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说理”课堂,提高教学实效性

2024-05-29朱华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说理教学情境数学课堂

朱华

[摘  要] 教师应关注说理的价值,打造“讲道理”的高效数学课堂。文章从教学实践的角度,从适切情境、创新活动和错误资源三个方面,为设计“说理”课堂提供思路,以期达到提高教学实效性和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说理;教学情境;数学课堂

数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门“讲道理”的学科,因为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都蕴含着丰富的道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讲理的价值,从学生的具体学情、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开展“说理”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亲历深入思考、深度探索和深度讨论的过程,打造“讲道理”的数学课堂。在日常教学中,部分教师对“说理”课堂进行积极探索,很好地践行了“讲道理”的理念,将这些“理”分散在教学环节之中。为了便于教师系統学习和研究,笔者拟从教学实践的角度,从适切情境、创新活动和错误资源三个方面尝试将这些“理”串联起来,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一、以适切情境为“起点”,激发“说理”欲望

课堂导入作为教学的第一环节,尽管从实践节点上来说这一环节并非最重要,却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为了后续重难点突破时拥有足够的时空,导入环节常常“一笔带过”,这对激发学生兴趣十分不利。学生都是充满好奇心的个体,教师唯有牢牢把握这一特征,以针对性、趣味性的情境为“起点”,打开学生的兴趣闸门,让学生的思维源源不断地迸发出来,投入到说理和追理的活动中,让“说理之花”精彩绽放。

案例1  小熊购物——乘加混合运算

师:(教师出示蛋糕房图片)同学们,图中的场所你们去过吗?

生1:这是蛋糕房,每周妈妈都会带我去挑选喜欢的面包。

师:那买到喜欢的面包之后,你们付过钱吗?下面,一起来研究蛋糕房里的数学问题,好吗?

生(齐声答):好!(此时,学生个个兴趣盎然)

师:我们一起来看这幅图,你们能搜集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学生在仔细观察后抛出一个又一个数学信息,最终探寻到本节课的核心问题。

师:刚才有同学提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胖胖需要支付多少钱”这个问题,你们能独立解决吗?下面请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然后同桌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思路!

教师给予学生思考、创造和交流的时空,让学生在思考中追理,在创作中明理,在交流中说理。

师:你们的交流热烈、深刻,非常棒!下面谁愿意来分享你的观点?

生2:我是先画图再列算式来表达想法的,如图1,长方形表示的是1个6元的蛋糕,圆形表示的是4个面包,每个面包3元,可列式4×3=12(元);再加上1个6元的蛋糕,共需付12+6=18(元)。

师:大家觉得生2的观点如何?(不少学生表示想法与生2相同)

生3:我有不同想法,我采用的是列综合算式的方法。如图2,4个面包的钱数是3×4,再加上1个蛋糕就可以列出综合算式3×4+6=18(元)。我的方法更简便,也表达得很清楚。

师:其他同学觉得呢?(其余学生给予热烈的掌声)

生4:我列出的综合算式和生3不一样,是6+3×4=18(元),我是这样想的……

生5:我还有其他想法……

师:同学们,那综合算式3×4+6=18和6+3×4=18,你们是否看得懂?

生6:当然看得懂,两个算式的意思相同,就是表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一共需要支付的总钱数。

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明确“生本”地位,以科学的导入法来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以上案例中,教师创设了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激发了学生说理的强烈欲望,引导学生在思考中生成各种解题思路和方法,最终明晰了数学道理,学会了数学知识,让数学课堂在说理中走向深入。

二、以创新活动为“过程”,提供“说理”机会

日常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把教学活动设计为知识获取的过程和结论猜想的过程,还应通过创新活动设计引领学生追根溯源,探索知识的本质,明晰数学道理。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做到创新与说理并举,组织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探究活动,并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为其提供“说理”的机会,让其在说理中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增强能力。

案例2  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师:大家看,老师手上有一个信封,信封里有一个四边形,你们猜一猜是什么四边形?

生1:正方形。

生2:长方形。

生3:菱形。

生4:梯形。

生5:平行四边形。

师:你们就这样盲猜啊?就不需要一点点帮助?

生6:那老师可以给一点提示吗?

师:那你们需要哪方面的提示呢?并说一说理由。(学生沉思后有了想法)

生7:请老师说一说这个四边形有几组对边相互平行,因为只有知道了这一条件……

师:2组。

生7:那我猜测是平行四边形。

师:是吗?其他同学是不是也赞同生7的观点?(有的学生赞同,有的学生沉思)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到底是什么图形。(教师取出信封中的长方形,教室立刻陷入寂静)

师:这是平行四边形吗?

生8:它是一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师:哪里特殊?(话音刚落,学生七嘴八舌地进行讲理)

师:你们说得太有道理了,真棒!下面大家再来看另一个信封。这里也有一个四边形,它的2组对边分别平行,4条边也相等。

生9:我知道,是正方形。

师:那就让我们揭开谜底吧!(教师取出信封中的菱形)

师:菱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何关系?

教学并非将现成的知识提供给学生,而是要为他们设计探索的活动,引导其独立探索、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质疑问难、合作讨论。以上案例中,教师设计了“猜一猜”的探索活动,大胆将说理的机会交给学生,让学生大显身手,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质疑、探索和说理,最终厘清了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同时,学生在思维历练中提升了说理能力。

三、以错误资源为“支点”,提升“说理”深度

众所周知,学习是一个不断犯错和纠错的过程。倘若教师能善于利用学生学习中的错误资源,并以此为“支点”进行点拨与辨析,则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在课堂上“自由呼吸”,不惧说理,教师应以错误资源为“支点”,有策略、有针对地让学生辨析错误,以消除其思维障碍,提升“说理”的深度。

案例3  商不变的规律

问题:90÷20=?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的结果?

生1:90÷20=4……1。

生2:90÷20=4……10。

师:现在有两种不同答案,哪个正确?请大家讨论。(学生开展热烈的讨论)

生3:我通过验算发现生2是正确的。

师:那为什么余数是10?刚才有不少同学赞同生1,认为余数是1,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呢?(学生又一次自主地进行讨论与辨析)

生4:“9个10”中有4个20还余10,而余数是1那是十位余下的,表示的是“1个10”。

以上案例中,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没有一笔带过,也没有进行纠正,而是让他们去辨析与讨论,以展示其对知识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因势利导、乘势而行,让学生的思考既有深度,又有高度,让数学课堂在学生的说理中绽放夺目光彩。

综上所述,“说理”数学课堂离不开适切情境,少不了创新活动,需要错误资源这一“佐料”。教师要在这样多种形式的“说理”活动中构建高效课堂,从而让学生想“说理”,会“说理”,能“说清道理”,并在说理中领悟知识本质和提高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说理教学情境数学课堂
检察法律文书说理现状分析
论法院判决书的说理
我国民商事裁判文书中的证据分析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