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歌与绘画的共性
2024-05-28王艳
王艳
【摘 要】 针对当前中小学审美教育培养模式单一、美育价值引领不足、学科融合不充分等问题,学科美育被视为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具体方案。美术学科作为一种视觉性语言,具有跨越语言的强大交流能力;而语文学科则依靠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及创造力。在此背景下,语文和美术学科关于审美素养的研究首先聚焦在诗歌与绘画这两大能够体现学科特色的创作形式上。通过探究诗歌与绘画这两种艺术形式的共性,从文化背景的起源、表现手法的相似、题材与创作主题的借鉴与影响等维度,认识和体验两者的内在共通之处,有助于为审美素养中的学科联动探索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诗歌;绘画;审美教育
诗歌与绘画,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都试图通过艺术手段来传达创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诗歌是语言艺术,通过语言的音韵、节奏和象征,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绘画是形象的视觉艺术,通过色彩、线条和形状,展现了画家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
关于诗歌与绘画的研究已经从单一形式的研究发展到了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关注诗歌与绘画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两者如何相互影响,如何在各自的艺术形式中找到共同的主题和表达方式。这不仅丰富了对诗歌和绘画的理解,还为人们理解和欣赏艺术提供了新的视角,为语文与美术学科的审美融合教学探究提供新的途径。
一、诗画同源的文化背景
诗歌和绘画是两种在历史上一直紧密相连的艺术形式。在古典诗歌中,可以看到诗歌和绘画同源,因为两种艺术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捕捉自然世界和人类体验的本质,这种联系在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和画家的作品中显而易见。
在古希腊,诗歌和绘画被认为是姐妹艺术,经常一起使用来讲述故事和唤起情感。荷马史诗经常用描绘故事场景的画作加以说明。这些插图被称为“花瓶”,用于增强读者的体验并使故事栩栩如生。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使用意大利语和拉丁语写作的诗人,他的诗歌和绘画互补,用诗意的语言来描述他试图在绘画中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认为,诗歌与绘画都是能够捕捉自然之美与力量的艺术形式。华兹华斯在他的诗《在丁登修道院上方几英里处写下的诗句》中写道:
因为我学会了
看自然,而不是看时间
轻率的青年;但经常听到
人类那静止而悲伤的音乐,
不刺耳也不刺耳,虽然有足够的力量
管教和制服。
这些诗句表明华兹华斯相信诗歌和绘画的力量能够捕捉自然和人类体验的本质。
“诗画同源”中国诗歌的重要文化現象,体现出中国文化对艺术和美的极致追求和崇高境界。诗歌运用文字,通过抒发情感、描绘景象、刻画人物等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意境和思想感受;而绘画则运用图像,通过色彩、线条、构图等手法来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和想象力。很多诗人在创作时,往往会借鉴绘画的意象和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而画家们在绘画中也常常借鉴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通过画笔来表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诠释。
唐代诗人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恬淡雅静,别具一格。同时,他在山水画方面也造诣极高,被后世推为水墨山水画鼻祖,他将绘画的精髓融入诗歌的创作,开“诗画一体”新风,以诗入画,使画的审美意韵更加深刻隽永,在山水诗中呈现画境,使诗的形象更加深刻精妙。如他写“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五》),六个典型意象组合之中,远处的山边横卧着一个寂静的小村庄,绿树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翘起,远景如画,一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呈现眼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中,一直一圆,点线面的有机构图勾勒出雄浑宏阔的塞外风光,将绘画中点线面的构图要素融入诗歌,表现空间的深远。王维仅用一首五言律诗《终南山》便为偌大一座终南山传神写照,他采用国画中移步换行的方法,从不同视角表现同一对象。“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首二句写其背景宏阔、凸显高峻,次写云雾缭绕,再写阴晴色彩变化,结尾特写山路行人,画中有人,以人衬山之寂寥荒远,仰望、远眺、反顾、近观、俯瞰角度变换,既有立体观照自然之律动,又在空间的移动中模仿时间的律动,游目骋怀,集合多方视点谱写飘逸灵动的诗情画意。
