变手如闪电,腰转如滑车,脚步如钢钻,不动如书生,动之如猛虎,发劲如崩山。”类似武术歌诀还有很多,不再赘述。对其进行综上分析后就会发现,山东螳螂拳的内蕴气质有一定独特性:
其一,“开放包容,视野广阔”。王朗尽得“武学超群”的羽化真人真传,学成之时得开明恩师点化:“贤师莫若访友妙。”先败于少林寺僧人而后又取胜这一跌宕转折的叙事,更是确证了其“贤师莫若访友妙”思想的真理性。
其二,“多元统一,善于融合”。通过流传下来的诸多访友歌,可以看出山东螳螂拳融合其他拳派的大致结构,而习艺者在融合多元流派、适应当下环境方面可以从中获得可参详的思路。山东螳螂拳在融合中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拳种,如融合六合拳的六合螳螂、融合八卦掌的八步螳螂、融合少林长拳的长拳螳螂等。此外,赵竹溪、鲍光英在一路南下的过程中又吸纳南派武术,体现了山东螳螂拳内在的张力与适应性。
其三,“积极尚智,应变机敏”。王朗以螳螂捕蝉为契机,对于“螳螂自然抗拒之势”进行观察、研究并开创螳螂拳,而且凭借其成功挑战少林僧人。事后,其师云:“今十余年,能胜少林者鲜矣,今汝胜之,可谓螳螂之总敌。”如果说《鲁宾逊漂流记》隐喻着对理性意识的推崇,那么王朗开创螳螂拳的过程中则得益于对智力因素的运用。另外,山东螳螂拳推崇勇进、快速,要求使用者机灵、敏捷、勇敢,连环出手如梅花成伍,腾挪躲闪、攻守相随。
其四,“家国情怀,个性爽利”。王朗在反清复明的种种所为,足以凸显其家国情怀。在接人待物方面,王朗知礼而不拘泥,同时又敌友分明,可谓“遇敌莫容情,访友不轻发”。
三、胶东文化:山东螳螂拳内蕴气质溯源
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究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之分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7](P2)山东螳螂拳起源于胶东大地,其积极尚智、开放包容、多元统一、家国情怀等内蕴气质与胶东文化密不可分,尤其是深受胶东当地“海洋商业”与“海洋边防”文化的影响。
(一)胶东地理历史文化环境
胶东,指山东胶莱河以东的半岛地区。从现今的行政区域看,主要包括烟台市、威海市、青岛市,大略为古称登州、莱州二州所在。胶东三面向海,一面临河,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地理空间。[8](P1)胶东三面向海之处,以庙岛群岛为锁钥,自春秋时期以来,商通日本、朝鲜、辽东,扼守黄海、渤海,拱卫京津重地,成为北方海路之门户。内陆以胶莱河形成自然分割,内有丘陵、平原等典型农业生产区域,自古盛产柞蚕丝绸、海盐、鱼干、黄金等经济物产,海洋资源丰富,渔业发达。
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胶东“海洋商业”与“海洋边防”并重的文化。从春秋时期齐国开辟东通朝鲜、南通吴越的“海上丝绸之路”到近代烟台、青岛开埠,从北宋设立我国最早的海军基地——“刀鱼寨”到建立我国第一支近代意义上的海军——北洋水师,胶东地区不仅形成了“积极、开放、多元、尚智”的浓厚经商传统,更在遍布海防卫、所、堡、寨的军民共融发展中生成了“尚武卫国”的家国情怀。
(二)胶东海洋商业文化与山东螳螂拳
最迟在龙山文化时代,胶东半岛居民已经具备较强的航海能力。至春秋时期,《管子·轻重甲》记载,管子建议齐桓公:“吴越不朝,请珠象而以为币乎?发、朝鲜不朝,请文皮、毤服而为币乎?”讨论通过海路与朝鲜、南方的吴越以及辽东的“发”人(当地居民)做贸易的可能性。汉唐时期,登州成为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到了北宋年间,由于受战争影响,登州成为军港,庙岛群岛中的砣矶岛成为北宋针对辽国的海上边防最前哨,此时胶东的通商口岸南迁至密州板桥镇(今属胶州市)。明清时期政府禁海,至康熙初,康熙“喻兵部:山东青、登、莱登出沿海居民,向赖捕鱼为生,因禁海多有失业……令其捕鱼,以咨民生”,渔民因此常借捕鱼的名义进行贸易;道光年间,以海运行漕运,促使胶东与江、浙、闽、粤建立了广泛的商业联系,半岛南岸的胶州、即墨金家口、莱阳,以及半岛北部的黄县、烟台、文登威海口成为商业重镇。烟台、青岛相继开埠后,胶东进一步加速了现代商业文明的发展。[8](P167~184)
长期的海洋商业历史形成了胶东独特的海洋商业文化。首先是积极勇敢,北上辽东、朝鲜,南下江、浙、闽、越,往内地沿小清河漕运或经潍坊至济南,甚至在明清海禁时期也不曾断绝民间“渔采贸易”。其次是聪明尚智,从早期的鱼、盐、丝绸,到后期的苹果、花生,出口的棒槌边花、粉丝、草辫,乃至典当钱庄及现代工业企业,胶东人善于开发经济产品与服务。最后是开放、多元,与徽商、晋商垄断一省之贸易不同,在胶东,除了黄县帮、掖县帮等本地商帮,亦有广帮、建帮、宁波帮、关里帮、锦帮等外地商帮,皆被胶东人容纳,互利共赢。[8](P299)
