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跨学科教学设计与反思
2024-05-29陆琼芸
陆琼芸
[摘要] 跨学科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和认知领域,培养综合素质和思辨能力。以《烛之武退秦师》一课为例,阐述如何借助历史、地理等相关学科知识来突破教学难点。跨学科教学要注意在合适的范围和难度下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应该强调语文教学的独立性,避免过分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确保语文教学的基础知识能够牢固掌握。
[关键词] 跨学科;语文教学;思辨能力
时代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崛起,亟须学校培养与之匹配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呈现的是多学科知识融合的特点,而现行的分科教学存在知识点单一,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不强等问题,已无法满足时代所需。从近年来的课程改革来看,国家在跨学科教学方面,给予了更多关注。如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就有跨学科学习的要求:“注意在生活和跨学科的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能综合运用在语文与其他学科中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方法,运用多种方式展开交流和讨论”。[1]这段话强调了语文学习的跨学科化和语文运用的跨学科化。因此,跨学科教学可以在学科课程中进行适度尝试。本文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的《烛之武退秦师》一课为例,开展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课堂实践,探索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历史、地理等相关学科知识的可操作性。
一、 《烛之武退秦师》开展跨学科教学的可行性
(一) 文本来源于文史兼具的《左传》
《左传》是一部兼具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的经典古籍。从文学价值来看:叙事性较强,《春秋》叙事简略,而《左传》为其作注,在叙事上更为具体生动,节奏缓急有致;人物形象塑造鲜明,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塑造了一位机智善辩、公私分明的使臣形象;语言凝练有力,在介绍秦晋围郑的历史背景时,只用了一句话(“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就交代得清清楚楚。从史学价值来看,《左传》真实地展现了春秋时期的各国历史,《烛之武退秦师》就生动演绎了秦晋郑三国之间的纷争;《左传》展现了春秋时期的风俗礼仪,如本文多次提到了国与国之间的外交礼仪,为学生了解先秦儒家文化提供了史料依据;此外,《左传》史论结合的特点也成为后代史书的效仿样式。
(二) 学生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和历史感
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是影响其学习结果的最重要因素[2]。这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内涵。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随着不断学习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新旧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这种变化意味着学生的知识结构获得重构,学生就是在不断地重构过程中产生了有意义的学习。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中国史,如讲到春秋史,知道了“动荡”;提到诸侯争霸,了解了“王室衰微”。这些知识虽然是粗线条的认知,但也是语文学习的有力支撑,在了解历史事件的大背景后,更容易把握人物行为背后的动机。因此,新知的学习使旧知获得了重构。奥苏贝尔还提到,就学习内容而言,其本身必须要有意义,也就是说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要有间隙,要有一定的逻辑关联。史传文的阅读经验,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积累几乎没有,有的只是对历史人物的脸谱化印象,从概念化的认知走向具体人物故事的解读,这就使学习具有了意义。
(三) 其他学科的教学资源可提供脚手架作用
在史传文的教学中,事件背景和涉及的因素通常与其他学科如历史、地理等密不可分。跨学科教学能够更好地贯穿这些不同领域,使学生了解到更加全面、深入的知识。《烛之武退秦师》记述郑国大夫烛之武在国家面临危难之时勇担重任,游说秦穆公,拆散秦、晋两国的联合,使郑国转危为安的故事。引入适度的资料,如“城濮之战”“重耳流亡”“秦晋之好”“殽之战”等历史事件,战国七雄地理图册等,为解读、诠释、辩驳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 构建《烛之武退秦师》跨学科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 学习目标的确定
本节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烛之武如何劝退秦师的。据此,确定第一个学习目标—梳理烛之武的说理层次。这是学习重点,学生通过分析烛之武有理有据的劝谏,感受其说理技巧。在此基础上,确定第二个学习目标—探究烛之武成功退秦师的原因。这是教学的难点,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透过现象看本质,是相当有难度的,教师适时地点拨、启发很有讲究。最后,确定第三个学习目标—探究秦军退兵的其他因素。这是课堂的拓展和延伸,通过提供给学生相关的历史资料,帮助他们了解烛之武退秦师前后的历史,理性地看待史书中的历史。
(二) 课堂学习实施与开展
1. 根据第三段烛之武劝说秦伯的内容,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烛之武说理的层次。
烛之武从示弱出发,先肯定秦晋围郑必胜,再从利弊角度分析存郑优于亡郑,最后援引史实证明晋的背信弃义。层层递进,使论证极为有力,不容秦穆公不信。从说理层次这一角度探究烛之武说辞的技巧,是教学的重点。放手让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建构起层次之间的关系,不可控因素较多,但对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而言是非常有效的。