二、诗与画表现手法的共性:形象与抒情
诗歌和绘画的相通之处体现了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共性,同时也表明了诗歌和绘画在表现时所依赖的共同语言。在国内外文艺理论中,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诗歌和绘画在表现手法上的相通之处。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曾提出“画是无言的诗,诗是有声的画”,强调了绘画和诗歌之间的相通性。在中国,苏轼曾这样评价过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首先,诗歌和绘画都有形象表现的特点。在诗歌中,艺术家通过押韵、平仄、节奏、字词、句法等语言手法,让作品更具音乐性、韵律感和美感;在绘画中,艺术家从题材、题目、字幕等角度,表达自己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引导观众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诗歌以语言文字为表现媒介,绘画则以线条、色彩等视觉元素为表现媒介。王维的名篇《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歌呈现出一幅绝美的画面:春日的山谷不见人影,只有桂花无声地飘落。夜一片静谧,寂寂空空。明月升起,倏然惊动了山中的栖鸟,它们不时高飞鸣叫在春天的溪涧中。这就是诗带给人们的直接观感,画面灵动充盈、意境清雅丰沛。作者采用了以动衬静、对比加强的手法来营造气氛。首先是“人闲”对“花落”,然后是“月出”和“鸟惊”又形成对比,前后景象顿时发生变化。刚才,山谷里静的还只是花瓣悠然散落,如今连山鸟都因月亮升起、银辉照耀而被惊醒,哗啦啦拍打着翅膀急速飞起。以花落作基础,通过月出、鸟惊、飞鸣作类比和强化推进,让画面彻底鲜活起来。鸟虽惊但并没飞离春涧,只是在林间盘旋鸣叫,这是多么栩栩如生的画面。
除了画面感,还能隐约听到桂花落地、山鸟惊鸣的声音。比如鸟被初惊时拍打着翅膀穿林而出的声音,还有在山涧里回旋鸣叫的声音。诗中的“落花”也很妙,给人们留出许多想象的空间。它可以理解为花落在衣襟上的触觉,可以是一种似有似无的声感,当然更可是淡淡的芬芳的味觉。从整体意境上看,言有尽而意无穷,一种空旷寂静的天籁景象,流露于笔墨之外。这首诗可以说是诗画合一的典型代表,意象组合以动衬静、有声有色、妙不可言。
其次,诗歌和绘画都有抒情表现的特点。抒情是诗歌和绘画中的重要表现手法,它能够让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情绪,从而打动观众或读者的内心。在诗歌中,艺术家通过鲜明的形象和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以感动读者;在绘画中,艺术家通过色彩、线条、形态等元素,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感受,以引发观众的共鸣。诗歌中,艺术家通过联想、比喻、隐喻等手法,构建出一个丰富的意象世界,让读者能够从中获得美感和精神启示;绘画里,艺术家通过构图、色彩搭配、造型等手法,创造出一个与现实不同的、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视觉世界,从而使观看者产生视觉上的冲击和震撼。台湾著名诗人商禽就十分擅长打开诗歌语言与视觉语言的通道,意象在商禽诗歌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它作为文字书写与感受体验之间的桥梁,充满了诗人的奇想妙思,也同时具有引发多种感官感受力的作用,带给长句不同的描写效果。
三、诗与画题材上的互相影响:题材与主题
诗歌对绘画的题材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往往是诗情画意的具体体现。绘画也对诗歌的题材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在宋代,绘画逐渐成为文人雅士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娱乐,许多诗人在创作中受到绘画的启发。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中曾论及“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意思是画和诗是相通的艺术形式,讲究自然脱俗的工巧和清新洒脱的意境。他的诗歌中常常出现绘画作品中的场景和图像。《春江晚景》是苏东坡的好友惠崇所作名画,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惠崇春江晚景》便是苏东坡题写在“鸭戏图”上的诗。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疏落的竹林外,几枝桃花在春风中轻轻摇曳。红桃绿竹交相掩映,色彩调和得宜,给人以春意盎然的愉悦和美感。“春江水暖鸭先知”,诗人的视觉由近及远,由静而动,看江上春水微荡,传来几声欢快的鸭鸣。满地蒌蒿、嫩短的芦芽,黄绿相间、清丽迷人,这是画中的景色。然而“河豚欲上”乃是诗人透过画面联想而来,诗意之妙,由此可见。虚实相间,恍惚迷离,谁又能言明哪是真景,哪是画境呢?
