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实情境的小学习作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4-05-29张曾
张曾
(东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吉林 长春 13000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从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是在积极的实践活动中积累并建构的。从目前小学生的习作水平来看,学生缺少真实的实践过程,写出来的文章或背诵,或模仿,用词浮夸,即便自己写作也多是内容浅显、远离生活,忽视内心的真实感受。这种现象与小学生年龄阶段思维特征有关,与阅历不广、经验不足有关,更与大多数教师的作文教学方法有关,其只注重形式化,作文前缺少活动和体验的过程,课堂上多是统一的范文讲解、模式化的布局谋篇,这些常态作文教学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笔者认为,改变作文教学现状,要从教学实践出发,创建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构建新型作文课堂,开创作文教学新天地,改变学生写作闭门造车的现状。
所谓真实的情境,可以理解为学生个体每日所处的各种日常实践,这个情境的内容既要符合学生生活,又要贴近学生既有的经验,还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符合当下特定的环境。除了内容的真实,情境中运用的语言也要真实,教师不能为了让学生考试取得高分而忽视学生的语言实践,更不能让学生在毫无实践的体验中背诵、抄写范文。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不仅能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发展学生在不同语境中相互沟通交流的能力,还能使学生表达真实的内心感受,使语言实践的质量得到提升。在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的过程中,教师的备课意识、教学形式、情节设置都会发生变革,这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应用知识的实践性课程,它基于学生的真实活动经验,能使学生将自己的生活和社会所见所闻所感紧密相连,其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生成性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思维创造空间,学生能在真实的活动中聚焦社会现实。在真实情境活动中的实践活动,为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资源支撑,二者有效整合,开辟了习作教学的新天地。
一、唤醒学生写作主体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真实的活动体验和自身需要为起点,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同时将发现的问题转化为活动的主题。在这一活动体验的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探究、记录、表达,这一过程必然需要语言文字作为基础。学生将从主观意识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将自己的收获和感受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学生在不断感知中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具有学习者的权利,才能调动各种意识,主动参与生活,自觉把生活积累转变为现实中写作的材料。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与说话一样,是生活的必需。作文就是说话,是用笔来说话”。学生每天所经历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点点滴滴的家庭生活和社会实践无时无刻不激发着学生表达的愿望,学生乐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积极地与他人交流分享,而这种交流分享恰恰可以通过语言文字表现出来。可见,作文来源于生活实际,大千生活离不开语言文字的再现。综合实践活动刚好能调动这份表达的愿望,让学生能在作文训练中真切感受到自己就是作文学习的主体,从而唤醒学生的写作意愿,使作文中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
二、培养学生勤于观察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真实的活动体验为主要开展形式,学生要身临其境,参与其中。学生会在活动中用眼睛认真地观察、用大脑积极地思考,在认识和感受生活的同时,发现问题并且主动解决问题,实践意识和创新能力都会得到提高。其中,观察是解决问题和形成能力的基础,在整个活动中十分重要。观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开始,也是学生作文的开始,只有不断吸入,才能有效输出,只有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恰恰提供了有利于学生观察体验的活动情境,学生能亲眼见证事物的多样,开阔视野,再加上教师的积极引领,学生会获得丰富的体验,从而提高观察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校曾开展“南湖的学习”主题活动,教师引领学生从玩中观察,从喜欢的事物观察。活动前首先布置观察任务,比如“选择三种你喜欢的南湖植物,记录下它的颜色及生长特点;观察南湖水面、水中的景象,记录你的发现和感受;观察南湖中游园的人们,记录晨练、游园之人各自的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在活动中非常认真地观察和探索,他们看一看、闻一闻、问一问、记一记,通过多样的观察角度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在动笔写作时有话可写,有意可达。
活动本身需要观察这一重要过程,活动的效果与观察密切相关,只有在活动中培养观察意识,训练观察能力,才能确保活动收到好的效果。写好作文的第一步恰恰是学会观察,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捕捉和筛选自己所需的写作素材,而综合实践活动正好搭建了梯子,使学生作文之路轻盈起步。
三、激发学生创作动机
爱因斯坦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教师的讲授与引领,但内心情感的获得,则需要学生亲身参与,身临其境地感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往往先进行写作技巧的讲解,更深层次的对生活的理解、对道理的认知,学生体会得并不深切,较难动笔,学生也没有拨动心弦的心灵迸发。要想使学生主动写作并写出真情实感,则需要学生面向社会,关注生活,以饱满的热情和独特的眼光激发创作动机,建立感情后,将这种感情融入自己的创作之中。综合实践活动提倡“做中学,学中做”,学生能在活动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发现规律,解决问题,在实践活动和体验中感受生活。只有亲身参与才有话可写,要避免机械的语言训练和纸上谈兵。