以山东螳螂拳为首的武术群体曾是胶东发达商业网络的重要保障,他们活跃在行镖、保馆等一线,在与商帮的深度交融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积极、尚智、开放”等精神元素的影响。例如,梁学香、赵竹溪、鲍光英等人在行镖中打响了名声;六合螳螂拳的名家丁子诚本身就是黄县巨富丁氏家族中人,其徒弟单香陵为梅兰芳的武术教师。据丁子诚之徒张详三《六合螳螂拳》所述:“招远县全县勿论大小村镇,老幼皆习拳术(种类繁多),可与河北沧县伯仲之间”,“吾邑黄县为京师通烟台之要道,青岛未开港之前,烟台为鲁省唯一之港口,故各行业之绅要,京都之显宦,往来不绝。邑之城南有王姓巨富,广交国术界人士,聘有家教,教授弟子,凡过境名师,无不闻名往访。先师(丁子诚)游历归里后,因亲戚关系,时往研究,亦获益良深”。[2](P39~43)可见山东螳螂拳与胶东商帮、胶东海洋商业文化交集之深。
(三)胶东海洋边防文化与山东螳螂拳
胶东一直是中国海防建设的重点区域。北宋年间,在现今的蓬莱丹崖山建设了我国最早的海军基地“刀鱼寨”,后又在庙岛群岛诸岛建设烽火台与炮台,形成互相协防的海防体系。到了明代,先后在山东沿海设11卫,下辖14所、20巡检司、243墩、129堡,其中在登州就有6卫。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戚继光正式就任都指挥佥事,管理登州、文登、即墨3个营25个卫所,总督山东沿海抗倭战争并取得了巨大胜利,当地至今仍然流传有“戚家拳”“蓬莱长杆号(戚家军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朝以后,于1888年建成我国第一支近代意义上的海军——北洋水师,驻防威海卫基地。[8](P195~217)
在数百年海防斗争中,胶东军民一体融合化特征明显,民间习武者家国情怀非常浓厚,山东螳螂拳习练者尤其如此。例如,范旭东、罗光玉师徒拳斗沙俄擂台;崔寿山力敌日本宪兵、拒绝向日伪军授拳,被八路军胶东区司令部许世友将军聘为武术教官。1933年,在崔寿山倡导下,7位螳螂拳名师共同发起成立了莱阳国术馆。在抗日战争期间,莱阳国术馆先后有50多位学员投入抗战第一线,其中,国术馆第一批学员张家宪参加了著名爱国将领、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将军部队的大刀队,在“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中,用大刀接连砍下7个日本鬼子头颅后壮烈殉国。[9]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文化符号的山东螳螂拳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一节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我国《“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东螳螂拳,经过21世纪初的南传广布,形成了根植齐鲁、横跨两岸三地、遍布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活态传承的文化脉络,是活跃在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前沿的珍贵文化遗产。其“积极尚智、开放包容、多元统一、家国情怀”的内蕴气质,可以作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优秀例证。挖掘与利用山东螳螂拳文化意义,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服务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解读山东螳螂拳文化价值
政治学家安德森将民族共同体视为“符号共同体”,认为民族共同体作为一种想象,其思维意识必须以符号为媒介。[10](P7~12)中华民族在漫长的文明发展中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符号成为中华民族成员确立民族身份、唤醒民族情感、产生民族认同的路径和基础,“文化符号”对于凝聚、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载体性意义。[11]为此,应重视仍在活态传承、繁衍并横跨广阔地域的文化符号。结合南传的山东螳螂拳来看,它仍在活态传承之中,纵贯齐鲁、海派、百越、港台乃至东南亚的广阔地域,共享传承谱系、拜师仪式、技法体验、文化转译等多维度意义,具有唤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显著能力,是具有优良载体性功能的文化符号。
