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实情境为抓手解决真实问题
2024-05-27胡珀
作者简介:胡珀,1984年生,广西柳州人,硕士,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摘 要:2024年九省联考语用题最突出的命题特点是以真实情境为抓手,考查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综合评析来看,试题注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真实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考题具有延续性,出题结构趋于稳定;紧密衔接教材,注重教材实践单元的学习。具体分析可知,试题注意创设真实的学科认知情境,强化语文的应用性;在多文本间建立对应关系,搭建学科认知情境;在真实的个人体验情境中布置真实任务;运用真实的思维品质,解决社会生活情境中的真实问题。教师在日常教学及高考备考中应重视积累与建构,使学生形成解决真实问题的知识、语感和能力;设置真实任务情境,提高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重视梳理与整合,提升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真实情境;真实问题;九省联考;语言文字运用题;思维品质;高考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08-0043-0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是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1]。王宁教授认为,“情境”是课堂教学涉及的语境,“真实”指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并引发联想思考的真实[2]。所以在高考命题中,强调通过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借以检测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内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提醒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备考时要借助任务情境提升能力,从“解题”变为“解决问题”。
2024年1月,广西作为2021年进入新高考改革的省份参加了普通高考适应性测试(以下简称九省联考)。研究九省联考语文试题有利于深入理解新课程的理念,了解命题新动向,更好地提升一线教师的备考教学水平。纵观九省联考的语言文字运用题(以下简称语用题)可以发现,试题命制体现了以真实情境为抓手、考查学生解決真实问题能力的命题理念。本文通过比较近两年新课标全国语文卷的语用题,分析九省联考语用题,探寻应对语用题命题理念的教学策略,并就高中语文教学及2024年高考备考提出建议。
一、综合评析
语用题是近年来高考改革变化较大的板块,本文对近两年来的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的语用题和九省联考语用题进行整理,结果如下页表1所示。
(一)落实立德树人,注重在真实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
2024年九省联考语用题全面落实《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一核四层四翼”的要求,从为何考、考什么、怎么考三个方面对命题进行了设定。
“一核”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试题关注与学生成长相关的时代热点“如何欣赏古画和如何看到自身与环境的关系”,给学生以价值引领。
“四层”,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指学生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学习和生活的问题情境时,认识、分析、解决问题所需具备的能力。根据课程标准关于核心素养的说明,高中语文要考查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文学鉴赏与审美、语言组织与表达等关键能力。2024年九省联考语言文字运用Ⅰ创设了感受传统文化的氛围,而语言文字运用Ⅱ设计了思考生命存在逻辑的情境,涉及成语运用、虚词辨析、补写句子和运用因果关系概括段落内容的考点,第18、19、20、21题考查信息获取与加工素养,第20、22题考查逻辑推理与论证素养,第21、22题考查语言组织与表达素养。
“四翼”,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2024年九省联考语言文字运用题难度适中,符合由易到难、由知识到能力的考查梯度。第20题和第21题从不同层面考查语言连贯的方式,是语用题的一个创新点。它改变了“多点散射”、多考点覆盖的方式,引导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应以多种方式训练同一考点,设置让学生解决问题的真实情境,让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落地。