此外,诗歌和绘画在主题上也有很多相通之处。诗人和画家都喜借助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如唐代诗人李白《蜀道难》中的“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用瀑布、峭壁、急流等自然景色来表现自己的激情和豪邁。而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山水、花鸟等自然元素也是画家表现意境的主要手段。东晋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了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尤其注重通过水流、山岩、草木等自然元素来烘托人物形象,渲染可遇不可及的爱情氛围,层层叠叠的云山、无形中的云雾、水流与山岩遥相呼应,无不以虚实相生的笔触烘托出洛神的妩媚。
法国印象派画家们常常使用明亮的色彩、光影变化、创新的构图和人物表现,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同时,法国象征派诗人们也采用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典故、比喻等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两者之间的交流和影响,使得诗歌和绘画在主题上也有了更多的相通之处。法国象征主义作家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表达了忧郁与理想之间的疏离带来的痛苦,作者描述了奇特怪异的视角下苦难与罪恶并存的巴黎图景,用以表现这些主题的就是由象征搭建起来的诗性语言。法国著名象征主义画家奥蒂诺·雷东就是接受了象征主义的文艺思潮,认为绘画应该是想象的结果,而不仅仅是视觉印象的再现。他反对印象派的色光追求,而致力于表现现实世界中根本不存在的鬼怪幽灵和幻觉形象,从而完成微妙和神秘的内心世界的暗示,正如波德莱尔诗中的“忧郁”,完全是他在现实中对生命同样的感受。
总之,诗歌和绘画在题材上的相互借鉴和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反映了时代文化的变迁,还丰富了彼此的创作和发展。诗歌和绘画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影响是一种双向的、多元的、复杂的过程,且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因历史阶段、文化背景和艺术风格而不同。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和文化的全球化,让诗歌和绘画的相互借鉴和影响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扩展和深化。
需要指出的是,诗歌和绘画在表现手法上也存在一些差异。例如,诗歌更强调语言的表达和抒情性,更加依赖用词汇和语法等语言规则来表达意义;而绘画则更强调形式和色彩的表现,更加依赖视觉元素来表达意义。诗歌的表达方式通常是线性的、时间性的,需要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展开;而绘画则是静态的、空间性的,能够同时呈现作品中的所有元素。德国学者莱辛在《拉奥孔》中提出了诗画异质说,画与诗的区别在于:“绘画用空间中的形体和颜色而诗却用在时间中发出的声音”。也就是说,绘画是并列于空间中的静态艺术,寓动于静,而诗歌的语言是持续于时间中的物体的运用,能够化静为动。因此,诗歌和绘画在表现手法上的差异也决定了它们在表现主题和情感时的不同方式。
总体而言,诗歌和绘画在题材、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存在着相互借鉴和影响。这种联系和互动不仅丰富了艺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且为文化的多元性和人类精神的创新性提供了基础和支持。在今后的文化交流和艺术创作中,人们应该更加重视诗歌和绘画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影响,不断挖掘和发掘它们之间的新联系和新可能,为学科美育的发展提供新路径。
参考文献:
[1] 苏轼. 东坡题跋[M]. 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2] 商禽. 商禽诗全集[M]. 台北:印刻文学生活杂志出版有限公司,2009.
[3] 莱辛. 拉奥孔[M]. 朱光潜,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4] 郭宏安. 波德莱尔诗论及其他[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审美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与美术学科协同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K22YG104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