从现实来看,山东螳螂拳的传承者已在当下自觉地开展不同的交流活动。例如,六合螳螂拳省级传承人张道锦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开展两岸沟通学习活动,构铸鲁台文化纽带;广州螳螂拳学会会长梁上燕组织沪粤皖螳螂拳山东寻根之旅代表团,开启螳螂拳南传百年寻根之旅;八部螳螂拳台湾传承人回上海传徒授艺等。这种传承人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为,显现出山东螳螂拳作为文化符号的内在潜力。因此,有必要对山东螳螂拳的文化符号功能进行系统分析,以便于对其加以充分利用。作为文化符号的山东螳螂拳,主要从体验共享(针对学艺者)与转译共享(针对非学艺者)两条路径,影响大众的文化感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学艺者的体验共享
遍布天南海北的山东螳螂拳学艺者主要通过体验共享来完成其内部血浓于水的感情纽结。
其一,共享传承体验。传承谱系的核心是“师缘拟血缘”,更大的文化背景则是“天地君亲师”的儒家道统。这种远超于一般技艺传授的情感链接,来自于武术不但是营生的手段,更是生死相关的技术、保家护国的本领。孙中山在《精武本纪》中言:“(岂)不知最后五分钟之决胜,常在面前五尺地短兵相接之时……盖以振起从来体育之技击术,为务于强种保国有莫大之关系。”
传承体验包括寻根问祖、授徒仪式、戒律口诀与道德规范。通过传承体验,学艺者共享了宏大的意义和敬畏的情绪。根据积极心理学理论,“宏大的意义”缘于其从事了超越个人价值的事业,而“敬畏的情绪”则是其意识到自己从事了某种具有宏大意义的事业时所产生的最热烈、最满足的积极情绪。[12]
其二,共享修行体验。首先,武术修行可以达成“心流”与“巅峰体验”。当一件事情让人专心致志、高度积极地发挥个人能力时,人就能迅速达到忘我的心理状态,而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取得成功时,就能获得极度欣喜、自我肯定的巅峰体验。同一拳种的学艺者获得“心流”或“巅峰体验”的来源往往是一致的,对于这种“巅峰体验”的共享则又形成了强大的认同感。[13]其次,从艺者互相访拳、交流,会产生积极的社交情绪。对此,积极心理学理论将其解释为快乐的尴尬和间接的骄傲。其中,快乐的尴尬指乐意对方调侃自己,获得相互间的安全感和信任感;间接的骄傲,也叫“纳奇斯”效应,指通过教导或指点某人,帮助其取得成功时所产生的骄傲感。[12]由此产生的情感纽带,就是“同门情谊”。
(三)非学艺者的转译共享
相对于广大的海内外各界爱国统一阵线而言,其中从艺于山东螳螂拳的毕竟是少数。因此,借助转译共享理论,将承载着“积极尚智、开放包容、多元统一、家国情怀”内蕴气质的山东螳螂拳转译成文化产品,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文化价值。[14]
其一,宣传螳螂拳发展及南传过程中所涌现的英雄人物与传奇故事。例如,对于梁尚香、王云生、罗光玉等人的业绩,通过纪录片或影视、动漫等方式将其传播出去。
其二,创新研发“综合格斗螳螂拳”。终极格斗冠军赛(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简称UFC)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综合格斗赛事,中国女子综合格斗运动员张伟丽在第二次UFC夺冠后,直言中国武术多有取法之处。从范旭东师徒以拳击规则挑战沙俄对手来看,相关规则不是中国武术登上国际擂台的阻碍,中国武术有充分的底蕴与变化的张力,特别是山东螳螂拳“开放包容、多元统一”的内蕴气质更适宜与任何国际规则融合对接。
结 语
山东螳螂拳南传,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时代巨变的激荡响应,而且结出了丰硕果实,如今形成了根植齐鲁,遍布港澳台、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的活态传承的文化脉络。山东螳螂拳作为内涵丰富、极具潜力的文化符号,应充分发挥其载体性作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对此,尝试提出如下建议:
其一,积极组织并鼓励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主题的跨地域交流、学习与寻根问祖活动,并进行大力宣传。
其二,立足“文化自信”,广泛开展文化转译工作,弘扬山东螳螂拳“积极尚智、开放包容、多元统一、家国情怀”的内蕴气质。具体来说,可以采用纪录片、综艺、影视作品、旅游宣传、研学体验等方式,以及重点面向青少年的动漫、游戏等数字文化作品。
其三,积极研发“综合格斗螳螂拳”,培育携带“螳螂拳基因”的国际综合格斗选手。邀请当前世界排名靠前的我国知名选手(如张伟丽、宋亚东、闫晓楠等)参详螳螂拳技法,使之成为我国选手在国际擂台上的“制胜一招”。
注释
①谱系来源于访谈记录与危风池《山东螳螂拳近代发展概况》讲演材料等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