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韵》注音校读札记

2024-05-29刘华江

关键词:收音集韵方成

刘华江

(亳州学院中文与传媒系,安徽亳州 236800)

《集韵》是宋代继《广韵》之后成书的一部兼具字书性质的重要韵书,其征引文献材料异常丰富,在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以及文献学等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但该书在收字、注音和释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亦多,文章利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校勘学等知识对《集韵》中23个韵字的读音进行考辨,重点分析导致注音出现问题的原因,以期得到方家批评指正。

一、䙕

四、轫

之韵人之切“而”小韵下收有:“轫,碍车。”[1]15今检:方成珪《集韵考正》、赵振铎《集韵校本》均未出校语。《说文》:“轫,碍车也。从车刃声。而振切。”[12]303《宋本玉篇》:“轫,如振切,碍车轮木。或作杒。”[10]337《龙龛手鉴》:“轫,音刃,碍车轮木也。”[5]龙一29《附释音毛诗注疏》:“哀哉为犹,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13]449郑玄笺:“言见动轫则泥陷,不至于远也。”[13]449陆德明《音义》:“动轫,音刃,碍车木也。《字林》如战反。”[13]449《汉书·扬雄传》:“既发轫于平盈兮,谁谓路远而不能从。”[14]3540颜师古注:“轫,音刃。”[14]3540《晋书·志·舆服》:“于后王氏擅朝,武车常轫,赤眉之乱,文物无遗。”[15]752何超《音义》:“轫,音刃。”[15]3235《慧琳音义》:“发轫,下音刃。”[16]可见,“轫”字各书均读震韵,无之韵一读。从字形构造上来看,“轫”字亦不当有之韵一读。今疑“轫”字《集韵》入之韵人之切“而”小韵下或是由误认“刃”为“而”所致,当为误收音。《广韵》之韵不收此韵字为是。

六、 㞜

七、朸

欣韵渠巾切“勤”小韵下收有:“朸,汉侯国名。”[1]38今检:《史记·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朸”,司马贞《索隐》:“音勒。朸县,属平原。”[17]《汉书·平原郡》:“朸。”[14]1579颜师古注:“莽曰‘张乡’,应劭曰‘音力’。”[14]1579-1580《附释音毛诗注疏卷第十一》:“如矢斯棘,如鸟斯革。”[13]437陆德明《音义》:“棘,居力反。《韩诗》作‘朸’。朸,隅也,旅即反。”[13]437《说文》:“朸,木之理也。从木力声。平原有朸县。卢则切。”[12]115《宋本玉篇》:“朸,旅得切,《韩诗》云‘如矢斯朸’。木理也。平原有朸县。”[10]234可见,各书“朸”字皆不见欣韵群母一读。从字形构造上来看,“朸”字亦不当有欣韵读。《广韵》“朸”字无平声读当是,《集韵》欣韵新增此韵字实为误收音。赵振铎《集韵校本》:“方校,严云‘朸不得有渠巾切’。珪案,班《表》师古音其力反。姚校,‘段云,此勤纽下误收朸,朸不得渠巾切’。此严云实段玉裁语,诸家过录段校本并有。”[18]179今按:《集韵》此处新增此韵字当是由误《史记》司马贞《索隐》为“朸”字注音“音勒”为“音勤”所致。

九、梡

魂韵胡昆切“魂”小韵下收有:“梡,《博雅》‘梡,枝也’。”[1]40今检:方成珪《集韵考正》、赵振铎《集韵校本》均未就读音出校语。《广雅·释器》:“梡,支也。”[2]353曹宪音“缓”[2]414。《说文》:“梡,㮯,木薪也,从木完声,胡本切。”[12]120下一字即为:“㮯,梡,木未析也,从木圂声,胡昆切。”[12]120《宋本玉篇》:“梡,口管、胡管二切,木名,又束薪。”[10]239下一字即为:“㮯,胡本切,木未破也。”[10]239《龙龛手鉴》:“梡,胡管反,木名,出苍梧,子可食。《玉篇》又音完,义同,又苦管反,器名也。”[5]龙三12另收有:“㮯,胡本、户昆二反,木未破也。”[5]龙三13可见,“胡昆切”或是《说文》等为“㮯”字注的音,《集韵》编者误以为“梡”字注的音,故误收于魂韵胡昆切魂小韵下。《广韵》魂韵不收此韵字为是。

十二、篯

寒韵篯小韵:“篯,子干切,姓也。”[1]42今检:方成珪《集韵考正》、赵振铎《集韵校本》均未出校语。《经典释文·庄子音义》:“彭祖,李云名铿,尧臣,封于彭城,历虞、夏至商,年七百岁,故以久寿见闻。《世本》云‘姓篯名铿,在商为守藏史,在周为柱下史,年八百岁。篯音笺。一云即老子也’。”[7]1410《论语注疏解经·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13]2481邢昺疏:“《世本》云‘姓篯名铿,在商为守藏史,在周为柱下史,年八百岁。篯音翦。一云即老子也’。”[13]2481《宋本玉篇》:“篯,子践切,姓也。”[10]275《类篇》:“篯,子千切,姓也。又将先切,又子践切,竹名。又子贱切。文一。重音三。”[20]可见,各书“篯”字均不读寒韵。今按:《集韵》新增此韵字当为误收音,“子干切”当为“子千切”之误,《类篇》正作“子千切”为证。《广韵》寒韵不收此韵字为是。

