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体验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024-05-27林素珍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林素珍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运用体验式教学,情境演绎不同数学知识概念,实践体验加深学生理解,不仅能巩固强化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实现体验感知加深学生知识理解认识深度,还能辅助学生建构完整学科知识体系,满足新课程理念,达到弥补传统育人教学中学生自主性缺失的目的.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4)12-0015-03

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综合教学手段,其教学应用优势在于既能强化学生学习体验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内驱力、促使其主动体验掌握知识要点,还能以“情景”与“体验”为辅,生动呈现、还原数学知识概念的本质内涵,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1 高中数学教学运用体验式教学的积极意义

1.1 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体验式教学是基于学生认知规律及心理特征基础之上,通过教学情境建构等教学手段为学生建构健康积极的体验学习氛围,目的旨在充分调动学生课程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好奇心及求知欲,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内容学习中,用心地感受、体验、领悟数学学习内容的内涵,充分体验到数学学习参与的乐趣.而这样恰恰能调动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参与的热情,使得学生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体验的主导者.故体验式教学利于激发调动个人学习参与的热情[1].

1.2 利于教学情境落实运用

体验式教学重点在于“情境”与“体验”,故情境体验是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为更好地发挥体验式教学育人效能,带给学生更多感官的认知感受体验,会愈发注重融合使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生活实践场景等多项教学手段.推动体验式情境的创新改革,目的旨在带给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化的综合教学情境体验,确保教学情境信息能顺利与学生学习心理环境建构有效桥梁,使得学生能从环境中获得有效的学习信息要素,并逐步形成个人的学习体验感受.这样教师也在综合化情境建构中,落实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情景建构使用,为体验式教学全面落实应用创造条件.

1.3 利于推动实践教学开展

体验式教学运用于高中数学教学,能推进实践性教学活动的运用.这主要是因为实践活动体验既能满足学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实践运用以及演练模仿等多方面的体验诉求,为学生带来最为直观真切的体验感受,便于学生在此过程中积累知识运用实践的经验心得,还能实践反馈学习认知不足,指引学生后续查漏补缺,提升其实践学习参与的重视程度.教师也借此充分发挥了体验式教学的生活实践指向效能,为学生实践体验学习创造足够的机会.

2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运用的具体策略

2.1 架构体验教学情境,强化感官直接体验

情境架构作为体验式教学切入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能帮助学生迅速代入到数学学习情境中,获得最为直接的感官感知体验,利于学生感受体验数学的魅力与乐趣,从而突破数学知识的难点、重点,掌握数学知识概念的本质内涵.教师所创建的情景应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贴切学生的情景体验诉求,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情境建构理念[2].对此,教师通过情景建构落实体验式教学模式运用时,应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感官感知体验诉求,借助微课、短视频等,建构生动有趣的体验式教学情境.带给学生最为直观立体的感知体验,感受数学情境代入的乐趣与魅力,掌握情境中的各种重难点数学信息要素,继而明确个人的数学价值观.

以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高二第二册的“等差数列”一课为例,教师可在教学导入环节建构如下教学情境,借助电教平台播放视频: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以及保险意识的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为孩子购买各种各样的保险,其中包括教育险、医疗保险、人身安全险等.而小张父母为小张购买了一份养老保险,这份保险的交费方法主要是“一岁开始每年缴纳一万元,且需要连续缴纳20年.而60岁以后每年可以领取5万元的退休金,且前20年每年均可以获得1 000元的险种返还”.这样,学生就能在视频的视觉、听觉刺激下,参与到教师所建构的“等差数列”体验教学情境中.然后教师再提出问题:“同学们,已知银行存款的年利率为4%,若小张活到80岁,请问买保险和存银行哪种方法更好呢?”促使学生进一步代入到教师所建构的“等差数列”体验教学情境中,思考对比分析“购买保险”与“存银行”哪个方法能让小张获利更多.这样学生就会围绕教师所建构的体验式教学情境进行“两种方案”的对比分析,与身边的同学展开激烈的讨论交流.最后教师再告诉学生这两种方法获利相差几百万,而学生会对如此巨大的差距感到惊讶,迫切地想知道如何利用“等差数列”知识求算具体的差异,萌发处理该问题的好奇心,纷纷表示想要继续参与后续的体验学习活动.

2.2 自主合作交流学习,协作互动分享体验

学生之间的分享交流,能帮助学生以同龄人的不同视角看待认识数学问题,获得不同的感知体验感受,汲取彼此身上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心得,这对于进一步深化学生的体验式学习所得有着积极的促进效能.同时,同龄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还能活跃体验式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协作深化体验学习的深度,反思了解自身体验学习情况,激发学生体验学习参与的好胜心,继而主动针对所存在不足查漏补缺,及时纠正体验学习漏洞缺陷.对此,教师不妨以自主合作交流学习为载体,推动体验式教学活动的运用开展,促使学生积极协作互动交流,深度分享彼此体验学习心得,互补互助提升体验式学习收获所得,帮助身边的同学解决体验学习所遇到的困难阻滞,最终达到合作沟通提升体验学习所得目的[3].