(二)考题具有延续性,出题结构趋于稳定
2024年九省联考语用题沿袭了2022年以来几套高考试卷的出题模式,保持了较好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它选用两则文体特征不同的文段作为材料,两大题采用“一拖三”和“一拖二”的形式,共3道主观题、2道客观题。它们的情境任务设置也比较守正:从文本内部情境和个人体验情境考查词语的积累,从文段内部情境及社会生活情境考查句段的写作。考点变动不大,填写成语、辨析虚词、补写句子等都是近年来新课标全国卷Ⅰ、Ⅱ和2023年全国甲卷、乙卷上出现过的,未出现偏僻考点和新的提问方式。
(三)紧密衔接教材,注重教材实践单元的学习
2024年九省联考语用题与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衔接紧密,具体如下页表2所示。从表2及近两年202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Ⅱ和全国甲卷、乙卷看,语用题与教材关联最多的是“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和“逻辑的力量”单元,因此平时教学和备考要重视综合实践单元。如教材必修上第八单元有三个学习活动——“丰富词语积累”“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语用题中的成语题考查考生平时是否注重“丰富词语积累”,是否分类搜集、整理熟语,理解其含义,而辨析词句的意义与用法的考点意在检测学生是否会通过修改、替换的方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义的细微差别。教师如果在平时教学和备考中略过此类综合实践单元,就会造成学生能力缺失。
二、具体评析
《课程标准》把“情境”分为个人体验、学科认知和社会生活三类。“个人体验”是指学生个体独自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科认知”是指学生探究语文学科本体的具体过程,“社会生活”是指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1]。2024年九省联考语用题紧扣三类情境命题,从不同层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首先来看语言文字运用Ⅰ,原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夏天温度高,水分足,各种花草树木生长旺盛,田野里的牵牛花、凌霄花、百合花等竞相怒放, A 。南宋名画《夏卉骈芳图》就集中描绘了几种夏天常见的花卉:粉红鲜艳的蜀葵,洁白无瑕的栀子,嫩黄清雅的萱花,在夏日的暖风里,或拔蕊怒放,或花蕾初绽,或 B ,让人悦目清心,为炎炎夏日增添了烂漫色彩,也给人们送来幽香清爽。
①夏天最常见的还是荷花。荷花在酷暑中绽放,是历代文人墨客歌咏描绘的对象。明代画家陈洪绶的《荷花鸳鸯图轴》就描绘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品格。②画中四枝荷花亭亭玉立,荷叶也形态各异;③一对鸳鸯四目相对,嬉戏荷间,打破了一池碧水的宁静;一只青蛙埋伏于石后的荷叶上,好像正伺机捕食蚊虫,给画面平添了几许生机与意趣;两只彩蝶飞来,一只在空中 C ,一只落于花上。④从中可见画家善于观察的细心与状物精微的匠心。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下列句子中的“给”与文中加点的“给”,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冰凉的雨水把她的衣服都给淋湿了。
B.你简直太不像话了!马上给我出去!
C.他来北京前是专门给人家修理电视的。
D.我赶到时,那批货物已经全给卖光了。
2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1.创设真实的学科认知情境,强化语文的应用性
《课程标准》把学科认知情境定位在“学科本体”。但学科认知情境常和学生个人体验情境交织在一起,而选择能够将学生带入这两种真实情境的文本是命题的关键。语言文字应用Ⅰ的材料选自2021年《美术报》郑学富的《古画中的盛夏》。其选材紧扣时代的主题与精神,意在通过美画与美文让考生进入学科认知情境,增強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给成语创设这样的情境强化了语文的应用性特点。
第18题沿用2022年新课标卷的成语考查方式,是一道开放性题目。选文第一段写名画《夏卉骈芳图》如何展现夏花盛开的丰姿。A处所在的第一句是总起句,写夏天花草树木生长旺盛。它的上文描绘了众花竞相盛开,下文具体描绘名画的内容。所以,A处与上文关系更紧密,由此可判断此处应填描写花争相开放的状态与效果的成语。B处上文写花卉“或拔蕊怒放,或花蕾初绽”,描写了花全开和刚开的样子。“或”字与B处勾连,所以B处应填花开的另一种姿态。按前文全开到刚开的顺序推断,此处应填描写花未开的状态的成语。第二段先总说夏天最常见的花是荷花,接着分写名画《荷花鸳鸯图轴》中与荷花相关的内容。C处上文总写两只彩蝶飞来,下文写了另一只落于花上,此处又有“一只在空中”的提示,所以应填描写彩蝶在空中飞的成语。
2.在多文本间建立对应关系,搭建学科认知情境
2020年以前的高考试题,考点主要在对所选文本的概括、分析、鉴赏等方面,所考文本是一个封闭系统。而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的第5题则在题干中加入了新的文本,要求考生运用试题文本中的原理解释题干中呈现的现象,原题如下:
