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认同”下高校“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教学创新实践
2024-05-29孙丝丝吴琦莺
孙丝丝 吴琦莺
[摘要]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以培养未来音乐教师为目标,未来音乐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对于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结合新时代对未来基础音乐教育教师的要求,课程教学团队基于增强未来职业的认同提出“四维互动”的教学理念,实施“进入历史、体悟内涵、看见音乐、回应现实”的教学路径,更好地服务于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体系并有力支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职业认同;“四维互动”
[中图分类号]J6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4)04-0004-03
[收稿日期]2023-12-4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新师范背景下综合类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基于‘职业认同的教学体系构建研究”(T-c/2021/8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孙丝丝(1980—),女,博士,江南大学人文学院音乐系副教授;吴琦莺(2002—),女,江南大学人文学院音乐系硕士研究生。(无锡 214122))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愈加重视,音乐教育专业的办学定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晰、明确,即“教育专业、音乐专长、教师职业、美育先锋”,该专业培养的是将来以“音樂培养人才”的教师。可以说,“未来音乐教师”这一明确职业定位为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各门课程提供了统一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旨归。对于“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这门对经典作品进行鉴赏的课程来说,有不少学者(教师)提出“混合式教学”“线上过程性评价”“任务驱动式”等教与学的新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而如何在提高音乐修养和审美能力的同时为未来音乐教师建构面向真实问题的学习情境、培养教书育人的意识和教学思维能力等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讨论。基于此,本文从该课程的困境出发,引出基于“职业认同”的教学理念构建与实施进路,并进行讨论。
一、“职业认同”下的课程困境
职业认同,指认同职业,对职业各方面能够积极认知和正面评价,并愿意长期从事该职业的主观心理感受。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职业认同”,指所培养的未来音乐教师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能力、特点、标准等进行积极认知和正面评价,并愿意从事音乐教师职业的主观心理感受。作为音乐教育专业中的理论课——“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与其他同类课程情形一致,即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音乐历史的结构化不足、音乐内涵理解不深入、音乐鉴赏与分析能力不足、课程设置与未来教学内容结合不紧密四个亟须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恰好对应着未来音乐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储备、音乐修养和审美能力。因此,提升未来音乐教师在日后从事教学工作时所应具备的各项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育人意识,并以此为依据重构教学理念便势在必行。
二、基于“职业认同”的“四维互动”课程教学理念建构
音乐教育专业中的理论课程虽不具备技能课那样外显的实践操作性,但却可以让教师职业所必需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面对问题时的分析与解决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得到综合的训练,以隐性的方式提高未来音乐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时所必须具有的内在涵养、学识水平和探究能力。因此,课程教学团队以当下基础音乐教育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基本方向、以积极解决上述内在困境为基本目标、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提出基于线上线下的“四维互动”的教学理念,旨在提高未来音乐教师的思维能力、音乐修养、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探究能力。这四个维度分别是进入历史、体悟内涵、看见音乐、回应现实(如图1),即以“问题”驱动建构整体历史发展脉络,深入历史情境;以“三次对话”“三重角色”的方式面对作曲家和乐谱,体悟作品内涵;以“可视化”方法对音乐作品进行多角度鉴赏,“看见”音乐要素;以“情景模拟”将所学内容与现实环境、基础音乐教育内容密切结合,学以致用。
