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高效沟通策略的研究

2024-05-29沈文艳

体育风尚 2024年4期
关键词:沟通体育教学效果

摘要:体育课是学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通过体育运动和身体锻炼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社会适应、全面发展。本文以教育小故事的方式阐述:趁热打铁、正面引导;欲擒故纵,反向警示;换位思考、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事半功倍;肢体语言、锦上添花;亦师亦友、共同成长等体育教学中师生交流、沟通的方式和策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增进师生间的信任感,化解课堂的冲突和问题,以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和谐,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高效。

关键词:体育教学;效果;沟通;策略

一、引言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体育课让学生走出课堂,运动场的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奋进意识、培养坚毅的意志品质;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强化学生的纪律性和责任意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加强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引导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变革”。新要求下的体育老师,需要结合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事件,合理选择教学方式,并选择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有效方法,从而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二、研究對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体育教学中高效沟通策略。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观察、案例分析、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沟通策略进行归纳与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趁热打铁,正面引导

在体育课教学中,趁热打铁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体育课堂中蕴含的德育道理、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教学中的小插曲、老师观察到的暖心场面,从细微入手,及时在课堂中进行反馈;当学生在运动项目中表现出色或取得进步时,及时给予正面引导和鼓励,均有着显著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记忆太极拳动作的同时,可以和学生介绍太极拳中为人处世、学习生活的道理。记得有一次太极拳课,按照笔者上课的惯例,让学生进行太极拳的哲学思考。有的同学发言:“刚才我们学习的野马分鬃,高的手往低处走,低的手往高处走,我想这和我们的学习生活是差不多的,有时候擅长的科目不一定考得好,不擅长的科目也不一定考得差。”有同学说:“我们可能处在一个高水平,但是随着身边的人和环境发生了变化,可能会有一个低潮。我们进入高中后的学习也是如此。”笔者趁热打铁,继续说:“两个同学说的非常好。当我们在低谷期,要调整好心态,努力适应,寻求解决的方法,慢慢地我们还是会回到高点。我们就是在这样的高高低低中,慢慢进步,稳稳地成长。”感悟学生的发言、观察学生的表现,趁热打铁,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成长。

再如,孙同学高一进校时,立定跳远成绩为120厘米,通过努力,高二上学期能够达到145厘米,虽然仍未能及格,但突破了自己,有较大进步。此时提出下一阶段的目标,争取及格,同时延伸出:很多时候,纵向的比较更重要,和自己比有进步了,就值得称赞。通过与学生共同制定实际可行的目标,提供科学建议,能够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方向,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毅力。而当教师发现学生取得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被认可。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能激发他们继续努力的动力。

(二)欲擒故纵,反向警示

体育课教学中,采用欲擒故纵的方法,可以给学生带来一种反向警示,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思考。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挑战和难度,引导学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应对困难的能力。

耐久跑项目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均有一定挑战。生理反应可以通过充分的准备活动、平时扎实的耐力素质培养、耐久跑结束后积极地调整而减轻,特别是跑完后的多走动、主动加长加深呼吸,可以显著减轻生理反应。而学生跑完耐久跑,普遍非常疲惫,不愿意再通过走路、调整呼吸等方式调整,而是坐下来,甚至躺下来。这个时候,就要“欲擒故纵,反向警示”,和学生说明:如果跑完后,积极调整,生理反应会越来越轻;如果不调整,那么生理反应会越来越严重,后期会出现臀部酸疼、头晕目眩、脸色不佳、呕吐等一系列反应。以此来激励学生积极进行恢复。

再如,关于体育课的常规——服装问题也可采用“欲擒故纵”的方式。接手新班级的第一节体育课,按照学校的传统是开展引导课,明确课堂规范。关于服装,笔者对学生说:“我对你们的服装不做特别要求。符合规范的服装,不是为了老师,而是为了自己,可以大大降低受伤的可能性,还能提高运动成绩”,结果不穿运动服的同学基本没有。偶尔有忘记的同学,还会提前来笔者这里借运动服装换上。

在体育课教学中,运用欲擒故纵的方式要求教师善于观察和分析学生,并在适当的时机灵活调整策略。这样一来,教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锻炼效果,还能激励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运动中,愿意迎难而上。

(三)换位思考,循循善诱

在体育课教学中,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和理解,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前进。