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这类题能很好地在不同文本之间搭建学科认知的情境,检测考生运用恰当的阅读策略和语言表达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高阶思维,从此它在高考卷中不断出现。
2024年九省联考第20题可看成一道单纯的考查句子补写能力的客观题。但把出题内容和同为一个考点的第21题一起审视时,会发现命题者在多文本间建立对应关系的良苦用心。语言文字应用Ⅰ的材料是一篇描写性强的实用类文本。但第20题却引入了一句古诗。撇开选文的原文引用古诗不谈,这里加入古诗就是在试图搭建多文本之间的关系,打破原文本的封闭性。搭建这样的学科认知情境后,因为加入了多文本的背景知识,更能考查考生搜索、整合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考生先要理解诗句是描写荷花盛开的美景。“夏天最常见的还是荷花”是第二段的总起句,把诗句放在第①处能更快引出此段中心。而第②、③、④处都是具体写《荷花鸳鸯图轴》的画面。其中,因为诗句强调的内容与第②处上文写荷花品格不相符,故不能放在②处。
这道题还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命题对选文原文进行了不小的改动,其中一处是将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位置由“夏天最常见的还是荷花”之后调整到它之前。教师不妨在讲评时将原文与考题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这样改动的理由,让这道题跨越多文本搭建学科认知情境的特点发挥更大的价值。
3.在真实的个人体验情境中,布置真实任务
王本华教授认为,在语文学习中,情境的存在使考生需将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整合起来,通过完成特定的任务来解决问题[3],个人体验情境就在这时与考生发生共鸣。
第19题通过四个选项的设置创设了四个不同的个人体验情境,布置了辨析多义虚词的真实任务。这与2023年全国乙卷第17题如出一辙。“给”字是常见词,考生要结合个人的语法知识和语感,将自己置身具体的语境中去判断,才能准确辨析它的含义。我们可以先通过语法分析把握文中句子的结构。原文句子主干是(花)送来幽香清爽,“也”“给人们”做状语,“来”是补语。句子结构是“主语+给+间接宾语+动词+宾语”,“给”是介词,表示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意为“替、为”,只有选项C与之相似。选项A的结构是“主语+把+名词+给+动词”,“给”是助词,在“把”字句中强调动作的结果。选项B的结构是“给+间接宾语+动词”,“给”是介词,指出动作或行为的接收者。选项D的结构是“主语+给+动词”,“给”是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入行为实施者,意为“被”。
再来看语言文字运用Ⅱ,原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从炙热的沙漠到冷峭的冰川,再到全球各地纷繁复杂的生态环境,几乎所有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点——有生命。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即使在一些最奇怪、最恶劣、似乎最不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中, ① 。
为了生存,所有生物都有一些基本需求需要满足,包括水(或某些溶剂)、能量来源和基本的生物分子,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核酸等。如果 ② ,生物体就没有足够的资源来生长或产生维持生存的能量。但这还不是全部!为了更有利于生长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生物往往会 ③ 。
比如生活在世界最寒冷大陆上的企鹅,为了适应寒冷的环境,它们的身体天然就有神奇的保温功能。它们的静脉缠绕在动脉上,使动脉内的血液保持略微温暖。当它们潜入寒冷的海水中捕猎时,心率会降低15%,这有助于身体保存更多的能量,而这些能量又可以用来使身体产生更多的热量。甚至它们身上的羽毛也是密密麻麻地重叠在一起,保护它们免受刺骨的寒风和冰冷海水的侵袭。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简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45个字。
4.运用真实的思维品质,解决社会生活情境中的真实问题
语言文字应用Ⅱ的材料选自2021年“科普中国网”的《生命如何在极端的环境条件下生存?》一文,重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环境与自我成长之间的关系,提醒学生在时代大变局中不断增强能力,迎接新的挑战。