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教师可以将语文课本中的作文训练项目分类列入各种活动中。比如:组织学生踏春、寻秋,组织诗词大会,中高年级参观历史博物馆,各年段开展书画评比,毕业班组织足球赛、篮球赛等活动,将这些活动作为课堂的延续与补充,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和体验中,将活动过程深刻在心,并在动笔写作时唤起活动中的回忆,从而激发写作动机,使学生思路畅达,缘事而发,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如综合实践活动“游戏的研究”中,学生在活动前先研究名字、来历、玩法,课堂上学生分组体验,并商讨游戏的技巧、花样,交流后再次对游戏进行体验。整个过程后,学生在欢声笑语中一一记录所玩游戏的收获和体会。在“游戏的研究”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玩中学,学中玩”,活动前兴趣满满,游戏中潜心研究,在参与体验中收获快乐,创作兴趣得到了激发,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作文难题迎刃而解。
四、丰盈学生内心情感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唯有在真实的活动情境体验后,才能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综合实践活动在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积极性后,要关注学生的自主选择意识,让学生用多样的方法,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出多样的途径去感知、探究,在积极的研究中感悟。在获得体验的同时,学生会懂得理解和自尊,使自己更加自信,且能自觉地完善和超越自己,在不断探索和体验中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学生在进行“环保减塑”调查实践中发现:塑料袋对于生活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能坚持使用布质购物袋的人越来越少,面对塑料袋缺乏替代品或替代品成本增加等诸多困难,经过一番实践、调查、分析,学生切身感受到了“限塑令”的重要意义,他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笔,以童话的形式,写下了《塑料袋的前世今生》《塑料制品的侵袭》《哭泣的小河》等作文,并从自身做起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为环保尽自己的力量。
教师还可以结合各项节日活动引导学生立足生活,体验真实的情感,如师恩的厚重、友谊的甜蜜、亲情的无私、劳动的快乐、节日的幸福等,引领学生将体会和感受诉诸笔端。例如:教师可以请学生写一写自己跟父母的一次谈心,写一写在节日里给父母做的贺卡,写下自己为父母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体会“那一刻,我长大了”的经历,记录下难忘的师生情谊……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在写作文时就能写出真实的感受。通过亲身实践,学生不仅提高了写作能力,还深切体会到了亲情、友情、师生情的珍贵。立足活动实践,学生有了表达的载体,更有了输出的途径,通过语言文字迸发了深刻的情感。
五、开发多元习作素材
文章犹如溪水,生活犹如甘泉,源泉涓涓而流,溪水永不枯竭。习作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和校园,它可以出现在家庭生活和社区服务中,还可以出现在社会体验与实践中。只有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祖国语言文字资源,为学生提供真实情境的实践探索机会,学生才能在实践中感受生活,发现写作素材。
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自然、亲近社会、发展自我”这三大主题为教师提供了异常丰富的选题空间,教师可结合课程主题,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再次延伸,开发出多元素、多角度,利于学生能力培养且学生乐于探究的问题。
例如: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教材“饮食文化”这一主题,我校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中华美食探秘”,在探究家乡美食中,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自备材料,进行“东北大拌菜”的课堂操作体验。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分工合作带来的效率,体验亲自动手实践的快乐。学生的技能获得了提高,面对挫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轻松愉悦中搜集到了写作素材。
再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环保主题”单元中,学生能在搜集资料、调查研究中关注如环境污染、节约能源、社会不良现象等社会热点问题。
此外,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带领学生走进社区,面向社会,在交往活动中开展问卷调查,通过话题采访、亲身体验,学生必然会搜集到自己需要的写作材料,在真实情境下形成自己对事物独特的看法,进而有话可写。
六、促进学生个性化写作
作文是学生性格与个性的体现,是一种精神产品,学生经历不同、爱好有别,思想认知存在差异,写出来的文章自然百花争艳。基于真实情境的作文教学,应该是个性张扬的产物,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体验,使写作的言语充满灵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恰好为学生的个性化创作搭建了平台,学生可以尽情展示能力与才华,自主选题,自主命题,表达方式也可以自己做主,结合自己的感受,创作出不同类型的文章。如“环保主题”活动研究中,学生自由选择写作的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均能表达自己的内心需求;“有趣的游戏”这一活动,写作内容的选择大可尊重学生的喜好,可以写活动准备、游戏过程,可以写活动发现、活动感受等,通过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选择写作视角和写作体裁,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中,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真实情境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与习作教学整合的研究,创新性地将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引入跨学科研究领域,以真实情境的角度探究习作教学问题,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在探究中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获得对生活的真切感受。二者有效整合,既能促进学生的言语实践,提升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学生敢于写作、乐于写作,最终使学生爱上写作,真正理解“文为心声”,使习作教学充满生命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