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策略的探索
2024-05-27崔恒祥
崔恒祥
摘要:在新高考背景下,化学试题比较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如工程流程、实验数据与图表分析等题型,这类试题阅读量比较大,他们只有通过深入阅读与认真思考才可准确解题.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着重培养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他们的高考做准备.本文针对高中化学课堂中如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进行探索,并制定部分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4)12-0134-03
阅读能力强指的是阅读速度快,对文字的理解与记忆能力强,吸收信息的效率高、效果佳.化学作为高中教育阶段的一门基本学科,为同高考中的新题型相接轨,教师在平常教学中需适当加大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力度,促使其通过训练能够快速阅读文本与图表,精准提取关键信息,锻炼他们的应试能力.
1 把握理论教学契机,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1.1 借助情感教学优势,激起学生阅读兴趣
在新课改视角下,高中化学教师应当基于情感视角切入,极力发挥出情感教学的优势,驱使学生积极、主动进行阅读,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与热情,使其对化学文本产生强烈的阅读渴望[1].
例如,在进行“氯及其化合物”教学时,当学习“氯气的性质”这部分内容时,氯作为一种十分重要且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本部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氯气性质的探究,让学生养成务实求真、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使其善于与人合作,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课堂上,教师可以先简单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在伊普尔战役中首次使用毒气(Cl2)进行作战情况.当学生了解氯气有如此大的毒性危害以后,将会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氯气的性质,探究氯气的奥秘,焕发起他们强烈的阅读兴趣,使其不自觉地进入到新课学习中.之后,教师带领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及其他课外资料,师生一起整理信息,归纳氯气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让他们全面认识氯气这种物质.
1.2 精细阅读化学概念,巩固基础化学知识
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带领学生精细阅读化学概念,使其把握好概念中的关键字词,找到有效信息,真正理解概念的内涵,帮助他们巩固这些化学基础知识[2].
比如,在開展“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时,教师需着重讲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及特点.由于课本中并没有明确给出,教师可结合课内外知识加以整理,如:有机化合物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有些含氧,此外也常含有氮、磷、硫、卤素等元素,有机化合物都是含碳化合物,但是含碳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大多有机化合物是共价型化合物,固态是分子晶体,有较低的熔点、沸点,极性较小,属于非电解质;大多易燃,受热易分解;多数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苯、汽油等有机溶剂,等等.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这段文字,找出里面的关键词语,如“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都是含碳化合物”“共价型化合物”“非电解质”“难溶于水”等,帮助他们深化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与特点.之后,教师给出一些常见的化学物质,要求学生判断这些物质是否属于有机化合物,加强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帮助他们进一步巩固基础化学知识,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2 关注化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2.1 关注整个实验过程,改善学生阅读能力
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对理论知识很好的补充、验证与还原,还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有效途径之一.为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教师需关注实验教学环节的改进,借助实验操作加以培养.具体来说,高中化学教师应当关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更多阅读的机会.除阅读实验方案、步骤以外,还要善于观察实验现象与得到的数据,使其在实验活动中同样进行阅读练习,继而逐步改善他们的阅读能力[3].
在这里,以“离子反应”教学为例,教师先演示初中做过的物质导电性实验,要求学生认真观察与思考,从中得出电解质的概念.引出问题:为什么酸、碱、盐能够导电?现场操作电解氯化钠溶液的实验,出示实验步骤:(1)往烧杯中放入适量的固体氯化钠;(2)取出碳棒且擦净,插入盛有纯水的烧杯中;(3)把固体氯化钠逐勺加入纯水中;让他们仔细观察和记录现象,且对现象进行解释说明,并播放氯化钠溶液发生电离的动画,使其发现在水溶液中会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些离子会导电,离子浓度越大,导电性能越强.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对上述整个实验过程的阅读得出电离概念,即为:物质溶于水后或者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让他们意识到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之后,教师介绍电离的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带领学生重点分析氯化钠的电离方程式:NaClNa++Cl-,使其通过认真阅读后发现电离方程式符合原子守恒与电荷守恒定律,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2.2 学会阅读实验图表,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对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而言,伴随着实验往往会生成一定的数据图表或者图像.这是一类比较特殊的阅读素材,
教师也要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获得更多阅读练习的机会,有效训练他们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需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实验中的图表与图像,根据图表中的数据与图像走势深入分析实验,从中找到关键性信息,促进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他们掌握阅读特殊化学材料的技巧[4].