第21题与第19题考点类似,但21题是主观题,更侧重在交际情境中运用逻辑推理能力解决语句缺失的真实问题。选文第一段写在各种环境下都有生命的存在,第二段揭示生物能在各种环境中生存的两个因素,第三段写企鹅为了适应环境而进化出的自我保温功能。第一段第一、二句是总分关系,所以第①处应填阐释性的句子。第②处在第二段,它的上文写生物的基本需求应被满足,此处抓住关键词“如果”,应填与上文相反的假设情况。第③处注意前面的关键词“但”,说明生物生存还需其他要素。第二段与第三段是说明的事理与事例的关系,第三段通过企鹅的例子来证明第二段生物进化出适应环境能力的可信度。所以结合第三段的内容可以概括出第③处应填企鹅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神奇能力。
第22题是综合考查压缩信息、仿写句子和逻辑推理能力的主观题,对考生的思维品质要求更高。它模拟社会生活中转述的情形。切分第三段的内容层次可以发现,该段先总说企鹅为了适应环境而进化出保温功能,接着从三个方面写其保温的原因:一是其静脉缠绕在动脉上;二是其潜入水中心率会降低;三是其羽毛密密麻麻地重叠。考生只要按题目要求用上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来重组答案,并控制好字数就行。
三、备考建议
结合以上分析,教师在运用教材进行日常教学和高考备考时,应从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积累与建构,使学生形成解决真实问题的知识、语感和能力
教材必修上是初中升高中学生最先接触的高中语文教材,其第八单元的学习任务与语用题关系密切,是培养词语积累习惯、建构语言分析模式的良好载体,所以在教学本册书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好词语积累,在高中三年的教学中系统梳理并讲授教材中相关语言应用的知识点。
王宁教授指出,要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建构语言运用机制,增进语文素养[2]。近年来语用题主观题的增多就是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的一种积极暗示。2023年全国甲卷在一段语言材料后设置了不同的5道题,2024年九省联考的语用题分别以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方式测试同一考点,都体现了越来越复杂的语用情境。教师在教学和备考时应用好教材和考题,依托它们引导学生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建构语言运用的知识体系,形成解决学习生活中真问题的真实能力。
(二)设置真实任务情境,提高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教材以学习任务为核心,通过设计结构化的任务、在真实情境下开展语文活动,从源头上提升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当用好单元学习任务,将它逐一落实并分解到教学中,设置真实情境,力求解决真问题。如在教学必修上第三单元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笔者让学生假设自己是李白要告别的东鲁诸公,把李白留下的诗歌当作解读其人關键的情境,设置了三个学习任务。其中针对感受诗的意境和诗人精神世界的单元任务,设置了如下情境:1.作为具有解梦能力的你,如果要通过解读这梦游之境的图景来了解你的朋友,为天姥山几处胜景设置名称及简介,你将如何设置?2.结合补充的文本,请作为朋友的你,用一首诗回赠李白,谈谈自己如何看待其人或其诗或其追求。两个情境任务层层深入,勾起了学生表达和交流的欲望,学生在课上精彩地回答,有的学生课后还写了高质量的小诗。
(三)重视梳理与整合,提升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思维品质
教材中与语言运用关系紧密的除了必修上第八单元,还有选择性必修上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和选修教材“汉字汉语专题研讨”。这些学习内容能从理论方面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教师应当通过学习任务和情境的设置,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梳理和整合这几个单元。另外,在高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应开设与“汉字汉语专题研讨”相关的选修课,丰富语文教学场景,让学生在课内外学习与活动中培养高阶思维。
总之,在高考“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的趋势下,教师应着眼于设计教考紧密衔接的学习任务,着力开展培养学生阅读关键能力、思维品质的学习活动,这样才能在新一轮教学改革实践中,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让学生具备在复杂社会中解决问题的真本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7-48.
[2]《语文建设》编辑部.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是”与“非”: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访谈[J].语文建设,2019(1):5-7.
[3]王本华.走出以“刷题”代替教学的怪圈[N].中国教师报,2023-6-28(07).
(责编 周翠如)