都说后妈难当,记得有一年刚接手初三某班不多久,课堂上发生了一件小趣事。那时学校正在修建操场,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只能是绕着校园道路跑,笔者站的地方只能看见一小段路程,但是每次学生跑过笔者这里,笔者都会默数人数,第一圈人数没少,第二圈少了2个,第三圈少了5个,第四圈少了7个,笔者顿时火冒三丈:这群熊孩子,别的本事没有,偷懒的胆子倒不小,刚接手,就来挑战笔者的权威。跑完后集合,按照惯例,笔者先讲评今天慢跑的情况。正当笔者准备批评孩子的一瞬间,笔者想到:自己和他们一般年纪的时候,也会偷偷小懒,也会因为没被老师发现而窃喜,觉得自己特别厉害,有成就感。想到这里,笔者露出了笑容:“今天我要表扬你们。”同学们面面相觑,有的已是低头露出了笑容。“为什么要表扬你们?因为我们中间有一些同学敢于冒险,这种冒险精神可能是你们进行创新的原动力;我还要表扬全班的同学,大家很团结,没有任何一个同学出卖少跑的伙伴,到我这里告状。只要团结在一起,我们能够做成很多的事情!”说到这里,课堂上竟有几位同学鼓起掌来,接着全班都鼓起了掌。笔者接着说:“我还要感谢这些同学,你们督促我寻找,并且我已经找到了一个‘制高点,能够看到你们全程的慢跑”,全班“啊!”却掩不住内心的欢愉。自此以后,笔者发现同学们慢慢接受了她这个后妈……

高一的同学练习跑操,跑操要求:队伍整齐、步伐一致。而根据音乐踩准步点是跑操的难点,在刚开始的两节课,总有同学跑错。这个时候应该建立信心,还可以结合高中学习生活进行解释——很少有人能自始至终踩准点,踩错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方法,尝试正确的节奏,可能一次不行、两次不行,但只要学生认真、踏实,总能找到对的步伐。当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错误时,就可以通过耐心的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如果每件事情都上纲上线,学生就不愿亲近老师,更难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有时候换位思考,以退为进也不失为沟通的好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通过温和的引导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四)因材施教,事半功倍

体育课中,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和性格都不尽相同。身体素质受遗传、后天锻炼而有差异。学生性格或成熟稳重、或文静内敛、或严于律己、或热情奔放、或好行小慧、或口无遮拦、或胸无城府。班型不同,班风学生也各异。不一样的情况,需要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全面评估教师能够掌握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情况,对于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渐进式的训练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体能水平;对于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更高难度的挑战,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自己。在体育课上根据学生身体素质不同因材施教,可以使每个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通过日常教学和平时的接触,老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成熟稳重、有号召力的同学可以多担任体育委员、体育小干部;文静内敛的孩子,可以经常让她帮助老师登记、整理成绩;对好行小慧、喜欢偷懒的同学,要多做要求,讲究原则,不轻易使其“得逞”;有的孩子极其自律,身体不适仍想参加锻炼的,需要多关怀,实施劝导,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待伤病痊愈后,还会有很多机会;胸无城府的孩子,往往也比较大条,规则意识不强,当课堂出现纪律等问题的时候,可以先拿此类孩子“开刀”,以儆效尤。在体育课上根据学生个性特点不同因材施教,可以有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

班型不同,学风不同,也需要因材施教。有的班级踏实努力,不管学习还是体育都尽全力,此类班级需进一步培养体育兴趣;有的班级虽然成绩好,但对体育有明显轻视,此类班级应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去功利化,强调规则意识;有的班级成绩差,班级同学普遍比较自卑,此类班级应在教学中多表扬,发现学生闪光点,提升自身自信心;有的班级身体素质好,但行为习惯较差,上课不遵守规范,此类班级应强调:天赋是一回事,自身的努力也很重要的,行为习惯好、认真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能让你锦上添花,反之天赋也未必起正向的作用。

(五)肢体语言,锦上添花

在体育课教学中,肢体语言有着重要的作用。讲解示范是体育课中的主要教法之一,通过身体语言展示动作的要领和细节,配合清晰的语言讲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模仿;通过正确、优美的动作和姿态,传递出正确的动作形态和力量感,帮助学生体验运动之美;通过一些错误示范,可以避免学生做出错误动作,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