2. 探究言辞巧妙的其他因素。
说理层次清晰是首要的因素,但语气语调,对象意识等也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学生无法一下子想到,教师需要点拨启发,如句式的运用,虚词的使用等。
3. 探究烛之武的说理是否无懈可击。
思辨性阅读,重在引导学生要有质疑精神,当然质疑不代表处处否定,而要有依据地表达自己观点。如假设论证的不必然发生、孤证不立等,这些逻辑学的内容虽然要等到高二上册教材才会有,但也可提前渗透。
4. 结合背景资料,探究秦穆公退兵的其他因素考量。
此环节重在跨学科探究,通过让学生对于学习资料中的内容进行导读、解读和思考,加深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认知和理解。
(三) 学习评价
本节课的学习评价包括前测、中测和后测。前测为预习作业,阅读相关的史料,找到与之匹配的文本语句;中测为当堂画出烛之武说理的思维导图;后测为完成練习册的相关习题,作为反馈和总结。
三、 實践与反思
(一) 历史学科能为语文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跨学科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认识世界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语文科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理解复杂事物的本质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中,我们可以结合相关的历史资料,完成思考题等练习活动,以凸显对历史事件的深层次思考,让学生真正领略到历史是如何产生、变迁和影响的,进而把历史与语文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刻、准确的
理解。
历史学科能为语文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教师引导学生厘清历史事件中涉及的因果关系,即历史事件结果的形成是由许多不同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帮助学生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去探究事件中涉及的因素。学生对如何运用相关历史知识解决语文问题就有了真实的体验。在探究烛之武劝谏成功的原因中,为何要援引前前后后那么多历史事件?因为在时间轴上任何一个点的事件都不是孤立发生的,所以要瞻前顾后地分析。如郑文公未礼待重耳是晋攻郑的理由之一;城濮之战又加深了晋对郑的不满;劝谏成功之后,郑文公封子兰为太子,又缓和了晋郑的紧张关系;以及秦晋殽之战也证明秦晋的结盟并不牢固。只有在这些事件的加持下,学生才能明白秦穆公的退兵主要还是不想看到邻国的强大,烛之武正是在这点上煽风点火,才最终完成了使命。时间线的思维方法是历史学科中经常使用的,在语文学习中使用,能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此外,历史与语文学科的融合也可凭借“模拟历史”等方式,在互动性和游戏性上增强课程体验。对于《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教师可以尝试将学生分成不同角色、模拟古代历史作战局面,以深化他们对剧情设定的契合度和感触度,实现语文学科与历史学科的有机融合。或是凭借顺口溜“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3],帮助学生记忆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等。
(二) 跨学科教学要强调知识整体性
在跨学科教学中我们需要强调知识的整体性,不能只注重历史学科知识,而忽略了其他学科的知识运用。我们需要在教学环节中逐步引入相关学科知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跨学科知识的整体性和有机性,加深他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认知。例如,历史事件的背景中提到了秦国向东扩张的野心,这就需要我们借助地理学科所学知识,在进行教学时结合地理学科去探究秦国向东扩张对于历史事件发展的影响,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烛之武成功退秦师的原因。又如周王室衰弱,中央监管不力,诸侯争霸日益频繁的政治因素,也是理解课文的辅助知识。当然,语文教师兼任“历史”“地理”等学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可以尝试一下学科协同的实境课堂[4],也就是多科教师先后“登场”,不过这种尝试,仍然要关注语文学科的主体性。
(三) 跨学科教学要注意“量”和“度”
在语文教学中,借助相关学科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然而,在教学中需要注意量的限制和难度的把控。语文教学需要涵盖多个领域,如阅读、写作等,由于课程安排有限,需要在时间上做出适度的安排,不能过多借用其他学科知识而忽略语文能力的培养。不同年级的学生对相关学科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有所差异,如果难度过大或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可能会造成学习困难和挫败感。此外,语文、历史和地理都是独立的学科,各有各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如果过分借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可能会使语文教学丧失独立性,并混淆学科边界。在语文教学中,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和阅读能力,这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过多借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借助其他学科知识需要有量的限制和难度的把控,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学习能力和教学目标来选择合适的相关学科知识点,确保能够有效地辅助语文教学,而不是替代或削弱语文教学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 林灶华.新时期跨学科知识迁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应用以史为鉴的方法解读文言文[J].中学教学参考,2018(13).
[4] 朱秋红,计丹.基于学科协同的高中语文教学新探[J].江苏教育,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