“四维互动”的教学理念注重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知识探究和输出表达、音乐评价和逻辑思维的能力,符合未来音乐教师的职业需求,表现在:第一,探索知识后进行理性输出,培养未来音乐教师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进入历史”维度中,未来音乐教师根据教师给出的资料(音乐视频或文字)以个人或组为单位回答思考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历史知识的逻辑,建构属于自己的音乐体验,并思考这一体验建构是否合理。第二,在三次对话和三重角色体悟内涵的过程中,未来音乐教师将自己对历史资料的探索和表演性结合起来,形成对音乐作品的综合考察,提高音乐修养。第三,在可视化音乐鉴赏过程中,未来音乐教师通过对各项音乐要素的观察进行音乐鉴赏和评价。第四,在回应现实过程中,未来音乐教师将前三个维度所学、所思用文字性语言或话语表达出来,形成知识的逻辑性输出,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四维互动”教学理念的实践进路
上述教学理念是一个有机整体,它将未来音乐教师对知识的重组、分析协作、信息资源的使用和情境构建融为一体。但这并不意味着该教学理念的实践是一个囫囵吞枣式的过程,它其中的每个维度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路径。
(一)进入历史——问题驱动下的支架式学习
学习历史学科,了解历史事实固然重要,但对历史时空中存在的“事—人—行为”之间自由关系的思辨则更能够体现对历史的理解与掌握。传统的“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教学往往过于关注内容复杂、线索繁多的知识点,这让未来音乐教师无法在脑海中建构西方音乐发展的整体历史脉络。鉴于此,课程团队将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到20世纪初的这段历史重构为“神话与宗教”“宗教与世俗”“离开宗教”“高光时刻”四个紧密衔接的模块,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西方音乐从宗教萌发、逐渐分离到多元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每个模块中基于“事—人—行为”之间的关系设置了3~4个问题来驱动学生对特定历史情境的学习。为了便于学生可以自主或协作解决问题,课程团队搭建了两种形式的学习支架:第一,以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MOOC(Mossive Open On line Course,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资料库、乐谱库、习题库形成的资料式学习支架,为学生在独立探究和协作学习中建构历史对音乐发展的影响、音乐又如何体现历史的演进等知识提供支持;第二,以指向明确、具有传递性和递进性的作业体系形成路径式支架,让各类型的作业形成优势互补,为学生在进行知识内化的同时形成历史脉络的结构化。这两种形式的学习支架表面分离,实则相互依存,为学生逐步向上攀登提供条件和保障。
(二)体悟内涵——基于“三次对话”“三重角色”的音乐理解
“仅仅感受音乐而不思索音乐会失去音乐的真谛,仅仅思索音乐而不感受音乐便丢掉了音乐的灵魂。”因此,感受音乐、思考音乐是体悟、理解音乐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但是,感受和思考音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层层递进的。通过对这门课程教学的不断探索,教师与未来音乐教师共同搭建了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的音乐体悟过程,在其内部形成了理解作曲家的“三次对话”和理解作品的“三重角色”两个具体路径(如图2)。
我们仅以贝多芬及其音乐作品的学习为例来说明理解作曲家“三次对话”和理解音乐作品 “三重角色”的具体过程。在学习作曲家贝多芬时,首先让学生与史料进行“对话”,即在线上让学生阅读贝多芬的亲笔书信(如“海利根施塔特遗嘱”)、触及作曲家内心,矫正以往理解中的偏差,并写出阅读感悟;其次,在课堂上结合作曲家的人生经历,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贝多芬整体音乐创作与其人生体验的关联,以实现与作品的“对话”;最后,在前面两次对话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作曲家音乐创作观念超越时空的经典价值,以实现与当代的“对话”。层层递进的“三次对话”,以不易觉察的方式推动着学生对作曲家的理解,激发着他们对历史事件与作曲家内在精神之关联的思考,促进了旧识与新知的融合重组。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蕴含着学生对作曲家独特生命个体的体认,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的人文性思考和价值思辨,增强了更深层次的审美感知。
学习音乐作品时,学生首先以“表演者”的角色,即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前线上提交贝多芬作品片段的表演视2.3mm频作业,进行初步感性体验。其次,在课堂上,学生以“研究者”的角色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贝多芬部分乐谱片段进行分析,并欣赏作品表演视频,感受不同表演艺术家对音乐的感悟和蕴含于其中的性格与思想。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于分析音乐家表演视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从原来“看热闹”“旁观者”的状态变成了专业从业者,不自觉地摒弃以往标准不一的主观感觉,在教师引导下从视频片段的细节之处观察不同表演艺术家对音乐句法、语气的细腻处理和风格属性的充分呈现。这样的“表演分析”为学生建立起音乐历史与音乐理解、2表演鉴赏之间不可分割的关联与相互印证的“内循环”。最后,学生以“评价者”的角色于课后在线上对贝多芬音乐作品进行回顾式总结。随着上述三种不同角色的变换,学生不断地回忆前一角色带来的音乐体验,在后一角色中进行重新审视并逐渐丰满,在表演与思考、感知与评价的融合中体会学习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三)“看见”音乐——凸显音乐要素的可视化分析