笔者在教授健美操的时候,有的同学兴许是第一次接触健美操,有的同学有畏难情绪,有的同学可能灵敏素质欠佳,在第一次健美操的教学中,总能明显能感觉到部分同学情绪紧张,上下肢动作不协调。这个时候,作为老师,可以通过分解上下肢的动作、放缓自己肢体示范的速度来促进学生掌握动作;也可以在组织自主练习的时候,走到相关同学旁边,拍拍她的肩,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再做恰当的示范。

工作第二年,笔者还遇到一位同学,仰卧起坐一个也完成不了。笔者先是通过拉她的手臂给她借力完成,感受到腹部用力后,慢慢地让其过度到不规范上肢可以自行完成,再练习了一段时间,这位同学就可以自行完成仰卧起坐了,虽然个数不理想,但通过老师肢体的帮助,也算完成了突破。

一个平时文文静静,总是面带微笑的女同学,和笔者交流不多,去年运动会跳高比赛结束沮丧着脸,笔者连忙问怎么了。“老师,跳高我只拿了第二名”。筆者一下子抱住了她,告诉她,已经很了不起啦。她的眼泪夺眶而出,这是高中的最后一次运动会,没能拿到理想的名次。笔者想告诉她人生总有一些遗憾,却没说出口,这个时候她需要的应该不是老师告诉她这些人生大道理吧。笔者摸着她的头,告诉她确实很遗憾,我理解。慢慢地她平复了情绪。

此外,肢体语言还可以用来表达鼓励、赞赏或不满。对正在讲话的同学的一个眯眼、不说话以后一个浅浅的微笑;给私下打闹的两个同学一个简单的皱眉;完成练习后的一次击掌;做准备活动时对同学的帮助;同学努力突破自我后,一个热情的拥抱都能给同学力量,让他们更好地汲取力量。这样的肢体语言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还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化解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冲突,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努力学习。

(六)亦师亦友,共同成长

亦师亦友的教学方式,可以让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更融洽,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支持,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另一方面,老师也能从学生身上学到很多,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热情。

工作第一年,课前笔者检查场地时,发现场地旁边一块窨井盖掉在了窨井里。因为笔者本人的身材也不是特别高大,窨井盖很重,窨井又很深,笔者只好跪在地上,试了好几次才把窨井盖取了上来,铺在了原来的地方。笔者以为这件事情就这样结束了,笔者以为并不会有多少同学看见她的这一举动。

直到快下课之前,一个孩子跑到笔者旁边说:“沈老师,顾子泓去医务室了。”从学生的描述中,笔者得知:刚才窨井盖又掉了下去,顾同学看见她在辅导其他同学练习排球,便学着她的样子跪在地上复原窨井盖。不过这个身材矮小的孩子啊,她没有“做苦力”的经验,不慎掀掉了指甲。

笔者听完,百感交集。感动,作为老师,看见自己的学生为了其他同学的安全练习,做了这样的举动;心疼,作为一个老师都爱自己的学生,把她们看作是自己的孩子,倘若笔者是顾子泓的父母,该有多么神伤。

稍稍整理了一下情绪,把剩余的课上完,笔者冲进了医务室。

“沈老师,不好意思,我没和您说一声就跑到了医务室(开学初,我强调过,若实在有事,要离开我视线的,一定要经过我的同意)。”

“傻孩子,都受伤了,还想着老师强调的纪律,伤的怎么样?”

“没事,没事”一如往常的微笑再一次绽放。

时隔十余年,这件事督促笔者每节课前仔细地进行场地检查,保证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锻炼。此外,这件事仍然给笔者力量和启示,笔者在给孩子们传授知识、技能的时候,孩子们何尝不在反哺我们呢?孩子们在成长的同时,老师也在成长。[1]

四、结论

体育课旨在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体育核心素养,在此过程中,好的沟通方式、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更好地开展教学,达到教学目标。趁热打铁,正面引导;欲擒故纵,反向警示;换位思考,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事半功倍;肢体语言,锦上添花;亦师亦友,共同成长等方法,有助于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同时用心经营师生关系,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职业满足感,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沈文艳.做一个善于管理情绪的体育老师[J].中国学校体育,2019(10):84

猜你喜欢

沟通体育教学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学会用“耳朵”与学生沟通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