在“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实验教学中,观看化学反应速率实验中生成的图像时需认清坐标系,弄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具体含义,同勒夏特列原理有机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其一,看轴,即为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代表着什么;其二,看点,包括图像起点、终点、折点与交点等;其三,看线,主要是线的变化趋势与走向;其四,看辅助线,像等温线、平衡线与等压线等;其五,看量的变化,包括:温度、浓度、压强、转化率、产率、百分含量等变化趋势等.以此帮助学生学会观看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类实验的图表,使其能够结合图表把握实验中的一些关键之处,增进他们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理解,加深对实验原理及本质的认知.这样通过对化学实验图表的阅读,可有效锻炼学生筛选与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促使他们善于独立思考与自主获取知识,阅读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3 适当延伸阅读范围,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3.1 开设课外阅读活动,拓展学生化学视野
高中化学教师完成课内阅读教学任务以后,应围绕知识主题积极开设与之有关的课外阅读活动,帮助学生不断积累阅读经验,慢慢掌握更多阅读化学信息的技巧,真正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5].
比如,在“金属材料”教学实践中,课内环节,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区分一般的金属与非金属,知道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者非金属能够制得合金,重要合金有生铁、钢、焊锡、武德合金等.借助实验比较让他们更为深刻地认识合金性能比纯金属要好,合金具有更为广泛的用途.通过多角度分析意识到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用途,但并非唯一决定因素.之后,在课外阅读环节,教师可以根据现实生活中使用广泛的金属材料等实际案例,指出金属材料同人类生活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为学生推荐一些有关金属材料的课外读物,如:《金属材料常识普及读本》《金属材料和热处理》《金属材料常识》《新编金属材料手册》《神奇的金属材料》等.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视野,还能够为他们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优质材料,使其更为全面地了解与认识金属材料.
3.2 引入化学解题练习,锻炼学生阅读能力
随着新高考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各个科目的高考题型均有所变化,其中化学题目主要特征是文字增多、内容更为复杂,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只有审清题意才能够更好地解题,继而提高他们解答化学试题的准确度与速度.这就要求高中化學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根据所授内容精心设计化学试题,专门进行解题训练,不仅可以同高考中的新题型相接轨,还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通过认真审题捕捉关键信息,为他们将来的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例如,在实施“化学平衡”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以下练习题:已知反应2NH3(g)+CO2(g)CO(NH2)2(s)+H2O(g)已经达到化学平衡,如果增大压强平衡发生移动,不过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30
B.原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26
C.开始时,NH3与CO2的体积之比是2∶1
D.开始时,NH3与CO2的体积之比是14∶13
解析针对这一题目,不少学生都会出现错误理解,认为反应物NH3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2∶1,容易错选为B、C两项.但经过仔细阅读后发现,题设中没有说明这两种反应物开始反应时投入的量是2∶1,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同NH3、CO2及生成物H2O有关.结合题设中给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这一关键条件,学生可以从中找到隐性信息,即为减少部分气体的质量同物质的量发生变化,但是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最终让他们通过仔细阅读得到正确答案.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也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应结合化学学科知识的特征善于创造更多阅读机会,在理论知识讲授、化学实验操作、课外阅读与解题练习等环节均指导他们进行阅读训练,使其在学习中拥有更多阅读化学文字、符号与图表的机会,慢慢提升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而提升整体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丽华.重视化学学科阅读提高学生核心素养[J].高考,2022,447(25):109-112.
[2] 黄恒毅.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学生化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214(10):80-82.
[3] 马晓琴.浅谈阅读能力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的体现[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0,516(08):68-69.
[4] 赵尔增.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阅读障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成才之路,2020,645(17):64-65.
[5] 裴莉婷.探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214(04):93-94.
[责任编辑:季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