西方音乐史以其独特的“作品史”属性,使乐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未来音乐教师以探究的态度面对乐谱、深度感受作曲家对音乐要素的精妙处理、提高鉴赏能力,是本课程教学中一直面临的问题。卡尔·海里因希·马克思(Karl Heinreich Marx)曾经把“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看作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那么如果将音乐语言与表现形式结合在一起,则会对欣赏者产生双重刺激,从而提升其音乐感知力。目前课程所使用的“可视化”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旋律“可视化”分析图,即根据音乐作品的具体情况,教师引导未来音乐教师绘制旋律线条图,对比不同情感表达下音乐主题的不同形态;第二种,动机(主题)布局“可视化”分析图,在学习大型的音乐作品时,教师引导未来音乐教师制作动机(主题)分布图,方便未来音乐教师理解音乐作品构建的整体情形;第三种,力度、速度“可视化”分析图,教师引导未来音乐教师使用音乐可视化网站,生成音乐作品的力度、速度曲线图,以对比相同音乐作品的不同细节处理。当旋律线、动机、力度、速度等音乐“内在肌理”以“可视化”的形成呈现之后,未来音乐教师对音乐要素的判断力明显增强。
(四)回应现实——面对真实情境的学习实践
如何将人才培养目标落到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的实处,即如何与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有效衔接、适应新时期的音乐教育人才需求,是该专业教学体系中每一门课程应着力思考的问题。事实上,基于“真实情境问題解决的学习能使学习者像从业者或专家一样进行有意义、有目的的活动,并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有效迁移,应用到解决社会生活问题中去”。因此,在“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团队提取了中学音乐教材和本课程内容2.2mm交织的部分,让未来音乐教师以组为单位进行“音乐鉴赏讲授”的实践。除此之外,课程教学团队还要求未来音乐教师关注国家大剧院等专业演出单位的网站,配合将要举行的音乐会进行海报设计,并要求在海报中对音乐作品的历史渊源、情感内涵等进行具有专业性又不失通俗意味的书写,让音乐会的聆听者感受经典音乐穿越时空的“历史表达”。在这一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音乐教师在海报设计中注入的创新性、想象力和思考力。这一维度的设计不仅将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连接,而且培养了未来音乐教师的育人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结语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变革时代的来临,以学习者发展为中心,注重能力培养、终身学习、个性化学习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高校中任何专业的任何一门课程,均需要任课教师或团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深化认知、总结经验、创新理念,从而实现理念与实践的良性结合。从目前国家所倡导的教学改革方针和教学学术研究的视角来看,好的教学理念应有较为坚实的学理基础、应面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应符合未来职业的发展需要。在这样的基本要求下,笔者所在的“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教学团队较为细致地剖析了这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其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线上线下“四维互动”教学理念并积极进行教学实践,坚持“以学术的姿态研究教学、以专业的态度开展教学”的根本思想,秉承“学术研究丰盈教学实践、学术成果注入教学内容”的基本态度,不断引入新知,在时间沉淀中持续改进,推动课程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新型建构主义理论——中国学者对西方建构主义理论的批判吸收及创新发展[J.中国教育科学,2021,4(1):14-29.
[2]叶松荣.问题意识:对网络化背景下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范式的探讨[J.音乐研究,2013(3):31-37;57.
[3]代百生.中国“音乐教育专业”的尴尬现实与突围前景[J.中国音乐,2022(3):170-178.
[4]徐元勇.论音乐师范教育思想(上)[J.中国音乐教育,2021(2):5-8.
[5]郭彪,胡玲玲,徐晓雯. 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 中国音乐,2021(2):151-157.
[6]张士英,杨燕迪.音乐不只是娱乐方式,更是文化宝库[N.光明日报,2021-12-15(013).
[7]杜卫.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艺术——关于经典艺术人文价值的阐释[J.中国社会科学,2022(5):65-82;205-206.
[8]蔡亚萍.基于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1(6):73-75;80.)
(责任编辑:尤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