十三、揞

十四、䗸

十五、菌

阮韵火远切“咺喛”小韵下收有:“菌,草名。《山海经》‘孟子之山多菌蒲’。”[1]105今检:方成珪《集韵考正》、赵振铎《集韵校本》均未就读音问题出校语。宋淳熙七年池阳郡斋刻本《山海经传·东山经》:“又南水行七百里曰孟子之山,其木多梓桐,多桃李,其草多菌蒲。”[22]郭璞注:“未详。音■之。”[22]中国书店据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聚锦堂刊《山海经(图绘全像)》影印本《山海经·东山经》:“又南水行七百里曰孟子之山,其木多梓桐,多桃李,其草多菌蒲。”[23]187郭璞注:“音郡。”[23]187丛书集成初编经训堂丛书本《山海经·东山经》:“又南水行七百里曰孟于之山,其木多梓桐,多桃李,其草多菌蒲。”[24]48郭璞注:“未详。音㖥咟之㖥。”[24]48从上可见,各本《山海经》郭璞为“菌”字注音之文字字形不一,莫衷一是,以至袁珂《山海经校注》不出“音”等五字。今按:“菌”字不当有晓母读,今疑《集韵》编者或误“音之”之“”字为“晅”或“咺”,并误认为是为“菌”字注音,遂误收于阮韵火远切“咺喛”小韵下,当为误收音。《广韵》阮韵况晚切暅小韵下不收此韵字为是。

十六、䈀

十九、忥

至韵虚器切“齂”小韵下收有:“忥,《博雅》‘忥忥,喜也’。”[1]136今检:方成珪《集韵考正》、赵振铎《集韵校本》均未出校语。《广雅·释训》:“忥忥、欯欯,喜也。”[2]177曹宪音“许气”[2]405。《说文》:“忥,痴貌。从心气声。许既切。”[12]22《0宋本玉篇》:“忥,许气切,痴也。”[10]16《2龙龛手鉴》:“忥,或作;,正,许既反,息也,静也。”[5]龙一23各书皆读未韵。今按:《集韵》编者此处或误未韵之“气”为至韵之“器”,遂误增于至韵虚器切下;抑或所据本《广雅》曹宪音有作至韵“许器切”一音者。要之,当为误收音。《广韵》至韵不收此韵字为是。

二十二、韔

漾韵力让切“谅亮”小韵下收有:“韔,弢也。《诗》言韔其弓。沈重读。”[1]171今检:方成珪《集韵考正》未就注音问题出校语,赵振铎《集韵校本》未出校语。《附释音毛诗注疏》:“之子于狩,言韔其弓。”[13]495陆德明音义:“韔,敕亮反,弢也,沈治亮反,本亦作鬯。”[13]495无来母读音。《说文》:“韔,弓衣也。从韦长声。《诗》曰‘交韔二弓’。丑亮切。”[12]108《宋本玉篇》:“丑亮切,又持亮切,弓衣也。”[10]487《龙龛手鉴》:“韔,丑亮反,弓衣也。”[5]龙一60各字书亦无来母读音。《广韵》“韔”字亦仅漾韵丑亮切一音。《集韵》此处明言本自“沈重读”,然沈重读“治亮反”。今疑《集韵》此处新增此音或与《释文》“敕亮反”一音有关,殆误《释文》“敕亮反”为“勒亮反”,遂误增漾韵来母一读,当为误收音。《广韵》漾韵力让切亮小韵下不收此韵字为是。

二十三、揭

月韵语讦切“钀”小韵下收有:“揭,长皃。《诗》葭菼揭揭。”[1]195今检:方成珪《集韵考正》未出校语,赵振铎《集韵校本》未就注音出校语。《毛诗注疏》:“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13]322毛传:“揭揭,长也。”[13]322陆德明音义:“揭,其谒反,徐居谒反;孽,鱼竭反,徐五谒反,《韩诗》作䡾,牛遏反,长貌。”[13]322《说文》:“揭,高举也。从手曷声。去例切,又其竭切。”[12]254《宋本玉篇》:“揭,起计、起竭、渠列三切,《诗》曰‘浅则揭’,谓揭衣也。”[10]117《龙龛手鉴》:“揭,渠竭、去竭二反,高举也,担也。又音讦。”[5]龙二6《经典释文》揭字无疑母读音。《广韵》“揭”字亦无月韵疑母读音。今按:《集韵》此处新增该韵字即当本自《毛诗》和《经典释文》,然征引过程中或当有误,误《经典释文》“孽”字音为“揭”字音,实为误收音。

文章利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校勘学等知识对《集韵》中23 个韵字的读音进行考辨,既指出了这些韵字在注音方面存在的错误,又重点分析了导致这些错误注音的原因,这对我们正确认识和解读《集韵》中的文献资料,对《集韵》开展科学的研究,以及在语文辞书编纂和修订的过程中正确使用《集韵》等都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和价值。

猜你喜欢

收音集韵方成
#拍摄视频 你有多在意收音效果?#
# 拍摄视频 你有多在意收音效果?#
荆璞《五音集韵》之形制
《集韵》征引《说文》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集韵》征引《广雅》研究
厚德载物 方成大道
实车收音效果测试与优化方法
《集韵》编撰的起讫年代考辨
静音钻
王万奇:吃苦耐劳方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