以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高二第一册的“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一课为例,教师在完成情境建构激发学生体验热情后,可提出问题“已知直线y=k(x+22)与圆O:x2+y2=4相交于点A和点B,O为坐标原点,△AOB面积用S表示,请求出S的最大值,以及S 取得最大值時所对应的k的大小?”要求学生围绕该问题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针对解题思路等感知体验进行分享探讨,尝试总结归纳出最优的问题解决方案.这样学生就能综合小组成员间的体验分享信息,归纳得到“该问题应先求出原点O到直线的距离,并借助弦长公式计算出弦长,再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化简计算得到S 的最大值.而计算此时所对应的k值,则需要先进行换元,并利用二次函数性质对函数S解析式进行配方处理,最终求出此时所对应的k”.

2.3 采用多元教学手段,兼顾学生体验诉求

多元体验式教学手段的针对性运用,不仅能满足不同层次体验式学习参与需求,辅助学生体验感知数学知识内容,还能激发调动学生体验学习参与兴趣,使学生成为数学体验学习的主导者,不再被动等待教师引导参与体验学习[4].对此,高中数学教师不妨引进多媒体技术、线上教育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根据情境体验表现、合作交流体验情况以及认知规律等,采取侧重性体验教学手段,保障所有学生的数学体验学习诉求均能一一落实,引导学生个性化地将情景体验、合作交流体验等环节体验转变为个人的知识所得.

以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必修第二册“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一课为例,教师可先提出体验学习的问题: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BC的中点,平面α经过直线BD且与直线C1E平行,若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平面α截正方体所得的多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按照空间想象能力、立体空间体验等多方面基础信息,教师可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好,立体空间体验需求不多,教师便可直接运用电教平台进行题目的展示,要求学生与同一層次学生进行互动体验学习,积极分享彼此的解题思考体验,以此来分享彼此的解题心得体验;而针对B层次学生,教师可先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学生尝试同类型问题的处理体验,当完成一定量的体验式学习后,再让学生尝试处理本问题,

以此来强化本层次学生的问题处理能力;针对C层次学生,教师则需要利用立体成像技术建构上图的立体模型,以供学生直接翻转立体模型感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方向,降低问题思考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并满足本层次学生的立体成像体验诉求.

2.4 开展生活实践活动,应用发展升华体验

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在完成“体验—深化—内化”三个学习环节后,便来到了“升华”提升学生体验学习所得的最后一环.这一环节主要是生活实践运用升华学生体验,促使学生能将前三环节的体验学习所得“学以致用”.同时,生活实践体验活动的开展,还能帮助学生实践运用检视自身体验学习情况,客观认识自身体验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为学生后续深化升华指明方向.对此,教师应按照“体验—深化—内化—升华”步骤流程,根据体验式教学的核心主题设计具体的生活实践活动,用于帮助学生进行体验学习心得的实践运用,模仿、演练、转化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实现在生活实践体验学习中拓展学生学习的宽度与广度,使其能切实掌握知识运用实践的一些方法技巧,最终达到实践“升华”学生体验学习收获目的[5].

以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椭圆”一课为例,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实践体验活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尝试绘画椭圆,让学生截取一段定长的毛线,将毛线的两端固定在一张纸上面的F1和F2两点,且当线长大于两点之间的距离时用笔将毛线拉紧,以此来在纸上慢慢移动,这时所得到的图形便是椭圆.然后教师再让学生结合绘画椭圆的实践过程,回忆画椭圆过程中不变的是什么,改变毛线长度对所画出的图形有什么影响等.这样学生就能将生活实践结合情境体验、互动交流体验以及多路径体验,根据实践活动参与的感知体验情况,总结归纳出个人的椭圆实践绘画心得,升华以上多个环节的学习收获,加深对椭圆的定义及应用方法的理解程度.

3 结束语

体验式教学赋能高中数学教学,既能调动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体验数学知识概念,还能实践体验辅助学生掌握知识实践技巧,通过多元体验发展个性,实现个人数学体系逐步建构.

参考文献:

[1] 范进.浅谈体验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13(7):1.

[2] 陈中东.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7):2.

[3] 王哈莉.体验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高考,2021(31):59-60.

[4] 李鸿雁.“体验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7(10):60-61.

[5] 额尔敦珠拉.刍议体验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5(27):219.

[责任编辑:李璟]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教学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体验式教学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